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归园田居 » 26,田园生活也是一种幸福方式(下)

26,田园生活也是一种幸福方式(下)

    佛教把人生的苦说的很透彻,寄托是要靠修行和觉悟,这个方式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要在精神上有追求和超越,就要抛弃名、利和快节奏,放弃毫无节制的忙,去掉“心亡”,内心沉静下来,禅意的生活会提升幸福感。

    佛教和现代哲学共同认可的快乐方法---兼谈我的体会什么是快乐呢?什么是快感呢?什么是幸福呢?快感——需求和愿望得到了满足的幸福——你能够有节制地获得快感快乐——快乐是快感的加强版,更强烈、全面、深厚。快乐的来源多种多样,人生的每一个进步和成长,努力后的每一个收获,亲人的健康平安等等。但是佛教和现代哲学认可的快乐方法有以下共同点:一是开悟,修行极高和开悟的人,境界与常人不同,智慧指数高于常人,快乐程度是一般人无法体验到的。难怪从古至今有许多人出家或者在家修行。我也研参佛经,打坐,念经,时有寂静和空的感觉。二是帮助别人,马斯洛讲人生有5个层次,生存,生活,富有是低层次的,最高的层次是社会认知和成就感。成就感的最普通理解就是帮助别人,一个政党立国利民,是帮助国民,一个团体共同发展是帮助大家;一个人帮助别人是善行,我大学毕业,父亲就过早去世了,我主动承担起家庭责任,每月收入81块钱,留下21元,每月固定给家里寄回60块钱,80年代初,60块钱不是小数字,父亲当时一个月的收入是43元,乡亲们很羡慕我的父母有个能挣钱和孝顺的儿子,我的父母也为我骄傲和自豪,母亲告诉我,那几年家里生活,几个弟弟上学还有后来成家都靠的是这笔钱,那时候我很有成就感,后来我又帮助自己的弟弟,给零花钱,买衣服,送烟酒和照相机以及电脑,结婚帮忙,做生意给借钱,后来又帮助他们的孩子找工作,他们一个个走上了工作岗位,离开了农村,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还连续10多年回到家乡,看望村上的孤寡老人,给他们点钱,我也资助过孤儿。几十年来,我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幸福和快乐。但是人到中年,兄弟们各有各的家,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难处,很少有人提起我对他们无私的帮助,我也没有后悔。只有无私的帮助才能有福德,方能有所成就。三是“正念”,李嘉诚说:人的思想决定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决定人的习惯,人的习惯决定人的性格,人的性格决定人的命运。保持正念,善思善行才能塑造好的性格和人品,才能获得正能量,才能得到上苍的保护,得到人们的尊重,得到大家的支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德正业兴”,诸事遂顺,这是人长期快乐的基础四是随喜,如果你的内心充满嫉妒,觉得烦恼,满脑子想的都是为什么不是我,那你天天看到的都是坏消息。但是,如果你能够有一点随喜的心情:这个人真了不起,替他开心;这个人真幸福,替他高兴……这就是随喜。我有段时间心情不好,因为有同事给我挖坑,有亲人不睦,有朋友落井下石,搅扰的我心情不好,愁眉苦脸,睡眠不好。到寺里拜访一个老和尚,他告诉我要学会“随喜”,即眼喜,眼睛看到的,观察的都应当是美好的;耳喜,听到的都是好听的;鼻喜,闻到的都是香的;嘴喜,说的都是赞美的话,好听的话,身喜,要经常告诫自己的身体,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我按照这个方法试了一段时间,身边的人就说我变了,变得和善了、慈祥了、招人喜爱了……五是感恩,人为什么需要学会感恩?感恩使你更能够体会理性的快乐。我们平常对于自己不牙疼不会感恩,只会想:“我没牙疼,我还需要感恩?我本来就应该不牙疼。”我们都认为良好的身体状况才是常态,但实际上这种良好的身体状况是很稀缺的。你需要为你今天不胃疼、不牙疼、不发烧感到高兴。这就是感恩。六是放手与接受,也就是佛教所说的看破、放下、自在。这也是孔子的境界。孔子了不起的地方就在,能做官就努力做官,做不了官了那就毫不留恋。因为对于他来讲,他的内心中并没有执着,但他在外部努力上做到了“尽人事”,然后天命”。“听天命”绝对不是躺平,而是“尽人事”后内心“。

    美国有位社会心理学家曾说:真正的幸福,应该是相爱,被爱,以及理想的实现、事业的成功、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产生的一种心理最大的满足感和震撼感。

    这个说法我也不能苟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很多,有的人成功了,有了群里,有了金钱,有了地位,但仍然感到痛苦,仍然感到迷茫。

    一位农夫羡慕同学当科长,在城里具有住两室一厅楼房的条件,科长向往在广州发财的款爷同学,款爷感叹自己有三高,不如农夫在田园有个好身体,可见人的幸福与否不在于环境、地位、金钱、物质,而在于人的心灵如何与生活对应。名利,不是坏事,但当你拥有名利的时候,不要因被光环左右而受累,当你拥有财产时,使用而不在乎财物,才是英雄本色,现如今,人们追求的越来越多,拥有的也越来越多,但幸福和自由却越来越少,原因就在于人对生活的需求还是吃喝拉撒睡。

    爱的方式有多种,奉献和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能给别人希望、鼓励、信心、方便和快乐,只要是利于别人,帮助别人,提升别人,都是奉献。要奉献就要有真爱,慈悲,结缘,分享,包容的心态,有吃亏就是福的理念。

