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归园田居 » 65,学古人在田园消夏

65,学古人在田园消夏

    65,学古人在田园消夏

    秀岭山下水库不远的地方有个小窑洞,我下去看过是个又破又小又旧的窑洞,四周杂草丛生,荒无人烟,不具备人生活的条件。但当地的老百姓说,很久以前这个窑洞里住着三个修行的道士,还有的人说的更玄乎,说这里最早是老子修行的地方。我哈哈一笑,提出质疑?老子在终南山的楼观台传道,这是人所共知的,怎么又胡编胡扯出这么个小地方?

    这些老百姓没有学过历史,也没有多少文化知识,说不过我。他们就急了,说这话是这里的道士给他们讲的,还领着我去看相关的证据,往水库下方走,沿路两边的树上挂了许多红色的长条布,布长六七米,有的红布缠绕在树上,有的布从上树顶垂吊下来,上面写着道教特有的符篆的字,我一个字也不认识。

    我感到很神秘,但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这能证明什么?

    当地的老百姓对我讲,这是道士们为了纪念老子再此修行,搞了一次庆典活动,树上就挂了好多这些庆典的条幅。

    我还是没有搞明白,但是心中存了些疑问,每次下山散步的时候,我就特意转过去看看。有一次散步路过那个窑洞,还真的碰到了一个道士。

    我就和那个道士攀谈了起来,聊的熟了,我说起了心中的疑问,这个道士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他对我说:这个山洞有年头了,老窑洞存在几百年了,经过自然环境的阴阳平衡,很接地气,最符合道家养生和自然规律,他每年夏天最热的时候都会来这里纳凉修行,就像李白《夏日山中》描写的那样: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一个人住在这山洞中,痴迷周易八卦,研究阴阳五行,自由自在,心静身凉,已经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很逍遥,就是个活神仙。

    他说的这一点,我表示赞同。我对他说:你住在岭下,我住在岭上,相距不到2公里,我也图的是乡村田园生活,图个清静自在,夏天凉爽,我住这里是个修闲的好地方,你住这里是个修行的好地方,也算是殊途同归。

    他听了爽朗的笑起来。说夏天到这里避暑修行,也是学古人的样子,白居易一首《何处堪避暑》可谓是“白氏消夏法”:关键是有个恬淡的心境,融入自然,享受自然,即睡到自然醒,饿了便吃饭,饱了再去玩,累了睡一觉,醒了来碗茶(日高饥始食,食竟饱还游。游罢睡一觉,觉来茶一瓯)。还不过瘾的话,那就把袜子脱了,把脚丫子放进溪流里;把头巾也解了,让山风拂过稀疏的头顶(脱袜闲濯足,解巾快搔头),消夏至此,才是真正的享受啊(从心至百骸,无一不自由)。

    这道士有些学问,谈吐不俗,我们俩能聊到一起。就说起了古人消夏的意境。

    话说古人消夏,无论是山中林下,还是庙里乡村,都是意境高远,心静自然凉。如明朝诗人王鏊概括为:“信是人间无暑地,我来消夏又消闲(《消夏湾》)”。究其实质,消夏是末,消闲为本。消夏纳凉是形而下的表征,消闲修心才是形而上的至道。白居易在《销暑》诗里总结消夏的“心法”:关键不在于身处何地,而关乎心在何处!如果心除物役,那么暑热自消(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这或许是消夏的最高境界。

    心静即身凉,是一种哲学,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足以让我们深思的人生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