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道人笔记 » 第八卷 道人笔记

第八卷 道人笔记

    逍遥子修道经历故事连载(四十九)

    也就是大四那一阵子吧,后来基本上就没有打过麻将了。我也询问过一些修道的人。说在金融投机,打麻将赌博上面容易得到钱的人,身上都有一种类似鬼的东西,但是不是完全属于鬼的范畴。这种人就非常有偏财的运。

    如果是比较正一点的人,身上没有的话,就不容易赢钱。因为这个鬼一样的东西不喜欢正的人,不喜欢干净的人。

    我也问了我的占卜方法对不对,他们说,其实不管哪种占卜,依靠的都是自己的心念,还有力量的集合。只是通过不同的相把心念和力量的结果体现出来。就比如八卦,它便是根据天地万物运行规律而发明的,通过一些诸如阴阳符号等可见的系统性外显的东西来表示事物内在发展、变化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像是灵棋卜,文王卦,玄帝卦,灶神卦这些其实都非常灵验。

    但是和房东一家的关系并没有受打麻将事情的影响。不久房东找了个新男友,他很喜欢和我聊天说话,甚至会请教我很多事。但老爷子老婆婆又不喜欢这个男人,常在我面前说坏话,房东自己是看心情,高兴的时候还说男友好,不高兴的时候在我面前又骂男友。我心里想,天,我真的好为难。

    到了大四下学期,正式开始保送研究生的考试,有时候三五天考一次,有时候两三天考一次,密集的考试对我的精神和身体都是一种摧残。

    身体本来就差,长期高强度的复习,吃得也不算好,还要给学生上课,垮得更厉害,头发也白的越来越多。

    而我自己也清楚,头发变白和忧思有关。“忧伤肺”,自己一直以来都有着高于同龄人的老成。对自己的人生未来的规划也一向严格而清醒。从来都是竭尽全力的去拼搏奋斗,对所遇到的种种情形都有设想和规划。而伴随其中的思虑也一直损伤肺气,后来跟随恩师修道,心境虽然不断超越,越来越平和宁静,但之前身体损伤严重,短期还无法彻底调养过来。

    也正是自己身体的问题,后来除了打坐修行慢慢滋养之外,我也在闲暇时间不断研究金丹之法。但各种丹法的炼制和要求又极高。有很多丹药的炼制要求必须居于名山,斋戒百日,不与俗人往来,若令恶人有谤毁之言,邪气得进,则药不成也。我想想目前的处境,只能一腔无奈,一时半刻是不可能绝迹幽僻之地钻研制药了。但好在研究的同时,丹药和中医本就有诸多相通之处。也让我对中医养生有更深入的认识。

    在很多时刻我就会想起尊师,他的每一句鼓励的话,告诉我的每一个道理。似乎都会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或许人生就是要在不断地拼搏中负重前行,继而完成属于我们自己的使命。

    记得那个时候在租房外面的一条街两侧有很多吃串串的串串店,每到晚上就特别热闹。有天晚上在那里遇见了一个生物制药专业的女同学,之前就认识的,于是我请她吃串串,大家便在一起聊了各自生活上的很多事。

    这个女同学比我大三四岁,是本地人。曾经邀请过我还有其他同学去过她的家里。虽然我很少和同学交往。但是她说,她一直觉得我人很好。

    后来分开的时候,她问第二天,可不可以陪她逛街,我本想拒绝,犹豫了一下觉得她人很好,不忍拂了她的意,便答应了。第二天两个人边逛街边聊天,又说了很多,她说起远在异地的男友,两人很久才能见上一面,感情也逐渐疏离。继而说起她对于未来的迷茫与惶惑。

    我感叹于表面看起来自信而快乐的她也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难处。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很多人表面上看起来风光无限,光环耀眼。但是这风光和光环背后的心酸与苦楚,也大多无法言说,只得打落牙齿和血吞,背起行囊继续前行。

    我不知道如何安慰。只能默默祝福。那天在北碚步行街商场,她非要给我买一件衬衣。说,祝福我快乐。以后有好的未来。

    后来两个人一起慢慢往回走,我送她到家,彼此说了再见。其实转过头的那一刻心里仿佛也知道,再见的机会很渺茫了。这世上的事情,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有些人,有些事在你的生命里存在的时间,也就那么短短的一小段。

