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归园田居 » 24,在田园过半农半文学的生活

24,在田园过半农半文学的生活

    24,在田园过半农半文学的生活

    网上有人推崇《半农半X的生活》方式,我是点赞的。

    把生活分为两部分,一半时间用来务农耕作,一半时间用来做你天赋擅长的工作。

    半农是在乡间田园,从事农田耕种劳动,种粮种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过一个自然人的生活。

    半X是发挥自已爱好,有擅长的另一份工作,过一个现代社会人的生活。

    半农半X,是一种回归自然,又适应社会的理想生活状态。

    人类自工业社会以来,社会迅速发展为人类带来了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及信息化的巨大发展及进步,极大地增加了人的预期寿命,但也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的稳定性,人们生活空虚无谓,缺乏尊严,心理空虚和精神抑郁疾病扩散。文明产生的副作用和城市的喧嚣不安令人不爽,有些人又想回归自然。

    半农顺从人性,回归自然,以人为本,不再被金钱或时间逼迫,减轻压力,降低快节奏,让时间慢下来,步子慢下来,从容淡定,恬淡轻松,惬意快活。

    半X依托现代文明的交通信息医疗等各方面好的便利条件,依托城市的就业门路宽挣钱渠道多的优越性和舒适性,有稳定的收入,有生活来源,有好的交通信息医疗等条件。

    城市固有城市的繁华,乡村自有乡村的浪漫。

    半农半X是二者兼顾,城市与乡村自由切换,现代社会与田园自然变频,发挥和融合二者的优点,避免断板和不利。

    我如今过上了这种生活,是半农半文学半法律服务的理想生活方式。

    三年前,我在离城市70公里的乡村租了一处民宿,归园田居,种树种菜,养花养狗,剩下的时间用来写作,实践自己“喜欢的”天赋,找到那块叫“自己”的闪亮宝石,并发挥自己从业几十年的资深律师和企业法律顾问业务,在目前的互联网时代,可以不用到办公室,不坐班,发挥自己“有用的”的擅长的爱好的才能,在社会上提供服务,依靠网络或者弹性灵活的工作方法,养活自己,而不一定在城市,在办公室。

    经过这三年的努力,我在院子里和院墙外栽了一棵杏树、一棵李子树、一架葡萄、一棵银杏树、一棵柿子树,还有龙爪槐和刺槐以及紫藤、丁香、月季、蔷薇等树和花,每到春天树木生机勃发长得很快,有自已亲手栽植成长的喜悦。

    4月份满院花开,丁香和刺槐以及紫藤的花香充满院落和每一个房间,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6月份麦子黄了,杏子和李子也丰收了,这是我亲手栽的,吃起来很香甜。

    来地里的黄瓜、西红柿、南瓜、豆角、茄子、玉米……这些当季的水果和蔬菜,我一个人吃不完,回成时的后备箱也会被这些东西塞得满满当当的。

    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了一个自己的院落,精神才算真正有了着落。

    回归自然,归园田居,种菜虽然收入不高,但丰收的喜悦使自己自己的内心非常充盈,离开城市,收入比以前大幅度降低,干自己喜欢干的,做自己擅长的事,不为五斗米折腰,收入虽然低了点,心灵收入却很丰富。

    小院之内,是中国人与艺文相近的审美性情。院居之乐,皆在艺文,它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丰盈,

    种一畦菜,养几盆花,看一本书,赏一幅画,把玩一件古物,小院幽居,绝胜人间幽旷之趣。

    在自己打造的乡村民俗小院里,在阳光下,在树底下,坐在凉棚里,靠在躺椅里,休闲自在,无拘无束,照着太阳,沐着风,听着雨,围着花香,从事文学创作,把自己的爱好发展到极致。在这里我天马行空,自由写作,几年时间写了近200万字。

    无论是谁,以乡村为天地,以自然为载体,以田园为归宿,每个人都一定拥有自己独特的“X”,可是可以从事一项两项自己爱好的擅长的工作,你一定能达到这样理想的生活方式。

    明人陆绍珩便记下了院居生活:以苦茗代肉食,以松石代珍奇,以琴书代益友,以著述代功业,此亦乐事。

    这样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好处呢?

