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你卷朝堂,我卷太子 » 第六章 1

第六章 1

    事情告一段落,王承恩命人端上茶点,将厚厚的一摞奏章放到桌子上,退到皇帝身侧。眼神中透着怜悯,但更多的是幸灾乐祸。

    崇祯帝立刻将吃瓜的角色换成了威严的帝王,一副严肃的表情,指着案几上的奏章,就像攥住了王大群的小尾巴,“你自己看看!”

    王大群早就盯上那摞东西,奏章的数量不比他“捡”的书画少。有些不解地看向爷爷,希望得到一些提醒。

    只见老头满头是汗,脸色发白,嘴唇有些哆嗦,欲言又止,顿感事情不妙。随手抄起一份,随意扫了几眼,居然是告状的文书。

    一份接一份地看下去,王大群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开始还牢记弹劾者的姓名和职位,打算秋后算账;后来索性不记了,太尼玛多了,惦记不过来。

    暗地里把那帮大臣骂得狗血喷头。你们特么的没事干了,吃饱了撑的,天天搜集我一个伴读的黑材料。

    转念一想,不由得一身冷汗。

    那些大臣一个个鬼精鬼精的,怎么会和他一个孩子过不去。

    无论出于何种目的,或抱大腿,或尽早防范,很多官员都想在太子身边安插眼线。

    偏偏太子的行踪属于机密,一般的官员很难见到。如此一来,他这个伴读倒是成了众矢之的。

    至于为何会被群起而攻之,原因一时还搞不清楚。

    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把他整下去,才能有机会举荐新的伴读,伺机了解太子的一举一动。

    崇祯帝才二十九,正常情况,朱慈烺上位至少也是三十年以后的事情。这么早就开始布局,可见朝中大臣手腕之狠辣。

    王大群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咬着后槽牙暗下决心。他才不管这里面谁的人品如何,既然得罪了小爷,别怪我逮到机会,暗地里给你们使绊子,放放血。

    崇祯帝体现了足够的耐心,直到少年浏览完最后一份奏章,才放下茶盏,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缓缓开口:“说说吧,这些是怎么回事?”

    王大群思量片刻,下意识地沾沾额头上的汗水。整治大臣的事儿有机会再说,躲过今天这一劫才是重中之重。

    不能全盘否定,否则鬼都骗不过去,何况是卷王;都揽在自己身上那是找死,必须一分为二,避重就轻。

    他表面平静,心中颤抖,尽量使自己的声音显得平和。

    “启奏万岁,大臣们所言部分属实,有一些却是子虚乌有,纯属诬陷。”

    瞧着少年一脸的淡然,身体却僵硬得一逼,皇帝来了兴趣,“先讲讲属实的。”

    王大群拿起一份奏书,言简意赅。

    “天圆地方之说,与史实略有出入。小子不过是找钦天监的汤若望探讨了几回,他能说得,小子为何不可以探究?”

    皇上明白了,这是钦天监内部产生了争论,若是打压了王大群,等于间接收拾了汤若望。正所谓敲山震虎,隔山打牛。

    想着那群官员整天算计,无奈地摇摇头,继续不依不饶。

    “为何私下里办学?”

    王大群把嘴一咧,装出十分委屈的样子为自己辩解。

    “陛下,小子怎会有那个本事。不过是外出时,邂逅一群乞丐,看他们可怜,又担心其扰乱京城的秩序,故将其集中,给些吃食罢了。”

    对他的分辨,朱由检根本不予理睬,依旧有节奏地敲着桌案追问:

    “教授奇技淫巧又该如何解释?”

    “陛下,那些人不过是一群要饭的,难道还指望他们考秀才、中举人不成?”

    王大群的一句话,差点儿把崇祯帝逗乐了。是啊!指望他们读圣贤书,成栋梁才,简直是天方夜谭。

    看到皇帝不语,停止了敲打,脸上更是没有多余的表情。知道他被自己问住了,得理不饶人。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不能让他们白吃饭。不过是教授几种技巧,使其将来自食其力而已。陛下,这不犯法吧。”

    朱由检寻思着,京城的乞丐不少,大臣们肯定不会为这事儿告状,定有其他的缘故,继续穷追猛打。

    “不会这么简单吧。”

    “万岁慧眼!”一句马屁送上,开始扎针儿。

    “小子那日外出,见一乞丐遭受毒打。详细查问,原是提督学政阎珲勾结地痞,强迫那些乞丐卖身为奴。小子路见不平,这才出手相助。”

    皇后不能干政,涉及流浪儿童倒是可以表态。

    望着自己认的干儿子,深感欣慰。多么善良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接济穷人,真是没白疼。开口为他打圆场。

    “陛下,大群救下孤儿,出资供养,教诲其自食其力,无过有功,理当褒奖。”

    皇帝见媳妇帮腔,不再纠缠这个问题。心里念叨着,他的罪过多着呢,不愁找不到理由收拾。转而问道:“为何私下制作火药?”

    提及此事,王大群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义愤填膺,指着桌上的奏疏,声音提高了八度。

    “陛下,此乃诬陷!小子无意间拜读了宋长庚的《天工开物》,火药配方与兵仗局迥异。这才让他们两厢对比,何来的私造火药。”

    一旁的太子不再吃瓜了,为了帮助自己的老铁摆脱困境,挺身而出,起身叩拜。

    “父皇,孩儿可以证明!不仅如此。大群还悄悄告诉儿臣兵仗局的许多问题。”

    “什么问题?”儿子透露的信息,让皇帝按捺不住,连忙追问。

    太子看向老爹,有对王大群眨眨眼,兄弟我够意思吧!然后努力回忆当时的场景。

    “按照他们的火药配方,能省下四成银子;火铳铳管以次充好,实战中会炸膛;刀剑锻打次数不够,容易断裂……”

    崇祯帝实在是听不下去了,摆摆手,制止了朱慈烺的汇报。脸色惨白,额头上的汗珠密密麻麻,恨不得现在就去问个究竟。

    皇后起身帮忙擦拭,一只颤抖的手同样将她制止。

    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城府还是有的。良久,平复了一下心情,抽出一份奏章。

    “这外号是你给起的。”

    “诬陷,绝对是诬陷!”

    王大群义正辞严,坚决否认。这事儿,打死都不能承认。

    何况皇后在场,当着一个女人去谈论另一个女人,那得是多缺心眼的人才能干得出来。

    贬低艳后?脑袋瞬间就得搬家;夸奖艳后?算了吧,皇后就在旁边,还是夸夸她来的实在。

    要是把皇后的妒忌心勾起来,死得更惨。

    见少年断然否认,皇帝立即追问:“你确定?”

    “陛下,小子从未见过太后,怎会有如此不堪的想法,望圣上明断!”说罢,他撩袍跪倒,摆出一副任凭发落的样子。

    艳后一词是指南上写的,又不是他的初创,所以回答得理直气壮。

    皇帝再次不语,仔细回想,好像还真的没有正式见过面。

    王大群感到告状的闹剧即将落幕,只剩下最后一关,擅自评判皇帝。这次被抓了典型,无从狡辩。

    气氛有些压抑,一大一小两人对视着,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皇帝的气场还是很强大的,尽管一句话不说,依旧是咄咄逼人。

    少年的心里不淡定了,卷王不会把刚才的邪火都发到自己身上吧?要是这样,前边的努力全泡汤了。

    脑瓜子转得飞快,灵光闪现,终于有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