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殷墟刘哥:六祖慧能 » 殷墟刘哥:六祖慧能 18

殷墟刘哥:六祖慧能 18

    河中。

    鱼鳖虾蟹们又挥舞着怪异的武器向兰若袭去。

    浪涛被他们激得卷了起来,腾起数丈,汹涌澎湃地向兰若扑去。

    兰若被卷在流涛中头朝下跌向水中。

    兰若紧抱着达摩经卷,在浪的翻卷中去腾空而去,带着一道霞光飞向峰岭上的一个小庵。

    浪头上,鱼鳖虾将们站在浪头上面看着飞向佛庵的兰若。

    为首的鱼怪哼叫一声,拿着狼牙棒沉入水中。

    其它的鱼鳖虾蟹也都随着沉闷的叫声沉入水中。

    河面归于静。

    兰若乘坐的那片浮萍与莲花仍在水面漂流。

    山峰中的佛庵。

    兰若抱着达摩经卷腾云而来。

    兰若飞过山岭,飞过寺院的松柏,从佛庵的门内越过,稳稳地坐在佛像一旁的经坛上。

    诵经声,音乐声随之响了起来。

    远景:峰峦间的佛庵闪着佛光,响着钟鼓声与诵经声。

    一群群僧侣尼姑,唱着经歌从山坡、石阶、林间走来,走到佛庵中,坐在兰若的面前。

    兰若抱着达摩经卷,闭目与僧尼们一起念着经。

    山中。

    惠明与觉明一行蹒跚地走着。

    觉明一下子坐在树下的石头上:唉,又是一天,山高水险,连户人家也没有,一点斋饭没化上,饿着肚子走了这么久。这样下去,什么时间才能见到人烟哪。

    惠明站在他的身边,喘着气说:唉,这达摩经卷,真是熬煞人哪。千山万水,何时能见到真经啊。何况,拿经卷的又是一个行迹无定的女人。唉。

    惠明说过坐下来,又躺在草地上。

    和尚们来了,一见他们都横七竖八的倒下来休息。

    远方,钟鼓声传来。接着就是诵经声传来。

    惠明一听,转过脸看着远方的山寺。

    远方,青山绿水中隐隐一个山寺,又隐隐地传着钟鼓声。

    惠明一下了爬了起来:走,有地方吃饭了。

    和尚们听他这样说都慢慢地爬了起来,一个个伸着脑袋看着峰峦上。

    觉明:走吧,都是僧侣,他们会让一口给我们的。

    和尚们拖着沉重的步子往前走去。

    山峰中佛庵。

    寺院内到处是僧尼,他们端着碗与钵坐在大树下,台阶上,屋檐下吃着斋饭。

    僧尼们静静地吃着,井井有序。一拨拨地围在一起。

    惠明与觉明一伙人来了,进佛庵内呆呆地站下。

    有小和尚饿得倒了下来。

    有的和尚歪倒在台阶上。

    兰若坐在庵檐下吃饭,一看来了和尚,不由得站了起来。

    惠明一看兰若,眼睛一亮走了过去:阿弥陀佛,请师太赐于一饭,我们走累了。

    兰若一看到惠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啊,惠明,原来是你们。

    惠明低下了头,仍然竖着一掌:阿弥陀佛,兰若师太,确实是我们。为学习达摩经卷我们走遍群山,闻得钟鼓声又到了这里。没想到您已成这里的住持。阿弥陀佛。

    兰若:啊,由抢夺变成学习了,也算一个转变。好了,小沙弥,给惠明一伙僧众盛饭吃吧。

    在一旁吃饭的小沙弥:是,你们跟我来吧。

    小沙弥前头走了,惠明与觉明一伙和尚跟了过去。在地上躺着的小和尚也爬起来,跟了过去。

    尼姑采雅端着碗走了过来:兰若师太,这些人不是一直追着你和慧能要达摩经卷吗?你怎么还要给他们饭吃呀。

    兰若:阿弥陀佛,出家人慈悲为怀,况且,他们追经卷也是为了学佛吗?你没听他们说吗,是为了学习达摩经卷呀。

    采雅:在新兴龙山我见过他们的作为,恐怕,他们不会立地成佛的。

    兰若:他们就是心有顽魔,也得赐于一餐一饭,以佛心感化他们吧。

    采雅:但愿。

    佛庵一间屋子。

    屋内的稻草上坐着惠明与觉明一伙人。

    他们吃过了饭,钵碗都放在了地上。

    觉明:怎么办?斋饭吃过了,兰若也见到了,达摩经卷虽然未见,但一定在兰若的手中。从她拢起这么多教众来看,魔法一定就是达摩从印度带来的大乘经卷。

    惠明剔剔牙说:没想到啊,慧能走了,却把达摩经卷留给了兰若。而兰若仅仅是因为有这么个大乘经卷,就引来一群和尚尼姑,让小小的佛庵蓬筚生辉了。

    觉明一下子坐好了,面对着惠明:想也怪呀!这达摩经卷在手就能提高声望与地位的呀。据说,这达摩经卷是卢慧能的父亲从少林寺达摩洞中得到的,而且因此招来祸端死了。慧能该如何重视它呀。可慧能却把它给了兰若,让兰若在这岭南深山成名。这卢慧能竟然是为什么?