    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可以减缓城市的压力,向农村输入科技型,文化型,创业型的人才,振兴农村;

    对个人来说,这是回归自然,寻根山林,回归自我,寄情山水,实现自我的一种方式;

    3、对于社会来说,“半农半x”可以减缓城市就业压力,放慢竞争步伐,探索现代工业社会和文明发展下的多样化及永续循环的新型美好生活方式,减少“城市病”,减少文明阴影下的不和谐的副作用,让人们生态、自然、健康的生存和发展;

    4、对于整个自然生命来说,“半农半X”提倡“顺其自然,实践天赋”,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5、更重要的是,在当地重新带动了无数的就业机会和致富机会,你看,互联网时代,新的供应链方式,已经弱化了城市化聚集的必要性,反而更看好的是分布式的小镇模式。

    有一首诗写得好,大概的意思是:

    我不和你谈论阳春白雪的文艺,也不和你谈论那些纠缠不清的隐喻;我们一起离开书房吧,我带你去广袤的田野走一走;去看看田野上的幼苗和野花,是如何沉默地奋力在生长。确实是这样,我们在书房里,阳春白雪的,聊得再多,空谈是多么空虚和无益。还不如回农村,回小镇生活,晴耕雨读的同时,也做点擅长的事。

    今天的清晨在乡下平整而舒适的床上,被窗外可爱的鸟儿们的欢歌笑语唤醒。

    将窗帘轻轻松开一丝缝隙,透过晨曦的微光,院里狗狗欢快的追逐打闹,鱼在缸里游动,鸽子咕咕的叫着,正等待喂食,一切都生机勃勃。

    推开门,看远山朦朦胧胧,不远处的树木已经有了属于他这个季节的郁郁葱葱,枝繁叶茂间鸟儿们叽叽喳喳的像在开着晨会。

    我在乡村田园的独居生活,有时也感寂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和环境的融合,别人也许认为我寂寞,而我自己完全不这么觉得,觉得很充实,内心平静而坚定。

    每天清晨6点自然醒,一边煮茶,一边锻炼身体,大清早一边喝茶,一边欣赏日出的晨曦,磅礴、壮观、大气,然后为自己准备早餐,总是熬菜稀饭,给狗狗和鸽子以及观赏鱼喂食,2条狗也很好养,从不挑食,没事儿就跟随我到处走动。

    写作是我最重要的事,每天早晨8点至十点,下午了点至5点,雷打不动的写作,如果遇到法律服务的工作,当然是先工作了,毕竟人要生存,没有收入是不行的。剩下的时间,种菜,栽树,养花,打扫庭院,收拾屋子。每隔三天,我拿两个矿泉水桶,拉个小推车,到秀岭谷下离水库不远的地方去取泉水,这是我生活中唯一的清洁水源,泉水很干净,经化验达到矿泉水的标准,可以直接饮用。取水的路是山路,很陡峭,坡度大,下山容易,提着两瓶水上山很难,2公里的山路需要休息两三次,出透两次汗,这是一件很累的事,尽管如此,我也从未抱怨过,只当是锻炼身体了。这些小插曲是他生活中的趣事,让他在缓慢的时间里感受着情绪的起伏和波动,日子也变得有声有色。

    在这里我的物质生活非常简单,可以说是到了最低需求,如果实在有需要购买的东西,我就骑自行车到5公里外的镇上去买,或者每两周回家一次,我的爱对我的这种生活也很理解很支持,总是不厌其烦的给我准备大量的生活物品和供给,我回家一次带回来的东西够我消耗半个多月时间。

    我经常坐在院子里,望着蓝蓝的天,远远的山,近近的森林,还有院里盛开的花,安静和寂静,这是片净土,会油然而生一种幸福,如果此时我的家人陪在我身边,我一定会情不自禁的说,这里真的太美了,我的理想达到了,我的生活太幸福了。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会把时间花在旅游、打牌、广场舞、交友,或者陷入深深的回忆,而我学会了和自己相处,和大自然相处,心灵寄托在禅心,我也没有时间去感受无聊,我每天都很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