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归园田居 » 57,一院一壶一窗月 ,无我无心无客尘

57,一院一壶一窗月 ,无我无心无客尘

    57,一院一壶一窗月,无我无心无客尘

    林清玄说:“喝茶的最高境界是把(茶)字拆开,人在草木间,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就是回归大自然,回到草木中去。乡村田园,一方院子,一壶清茶,一弯新月,营造的是一个自然清净隔绝的空间;独自生活在自然之中,是虚与实的碰撞;月下清辉,小院草木清新,是圆与方的交融;呈现出中正平和,清幽雅致之美。

    人在田园,一方小院,一轮月明,一壶清茶,放下生活的一切嘈杂,在草木间寻得良味,亦在草木间感知天地,从中获得清明,陶人幽情。

    南宋诗人戴复古《晚春》:

    池塘渴雨蛙声少,庭院无人燕语长。

    午枕不成春草梦,落花风静煮茶香。

    竹映轩窗,凉生几案;茶润喉舌,暖生人情。闲暇时间,喜欢静坐窗前,深一眼,浅一眼,看着窗外的景色,泡一杯清茶,浓也好,淡也罢,只是慢慢品着,珍爱这样的时光,可以什么都不想。

    往日喝茶,带着心事,背着包袱,设着局面,碍着面子,陪着情感。茶本自然、天真、率性,茶附上了世事红尘,便被蒙蔽了真性,茶一旦有了冷暖,难免披上了色香味,却是少了清淡与质朴。茶有了人情滋味,渗透了红尘杂念,融入了世态,茶在众生嘴里就喝出不同的味道,品后有人附加了家庭门户、个人身份、位尊职卑、人间俗事、纷愁争扰。出世的茶入了人间的尘,茶多了尘俗,渗入了苦重,寡然涩阻。

    太过执着,是一种痛苦。把心放平,一切会风平浪静;把心放下,一切会淡然平静;

    若不执著于快乐,快乐会自然而来;若不逃避于痛苦,痛苦会自然远离。

    延参法师:“这世界来过,不辜负花开花落,更不辜负这洒满清辉的世界,还有这清清凉凉的一地月光。”

    此前纷繁人生,岁月沧桑,写满了故事,脸上有风霜,无尽的往事,如同枝头开过的花,每一瓣,都让心写。

    世间之事,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日出就有日落,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趟不过的河。往事浓淡,我心客尘土,暂且放下,笑着面对苦难,不争不抢,活成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这世界,我来过,看过三月的草长莺飞,听过六月的蝉鸣风起,经过夏雨的电闪雷鸣,沐浴了秋天的霜色红叶,还有寒冬雪压枝头。

    这世界,我来过,看过春分的月儿朗润朦胧,柔情似水;夏至的月儿轻灵动人,妩媚多姿;秋至的月儿澄澈通明,富丽雍容;冬至的月儿含蓄婉约,清冷孤寂。在每个时间节点中,月亮从未缺席。

    这世界,我来过,自然界有许多美好,“月白,枝斜,风清,蝉声如针,惊鹊低飞,云深不知处。”

    只需内心平静,安然若素,落座时光里,与自己谈心,这便是生活中的清欢。

    一方小院安身,一本好书慰心,一盏清茶润喉,一碗粗食养生,一人孤独平静,一段光阴浸润。

    日子就是一粥一饭,一朝一夕,时光就是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人生本来就不需要多复杂,有时候幸福,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一餐一饭一杯茶,一笔一纸一本书,就能安静度过一段小时光……

    走过林荫下路,在花园里走走停停,绿荫处有长凳,可以静坐,听鸟鸣蝉噪,更显得时光幽静。久坐纳凉,心境安宁,闲适自来,不觉黄昏,一天过去了;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转眼一年便过去了;

    岁月一帧一帧抽去,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辈子过去了。

    人生一路走过四季,经历春夏秋冬,风雨寒凉,一路感怀,一路懂得,兜兜转转,心素如简,渐渐懂得行走人生,需要淡然从容。

    光阴在指间流淌,流年的路上,慢慢行走,走过春天,遇见夏天,不经意间,人生的风景里,就满是浓浓绿意。

    追求一种朴素,获得一种心安,便是一种满足。不为附庸风雅,只为给生命一点清净,内心清逸。

    世事自有定数,且从容度日,与山水共清欢。有空的时候,携一份内心的简单,掬一捧岁月的风,寻个清爽,去亲近大自然。

    仰望天空,恰有一阵清云缓缓流淌,如烟如雾,似风似暮,顿时心地柔和、空明。脑子里闪现出这样的一副副画面,半亩方塘篱笆围,一间柴扉傍树下,二排清竹绕墙边,三簇秋子暗自香,山径僧人云中来,借问农家今何时。眼里是绿茵茵的颜色,心情是沉静的安详。好一个不食人间烟火,闲云野鹤,坐禅论道的境界。任世事变迁,红尘摇曳,总比得这世外方园,安静入定,我是世界,世界无我,就如同行云流水,自然清明,简洁安宁。

    今天此景此心,豁然、明心、开朗、出尘,过滤完心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云是云,突然有了感悟,生出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