    惠明想了想说:该不是慧能尘缘未断,觉得把兰若这么好的女人给扔了,感到愧对她,才把最宝贵的达摩经卷留给她的吧。

    觉明: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慧能和兰若中间还有好戏可看。

    惠明:戏,什么戏?他们既入佛门,还会重落凡尘,再回到卢家故居拜堂成亲吗?

    觉明:卢慧能只是岭南一个猲獠啊。手中如果没有达摩经卷,就算会背几句歪经,恐怕谁也不会重视他的。等他四处碰壁,把头都碰破时,他会知道这达摩经卷的重要的。到那时节,一定还会回到这大山之中,找兰若要达摩经卷的。

    惠明:啊,我明白了,慧能成不了名就会来向兰若要经卷。可兰若就是靠这些大乘经卷起家的,有了人上人的感觉。为了自己的声望,她会紧守达摩经卷的。那时节,他们两公婆一个要,一个不给,当然会有好戏看的。

    觉明:坐收渔利的将是我们。

    惠明流露出一丝阴险的笑。

    一个和尚:惠明师兄,我们今天是吃了顿饱饭,可不能一直这样赖在人家的佛庵吧。下一顿怎么办

    惠明:达摩经卷就在这里,这里当然是我们奋争的地方。可是,我们不能再用强了,只有用计谋了。

    觉明:嘿嘿,惠明师兄啊,兰若一个女人能在大山中的佛庵念起经来,我们也能建一所佛寺,一边吃斋念佛,一边静观她这佛庵之变。还可等着看慧能与兰若唱天仙配呢。为什么不依靠脚下这片山水呢?

    惠明看他许久才说:觉明师弟,今天我才服了你。你确实在某一方面比愚兄高明啊。好,你划一份蓝图,我建一所寺院,将来嘛,作为交换的条件给兰若,换取她手中的达摩经卷来。

    觉明与惠明相互看看,会意地笑了。

    旁边的小和尚们不知他们的图谋,也随着笑了。

    兰若所在的禅房。

    兰若站在窗前看着庵内的禅房。

    采雅从外面进来,躬身一礼:阿弥陀佛,兰若师太,那伙和尚们吃饱喝足了,却赖在僧房不想走啊。庵内一下子增加十几号人,而且还是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佛庵恐怕不会有宁日了。

    兰若:他们是奔我手中的达摩经卷来了,不会赖在佛庵不走的。他们一定有自己的主意。

    采雅:哪,他们会干些什么?偷,抢,打架,设法把达摩经卷弄走?

    兰若:他们跟着慧能和我斗法多年,都一无所获。当他们今天说出学习达摩经卷的话来时,看来是不会用强了。

    采雅:越是这样,恐怕越难对付。

    兰若:不管对方如何举动,我们都要用佛心感动他们。

    采雅:要是慧能师傅在这里就好了,他有很高的法力,冥冥之中还有神仙保佑。

    兰若听了,目光从她身上移开,又转目远方。

    窗外,近外是佛庵的飞檐,远方是葱笼的山岭,蛐蜓的江河。

    梵语佛音及相伴的钟鼓声却轻轻地响着。

    兰若不由得说:慧能,你去了哪里?

    山中。

    慧能挥着柴刀在砍柴,砍下了,用藤子把柴捆捆了起来,挑着下山。

    山下溪边。

    慧能挑着柴捆走着。

    刘志略与香草、无尘却从对面走过来。

    慧能越过山溪,走上小道。

    刘志略一伙与他走个对面。

    刘志略叫道:慧能?

    慧能挑着柴担停下步子,也叫着:啊,志略,香草,无尘,是你们?

    香草与无尘走上来,盯着他。

    慧能放下担子看着她们。

    无尘:慧能哥哥,你立志念佛,都把石头感化的开了,却怎么又来到这山中砍柴呀。

    慧能:嘿嘿,我是一心念佛的,可是,我还要吃饭,还要进寺院听禅师们讲经,手中没有银两不行啊。所以我就拾起老本行,一边砍柴,一边到佛寺听经。

    刘志略:你现在落尘于哪家寺院?

