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归园田居 » 89,秋雨愁,度日难

89,秋雨愁,度日难

    89,秋雨愁,度日难

    一场雨,断断续续,淅淅沥沥地下着,从午夜到天明,从清晨到天黑。

    我租住的乡村民宿在岭上,地势比较高,虽无洪水遭灾之忧虑,但地方偏僻,远处是山,近处是树林,周围是连绵不绝土岭沟壑,邻居远在几百米之外,也只有零星几户,我远离尘世,过于安静。这就是“小隐隐于野”的凄凉。

    一个人在乡村,在田园,这让人拥有阔绰的时间,熬着时间,闲情无处可寄,心却凌乱不堪,坐卧不安。一个人呆在房子里,每天都想外出,可外出不方便,乡村,岭下的山谷沟壑积水成流,汹涌着从上到下到处乱流,山沟里汪洋一片、田野里湿漉漉的、道路上稀泥烂滑的。

    这么一周多时间,在连绵的秋雨里虚度了,就像今天,大把的时间,凌乱地过着,啥也没做,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很多,浪费的也很多。

    我习惯在落着雨的早晨很早醒来,窗外的雨还在继续,院子里的小树都很寂寥的静立在雨中,雨一直下着,由小到大,又由大到小。我回到卧室,习惯性的半卧床边,雨一直下着,由小到大,又由大到小,雨滴落在叶子上,是噼啪作响的音调。闭目听雨,没有鸟叫,没有虫鸣,窗外照例是一片灰的天空,分不清黎明的界线,闲坐烦乱,闭眼失眠,日子过得发慌。

    山里,天气变化不定,白天冷得被打哆嗦,夜晚必须要生炉火。就寝和起床时的感觉似在不同的季节里,这便是靠近山区小高原农村的典型气候。昨晚由于没关窗子,着了凉,我伴随着雨声昏沉了一天,生病的人总是懒懒的。

    每当我以为雨要停,风起,云堆积,雨又出其不意地落了下来。下雨天的生活,孤独和愁闷伴着我。

    中午,雨还在下,准备做饭,却发现冰箱里空空的,于是打着伞出去了一趟,摘了点生菜,香菜,白菜,拔了点葱,踩着一脚的泥。又发现米和面也没有了。开车到5公里以外的集市去买,三官庙镇狭窄的路上冷清清的,没有行人,原本一贯拥挤嘈杂的369集市,只剩下少数摊主守着。

    回来后,生起了火,架起了炉子,窝在火炉边上,感觉身上暖和了许多,吃了点东西,躺在床上休息。

    天就这样黑了,庭院外的田园更加黑暗寂静,回屋睡觉,半夜醒来,起来后,感觉感冒好了一些,再也无法入眠。

    推开窗,秋夜的风抚摸着我的面鱼贯而入,冷得我打了个哆嗦和颤抖。

    人到暮年,喜欢在夜间静坐,常常陷入不知不觉的回忆之中,无事可做,还是写作吧,孤灯之下写春秋,常与回忆交谈,将所有的思绪跳跃与眼前,将时光写成心情,流年写成人生,有过去的生活,过去的工作,过去的旅游,敲击键盘看着屏幕上的一字一句,我过去的流水年华,野外勘探的艰苦生活,机关工作的人事纠纷,外出旅游的美好,在一串串文字中吐露出来,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屈指算来,这八九年时间写了400多万字,有七部长篇小说,八部旅游散记,有我工作的思想、智慧、业绩,人生也许如水一般,静静流走的是我的普通年华,溅起的朵朵浪花是我的人生绚丽,“叮咚”流动的旋律是我的人生赞歌,如今退休,普通人的一生没有什么回忆录可写,读书写作,陶冶情操,与文字对话,且过流年余生。

    这雨天阴沉,分不清是白天还是晚上,又熬了半夜,窗外的嘀嗒声和微明提醒了我,推开窗户,看到的是雾气满满的山,水汽四散,若隐若现,雨不断滴落着。

    洗了把脸,又开始生火烧炉子,围炉,听雨,看山,时不时往里添一两段柴,听一听水烧开的声响,再喝一杯茶。

    痛好了,清静了,这样,没人打扰,也好。

    山里的日子是枯燥的,大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平淡无奇,甚至是无聊的一天。尤其是下雨的秋天,阴冷、潮湿、寂静、孤独。

    岁月催人,光阴如刀,一个人平淡的日子里,归园田居,融入自然,我努力适应田园生活,学会隐士的生活方式,热爱自然,平淡生活,体验过去从未有过的感觉。

    在初春的万物复苏里,在夏天的酷暑炎热中,在秋天的寒风细雨里,在冬天的酷寒萧瑟中,我坚守在田园,克服平淡寂静中的孤独,在物质匮乏中淡泊生活,用一颗火热的心去体味,去感应,去变化,去适应隐居生活。

    我归隐如道,心静如禅,以空无的心态去观察,去发现,去挖掘,去辨识新的环境和思考余生,以生涩还不深邃的文字,以初学还不专业的镜头,去记录我新的发现,去描述人自然,虽然但是起步晚,不完美,也不太专业,但都不影响我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是世外桃园岁月的尊崇,对隐士光阴的依恋。

    雨还在下着,我的思绪也如这秋雨绵绵不断,我的手在键盘上敲,如这雨珠在滴答蹦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