    百度提供了一个具体的含义,幸福是什么很难有统一的答案,但幸福的来源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来自物体的满足,比较短暂的并且递减;来源于情感层面的亲情、友情、爱情,比物质层面持续稳定,有益无害;来源于信仰的,如各种宗教对幸福的期盼和沉思;来源于自我实现的,如科学家、艺术家、慈善家等,通过幸福他人达到永恒幸福。

    这个表述与美国一位博士生论文《寻找幸福的钥匙》文章的观点相契合,他对100多名不同群体的人做了调查,几十年后回访,得出的结论是幸福与金钱无关,与稳定、亲情、信仰、心态有关,值得人深思。

    谁最幸福?前几百年,穿越欧洲,越过大洋前往世界各地传道的传道士是最幸福的,谁的福报最大,佛言传教法布施的菩萨最大。从中意会,初级的快乐是肉体的快乐,那是饱暖、淫欲;中级的快乐是精神的快乐,那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游走天下;高级的快乐是灵魂的快乐,那是付出、奉献、让他人因为你的存在而快乐。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用公式论证了许多经济规律,他也曾提出过一个“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

    这与幸福公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萨缪尔森公式与老子的思想相吻合。《道德经》曰“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说的是,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求生存,爱自然。

    对普通人来说,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热爱自然,可能是寻找幸福的一把金钥匙。卢梭也从自然感性的角度出发,散发自己的想象力,从独自散步给自己带来的心灵愉悦和独自思考带给内心的欢乐,是真正的幸福;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接触葡萄园和绿草坪,采集植物的标本,沉浸在星空、流水之中……

    这个说话我有一定的体会。几年前到锡林格勒开会,接着休假,几个朋友一起相约草原,骑马射箭,吃手抓羊肉,喝马奶酒,唱草原歌曲,十多天没有工作,无心去看电视、报纸,游荡在犹如世外桃源的草原风情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如同小时候在农村的生活一样简单、淳朴、远离了喧嚣的城市,满眼绿波,空气洁净,回来时觉得全身内外好像洗了澡一样干净清爽,无论在简陋粗犷的蒙古包睡觉、还是喝着膻腥的奶茶,闻着夕阳余晖的炊烟,总能觉得身轻心明,一棵草能引起我的关注沉思,一对蝴蝶的翩翩起舞让我浮想联翩,一阵马上的颠簸让我咯咯大笑,一切条件比城里差,但总能唤起人本能的欢快,纯心难得。这样的经历和感觉很多人都有,为什么条件差了,心境好了呢?

    因为在城里的工作岗位上,我们被岗位束缚,被工作约束,看人脸色,人被压力包围得像个蚕蛹,总想破茧而出,这就是旅游,探险、刺激的动机。除此之外,城里红尘喧嚣,花花世界充斥着声光色香味,红黄蓝白黑赤裸裸的诱惑无处不在,仕途、职称、评比引发着灵魂的不安和浮躁,扭曲着心灵的焦虑与不平,难得有纯心面对不平凡的生活。

    纯心即简单干净的心,人人都有,却被世俗蒙蔽,像穿衣一样,在人生的旅途上越穿越厚,越裹越严,这是人之所以活得苦和累的,小时候吃一个冰棍享受一天,一颗糖舍不得一次吃完多次舔,尝一次味蕾甜一次,小脸跟着欢快一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磨难,这种快乐因子逐渐消退,纯心难寻,是累在身心随着欲望转,欲望追着诱惑走;累在看人脸色,揣测他人的心思,计较、烦恼纠缠着心;累在推不开跳不出的赶潮随俗之中,伴着快乐节奏的城市时髦趋利中,吹得每个人像旋转的陀螺,并被单位的业绩、急功近利的鞭子抽的不知东南西北,晕头转向。

    三年前我选择归园田居,在乡村过田园生活,这种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的自然感,自由感,自然感,快乐感,幸福感,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乡野田园,心若无尘,又何惧岁月沧桑?

    闲来无事,泡一壶福新白茶,唇齿间流溢出特有的淡香,品茗、清雅、禅意。躺卧在门前亭台楼阁的木条上,立刻进入寂静山林,远离了喧嚣红尘,俗世杂念。突然心有灵犀,摒除纷扰,好似进入了寺庙的修行道场。

    靠在窗前,暖一壶酥油茶,慢慢品着,树木花草此时静静地享受着雨露的甘甜,空气中有淡淡的泥土和青草的味道。细细地嗅着,让人神清气爽,如沐春风。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宠辱不惊,一切得失就无关风月;心若无尘,又何惧岁月沧桑?

    晴天时爱晴,雨天时爱雨,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浮华三千,只做自己;红尘纷扰,我自安然。

    在岁月的洪流中,成为最好的自己。心中自有天地,不为他人所恼,不为俗事所累。

    沏一壶清茶,润泽我心,

    读一本闲书,宁静我心。

    听一场落雨,平淡我心,

    赏一地落花,安放我心。

    三毛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雨、冬雪。”

    有个院子,温暖时,想在院子里晒太阳打盹;天冷时,就开始期待梅花什么时候开。下雨时,想坐在屋檐下看雨;下雪时,想坐在窗前看飞花。夏天的晚上,想坐院里的月光下乘凉听蝉鸣数星星;冬日的雪夜,喜欢躺在被窝里听雪压树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