    北碚很小,但是却也人海茫茫。彼此默默祝福就是最好的方式。

    逍遥子修道经历故事连载(五十)

    我一直很嫌弃自己说话的声音,觉得非常难听,不够悦耳。心里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自己说话的腔调和声音。为此还看了很多书,总是不得要领。

    有一次去了歇马镇,那里有一个中专学校,我去帮忙招生,当时代招生一个,学校给三百到五百的费用。我趁着招生的空档去歇马镇玩了一下。那会歇马镇有很多摆地摊卖书卖小玩意儿的,我在其中一个地摊买了几本书,《道德经》、《孟子》、《传习录》、《东周列国》等。

    《道德经》这本书几年前我就看过,只不过书籍遗失了,现在有了修道体验,外加师父传给我的道经我也理解渐深,融会于心。这次再读起来,竟有了不一样的感悟。老子有一种记录为太上老君,当年入人间数十载,后因天下纷乱于是西出函谷关,遇到关令尹喜,留下道德五千言,并尽传尹喜内外修炼之法,尹喜日夜捧读,终有所悟。次年与老子相会于蜀之青羊肆,此次相会之后,二人都不知所踪,但有古籍记载,尹喜悟道成仙,被太上老君授玉册金文,号文始先生,证位为无上真人。

    老子的《道德经》对个人修身、治国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也给出了道的描述。但对道的具体阐释以及修道悟道的方式极少提及。但老子的很多观点对我们初步认识道,还有提高自己的认知境界方面都有很好的指导。他强调修身需“抱朴”、“守中”。为人方面“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这些对我们个人的成长很有意义。同时他也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以德对万物。

    其实世间宗教也好,八百旁门也罢。都是天地大道其中之一。我们只不过从一道入手,窥测大道之形,靠近大道之门,最终以求悟得大道本真。

    大道难闻,真法难觅。微之又玄,无有始终。

    每每读完这些经典,自己心中仿佛涌起千言,又仿佛无法说出一句。更想起祖师爷的传承,他不仅要求本派弟子以明道体道悟道为宗,通天地之律,阴阳之化,古今之变,万物之理。也要求弟子们知晓治世之谋,立身之术,成败之机,医药之方,长生之丹。这样一来,出世入世,应机而动。或建功立业,或自在逍遥。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再次看了一眼《传习录》,那个被称为“五百年来第一人”的王阳明。在他身上,文能精研儒释道,开宗立派,武能通晓兵书,运筹帷幄,居庙堂之高可以日理万机,安邦定国。处江湖之远可以兴办学堂,著书立说。

    当年被贬龙场,也是受尽磨难,那一天荒凉的山谷,寂静的夜晚。在经历了内心种种的焦灼与狂躁之后,终于“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原来,“道”在心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龙场悟道。从此“阳明心学”诞生于世。读着王阳明他所领悟的道,自己竟然可以一眼就看到深层的领悟。或许和这段时间以来读道经的积淀有关。心学破除了程朱理学由外而求的藩篱,转而内求,由心悟道,透过心来感知天地大道。在学术思想上已经是一个顶峰,悟到这个程度已经可以自如的应对人世之功了。只不过心学对道的感悟仅停留在这个程度,没有进一步超脱人心人身的范畴,也没有进一步突破天地的局限,止步于心。

    对于这些的学习和思考,也让我的领悟力又取得一次飞跃进步。

    从此以后我不论是和别人交流还是说笑,总被人说我有非常强大的力量,感觉我的声音和语言不是从嘴巴说出来的,而是来自心底。而且非常自然。

    一开始我还不太相信这种说法,但是我身边人都这样说我,说我的语言有特殊的感染力。我也思考了一下,一方面可能是我修道的原因,这种道力以及感悟对于自身气息、肉身、思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的语言也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第二就是读书以及长期对口才的专门训练与培养,使我的表达非常严密具有逻辑性,听起来让人信服。

