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大隋明月 » 157. 杨玉儿又有奇遇 四

157. 杨玉儿又有奇遇 四

    “还有还有!大漠孤塞荒丘,前世今生离忧,残雪清辉冷酒,月上城楼,剑舞梨花瘦。”

    袁天纲看着院中正在讨论诗词的一老一少,心中极度无语。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真是奇诗,绝妙无比!”

    卫文升细细品味着每一首诗词,觉得意境深远,心中由衷赞叹。

    “那么说姑娘一定认识一个,背着大剑的姑娘,据说这是去年的京中奇闻了,人们都说只要看到那个背大剑的姑娘,就能看到月宫仙子。”

    品完诗词,卫刺史又转回了正题。

    杨玉儿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变得扭捏起来:“卫刺史可认得这把剑?”杨玉儿突然手中多了一把巨大无比的剑。

    “卫文升拜见郡主!”卫刺史心中震惊,连忙揖手参拜。

    让他震惊的不是杨玉儿的身份,而是无缘无故出现在郡主手中的剑。

    据说这把剑有一百斤,不知道眼前的姑娘是怎么拿起来的。

    “有很多事情,本郡主现在解释不了,这事涉及到皇家的秘密,还请卫大人为本郡主守秘,这资州地界发生的所有事情,袁兄和我都没有出现过,在奏章里绝不可提及,以免引来杀身之祸。”

    杨玉儿目光灼灼地看着眼前的老者:“卫大人可明白本郡主的意思?”

    这事太过匪夷所思,涉及到梓儿的秘密,必须让卫文升先替自己保密,至于后续如何处理,等见了梓儿再说。

    ……

    “你想嫁给莫洛?”杨玉儿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脸惊讶地看着眼前的少女阿辛。

    她早已从袁天纲口中,知道了五姨太岑双的事。

    “阿辛和五娘很好,莫洛哥哥也很好!”姑娘说完这句话,已是满脸红霞。

    袁天纲有丹药,傅大捡回了一条命,已经瘫了。但意识清醒,只不过他再也拱不了白菜了。

    见到自己还会“啊…,啊!”啊个不停,不知道想说些什么。

    杨玉儿觉得自己这个便宜兄长,是不是过于恶毒了些。

    傅大的两个儿子,都还不到五岁。现在也分不清是谁的种了。

    不过也没必要分清了。

    让莫洛来管理这些僚民,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符合梓儿所说的,大国风范,民族融合。

    ……

    花了一天时间,杨玉儿、袁天纲跟随卫文升和莫洛,说服几个主要村寨的酋长解除武装,放弃对抗,和平共处。

    罗麻子经受不住严酷的刑罚,将傅老二与自己谋划全部招供了出来,怂恿傅大反对朝廷,借朝廷的力量分化族人,趁机夺权。

    “害主之人,不可轻饶!”玉郡主要求刺史大人严惩奸恶之徒,惩恶扬善,决不姑息。

    她觉得卫大人是这个时代最聪明的人。

    梓儿不在比较之列,那个妖孽儿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

    “梓儿她们怎么样了?”看着袁天纲略带沮丧的眼神,杨玉儿的心沉了下去。

    “还在原处,没有动!”袁天纲摇了摇头:“公主是不是在等你回去?”

    “有什么不一样吗?”杨玉儿投来疑问的目光。

    “也许公主,早已想到出路,只是在等你,才一直没有动。”袁天纲一拍脑袋,兴奋起来:“一定是这样!”

    “郡主你想,公主能看到我的位置,已不在大墓之中,但她并不清楚你和我在一起。所以!她在等你回去。”

    “如果她们出了大墓,大墓里可能就只有郡主你一个人了。”

    袁天纲看着眼前的杨玉儿:“她担心你一个人,想不到可以走入风中这条路。只是这么多天了,郡主你要回去早就回去了。”

    梓儿,你真傻!

    杨玉儿眼中泪光闪烁。

    她有些难为情地抬头看了袁天纲一眼,可恶的梓儿,又赚本郡主的眼睛水儿。

    “明日我们就走,告诉公主,她的玉儿姐姐在西南,活蹦乱跳的。”袁天纲连忙转过脸去,假装没有看见。

    “兄长有什么办法?”