    慧能:经常换地方。每天砍得一担柴就送寺院,换得一日三餐和听经的机会,然后再砍柴于山阿。当然,那个地方的禅师讲得好,我就在那里多呆些日子,听不进去的嘛,也许第二天就转向它方。

    香草:啊,原来离开卢家后,你就是这样浪迹天涯。

    无尘:如果是这样,哪你啥时候才能得道成佛啊?

    慧能:吃斋念佛,讲究个悟性。每听过一个禅师讲经,我就都会悟到一层新意。他们是把自己对佛经的理解讲给弟子们听的,其中充斥了对佛经的悟。

    香草:慧能,哪你又悟到了什么?

    慧能:我首先悟到,佛经不只是那些佛寺高僧们的专利,而应该是大众的学科,是教人劝世的一种哲理。

    刘志略:啊,劳其身体,动其脑筋,你现在虽然会念佛,但你却在渐悟啊。

    慧能:是啊,刚进行佛教界,认识也得有个过程吗。不过,当我一刀刀地砍下柴禾,我对佛经的认识也就一步步地加深。这样下去,我总会把佛经教义都悟彻底的。

    香草:你是去悟了,还劳己筋骨,费尽心思。可你想过兰若姐吗?自从你离去后,他抓烂山石决意相随,可父母却死死相阻。无奈,兰若姐都投江了,我们亲眼看着她被浪头吞噬。你这样觉,那样悟,能知道她在何方吗?

    慧能愣了,呆呆地看着香草。好久才说:兰若不会死的,她手中有达摩经卷,神仙会保佑她的。

    无尘:可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没听到她的音信。

    刘志略:我从曹溪来姥姥家借住,七八年了。只有兰若给我的印象最深。她是个敢爱敢恨的人呀,当你迷恋于佛经,她就被你给挖去心了,生死相随。那跳入棺材要与你一道升天的事你当时可能没有感觉,可我们却看得心中滴血。

    无尘:如果兰若知道你现在还只是个砍柴的樵子,还在东奔西走,借人家的寺檐听经,恐怕心也会滴血的。

    香草:慧能,别再云游天下了,还是回到故乡找一找兰若吧。如果她还活着,你们就凭借达摩经卷,居个寺院,把佛经宣讲吧。这样天天苦行,也达不到佛的彼岸。

    慧能手扶着柴捆久久地思索着。

    山崖上垂吊着各种各样的花朵,溪水鸣唱着东流。

    刘志略与香草、无尘注视着他。

    刘志略:还有,我姑妈无尽藏师太是想从你手中得到达摩带来的大乘经卷,教化广大信徒的。你如果能把兰若手中的经卷弄到手中,供我姑妈来宣教,你对佛门的功劳又该多高啊。可你却这样的日益苦行。慧能,我不禁的要问,这是你参佛的初衷吗?

    慧能面前一双双疑惑的眼睛盯着他。

    慧能低下头:对,志略,你说得对,如果能把佛经传播向广大教众,也是功德无量之事。好,让我卖了这担柴,我们就一道去找兰若。

    慧能挑起柴走了,刘志略与香草、无尘紧紧地跟在后面。

    兰若的禅房。

    采雅站在兰若的面前。

    兰若隔窗看着对面僧房,和尚们的面孔隐隐可见。

    兰若转过头来对采雅说:回你的禅房去吧,其它事情我会处理的。

    采雅:哎。

    菩提树下。

    兰若坐在树下闭目背着经文。

    梵音佛歌声响起。

    旁边的山坡,僧尼们各自列队,走在曲折的庵前山道。

    庵前一片诵经声。

    惠明与觉明从佛庵内走了出来,站在了兰若面前。

    惠明:阿弥陀佛,兰若师太,我们要走了。

    兰若闭目坐着,仿佛仍在念佛经。

    惠明躬身合什站着,看着她。

    兰若念完一段,睁开了眼睛:惠明师傅,有什么事吗?

    惠明:兰若师太,我们在佛庵打搅一日,甚感不安。我们要走了,特来辞行。

    兰若:阿弥陀佛,惠明师傅走好。有事还请再来草庵。

    惠明:谢谢。

    惠明带和尚们走了。

    兰若目送他们。

    采雅又从尼姑队中走来,看着惠明一行的踪迹,自语:走了,他们都走了?

    兰若:是走了,恐怕不会甘心离开我们的佛庵呢。

    采雅:要不,我们派人盯着,看他们又生什么坏主意?

    兰若:不必了。同为佛家弟子,作过恶后会醒悟的。

    采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