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你卷朝堂,我卷太子 » 第一章

第一章

    仲夏里的京城,闷热而潮湿的天气让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憋屈。天空刚刚露出鱼肚白,热浪就冲进了武英殿,使得正在早朝的群臣,有一种汗流浃背的感觉。

    大殿里烛光幽暗,中央七层木质高台的深处,是七扇精雕细刻髹金屏风,前方一张髹金雕龙木椅,一共雕刻了八十条金龙。

    还有一条,端坐在龙椅上,正是当今的真龙天子朱由检。身后两个值守太监轻摇团扇,为皇帝驱暑纳凉。

    此刻的皇帝看着下面群情激奋的大臣,见其一个个屏气凝神,却相互传递着小眼神,暗道大事不好。

    这画面太熟悉了,一旦出现,肯定没什么好事。

    果不其然,钦天监监正杨邦庆第一个出场,撩袍跪地,双手举过头顶,呈上一份奏疏。

    “启奏圣上,新中举子、太子伴读王大群,少年狂妄,悖言乱辞。恳请陛下夺其功名,永不录用。”

    正在提心吊胆的皇帝愣住了,停止了心里“突突'的感觉。

    本以为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听闻参奏的是王大群,他将一颗悬着的心放到肚子里,面带不悦。

    缺银子、闹匪乱、边关告急……朝堂上的正事儿都办不完,你吃饱了撑的,拿个孩子说事!眼前不由地浮现出一个少年。

    那少年若是一座雕像,妥妥的神武英俊;只要见到活的,怎么看,都是一副欠揍的软饭脸。

    十岁的秀才,十三岁中举,瞬间攀上京城热搜榜第一。

    这还不算,其最大的能耐就是嘴甜。

    两年时间,不但让儿子朱慈烺的学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还将一向沉默寡言的太子,变成了一只快乐的喳喳鸟。

    皇后曾经面对的,一个是少言寡语的皇帝,一个是基本不开口的儿子,说个心里话都没人听。

    现在,开心死了。一开心,多了个儿子。

    王大群这个干儿子是皇后认定的,并非他的主张。作为皇帝,考虑的事情会更多,涉及的更广泛。

    历史上,义子夺位也是有的。如此,在他的眼里,尽管认为这孩子不错,最多也就是个娘家人。

    抽回思绪的皇帝有些纳闷,这孩子到底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儿,值得你在早朝上参奏?直言道:“讲!”

    “王大群数典忘祖,四处散播大明在一个球上,有悖礼记中天圆地方之教化。”

    朱由检有些不耐烦,远远地瞟了他几眼。

    朕现在缺的是银子,是平定边关,是剿灭乱匪。这么重要的事情,你们一个个的拿不出办法。搞清楚土地是圆的还是方的,有个鸟用。

    悻悻道:“小孩子的胡言乱语,不必当真。改日,朕命王詹士好好训导即可。”

    话音未落,国子监祭酒罗大任出班,不顾皇帝对上一份奏疏的驳斥,有样学样地呈上一份。

    “陛下,天圆地方之说只是小事。王大群开办私学,教授西夷之语言,搬弄奇技淫巧,万望彻查。”

    崇祯帝是真的懒得搭理,你们是找不到党争的对象了,闲的蛋疼,拿一个孩子开刀?

    谁知他越是袒护,告状的人越多,品阶越高。

    兵部尚书杨嗣昌:此子妄议朝政,说我大明重文轻武。

    户部尚书程国祥:臣闻其联络国丈,私下经商,有伤风化。

    礼部尚书林欲楫:王大群撰写歪理邪说,好像叫什么哲学?

    工部尚书刘遵宪:听闻其私下里鼓捣火药,制造兵器。

    皇帝:今天是怎么了,一个个排着队告状?问题的确有点严重。正想开口,又有人补刀。

    吏部尚书田维嘉:此子私下称先皇后张嫣为大明艳后,视为大不敬。

    皇帝:这孩子真能折腾,到底是把朕的六部凑齐了。大明艳后,倒是霸气,不过他有这个胆量?