    而且我虽然身体不好,常常有心悸、心气不足,肺动力差,体力衰败等表现。但是当我与他人说话做事的时候,这些症状像完全不存在一样。仿佛自身充满源源不断的力量。久而久之,我便也放下了自己声音难听的心结。觉得说话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力量以及说话内容的充实度,声音好听与否反倒在其次。

    在连续不断的二十八次考试、参评之后,我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本校保送研究生的名额。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喜讯。因为反复考试,精神高度紧张,自己也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这样的结果真的来之不易。

    我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家人,他们莫不欢喜鼓励。老家镇上的很多人听闻到了这个消息,也都前来纷纷祝贺。那一刻,感受着家的温暖,感受着镇上所有人的祝福,整个人都沉浸在幸福里。

    我历来是个特别恋家、注重亲情的人。总觉得家是我身心疲惫时的依靠,是我可以停留的港湾。所以这一路走来,我始终都在心底默默留了一个位置,那里存放着我对家庭温暖幸福的期盼。

    在外流浪的我,如果没有家人父母,没有那个生我养我的根,我与江上飘零的浮萍何异?如果没有任何的依靠。我的身心哪里还有自在,我又哪里还有温暖可言呢?

    逍遥子修道经历故事连载(五十一)

    考上研究生这年,已经是2004年。我21岁了,家乡凡是认识我的,知道我的,纷纷给我介绍对象,尤其得知我考上研究生之后。父母也跟着问我是怎么想的。

    我很坚定地告诉他们,我的爱人不会是本地的,她在遥远的地方,会一直等着我。我当时心里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没有我,她如何会有幸福,她的生命便会枯竭。我是她必然的生命依靠,她也是我生活事业以及灵魂的伴侣。

    父母也不好多说什么,老爸说,你就一天天的吹吧,神神道道的。谁离开谁不能活。你说的好像她没有你活不了一样。何况你懂得啥。

    我也懒得争辩,反正心里感觉就是这样。

    那一年的暑假,我回到了生我的地方。房子由于很久没有住人,有些破败。看着眼前空无一人的房子,想起它经历几十年风风雨雨,人世变幻。如今依旧傲然屹立。

    这里的山脉,这里的水土,这里的老房子,它们凝聚的地气孕养着年少的我。为我一生事业的开展奠定了根基。我静静的望着挺立在岁月洗礼中的房子,心底瞬间升起一种坚毅和不屈,似乎是对过往风雨以及时光变幻的坦然无畏。

    还记得我之前住在这个房子的时候,家里总是不断出现蛇,却从没有伤害过我和家人。甚至有一次村里路过我家的人,无意间看见碗口粗几米长的蛇往我家跑,吓得吆喝全村的人到我家找蛇,结果什么也没有找到。村里人便戏称我家的房子是蛇窝。

    还有一件事情令我印象深刻,读初中,一天夜晚,爷爷奶奶,大爸大妈突然看见天降白光落在这个房子上,第二天奶奶还特意到镇上告诉我父母,这事后来总被人茶余饭后谈及,我倒是一笑置之。

    想到这些前尘往事,我不由地对着房子顶礼磕头,感恩房子赋予我的一切安乐,是它遮挡我年少的风雨,是它给我带来栖息的温暖,是它给我带来身心的依靠无有漂泊,也是它给以我生命不息的力量。

    感恩着房子赐予我所有的一切,我于是拿起香烛纸,鞭炮等在房前焚化,内心觉得房子是这么的伟大,我应该祭奠和感恩。

    随后也感恩了土地鬼神,是他们护持我成长。虽然小时候经历了很多苦难,但是仍能够平安长大。念及于此,我心里想着:虚空界的鬼神啊,您们聆听到了我对您们的感谢吗?您们的恩德我难以忘记,对着虚空,对着四方,我也这样顶礼磕头。

    坐车回来的时候,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着不断后退的那曾经养育自己的山川,看着自己曾经耕种的土地,看着漫山遍野那生机盎然的各类花草树木。心里充满了宁静,欢悦,自在。他们就如同我的亲人。

    逍遥子修道经历故事连载(五十二)

