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寡人周天子但在战国时代 » 013 质疑的官吏

013 质疑的官吏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姬延把荀子的《劝学》给写了出来。

    姬延心中稍有愧疚感,但开办教学需师出有名,《劝学》一文非常适合吸引学子来上学。

    荀子,对不住哦!

    怪就怪荀子生的太晚。

    现在是公元前307年,赵国的荀子也才十几岁岁,还在玩泥巴的年龄。

    《劝学》就借来用一用吧!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太保捧着姬延刚写好的竹简,一边默读,一边忍不住拍大腿。

    脸上的激动之色自始至终就没有消散过,爱不释手。

    周天子写下的《劝学》用大量的比如来论证学习的重要性,道理浅白,含义深刻,发人深省,正是劝众人学习的最好文章。

    “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教学虽有尽头,但进取的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

    “谁能够写出如此警醒又振聋发聩的句子!”

    “这是千古一文,千古一文啊!”

    西周公目瞪口呆,他想不到周天子竟然能够写出这么好的文章。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能够不假思索且流畅的写下这样的文章,大王,您的学识和笔力,让老臣心服口服!”

    “有这《劝学》千古一文,不愁招收不到学子!”

    几名教育官员得以看到姬延写的《劝学》一文,震惊之余,对周天子敬佩连连。

    武者都希望看到武功高手,而文人,都想要看到绝世文章。

    周天子写下的《劝学》便是属于绝世文章。

    “大王,您的劝学一文,让微臣来操办!”

    太保捧着竹简,如获至宝。

    得到姬延同意后,太保用红布把竹简包裹,小心翼翼的放在匣子中,朝侍从命令道:“我家中有尚未雕琢的巨石一座,现请城中最好的石匠修整巨石为石碑后,将《劝学》一文刻于石碑上,然后矗立于广场之上,供世人观仰。”

    安排妥当之后,太保再次开口:“此文一出,必有许多有志之士前来学习!”

    这个时代,就是教学的老师太少,所以一些想要学习的学子,纷纷以周游列国的形式来学习。

    如今《劝学》一文出现,当学子知道王城有这么厉害的作者时,求学的学子肯定会蜂拥而至。

    “《劝学》只是一个开始,我大周学子,学的内容,不止六艺!”

    “教授学子的知识,待我有空编写后下发给他们,现在没有时间,只能先学六艺之术!”

    姬延此时没有精心和时间来编写教材,只能让第一批学生学习六艺之术。

    六艺其实也并不差,其中的学习内容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在战国时代依旧算得上优秀的教育教材。但缺少一些科学知识,农业、外交军事等内容。

    姬延打算有时间就着手编写教材,纳入新六艺范围中进行教学。

    “将军饶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

    突然,殿外传来男子的哀嚎声。

    “出去看看发生什么了?”

    一众大臣正在欣赏周天子写下的《劝学》一文,殿外的哀求声惊扰到了他们。

    公子咎很快去而复返。

    他的身后,跟着满脸怒气的虎贲将军孟鲁,他的大手,就像抓小鸡一般,左右各提着一名不敢挣扎,面容惊恐的文官。

    孟鲁身后的四名虎贲卫士,也各押着一名文官小吏。

    孟鲁随手把两人丢在地上后,单膝跪在地上,抱拳朝姬延说道:“今夜末将率领虎贲卫士巡查宫殿,听到这几名逆贼敢出言不逊,请大王狠狠惩罚他们!”

    旋即他指着身旁的被虎贲卫士压制的一名小吏说道:“想要少受皮肉之苦,就如实交代你们刚才聊了什么?”

    小吏被孟鲁一指,浑身吓的一个激灵,旋即哀求着说道:“小民本是库房中掌管灯油的小官,最近大王勤于政务,一月的灯油用量赶上了以往半年的量。”

    “小民跟同僚感慨大王不辞辛劳,是想保我大周民富兵强。”

    太保一愣,旋即质问孟鲁:“孟鲁,此人所说也没错,也未犯下罪证啊?”

    一众大臣也感觉奇怪,从小吏的口气中,听不出有任何忤逆之心,更没有出言不逊的话语,为何孟鲁要治罪几人。

    “接着说!”

    孟鲁冷声朝小吏说道,小吏全身颤抖,显得非常害怕。

    “快说!”

    孟鲁再次大喝。

    小吏颤颤巍巍的说道:“我的同僚中,有人不屑,说是大周气数已尽,大王再如何勤奋也不能让大周强大,更不能抵御燕赵之士和秦王的虎狼之师!”

    竟然敢说大周气数已尽!!!

    听闻如此逆天的话,众臣震惊过后便是无比愤怒。

    “放肆!”

    “竖子尔敢如此造次!”

    “我大周还能延续千年,逆贼如何敢说我大周气数已尽的?”

    “大周的命运,轮不上你们这些身份低微的小民来指手画脚!”

    这名小吏的话,让太保等几名大臣怒目圆睁。

    诅咒大周气数已尽,这是不可饶恕的罪孽。

    很快,几名大臣联合请求周天子治罪小吏。

    “大王,请将几名逆贼处于以膑刑。”

    几名小吏脸色一变,膑刑乃是斩人骨节的刑罚,非常残忍。

    “膑刑太轻,因以焚刑处置!”

    但一名大臣觉得不解气,要求焚刑,把几人活活烧死,更有甚至,要求对几人施行车裂之刑,把他们给五马分尸。

    几名小吏听到处罚的刑罚,吓破了胆,有的甚至被吓晕过去。

    所有人,都在等待姬延下令处罚几名犯事的官吏。

    而姬延,则是坐在王位上,右手担在扶手,手指轻轻的敲击扶手,似在沉思。

    “以膑刑、焚刑或车裂处罚眼前几人,我大周难道就不会出现其他质疑之人了吗?”

    姬延的话让一众大臣沉默不语。

    大周王畿之地不足其他诸侯国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兵弱无力,人才没有,天下共主成为了天下的笑谈。

    手下的官吏会说,平民会说,甚至族中的奴隶也会说。

    “来人,把他们革职后,押入大牢!”

    一众官吏十分惊愕,竟然放过了他们,但周天子话音再次响起。

    “尔等轻贱大周国体,是死罪!”

    “但不处死你们,是要让你们这些质疑我的人亲眼看着,寡人如何让大周变强大!”

    姬延说完,右手一挥,命人把几名犯事的官吏给拉了下去。

    周天子成竹在胸的模样影响了在场的所有人。

    他们此刻都觉得,周天子能够重新统一诸侯国,成为真正的天下共主。

    甚至给了他们一个假象,武王当年,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