    怀疑之间,最后一把飞刀补了过来。

    内阁首辅孔贞运:不仅如此,此子胆大包天,妄议陛下是非。

    崇祯帝:这特么是找死……

    钟粹宫,两个少年做了一套广播体操,围着小花园跑了十几圈,这才爬上假山,准备晨读。

    十二岁的太子朱慈烺坐在假山上,晃悠着两条小短腿,手里攥着一本白皮书,看着他身旁的伴读王大群,一脸的求知欲。

    “大群,到底什么是矛盾体?”

    “咳咳”,王大群清了清嗓子,板着脸,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架势。

    “这个嘛,打个比方,你偷看宫女洗澡,对方不让,你们俩就是一对矛盾体。”

    微风徐徐,知了那高亢刺耳的歌声,严重影响了太子对于概念的理解,仰着小脸争辩道:

    “你说的不对,我俩没矛盾。”

    “怎么会没矛盾?”王大群不解地看着对方。

    太子最大的缺点是不会说谎,想把他带歪了,太难了!这里面肯定有什么猫腻。

    朱慈烺盯着王大群,敢情这世上也有你不懂的。他挥舞着小拳头,得意洋洋,十分自豪地炫耀着。

    “前几天你怂恿我偷看宫女洗澡,我还以为多大的事儿呢。昨天沐浴,我让伺候的宫女一起洗,人家一点儿没犹豫……”

    太子那得意的笑容,不经意的白眼,让王大群有一种将那张脸揍扁的冲动,好在鉴于对方的身份忍住了。

    一番不可描述的话语,激起王大群心中的涟漪。

    太子就是太子,皇二代啊!

    境界,见识,和我们普通群众就是不一样。

    无数的少年都有一颗偷窥的心。

    轮到太子,偷看?根本不存在好吧。要看,人家也是光明正大。哎!同样是少年,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

    现代社会的王大群,是乡办农学院的高材生,村里见多识广的人才。

    闲得蛋疼,来到传说中的小书屋,翻看某些画册,无奈囊中羞涩,望梅止渴。

    意外发现一本《穿越者指南》,大致浏览了几页,之后贱兮兮地唾弃了几句,瞬间就被那本破书带到了大明,成为太子伴读。

    记忆融合后,发现这个时代的王大群可是响当当的风云少年,英雄事迹轰动整个朝野。

    爷爷王铎是詹士府詹士,太子的老师,正三品大员。为了给孙子谋个前程,走了皇帝的后门。

    眼见被太子耻笑,王大群感觉很没面子。换上一副六亲不认的面孔转移话题,指着太子手中的白皮书问道:

    “这书你读了一年,我问你,大明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见到他考教学问,朱慈烺立刻就蔫了:矛盾,哪有什么矛盾?宫女姐姐答应的可爽快了。

    无奈,伴读不可怕,他爷爷手里的御赐戒尺却是威风八面。

    打仗亲兄弟,上阵爷孙俩。经常被爷孙一起收拾的太子,吞吞吐吐地瞎蒙。

    “应该是和流寇的矛盾,要不就是和清狗的矛盾,或许……”

    “砰”,一个脑瓜崩敲在他的脑袋上。

    “让你带着脑子看书,就是不听!将来上位,连国家的主要矛盾都搞不清楚,如何治理大明?”

    看着对方耷拉着嘴角,低着头闷声不语。拿回主动权的王大群,有一种找回场子的感觉,极为惬意,继续教训:

    “你刚才说的,是当下亟待解决的矛盾,是局部矛盾,不是什么根本矛盾,明白吗?”

    太子不乐意了,梗着脖子反问道:“那你说,什么是根本的矛盾?”

    别的事情可以瞎掰,这件事必须严肃对待,将来还指着太子混饭吃呢。王大群终于端正态度,解释道:

    “现在的大明,百姓只想守着田地过安稳日子,达不到要求,他们就在中原闹腾。而地主士绅又想对各类资源无限度的攫取,皇帝不答应,他们就在朝堂闹腾。他俩这才是主要矛盾,明白嘛!”

    朱慈烺晃了晃大脑袋,太尼玛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