    从小到大,直至如今,我一直没有忘记的事,就是祭奠祖先。到任何一个地方,我都会用我自己的方式,去祭拜一方鬼神。

    在我们传统的文化里,一直就注重祖先宗族。过去的历代帝王特别重视宗庙祭祀,用盛大而庄重的形式举行祭祀,祈求祖先护佑国运恒昌、江山永固。同样一个家族的兴盛绵延,也离不开祖先福德荫庇。就比如被称为第一家族的孔子家族。因为祖先是一个人的根,一个人自出生开始,就割舍不断与祖先家族的联系。

    然而三舅是学基督的,就一直觉得不用祭奠祖先,他常说,我就不相信祭奠,烧这些没有用。

    但是我三舅真的过的很惨。常年在上海打工挣不到钱,而且和三舅妈关系恶劣。我大舅以前给三舅介绍很多工作,三舅都做不长久。

    而且三舅为人看起来宽厚老实。实际心眼比较多。虽然家里长辈称赞他的孝顺,但是我觉得他方方面面福报损耗还是很大。因为我认为,不敬祖先,不善待他人,难得善报。

    直到我出来很多年后,我依然每年定时抽时间回去祭拜祖先,大四的暑假我同样也去了。跪在祖先坟墓前,磕头,我心里想:你们陪伴我多少个春秋岁月,庇护我的成长,我何曾回馈过给您们什么。我何曾为您们付出过什么,何曾为天地鬼神付出过什么?我又何曾为我的父母付出过什么?

    念及于此,我一个人站在村里的山上,痛哭出声,撕心裂肺。到现在仍然记得我哭的地方就在我家房后半山坡的水渠边。

    那一刻只觉得,天地茫茫,风卷山岗,人世沧桑,已然初尝。二十一载,功名未成,诸天鬼神,祖先宗亲,身受庇护,何曾恩偿?

    心里的这些话随着痛哭响彻上空。

    就这样哭了也不知道多久,感觉身心终于平和了一些。恍然间,感觉到四周寂静,鬼神莅临,他们对我颇为敬重一般站在周围,看着我,恭敬着我,那一刻我竟然并不害怕。

    也许是刚刚哭过,人还有点迷糊,也许是不由自主,我自然而然就往山的更高的地方走。

    走到一片茂密的柏树林的时候,看见一条狗。就是农村土狗的样子。它摇着尾巴走到我的面前。

    因为我自己家也曾养过狗狗,那会儿倒也不害怕,只抚摸着狗,坐了下来慢慢感受自己心的宁静。

    那天我坐了很久很久,狗狗便一直围我打转转,时而躺下,露出黄色稍有些枯瘦地肚子,时而趴在那里用鼻子拱拱我地膝盖,陪着我玩乐。过了一会,山坡下面有一个种地的大爷拿着锄头走过,这片地是隔壁生产队的地。但是老大爷的样子,我并没有见过。

    老大爷竟然走过来坐在我的旁边说,你一个小伙子坐这里干啥,不要有啥想不开的。我想,我没啥想不开啊,就是心绪触动,悲伤难过而已。

    我对老大爷说道:“大爷,我怎么没有看见过你啊。”

    老大爷说:“我以前在外地,刚过来。”他说完顿了顿,抬头望向远处。此时我们坐的地方已经非常高,放眼望去,可以看见山下良田万顷,郁郁葱葱,屋舍俨然点缀其中。他忽然说:“你看这天地大道,万物苍生之生死,循天地长生。道,无名之始,天地玄气而生,玄奥而寂行。

    我莫名有一种熟悉的感觉,仿佛尊师就在眼前,顿觉深奥而玄义。

    老大爷接着说道:“这道之本真,纯元无一,犹如太空。其性如是。其性何居呢?”他转头看向我,我想了想说:“其性无内外,唯被意心所摄,故曰本性,意心通明,其也静。然肉身统摄意心性为一体,故肉身为宫。意为帝,心为臣,臣具统帅,故臣制约于帝。”

    老大爷听我如此一说,哈哈大笑。道:“哎呀,你这小伙子,果然我看得不错。我也学的不好,看你小伙子人不错,我给你一本书,你自己学。我就过去接了,一看名字《万法归宗》我心里想,这是啥书哦,看着像是在地摊上买的旧书。纸张皆已泛黄,褶皱不堪。

