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伟大的浪漫 » 伟大的浪漫(第十一章)

伟大的浪漫(第十一章)

    盛夏的夜晚,魔都霓虹闪耀,其华美璀璨令夜空中的繁星都黯然失色。

    程青站在朱希希家门口,正在犹豫着要不要按门铃,大门却突然打开,从里面冲出一个女人边往外走边大声打着电话。

    程青带着疑惑走进屋内,这里正在举办音乐派对,电子乐的音量不大不小,恰好混合了三三两两的宾客交谈的声音,使得两者都不那么突兀和喧嚣。客厅里烛光闪烁,昏暗的光线中人影绰约。

    这是程青熟悉的场景,看得出这些人应该是一个剧组,但又感觉不全是。他走到客厅中央,然后停下了脚步,在他正对面的阳台上,一个年轻人端着酒杯正在和朱希希聊天。

    程青找了一处角落坐下来,从这里他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阳台。偶尔有一两个醉意朦胧的人走过来和他打招呼,他也只是淡淡一笑。

    “你不是那谁......吗?”一个陌生女子说,看到程青神情冷淡,于是悻悻地走开。

    和朱希希聊天的年轻男性是一位音乐人,专业歌手,程青第一眼便认出了他。他和朱希希的谈话似乎是相当投机,朱希希被他逗得开心地笑着,她的发丝和薄纱的衣裙被风吹拂着,男子很自然地伸手为她撩去肩上的头发。然而就在此刻,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从旁边冒了出来,竟然是柏子仁!只见他俯身对着朱希希的耳畔说着什么,朱希希听了,仰头看着柏子仁,悦然地笑着。

    程青赶紧站起来走开,他生怕柏子仁看到自己,而他并不想要和他打招呼。

    送走了最后一位客人,朱希希端着酒杯走向餐厅,就在她开灯的一刹那,朱希希魂飞魄散——餐厅内竟然端坐着一个人!

    再定睛一看,原来是程青!

    “你吓死我了!”朱希希拍着胸口,把酒杯放在餐桌上,“什么时候回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程青沉默着。

    “我能,再回来住一段时间吗?”过了一会儿,程青说。

    “当然。”朱希希笑着说,“你......”朱希希脑子里飞速地思索着,思索着程青回来的可能原因。

    “听说你谈恋爱了,”朱希希说,“是个可爱的女生吧!”

    “是。”程青说。

    “你们还好吧。”朱希希问。

    “不是。”程青说。

    朱希希意外了,“那你和她是不是......”

    “不是。”程青很干脆地说。

    “不是什么?”朱希希问。

    “不是失恋,是分手。”程青说。

    朱希希惊讶了,她原本想问是不是程青和她吵架了。

    “那......”朱希希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

    “也没有吵架,”程青说,“是我提出的分手。”

    朱希希缓缓地坐下,然后起身倒了一杯水放在程青面前,然后又起身,给自己倒了半杯红酒,再坐下。

    程青的情况令她感到太意外,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该安慰他?还是替他分析过程、找到原因、挽救结果?她脑子里有些乱,也许是晚上喝了一点酒,不能很好的集中思想、理清思路。

    “你的行李在房间吧,先整理一下吧。”朱希希半天蹦出一句。

    “在酒店。”程青说。

    “哦。”朱希希感觉到了自己大脑的迟钝,“那,去取回来啊!不行,太晚了。也不影响你睡觉,家里什么都有,明天再拿吧。”朱希希站了起来,“你快去睡觉吧!”她说。

    见程青坐着没动,她伸手向房间一指,“你,睡觉!”

    程青忍不住微微一笑,起身走向了客房。

    程青睁开眼睛,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昨夜他躺在床上迟迟不能入睡,瞪着眼睛发呆到黎明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洗漱完毕,程青从卧室里走出来。

    家中显得异常安静,昨夜的酒杯都已清理干净,一切又都回归到了他上次离开这里的状态。程青走到餐厅想倒杯水喝,发现餐桌上整整齐齐摆着一排精巧的碗碟,里面摆放了各种小菜,旁边放着一个空碗,里面还有个汤匙。桌上有一张便签,上面压着钥匙。拿起来看,上面写着“我去公司了,粥在锅里保温,吃完了饭去拿行李。”

    程青倒了杯水喝了两口,然后盛了一碗黄澄澄的小米粥,配着酱菜一口一口认真地吃着。

    阳光轻柔地倾洒在房间,一股抚慰的力量笼罩着程青,让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平静,令他沉浸在这安宁而平和的时光里。

    临近端午假期,朱希希几日前就做了准备,想提前在公司给大家过这个端午节。到了午饭时间,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拿出各自老家寄来的粽子和端午酒,摆在铺了芭蕉叶的会议桌上。

