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飞跃美利坚1994 » 第5章 旧账添新债

第5章 旧账添新债

    “这位客户也想要更换《侏罗纪公园》,但你店里已经没有这部电影的录像带了,要不更换别的?”

    刚放下电话,就听到莉莉的声音,她来包装录像带。

    “客户的要求要尽量满足。现在只能去不远处的百事达单独购买一份。”卡尔摇摇头。

    《侏罗纪公园》半年前开始发行录像带,一直是租赁的主力。单独购买一盘,会产生额外的开支。

    虽然还能够二次出售,但会给现金流造成压力,而且这种事目前无法避免。

    好在目前只出现了这么一例情况,这几天自己必须得去远航商贸补一批货,可以的话,今晚得从琳达那暂时把车借回来。

    今天卡尔提前两个小时关门,临走时站在货架前陷入犹豫,思索究竟是拿一盘《西雅图夜未眠》还是《人鬼情未了》亦或是《风月俏佳人》,这都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爱情电影。

    又觉得没准这些对方都看过,最后卡尔拿走了一盘《情迷六月花》

    接着卡尔还去超市买了一沓12罐每罐16盎司的内华达山脉淡色艾尔啤酒,花费6.99美元。

    关上冷柜的玻璃门时,能隐约看到一张刀削斧劈面庞的倒影。作为一个血脉驳杂的混血儿,原主的确有些基因优势。话说回来,如果不是长得还不赖,琳达之前也不会看上自己。

    步行来到琳达坐落于中产社区的独栋房屋,看到车库门没关,两个车位左边是一辆时下最新款第三代宝马325is,在此时的售价35000美元,右边一辆福特探险者SUV。

    摁响电动门铃,没过一会门就打开,琳达此时身穿着一件紫色的睡裙,领口大片雪白的皮肤。

    “快进来。”琳达朝卡尔招招手,关门之前还特意探出头张望了一下,确保没人看见。

    怎么像做贼一样。卡尔观察着房屋内的陈设,木质的装潢,壁橱上放着几张琳达与女儿的合照,沙发上有一堆衣物,稍显凌乱。

    “上次我和你说过,我托人帮琼搞定了电影艺术个人陈述、写作样本、视觉样本以及推荐信,让她得以进入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她会在暑假过来住上一段时间,所以……算了。”琳达摇摇头,将沙发上的一摞衣物抱进卧室。琳达七年前离婚,女儿由丈夫抚养,她继承了父亲半条街的门面,在圣贝纳迪诺过着舒适惬意的生活。

    所以不想让女儿觉察到自己的私生活?尤其是跟一位没什么本事,年龄也比自己女儿大不了几岁的录像店老板搞在一起?卡尔觉察到她的潜台词。

    那么话说回来,夫人,你也不想……卡尔很快将这个念头抛弃,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屏幕上ABC新闻里知名主持彼得·詹宁斯正在介绍南非正式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曼德拉成为首任南非黑人总统,之后开始播放即将开始的美利坚世界杯前瞻新闻,调了下台,又是《狮子王》上映前的宣传报道……

    面前大理石桌上的烟灰缸里,放着一截燃烧到一半的香烟。

    从卧室回来的琳达坐在卡尔身边,翘着二郎腿,香烟连接着一个纤细狭长的滤嘴,吞云吐雾间,既有点欧洲贵妇的淡淡优雅,又像是电影最后的大反派,那种蛇蝎美人。

    她生在二战后的婴儿潮,青年时参加过反越战游行,在国家广场听过马丁路易德金的演讲,经历嬉皮士、X解放运动,当时的具体场景类似于身穿着波西米亚风格的服饰,披长发戴花环,打着灵修的名号聚集在一起,磕大了LSD后集体生命大和谐……

    尽管年轻时如此疯狂,却也在中年开始顾虑自身行为带给女儿的影响,这可能就是人生吧。

    她转过头,眼睛被烟雾熏的眯起来,略带怀疑的发问:“你真的将那些录像带卖出去了?”

    “我没必要骗你,实际上我正在进行录像带邮寄租赁业务……”卡尔将业务模式,盈利点这些通通告诉了琳达。

    乔纳森和莉莉或许不懂商业上的事情,但作为混迹在好莱坞的娱乐律师,琳达很快就琢磨出来这个商业模式的潜力。

    “这是你想出来的?”她的表情有些诧异,有些难以置信。

    “你带着警察来之前,有个家伙足足支付了我40美元的罚金,这件事给了我启示,初期尝试的效果非常好,下一步需要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业务。”卡尔不紧不慢的说着,准备引出借钱的事。

    但下一秒,却看到琳达摇头:“没用的,这是一条死路。百事达和沃尔玛都在全国拥有几千家门店,他们将这项业务铺开的速度是你的一百倍。”

    本质上,这个模式属于录像带租赁的延伸,随着这个行业的巨头利用资源优势快速抢占市场,余下的人连汤都喝不到。

    其实卡尔已经提前想到了破局之策,但总不能直接告诉琳达自己脑海中有太多优质的电影,这样只会被她当成疯子。

    再多的解释都是苍白无力,卡尔换了一种思路:“当然,但在这些大玩家下场之前,我已经处理掉了这批录像带,至于那些客户,没人会在意他们。”

    割一波韭菜就跑路的做法,在后来屡见不鲜。

    “有点意思。”琳达表示了赞同,“你的脑子终于转圈了。”

    “身陷贫穷的人,往往会试着改变。我现在需要一笔钱,印制一批广告发散出去,或许半个月内就能支付你的房租。”卡尔道。

    琳达并没有回应借钱的事情,而是说到了另外一件事:“说到房租,其实我一开始并不想赶你走。有一家商贸公司联系到了我,想接手你的店,他们愿意支付转让费,还会接手你的库存。我拿走转让费弥补房租的亏空,你也可以出手那批积压的录像带,但我知道你这个木头脑子肯定不会答应。”

    “所以就申请了驱逐令?让我不得不这么做。”

    “没错,申请驱逐令对我而言远比劝说你更为容易。”琳达解释道。

    让卡尔感觉到意外的并非是琳达的行为,毕竟这就是她的行事风格。而是这家愿意接盘的商贸公司,自己的店面连月亏空,周围又有多家竞争对手,这是哪个大聪明的想法?

    “远航商贸公司,一家家族企业,目前经营录像带销售业务,这家公司的老板与我认识,他们想开设全新的业务,一家录像带租赁连锁店,你的这家店位置还不错。”

    “彼得罗素对吗?他上个月跟我聊过这件事。”卡尔直接道出对方的名字。

    “你认识他?”琳达显得有些意外。

    “没错,我一直从远航商贸进货,公司地址就在橙县。上个月我回绝了他,没想到他转头从你这里下手。”卡尔这才搞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他想要这家店,那就给他,我以后只专注邮寄租赁。到时候用转让费偿还你的房租,不过我现在还需要大概5000美元。”

    计算通货膨胀,如今的一美元大致相当于30年后的两美元。

    其实用不了那么多,卡尔刻意多说了一些。

    琳达放下二郎腿,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打开啤酒。

    “你太着急了,不如先聊聊天,大晚上的你过来,还带了录像带和啤酒,显然你不单单是想借钱吧。”琳达意味深长的看了卡尔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