    后来把书带回家后翻了一下,上面记录了很多法术。什么引气入体,练气化神之类,但是毕竟没有被恩师所许可,于是没有真正参学。

    逍遥子修道经历故事连载(五十三)

    祭完祖回到爷爷奶奶家吃饭,陪着他们说话聊天。院子里的香樟树,还是小的时候爷爷种下的,此时已经是浓荫匝地,南风吹过,枝叶悉窣。奶奶跟我说了很多很多祝福的话,我把它们都珍重盛在自己的心底。聊了很久,我才带着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带着对家乡难以忘怀的回忆,带着天地给予我的爱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城的路。

    回到了镇上,感觉天天哪里都不想去,只想陪伴着父母,陪着他们一起做事,一起说话,说说所有,就觉得无比满足。也许因为男孩的自尊心作祟,很多话感觉不便宣之于口,于是我给父母写了几封信,信里表达的全是对父母的忏悔,讲说着从前对父母所有的怨言,说着自己所有的心路历程,也说了自己对父母的愧疚和悔恨。我也发愿愿此生孝顺父母双亲,不因任何原因而改变。

    父亲晚上看完了我的信,便给母亲说了,第二天一早,天没亮,母亲就端着粥到我的床前说:儿子,我知道你是最孝顺的,从小不管谁说你不好,我都是相信你的,因为你是我儿子,你是我的骄傲。你爸爸都给我说了,我们相信你。随即还说了许多的话,说到后来我几乎是哭着吃完了粥。

    那段时间,陪着父母,闲暇的时候看看医书,父母那一辈人生活劳苦,不注重调养身体。母亲那时胃不好,又伴有气机不调。我自己钻研中医养生,所以知道,气对人体内脏既有推动、防御、固摄的作用,也有温煦、气化、营养的作用。中医说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就来源于自身之气的运动。那么气机失调,就会成为人体发病的主要病变机理之一。当时我决定自己给母亲用中药调理,于是根据中医古方,配了鸡内金和隔山撬,两种药材同样的比例打成粉,每天吃一勺,为了让母亲吃着口感好一点,我又在里面混合了一点芝麻糊。没想到,刚吃了一周,母亲就明显感觉有效果,我一听心里更加开心,于是又给母亲多配了一些,叮嘱母亲坚持吃三到五个月,直到彻底好起来。

    父母者,人之本也。若不孝顺父母,何以敬爱天地,若不孝顺父母,何以利苍生,孝顺父母才是生命的根基。读高中的时候我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不好的父母,只有不好的儿女。也许这句话比较偏。但是那正是少年时期的我原原本本的内心。

    给父母忏悔,也是真心希望自己往后都能一如既往孝顺父母,改变卑劣的自己。

    假期在家里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件事。当地中学有一个高中生和同班同学恋爱,结果女生怀孕了,男孩不敢跟父母说,因为他们经常在我父母饭店吃饭,比较信任我父母,便把这事告诉给了我的母亲。我母亲说既然这样你们就结婚吧,反正也不怎么读书。然后让男孩把他父母叫来,他的父母也很传统负责,认为此事必须结婚,必须对女孩负责。

    不久两家就筹备婚礼结婚,也给我父母送来了请帖,父母生意忙,抽不开身,就让我作为家庭代表去参加。男孩的家很远,距离我家好几个山头,那个时候全靠走路,翻山越岭。

    当晚我住在这个男孩家,也特意祝福他们。因为知道自己的语言还是有相当的威力。心下诚恳,想来他们的婚姻将来不会差。而且这个女孩人很不错,对来宾照顾得非常得体。第二天一早吃完早餐,将红包送给他们以后我又独自回家,同样是是翻山越岭,看着那仿佛连绵不尽流动的绿色山脉,心里真有点胆怯,全是大山啊,一个人没有,这要是迷路了可怎么办。

    走的时候更是随时都要回头看一看,心里特别担心发生点啥事。走着走着,不知道怎么的,我的身后突然出现了一条狼狗。比一般的狗都高大威猛。它站在离我差不多一百多米的地方,静静地看着我。

