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隋明月 » 29. 大花醒来

29. 大花醒来

    回到兰秀宫,杨梓洗漱完毕,迫不及待爬上了床,开始躺平,她没有修炼内禅经行气法,因为她有太多的问题,想找大花问个明白。

    只是她太过兴奋,抱着枕头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奈何?

    ……

    白玉石雕的花台上,一朵大花,异香扑鼻。

    大花的顶上,人影渐渐呈现,她看着杨梓,微笑不语。

    杨梓仔细打量着那个人影,她的心情太激动,一时间竟不知自己该从何问起。

    “你说你是琼花仙子,这个世界真的有仙子吗?”杨梓好不容易静下心来,整理好自己的思路。

    “没有!”大花想了想,继续说道:“准确地说,我并不属于这个世界。”

    “那就是说,有仙界,也有神仙,对吧?”杨梓分析着,换了个说法。

    “对的!”大花这次没有否定。

    “你说过,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那我?也是神仙?”杨梓梳理着自己的逻辑。

    “你不是!”大花微笑着。

    “急死了,你能不能一次多说点?”杨梓在识海里抱怨道。

    “几万年的习惯了!”大花说话依旧优雅,不紧不慢。

    “你是神仙,我不是,那我们是啥关系?”杨梓很纠结。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大花的笑容,很亲切。

    杨梓想抓狂,什么逻辑,这简直…没法勾通。

    “你该不会是不想告诉我真相吧?”杨梓突然想到了关键点。

    大花不置可否,没有回答。

    ……

    杨梓重新整理思路,她不再纠结自己与大花的关系。

    “你说过伏羲琴,可杀人于千里之外,要怎么做?”杨梓露出一幅人畜无害的笑容。

    “将真气凝于十指,演奏不同的技法。”大花回答。

    这…,自己根本不可能做到,真气外放,那是大周天圆满之后的事了。

    “上次说过,我修炼的功法可以内视,其他人却不行,这是啥原因?”

    “你有神性,在这个世界。”大花开始有问必答。

    “在这个世界?什么意思?”杨梓快要崩溃了。

    “就是你的前世,没有神性。”大花似乎很喜欢和杨梓绕逻辑。

    “有没有方法,能让她们也有内视能力?”

    “你可以试试为她们推宫引导。”

    ……

    一个晚上,杨梓总算搞明白了一些东西。

    杨梓的内视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灵魂感知能力。

    推宫引导内视,需要自己真气外放,引导大眼萌妹子们体内的真气,沿小周天运行三十六个循环。

    大眼萌妹们倒是打通小周天即可照此术施行,可自己要想做到真气外放,不知还要多久,大周天贯通遥遥无期,更别提圆满了。

    打通小周天,小周天圆满,只是真气修行的初级阶段,主要是修炼体魄,拓宽核心经络,为日后大量真气在体内凝聚打下基础。

    修炼初期,人体各部位极其脆弱,却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所以修炼必须循序渐进,提高全身经络、骨骼和筋腱的韧性,以便将来能承受更加强大的冲击,而不至于崩溃。

    这种冲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身体内承载的真气,二是来自外界的攻击,比如:降龙十巴掌、暴雨梨花针……。

    大小周天的结点是真正的储气之所,比经络中存储的真气量大得多,因此点亮结点,是修行的重中之重。

    这个修炼环节,在眼下这个世界,可以说是残缺的,因为这个世界的修炼者,并未开发出能点亮这些结点的功法,甚至没有开发出内视的能力。

    杨梓感受到的,空气中的无形物质,就是这个世界的灵气,无色无味,被吸收进入人体后,通过修炼转变成人体内的真气。

    食物和药材中也含有大量的灵气。大花说过,这些灵气本质上就是一种能量。

    大花已经醒来,是因为杨梓自己体内的真气浓郁程度,也即是内力,已经可以支撑大花的意识,清醒较长的时间,丹田点亮就是最明显的标志。

    任督二脉上的小结点吸收的真气,大部分都用于点亮自己的丹田了。

    杨梓大致算了一下,全身三百六十一个小结点,全部点亮需要九十年。

    杨梓目瞪口呆。

    正在杨梓几乎要陷入绝望之际,大花从意识里传给她两张药方。

    聚气散,加速小周天修炼速度,这个自己基本上不需要了。

    凝气散,用于点亮小周天上的结点,药材足够的话,可三天一点亮。

    那就是说,点亮小周天上所有的结点,需要五个月,杨梓在心中估算着。

    度日如年!!!