    “老刘,你这什么酒啊?”王洪亮问。

    “花雕!端午节肯定要喝花雕的咯!”刘鸣沙说。

    “你们江南人才爱喝,我们北方人不怎么喝的。”王洪亮说。

    “黄酒是女人坐月子喝的嘛!”张凯文说。

    “你还真懂一点的,黄酒加鸡蛋,生了孩子的女人最补身体。”刘鸣沙说。

    “那不怕喝醉了吗?怎么喂奶呢?”翟小刚也凑了过来。

    “加热煮鸡蛋酒精就没了呀!”刘鸣沙说,“黄酒暖性的,通经络的,有营养。”

    朱希希此刻也从办公室走出来,怀里抱着一坛酒,助理陈阳跟在她身后,手上拎着一袋粽子。她看大家都在,于是招呼众人把酒倒上。

    “希希姐,你这是什么酒,也是黄酒?”王洪亮问。

    “菖蒲酒,”朱希希说,“用菖蒲、艾叶在黄酒中泡制而成的,正宗在端午节喝的,我爸每年都做。这些是家里寄来的粽子!”

    “菖蒲酒,北方人都没听说过。”王洪亮说。

    “菖蒲浸酒,在明代最为盛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菖蒲酒,治三十六风,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朱希希说,“和艾草一样,菖蒲也被视为辟邪之物。”

    “这我知道,我们广西人过端午节都要挂艾叶、插菖蒲。”翟小刚说。

    “你是广西人吗?不象啊!”张文凯说。

    “我爸是北方人,我是在广西出生的。”翟小刚说。

    “难怪!”王洪亮说。

    谈笑间,桌子上已经摆了好了各式各样的粽子,这些粽子放在大芭蕉叶上,衬得芭蕉叶更加青翠碧绿。菖蒲酒已经斟满,桌子旁边的瓷瓶里插着艾叶和菖蒲,不时传来阵阵清香,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朱希希的美好心意。

    “我们边吃边聊吧!”朱希希说,“都聊聊自己家乡是怎么过节的!”

    “包粽子、吃粽子,就这样。”王洪亮说,“北方的粽子就是你们说的清水粽,大多数人家包的里面有蜜枣、红豆、绿豆和花生,总之就是甜口的。有些老人还嫌不够甜,就蘸白糖吃。也有白粽,只为了突出粽叶的清香。”

    “我们那就多了,不光有你说的这些,我们四川还有碱水粽、花椒粽、腊肉粽。”张文凯说。

    “你们不做香包吗?”蔡珊终于开口说话。

    大家纷纷点点头。

    “都是给小孩子佩戴。”王洪亮说。

    “也放在床头,或者挂蚊帐上,”刘鸣沙说,“驱蚊虫,睡得香。”

    “我爸每年都亲自配药草磨药粉,然后分给邻里和朋友做香囊。”朱希希说,“今年也给我寄了,有你们的。”

    蔡珊开心地笑着。

    “现在过节的气氛越来越淡了,以前过端午节,家家都要挂钟馗像,护宅赐福。”朱希希不无遗憾地说。

    “是的,包粽子还要用五彩线捆呢!现在都不讲究了。”蔡珊说,“我们的碱水粽是蘸红糖水吃,端午节一家人要到郊外去,把粽子、鸡蛋抛到江河里,叠好的纸船写上‘龙舟’二字放入江中,用这种简单的仪式祭祀祖先。”

    “难怪过去的河鲜好吃,鱼虾都吃得这么丰盛!”王洪亮说。

    “你们倒是省事了,叠个纸船当龙舟,人家广东人端午要有龙舟比赛哩。”刘鸣沙说。

    “台湾过端午也要划龙舟,”蔡珊说,“看来,越往南方,端午过得越热闹、越隆重。”

    “陈阳你也不参与讨论,只顾着埋头吃粽子。”张文凯说。

    陈阳不说话,只是满足地点头笑笑。

    “就让他好好吃吧!”朱希希笑着说。

    “南方的粽子不要太夸张啊,”刘鸣沙说,“我们江南这边吃鲜肉粽、板栗蛋黄粽,北方朋友都受不了。再看广东,什么叉烧粽、蛋黄海鲜鲍鱼粽都有!”

    “太夸张了!”王洪亮说。

    “广西呢?有什么特别的风俗吗?”刘鸣沙问翟小刚。

    “我们这是灰水粽,”翟小刚指着桌子上长条形的粽子说,“就是用草木灰水泡过的米包成这样,有股特别的清香;端午这一天要用木叶水洗澡。”

    “木叶水是什么水?”朱希希问。

    “就是用桂叶、柏枝、鸭脚木、艾草等多种枝叶熬成的水。”翟小刚说,“用木叶水洗澡,还要在地上洒雄黄水,可以驱除蛇虫和瘟疫病毒;我们会去祠堂或者庙堂祭祀,其余的风俗应该都差不多。”

    “我们家乡也喝雄黄酒。”朱希希说,“端午吃五黄——黄鱼、黄鳝、黄瓜、黄梅和雄黄酒。”

    “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刘鸣沙说。

    朱希希点点头,“雄黄酒大热,所以要喝端午茶,用浓茶解热。”

    “大家来喝一个吧!”刘鸣沙说,“端午安康!”