    “明日一早,跟着我。”

    “嗯!”杨玉儿很乖巧地答应了一声。

    她知道一些星图的事,甚至袁天纲还将河图洛书借给她,让她参悟了一次,只是河图洛书没有给她机会。

    袁天纲不知道啥原因,梓儿怀疑是河图洛书已经认主。

    只是这些猜测,无法证明。

    ……

    从红点的位置来看,这个万马山谷,在花果山以西三百里。

    从这个山谷到黄河边上的渡口,距离也接近三百里。

    杨梓是个地图帝,不是画地图,而是在地图上找地名。

    记得上中学的时候,一个白沙瓦,她找了整整一个上午,与同桌嘻嘻哈哈,愉快地渡过了一天。

    她觉得自己的地理方位感还不错,前世考世界历史,都没被扣过分。

    说地理呢!怎么扯到历史上去了?

    地理和历史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关系了!!!

    还记得世界历史课本,都配了一本世界历史地图册吗?

    还有一件事,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当时班里座位是每周轮换的,坐了一组坐二组,……坐了四组后,又会轮换回到第一组。

    有一天杨梓发现,课桌上有一排字。

    “红塔山、红梅、红杏,高中低档。请对下联!”

    于是她留下了自己的墨香。

    “黄土地、黄河、黄山,一二三级。”

    大陆架分三级,大致是这个意思。

    ……

    一月后,杨梓再次轮回到了这张桌子。

    她神奇地发现,自己的墨宝后面,竟然跟了一排小字。

    “一“黄”字卓越千古。”

    这句话,记得不久之前刚出现在语文课本里。

    但不是“黄”字,至于具体是什么字,她也记不清了。

    学生时代,很美好。

    可爱的同学,可爱的同桌。

    可是自己……

    ……

    萌妹军团已经开始回程,这一次北行的最大好处,是带回了三十五匹好马。

    没有找到壁画,杨梓觉得颇为遗憾。关于大花,关于自己为什么穿越,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杨玉儿与袁天纲已经开始向长安进发,不出意外会比自己早半个月回到长安。

    路过一处集镇,萌妹军团采购了一批马具。做工粗糙,但用料却很足,质地上乘。

    这里密瓜又大又甜,蔬菜新鲜。

    思虑再三,公主决定坐船回去,让自己的萌妹军团好好享受一下。

    两千多里水路顺流而下,走慢一点,也只要二十多天。

    说不定能与玉儿姐姐同时返京。

    这是前世享受不到的旅程。

    这个时代,黄河中上游是有不少商船的。

    但基本上固定在两三百里水域,长航的很少。

    但有钱能使鬼推磨,公主现在不差钱。

    二十几天的航程,回程用不了两个月,杨梓给了船老板至少一年才能赚到的钱。

    船老板是个叫刘福的胖子,自称是龙门镇人。

    但龙门镇那一段黄河水道太短,不适合发展大业务。

    又因为听说朝廷已将上游的胡人驱逐,便生出了走长途的想法。

    杨梓很佩服这些生意人,胆大心细,富贵险中求,消息灵通。

    朝廷重创胡人还不到两个月,就已经嗅出了其中的商机。

    收了钱的刘胖子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招待殷勤。这是船行开张以来,最大的一笔业务。

    他决定亲自跑这一趟,因为他的五条船,全部都被杨梓给租了,两条坐人,三条载马。

    刘胖子的船,只能行至龙王辿,传说那里是龙王休息的地方。

    著名壶口瀑布就在龙王辿下游两三里处。

    瀑布奔腾而下,气势磅礴,落差三四十米,船只根本无法通航。

    但这时代的人们,还是想出了办法,就是“旱地行舟”。

    想要通过壶口瀑布的大小船只,在龙王辿停船卸货,把船拴上绳索,用人力将空船从河中拉上岸,在陆地上滑行。

    货物也用其他运输工具,从陆上转运到下游重新装船。

    这就是“旱地行舟”的方法,只是代价实在是太大。

    公主觉得没必要。

    自己除了马儿,根本没其他货物。

    下了船,可以骑着马儿跑回去,也可以在下游十余里处的采桑津重新租船。

    ……

    PS:历史故事

    仁寿初年(601),僚人叛乱,朝廷委派卫文升为资州刺史,前往安抚,平息动乱。

    卫文升到任之时,僚人正围攻大牢镇,大牢县城危在旦夕。

    卫文升艺高胆大,单骑前往僚寨,陈述利害,以德服人,并详述治理之策,感化僚人,先后十余万僚人解除武装,归服王化。

    隋文帝非常高兴,赏赐升迁,任遂州总管,仍为剑南安抚使。

    仁寿四年(604)隋炀帝即位,征召卫文升入京为卫尉卿。即将上任前,他在剑南安抚的僚人、夷人(主要为铁山僚人)十分感激卫文升,相送者绵延数百里。

    卫文升单枪匹马劝服僚人,为铁山山脉以及剑南道(今四川东、南大部地区)带来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得到了川南一带百姓的拥戴,其人其事堪称大牢县的保护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