    这是杨梓现在的感觉,时间何其宝贵,她可不想日复一日地,在自己体内玩点蜡烛的游戏。

    她希望这五个月如白驹过隙,欻的一下,时间进行到大隋仁寿二年的上元节,说不定自己还可以再吟一首“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没错,五个月后。

    杨梓突然发现,中秋节后五个月,就是正月十五的上元节。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时候在自己体内,小周天路线上的结点会全部点亮。

    这就像四大名著,很多人不愿意花时间去读,却又希望自己已经读过了。

    关于涉及因果的问题,杨梓可以问,但得到的都是“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之类的回答,或干脆直接被无视。

    这令杨梓…很抓狂。

    ……

    体内真气激荡,生生不息。

    冲脉亦起于胞宫,下出,分为二支。

    第一支前行者是冲脉循行的主干部分,沿腹前壁脐旁五分上行,与足少阴经相并,散布于胸中,再向上行,经咽喉,环绕口唇;后行者沿腹腔后壁,上行于脊柱内。

    第二支下行,沿股内侧下行到大趾间。

    这是真气在冲脉中的运行路线。

    一股若隐若现的真气在杨梓的冲脉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不断向前推动,冲刷着周围的经络壁垒。

    杨梓的意识里,任督二脉已经汇成溪流,还在不断扩充。

    带脉拓展到儿臂一般粗细,小结点已颇为明显,真气流转,循环往复,无尽无终。

    杨梓大致估算了一下,自己的力量应该已达到前世的六倍。

    前世自己可单手提一百斤重物,走两百米。那么现在,单手提起三四百斤,走上两百米,轻松愉快。

    ……

    “听说了吗?前日皇城里又传出一首词,比之前的那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更为绝妙。”

    皇城西侧青云书院的大堂里,青衫学子兴奋无比,仿佛是自己亲身见证过绝世佳作诞生一样。

    “怎么没听说,去赴宴的人都说公主乃是琼花仙子下凡。”

    “琼花,你见过吗,听说此花极为美丽,人间难得一见。”

    学子们刚才还在兴致勃勃地聊着诗词,一下子又变成了品花论月,谈兴甚浓,海阔天空,肆意地向周边的同学展示着自己的见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有人扯起嗓子开始吟诵起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此词竟然出现在皇家中秋晚宴上,可惜我等人微言轻,没有资格去现场体验一番,真是人生一大憾事。”一皂巾男子痛心疾首。

    “气势恢宏、丰富的想象力,浪漫的词藻,词的意境美妙无比,不知道琼花公主是否真有传言中的那般美丽?”头戴方巾的学子感慨一番问道。

    “怎么没有?出水芙蓉,艳若桃李,在下觉得这些词都差了点意思!”

    “裴少你见过公主?”青杉学子问道。

    “没有!公主哪是那么容易见的,我表兄说他的姐夫见过,那种绝世的美,没有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

    “倾城倾国、媚惑众生,如何?”有学子不甘心,试图找出一个合适的词来。任何一个词,都不足以形容公主的美,他不相信。

    话题一涉及到女子,特别是貌美的女子,学子们总是会不自觉地偏离了主题。

    “围绕着中秋月明展开联想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青衫学子将众人的心思引回正题。

    “我倒觉得公主充满了对心上人的思念,哈哈,难道是我的错觉吗?”裴少哈哈一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你这说法倒是新颖,只是这个你只有去问琼花公主了,你有这个胆量吗?即使有,你也见不着。”紫衣少年笑道。

    “等我考取了功名,进宫受封自然就见着了。”

    众人纷纷调笑,场面好不热闹。

    ……

    与此同时,南城留仙居。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梓公主的语气、神态,无一不美,令人心生怜意。

    还有她对语速节奏、情绪起伏的把握,细致入微,令人忍不住为之叫绝。轻吟浅诵,细细品味,更能体会这首词韵味无穷。”

    雅致的小苑里,罗姓少年意气风发,向席间同伴与陪酒的姑娘们抖露着自己的见识。

    众人觉得他的描述颇为新奇,似乎能让人更容易沉浸到诗词之中,领略其中的意境。

    “罗公子你这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旁边陪坐的红衣花魁却是不依,轻声调笑。

    “哪里有,公主何等身份先不论,只是这仙子般出尘的才识,令人实在不敢有任何亵渎之心。

    在下只是欣赏,只是欣赏,便是能隔着五十米大街看上一眼,那也是祖坟上冒了青烟,三生有幸!”

    罗公子脸上笑呵呵的,说话的语气却是义正辞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