    “端午安康!”大家纷纷举杯。

    “这个菖蒲酒听起来真有文化!”王洪亮品着手中的酒说,“希希姐,给我们聊一聊你们绍兴的黄酒文化吧!”

    朱希希赶忙从嘴里吐出一个枣核,“绍兴人的一生都伴随着黄酒文化!”她说,“孩提时代有满月酒、百日酒、周岁酒,结婚有‘女儿红’、金榜题名时有‘状元红’、生日祝寿有花雕酒。”

    “花雕酒到底是什么意思?”翟小刚问。

    “花雕酒是从古时的‘女儿酒’演变而来,在制酒上与‘状元红’是一样的。”朱希希说,“宋代的绍兴人,都要在女孩满月时,选酒数坛,请师傅绘上花鸟山水、人文雅物等吉祥彩图。待女儿出阁,取出泥封窖藏的陈酒,添以油彩‘百戏’,作为花好月圆的彩头。”

    “古人真有情趣啊!”翟小刚感叹。

    “传说花雕酒有‘花凋’之意,是这样吗?”刘鸣沙问。

    “嗯,有这么一说。”朱希希说,“不过主要还是因为盛酒的器皿雕刻花型的缘故!如今的花雕酒,在制法上,多属酒性柔和、酒色澄亮的加饭酒。”

    朱希希咬了一口手中的粽子,“你们所知道的跟黄酒有关的绍兴历史文化都有哪些?”

    “春秋战国时,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有酒流之江与民同之。”刘鸣沙说,“勾践以进献之酒沉于河中,颇有几分破釜沉舟的果决,也因此大涨士气,留下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历史佳话。”

    “这样看来,黄酒文化还真是粗犷与豪情。”王洪亮说。

    “还有孔乙己!”翟小刚说。

    大家哄堂一笑。

    “孔乙己愣是瘸腿也要到‘咸亨’买上两碗温酒和一碟有嚼头的茴香豆。”王洪亮说,“咸亨酒店还在吗?”

    “当然,”朱希希说,“店里的太雕酒在我们那里也有名气的。”

    “绍兴水网密布,水韵气息足,”刘鸣沙说,“好酒要好水的!”

    “是的,汇集了会稽山上三十六股清泉的鉴湖水系,在东汉时期就已成型。”朱希希说,“晚明文学家张岱曾用‘名门闺淑’盛赞鉴湖的典雅端庄。绍兴人为求一坛好酒,也一直遵循着‘夏制酒母,秋造麦曲,冬酿琥珀’的自然规律。”

    “就是说,冬天才能酿酒?”翟小刚问。

    “老酒要冬酿。”刘鸣沙说。

    朱希希点点头,“冬天杂菌难生,鉴湖水质爽澈。”

    “我知道鉴湖女侠秋瑾的诗句,”蔡珊说,“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王洪亮跟着吟诵鉴湖女侠的诗句。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蔡珊继续吟诵。

    “黄酒文化真是豪情!”王洪亮感叹到,“这大概就是木心先生口中的‘有骨江南’吧!”

    “不仅豪情,也很丰富。”刘鸣沙说,“毕竟是传承了几千年的粮食酒,中国人自己的酒。”

    “现在都只知道江南有黄酒,其实全国各地都酿造黄酒的。”张文凯说。

    “这么说,黄酒的种类也有很多了?”翟小刚说。

    “那是肯定的!”朱希希说,“别的地方就不说了,仅是绍兴一地,就有四大门派——有干型的‘元红酒’,适合搭配蔬菜、生鲜等凉菜;有半干型的‘加饭酒’,用来搭配红肉、鱼蟹;有半甜型的‘善酿’,通常是搭配鸡鸭;还有甜型的‘香雪’,搭配甜菜和糕点。”

    “香雪,名字真好听。”蔡珊说。

    “过去叫‘封缸酒’。”朱希希说。

    “花雕是什么型?”王洪亮说。

    “半干型。”朱希希说。

    “听说绍兴有个黄酒节,是吧?”刘鸣沙问。

    “没错,每年的10月都会举办。”朱希希说。

    “我还听说在绍兴的古越龙山中央酒库,藏着约1100万坛原酒,重达26万吨。”刘鸣沙说。

    “26万吨!”众人不由地啧啧称叹,朱希希向刘鸣沙投去钦佩的目光。

    “都忘了喝酒了,一起举杯吧!”朱希希说,“以后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这样过!”

    “端午安康!”大家纷纷举杯祝愿着。

    “仔细想想,中华民族真是浪漫,为一位爱国诗人能祭祀几千年,真是伟大的浪漫!”朱希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