    我停下,狗就停下。我走,狗就走。我反复试验都是如此。我突然心里也就无有畏惧了,步子也畅快起来。快到山脚下的时候,我再回头,狗狗已经转过身在往回走了,它回头停在那里看了看我,又继续走,一会就不见了。

    回到家里,给父母讲了这个事,父母也啧啧称奇。当天正巧遇到一个来吃饭的算命先生,对我特别好,很尊重我,说了很多吉祥祝福的话。我心里尤其开心。

    逍遥子修道经历故事连载(五十四)

    暑假在家的这段时日,温暖舒心,我也常常在晚上抽时间安静打坐。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心境和领悟力,一方面通过实修休养身体并提升道力和术法的应用。

    而每次打坐结束,我不会立刻散肢离座,而是用5分钟的时间连续修几遍排浊退阴之术。

    方法我早已熟练于心。

    保持端坐,吸收天地灵气,从百会穴进入,然后顺着人体进入五脏六腑、奇经八脉,用意念控制着灵气将全身的阴气、浊气、浊恶、结滞、邪气等,从涌泉穴排出。这时你会感觉到涌泉穴有气感,也能感觉到气流顺着肢体缓缓流动,最终从涌泉穴排出身体。

    这个方法配合打坐修持,凝心静气,很快就能打通气脉,气脉打通之后,人体对天地万物的感应就会越来越强。

    其次,像我这种身体衰弱,患有病痛的情况,或者是身体有毒素、污浊,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慢慢排毒。

    最后,肉身恢复,获得真正的自然、纯净、健康,恢复我们的先天之性。

    人体本就肉身粗重,杂念纷繁,无论是打坐还是排浊,其实都是让我们炼化肉身,进而心神清净,静如虚空,浑然韵乎,以契于道。

    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流逝,而我也在一步一步的突破着修行的境界。

    研究生快开学的时候,我又去了一趟三舅家,其实主要是想在假期结束前再去祭奠一下去世的外公外婆。跪在外婆坟前,点着香烛纸钱,看着缓缓上升的青烟,我想起从前外公外婆对我点点滴滴,转眼两位老人就已不在,心里不禁悲痛。

    小时候家里穷,每一年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都在外婆家度过,可以说是外婆从小养着我,抱着我长大的。而我长大了,外婆还没有享受着我的点滴回报,就已经离开了世间。这是我深深的不幸。我想起小时候,家里的长辈总说,对待子孙好,犹如抱草垫。意思是没有什么用。

    现在想想真的是这样。有多少人长大以后还记得长辈的恩情,存回馈之心?若能不求长辈的庇佑,不索取长辈的物质,自己独当一面,有这样的子孙就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而像我这般,想要去跟外婆尽孝,外婆却没有等我的,更是人生的憾恨啊。

    外婆是我所有长辈中对我恩德最大的,也令我感念最深。犹记得我到重庆读高中的第一学期,放寒假前,我专程到北碚给外婆买了一个热水袋,是老式的,灌开水的那种。也给我二婆(我爷爷的弟媳)买了一个。外婆拿到后,非常欢喜,整个冬天都抱在怀中。

    而后的两三年里,我每年都会尽量存一些钱,在春节的时候供养给外婆。哪怕只是二十或者五十元。

    千金难买老人笑。有机会给长辈一点东西,看见老人开心的笑容,我很满足。我觉得我省吃俭用,就有着很大的意义。

    可惜没几年外婆便去世了。此后唯有在春节、清明、上元、中秋或者她的生日,我才能到她的坟前以寄哀思。即便自己没有时间,我也会反复叮嘱父母必须如此。

    那一年离家回校时,父母哭得很伤心,我也跟着很伤心。与亲人的离别总是让人惆怅又难过。亲情是永远无法割舍的纽带,否则怎么会说,血脉相连,血浓于水。它是每一个游子生命的来处,也是他们心中永恒不变的惦念。什么都可以毁灭,但是血脉的传承无法毁灭。

    到达学校后,研究生已经开始报名。看着熙熙攘攘的校园,我的心里也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期待。新学期还多了两个熟人邻居。都是一个镇上的,一个是我母亲舅舅的孙女,一个是母亲好友的女儿,他们一起在城里准备参加成人高考,于是租了我旁边的房子,隔壁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