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女人的一千零一夜 » 第六章 富婆寡妇浪漫事

第六章 富婆寡妇浪漫事

    打下这个标题,我有些汗颜,怎么看怎么像地摊小报的标题。想改吧我又江郎才尽,所以算了,起码我这个标题特别贴切,绝不是标题党。唉,起标题恐惧症患者,容易吗,我!

    上章说到盛芷淇发了财,有读者君杠精似地非要让我说说这小女子发财的细节。我指天发誓,没有细节!那些年在特区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赴一场莫名其妙的饭局就发了一场莫名其妙的财的人绝不只有盛芷淇一个,当然绝不包括我(我是被财神忙忘了不知何时才能想起的那个)。

    盛芷淇毕竟是我们Z大的,也毕竟只有一个我这样“可以不吃饭不能不浪漫”(盛芷淇在我毕业纪念策上的留言)的傻妞闺蜜,所以,盛芷淇发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不管不顾地按照我胡思乱想的傻妞逻辑狠狠地浪漫了一把。(注意:绝对是浪漫了一把不是浪了一把)

    记得我的大哥哥大姐姐们都曾经看过手抄本小说,最流行的是《绣花鞋》《少女的心》什么的。这些我都没看过,因为这些小说流行的时候,大哥大姐们觉得我是小P孩儿,不给我看。等我长大了,我是不屑看了——哪有我看的第一个手抄本精彩,我看的是《齐瓦格医生》(前SL的禁书)。我着了这本书的道,魔怔了,整天跟盛芷淇讲西伯利亚的森林、森林中的小木屋,以及小木屋中那对优雅浪漫爱得死去活来的亡命鸳鸯。以至于他们成了我少女时代的爱情启蒙者——说实话“地老天荒”“至死不渝”这些成语我都是在这本外国小说中明确其内涵的。

    没想到盛芷淇也被我的转述弄神经了,尽管她没看过那本书,但她比我还喜欢那本书的调调。大学时,她听我讲了齐瓦格之后,就去BJ路天桥上卖盗版碟的那里买了电影《齐瓦格医生》(我觉得不如小说),但电影音乐绝对牛叉,盛芷淇整天用口哨吹这旋律,弄得我们宿舍全体姑娘们都跟着哼哼,全成了齐瓦格迷了。

    毕业后最先发财的盛芷淇竟然用第一桶金在我们这个滨海小城的郊区农村的山旮旯里租了一块有山有水有溪流的地,50年租期。然后她按照《齐瓦格医生》里的描述,建了一批小木屋,还起了个名字叫:齐瓦格之梦。当时我对这个名字研究了半小时后说“前半截太洋,后半截太俗”。盛芷淇对我翻了个大大的白眼只说了一个字“嘁——”

    我看她不接招,就拿出经济系毕业生的身份严厉地批评了她的不经济。我义正辞严地说:“你倒个服装卖个电子表丝袜阳伞什么的也比建什么农庄强啊,你不会是受托尔斯泰的影响要搞什么理想社会吧?告诉你实话:托老先生是天下第一大烦人,大啰嗦,他的农庄是纸上谈兵,你这可是真金白银!”

    盛芷淇说:“哪有什么托尔斯泰,早说过了,是你是你还是你……”

    盛芷淇要发财,谁也挡不住!

    尽管她为了齐瓦格已经连饭都没得吃了,连小鱼儿的幼儿园缴费都先让我垫着。但很快,社会上流行起了休闲啊度假啊农家乐啊什么的,“齐瓦格之梦”竟然经常是Peoplemountainpeoplesea!盛芷淇日进何止斗金,很快在全国很多地方开了连锁“齐瓦格”。

    我记得当时我很酸很不忿地对盛芷淇说:“齐瓦格要是知道你这样玩他,估计能气活过来!”不过念在闺蜜的份上,我对盛芷淇发誓:以后,我所有故事里的女主角,都要让她们到“齐瓦格”来搞搞事情。

    盛芷淇变成了“女企业家”(好想捂嘴笑),身边男人更多了(参考前戏)。不过很多是吃软饭的——有硬吃的有软吃的有不软不硬吃的,盛芷淇对他们倒是都很大方,她很善良地说“大家混饭都不容易!”(艾玛,笑死我!)

    唯有一位,绝不吃盛芷淇的软饭,倒是挺入我和盛芷淇的法眼。所以我和盛芷淇一起给这位起了个外号(也可以说是昵称)叫“硬饭”。

    盛芷淇和“硬饭”一见钟情如胶似漆如鱼得水。“硬饭”吃了一段时间,我以为盛芷淇要嫁给他了,可是有一天盛芷淇告诉我:又吹了。

    为什么为什么(我恨不得打出十万个!)

    盛芷淇说,那天“硬饭”虫虫上脑,跟她指天发誓说:“我永远爱你,即使你丑了老了穷了傻了疯了病了……我都爱你,且永远不变。”

    盛芷淇也是脑子瓦塌了,说:“要是我半身不遂了呢?”

    “硬饭”竟然说:“上半身还是下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