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归园田居 » 6,田园“侘寂”美之四寻幽

6,田园“侘寂”美之四寻幽

    6,田园“侘寂”美之四寻幽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山居之乐,在于山静,幽之心境,无案牍以劳形,亦无车马之喧嚣,身为己所有,则长安,长乐。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陈设皆寒素,复心返自然。山居宜简,宜素,有“幽”意。如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的,简简单单的最好,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沉浸其中,乐不思蜀。

    暮境难禁日月催,腊醅初见拆泥开。

    压车麦穗黄云卷,食叶蚕声白雨来。

    薄饭蕨薇端可饱,短衫纻葛亦新裁。

    宦涂自古多忧畏,白首为农信乐哉!

    苏轼在这首词中找到了田园生活的诗意,一卷闲书,一盏清茗,即清淡、幽静、闲适、恬淡的侘寂之快乐。方悟天,地,人,一也。

    幽静是田园之乐的核心。

    幽,不是一个字,而是一种境。是环境,是物境,是心境。

    山深是幽,林密是幽,田园是幽,月色是幽,轻风是幽,细雨是幽,蝉鸣虫叫是幽,咚咚的水声是幽,清清的鸟鸣是幽;

    幽,可悟,修心,求道问禅;

    幽,可感,蓝天,白云,林深,花开……

    幽,可冥想,在空的深处,在无的境界,探幽而得未知;

    幽,或天然,或营造,境由心造。诗情画意,云淡风轻,淡泊安然,都可通幽。

    一颗水珠,从一片大大的荷叶上滑下来,落在悠悠的水面上,荡起一圈一圈的涟漪,波纹由深而浅,由小而大,慢慢地弥散开去。仿佛一个幽字被不断地扩写,游丝般缠绕着水面;

    淡月浅浅地晕染花残荷上,像一幅意境水墨,偶尔有蜻蜓点水,吻在荷花的眉间,这样的幽,忽然就有了韵;

    一个女子,独坐月下,对影挽髻插花,有一种安稳的平静,她的眼神很深,那也是幽。

    一个和尚坐禅,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安之若素,当幽入身心,早已无关风雨。

    热闹处无静,烟火中无幽,身居闹市,目光所及,看到的,听到的,是汽车的轰鸣遮盖住了小鸟的鸣啼,落日的余晖被高楼吞噬,花草树木身上的灰尘与水渍,让它失去了光泽,头顶处的霓虹灯让人看不到月光与繁星。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忙碌着,追逐着,内心焦灼着,烦躁着,浑浑噩噩。

    清晨,你是想被闹钟惊醒呢,还是在各种小鸟的歌声中起身呢?

    傍晚,你是愿意在滚滚车流里回家呢,还是踏着月光伴着星辰,与小鸟一同归巢呢?

    你一定会说,我当然喜欢自然的声音与风光。

    细细想来,我们每日行走在红尘陌上,在各种俗世的羁绊下,内心荒凉起来。

    如果可以,请多亲近大自然,你会忘记疲惫,还身心以轻松,给内心以静谧恬淡。

    走过“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

    也走过“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激情燃烧的青春年华,

    不经意间,就走到了世事不惑、感知天命的人生秋天。

    情绪中少了躁动,多了宁静;

    神态中少了桀傲,多了平和;

    生活中少了幻想,多了现实;

    做人少了棱角,多了浑圆;

    性格少了张扬,多了内敛。

    忽然间,就体会到了幽静淡定才是人生的最佳境界。

    这种幽静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无求和自足,

    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超然与平和;

    是“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与超脱;

    回归自然,归园田居,才能寻幽探幽,得幽之乐趣。

    幽幽之境,在山水之间。

    幽幽之意,在明暗之间。

    幽幽之心,在悲喜之间。

    一声鸟鸣,幽了山水。一缕月光,幽了夜色。一程独坐,幽了时光。

    幽,始于宁静,美于风清,合于自省,久于深情,终于心境。

    我,在幽里,幽,在心底……

    人生,环境要幽,人心要静。一静,万般皆无忧。

    没有逝去的荒凉,没有当下的挣扎,没有明日的迷茫,我只拥有一个悠然、舒适、自在、惬意的灵魂。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我只是人间的一棵树,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随性与洒脱;

    王维持一颗闲心,看花开花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的幽境,心静花自香,淡定人从容,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从容与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