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你卷朝堂,我卷太子 » 第二十七章 1

第二十七章 1

    王大群费劲吧啦地爬了起来,揉了揉还在隐隐作痛的屁股,来到美女面前,一脸的严肃。

    “你们当真要给父母报仇?”

    二女齐齐点头,眼里透着坚定和疑惑,“你能办到?”

    机会来了!王大群的心里高呼,对着卢象升投去感谢的眼神。随后摆出舍我其谁的架势,抬了抬下巴,“当然,不过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

    少年并没有马上回复,而是歪着脑袋假装思考,却心怀鬼胎,盘算着各种坏主意,准备开始下套。

    “让我帮忙可以,但是以后必须听我的,决不能出现刚才那种状况,影响整个计划。”

    言语之间全是为你们着想,就等着对方上钩。

    两个女孩毕竟年幼,哪有王大群那么多的歪脑筋,回答十分爽快。

    “报了仇,你就是我们的恩人,别说当牛做马,命都是你的。现在说说,你想如何帮我们报仇?”

    姐妹俩的回答让少年的心里乐开了花,心说要的就是你们这句话。表现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轻描淡写地说道:

    “这事儿好办,告御状。”

    二女并不知道王大群的身份,对其产生了严重的怀疑,觉得他是听书听多了,不可置信地问道:“告御状!你能见到皇上?”

    王大群满脸的高傲,心说见过皇上有什么了不起,能和皇帝的老婆混日子,那才是真的牛叉。

    满朝的大臣,有几个和皇后说过话的?

    当即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徐徐开口:“见到皇帝不难,不过当务之急是将你师父的丧事办了。”

    二女也明白,报仇是后面的事,要紧的是师父的后事。

    不过,她俩可没什么经验,眼巴巴地等着王大群帮着她们张罗。

    少年是来勘察地形的,不可能在这里耽搁。吴阿衡见状,留下几人帮着她们操持,队伍继续前行。

    过了正午,远远地可以看到山脊上的蜿蜒的长城,沿着河滩继续前行,与河面的落差越来越大。

    到达墙子岭时,右侧的河流变成了几十丈深的山涧,水流陡然变得湍急,奔腾而下,典型的两山夹一沟。

    山岭上筑有一座石城,城高二丈五尺,宽一丈三尺,城楼为砖石结构,坚固无比。

    道路穿过墙子岭,顺着清水河往下八十里便是兴隆。

    这里的守军,面黄肌瘦,一身盔甲也是破破烂烂,一个个强打精神靠在城墙上,似乎根本不欢迎外人的到来。

    王大群一口气登上隘口,远远望去,山一座连着一座,绵亘不绝,一片葱茏,如同一片绿色的大海。

    一座座山峦,好似海洋中的浪花,一浪接着一浪,长城好似在浪花间飞舞的巨龙,由远及近,看不到首尾。

    后世的长城,只是雄伟壮观的代名词。

    如今的长城尽管年久失修,破破烂烂,周围伫立着星星点点守卫的将士,给人的却是一种悲壮。

    咚咚咚,金鼓大作,呜呜呜,画角声震。

    轰轰轰,炮声隆隆,唏律律,战马嘶鸣。

    一时间天是红的,地是红的,长城是红的,鲜血是红的。一批批将士倒下去,一排排勇士冲上来。

    一代又一代的汉家儿郎,用鲜血,用生命,在这里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抵御外族侵略的壮丽篇章。

    看着那些骨瘦如柴,衣衫褴褛的将士,王大群的眼眶湿润了。

    他热血上涌,心潮澎湃,高高地挥舞着手臂,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同志们辛苦了!”

    “唰”,一众目光齐齐地看向王大群,挥舞的手臂停在了空中。

    卢象升:魔障了?

    吴阿衡:这小子要疯?

    边关将士:难道要跳崖,自绝于大明?

    王大群有些尴尬,高举着的手臂无处可放,一个人的激情戛然而止。只得再往高处举了举,嘿嘿一笑:

    “那啥,我的意思是给大伙发银子!”

    听到有银子,那些将士一改懒散的模样,两眼露出贪婪的目光,好像见了绵羊的狼群,下一秒就要一拥而上。

    王大群:尼玛,这是要吃人。

    两位总督的亲卫赶紧维持秩序,硬生生把一场皇家抚慰边关将士的好戏,演绎成了防止少年被人撕碎了的桥段。

    无奈,他只好象征性地将银票递到几个将士的手中,劳军草草结束。

    卢象升赶紧转移话题,进行下一项,听取隘口的百户介绍防御情况。

    百户名叫高壮,长得既不高也不壮,身材瘦小,面带菜色。年近六旬的他头发花白,目光有些浑浊,一身的鸳鸯战袄已经变成了黑褐色。

    同样是蓟州一带的军户,继承了祖上的基业,世世代代在这里镇守。

    高壮弯腰驼背,伸出干枯的手指前后比划着。

    “大人,这里的长城是南北走向,向南有南水峪,将军台和黄崖关,往北是黄崖口和黑峪关。六处关隘,一共两个千户所,两千四百人。”

    “这么少的人驻守六个关隘,清军来了能守住?”

    瞥见王大群满怀疑虑的表情,高壮咧了咧嘴:

    “少爷有所不知,军户只是负责日常的值守。遇到敌袭,可以点燃烽火,寻求后方的支援。”

    听着百户的解释,王大群踱着脚步,明白这些人不过是哨兵,真正抵抗清军,还是要靠前来支援的幕兵。

    登上瞭望台,发现了两座炮台,却只有一门大炮。

    他用手抚摸炮台上锈迹斑斑的大炮,继续发问:“这里有多少火炮,弹药存量如何,你们都会使用吗?”

    百户看了看这里的最高将领,蓟辽总督吴阿衡,低着头沉默不语。

    见到卢象升也看向自己,吴阿衡对王大群是一肚子怨气:皇后让你劳军,跟着游山玩水就行了,打听那么多干嘛。

    可小家伙的身份在这里摆着呢,卢象升又一个劲地递眼色,只得开口表态。

    “高百户,有什么情况直说,没必要藏着掖着。”

    有了总督大人的许可,高壮再无顾忌。

    “少爷,依照规制,此处应配置红夷大炮两门,虎尊炮六门,几乎丢失殆尽,只剩下这老掉牙的家伙。至于火药和炮弹,小老儿就没见过,更不用说会打炮了。”

    吴总督满脸黢黑,生怕消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吃不了兜着走。

    王大群并不在意,在明末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不稀奇,何况人家还留下一个摆设放在这里装样子,已经很给面子了。

    卢象升是宣大总督,对这里面的道道更是门儿清。制造火器的银子能有三成用在上面,就算是烧高香了。

    火铳十有八九会炸膛,没打到敌人,先给自己来个满脸花。

    火药里能掺一半的沙子,威力不如民间的二踢脚。

    火炮最好别用,那玩意先炸谁真不好说。

    至于训练,基本属于自残,哪个将军脑残了才会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