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归园田居 » 27,乡村有田园的幽静,城市有红尘的喧嚣

27,乡村有田园的幽静,城市有红尘的喧嚣

    27,乡村有田园的好处,城市有喧嚣的缺点

    我归园田居,在乡村生活三年了,与之前在城里40年的生活相比。农村有农村的好处,城市有城市的缺点

    农村接地气,风景好,远外群山碧透,近处岭谷逶迤,民宿依山傍岭,林木葱郁,氤氲缭绕,蜿蜒低吟的百鸟谷之间,犹如世外桃源。

    当你遇到任何的不开心,请敞开心扉,拥抱大自然。让人“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心”。

    当你与它建立心意相通,大自然会将它的能量传输与你,让你回归平静,拥有自发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念。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从主路旁边,延伸出一条支路,这条支路通向一个大院子向右拐,出现一个独立的庭院,四户人家,小小的一处院落,砖木结构,普通的民房,一扇旧时光里的木门,里面有花架搭成的拱门。竹木等原生态材料装修房屋客房,用字画和原生态盆景点缀,素雅清新的格调,感受山乡恬静温馨的人间烟火气。慵懒时光,每一间房,都承载着家的温馨和质朴,让你夜晚伴着好梦入眠,清晨带着笑容醒来。

    每一处景,都融于自然山水间,一水一木,一花一草,在青山碧水间暂忘纷扰,找还心的归属!

    这个小院子安静极了。这里被山中懒懒的阳光照着,空气中只有花儿淡淡的香,还有鸟雀轻轻的啼鸣,鸟蝉于耳,静善于心。

    一杯茶,一本书,真正的静,是在手里的这杯茶上,真正的修闲,是在这本书上。

    隔壁的女主人,一个退休的歌唱家,保养的很好,很有艺术家的气质,气色很好,她正穿着一件浅绿色的旗袍,坐在小凳子上莲子和菱角,我纳闷这地方没有这种特产,看剥的莲子和菱角很新鲜,我问是从哪里来的,她说是从网上订购的。在她身后,一串串金黄的包谷,正挂在简易的架子上晾晒着,现在的生活真好,全国的物流四通八达,想要什么,想吃什么都能买到。

    隔壁的朋友很有艺术细胞,吹拉弹唱样样都会,交的朋友大多都是艺术家和文人,他家的墙上装饰也别有用些,挠着几个箢篼、撮箕、筲箕,棕皮雨蓬,院中央放了一长条的青石槽,古色古香,里面养着鱼和荷花。这个女歌唱家也是他的朋友,到这里来休闲,住了一周就不想走了,太喜欢这里的环境了,到现在已住了有半年时间了。我每天都能免费听到她专业的歌唱,也是一种享受。

    我后面的大院子里,住着王老五和老丁,都很朴实和厚道,干着农活,操持着家务,孩子都出去了,院子空荡荡的,一眼望去,顺墙根堆放的全是柴禾。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柴禾这东西,就像粮食一样,对于山里人家来说,绝对是有备无患、多多益善,这就是真真切切的生活!

    这个院子里,除了柴禾之外,还有一处佛堂,离面供养佛和菩萨的雕像和唐卡,自动念佛机每天循环播放着佛音佛经,上香的余从佛堂的门缝里溢出来。

    院前紧挨养一片树林子,四周环绕着翠竹,里面是大叶梧桐,红枫,红叶李,还有大量的杏树和榆树,每年麦熟的时候,杏子落一地,我捡来晒干,能吃好长时间的杏脯。

    再往下走1公里,有个小水库,环境清幽,少受外界影响,树木长得特别茂密,从这里经过有淡淡的草木香。偶尔有人来这里钓鱼,当地的老百姓在这里挖药材。

    我经常下午到这里散步,找一块草稀的地方坐下来,春天看绿草生长,挖野蒜,夏天在这里的大树下庇荫乘凉,秋天看着满山的红叶。

    有水的地方还是夏天好,一是凉快,感觉清爽,要是能听到蛙鸣蝉叫,坐在这里发呆,不知不觉,天暗了。溪水微凉,暮色入衣袖。村庄落在水墨间,在起起伏伏的蛙声中,一片显一片隐。

    农村就是这样的偏僻和安静,田园生活就是这样的恬淡、轻松、简单。

    但是这个地方离城市太远,购物不方便,物质生活条件差。

    城里则恰恰相反,道路开阔,交通方便,商店多,饭馆多,娱乐场所多,购物方便,吃喝方便,玩乐方便。城里有很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过于喧嚣,过于吵闹,红尘俗气太重。

    城里的人厌烦了城市的喧嚣和竞争压力太大。也想到农村去,到田园去,到外地旅游去,寻求一隅安宁和暂时的平静以及自由自在。但是大部分人连这么一个小小的愿望和要求也难以实现,因为大量的年轻人离不开岗位,离不开自己生活的小圈圈。

    不少人以吃喝和玩手机这样的方式来逃避压力,逃避现实。有的人用饮食来放松自己,疲惫的时候,奖励自己吃一顿大餐,喝一饨大酒,来麻痹自己,或者到健身房练出一身的汗,来释放自己,还有的人与朋友在一起疯狂的嗨,通过醉生梦死,暂时的放松自己。更多的人静静地躺下来刷手机,结果还是很疲惫。

    城市的世界纷乱繁杂,物欲横流,已经少了很多质朴与天真。

    大量的食物和酒进入到身体,过度的运动和玩乐,身体内的器官在高速运转,大脑一刻也不闲着,躺在那里刷着手机,大脑在飞速运转,看似是静态的,其实身心动得更加厉害了。一天二十四小时,无时无刻不在消耗着生命能量,疲惫的状态,很多时候源自于我们生命能量的过度消耗。

    老子这样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真正地安静下来,把自己调节到婴儿质朴简单的状态,才是最好的养生状态。

    以婴儿为效仿对象,像婴儿一样简单,很多事情就变得简单了。

    农村的田园慢生活能解决这一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