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1980:从新婚开始 » 第十四章:营业

第十四章:营业

    晚间,夜凉如水。

    皎洁的月光透过糊满旧报纸的窗户缝隙,在地面投出一条纯洁的直线。

    窗外虫鸣蛙叫断断续续,与老旧木床的吱呀声,谱成一首撩人的夜曲。

    第二日黎明,沐风蹬着自己的新车去向县城。今天不用再进山,更多田间已经开始劳作的村民都看见了沐风。

    那个像风一样的男子,在不足半米宽的田坎,风驰电掣。

    有时一个急转弯,只看见车身摇摇晃晃,村民见着了都为沐风提心吊胆。

    “嘞狗日的沐老二算是发达了。”水稻田不远,一蓝衣粗布,双羊角辫,二十好几的女子抬头正好看见沐风潇洒的背影。

    听见此话,不远处的田垄里一年龄相仿的男子也抬起头看去。

    不过啥也没看见,沐风已经拐了弯消失在山坳里。

    “别个屋头的事情,关你锤子事,搞忙点做,哈哈儿回去弄饭。”男子嘴里叫别人不要管闲事,语气里却有股浓浓酸味儿。

    “听说你跟沐老二还是初中同学得嘛,啷个别个混得尚好,你一天就晓得佝到脑壳哈起做!”

    女子反唇相讥,男子脸上羞臊之意更浓,张了张口又不知道说什么。

    无暇顾及他人言论,沐风一心赶到县城。今天正好碰上赶集,进城的人都比平常多了好几倍。

    来到国营大饭店附近更是人山人海,幸好这个时代小汽车还是难得一见的事情,要是在未来,路上早就水泄不通了。

    这几天除了交上国营大饭店的定的ye味,沐风就用其它的时间布置大饭店门前的空地。

    找城里打配了4张长条形木桌,一张桌子坐十个人绰绰有余。

    还在门外设计了一张伸缩式雨棚,保证晴天下雨都可以营业。还打了一块木制竖挂的招牌,全支弄起来,有点像电视剧里,江湖上的茶棚。

    “小沐啊,要帮忙吗?”一大爷从饭店里出来,六十上下,是罐头厂退下来的职工,来到饭店发挥余热。

    沐风这几天早就跟他们很熟了,这不人还不到近前,烟已经掏了出来。

    “于大爷,不用了,就这点小事儿,已经弄好哩。”

    烟酒真是个交朋友的好手段。于大爷脸上笑容更盛,忙不迭接过,含在嘴里,一只手各处口袋都拍大了一遍。

    最后点燃,美美的吸了一口。

    “这烟可真香哩!小沐啊,又让你装药了,你看我也没帮上忙。”

    “您老啊,往后多关照关照我,不用您帮忙,烟管够!”沐风笑着,将还剩下的大半包塞进余老的口袋。

    “没问题,我在罐头厂干了几十年,这一亩三分地还罩得住。那些个小年轻啊,还是会看我几分脸面的。”

    余老左手捂着胸前口袋的香烟,嘴里应着。那兴誓旦旦样子,就差没捶着胸口跟他保证。

    “那以后可仰仗您老了,要是挨了欺负,我可报您的名号了。”

    沐风开了句玩笑,大家初步熟悉了之后,这种不淡不咸的闲扯能拉拢距离。

    “你小子真是,又拿大爷开涮。”余老笑骂了一句,脸上的笑容不减。

    “不是跟你老瞎扯嘛,时候不早了,我还得去后面准备呢。”

    “行,我看好你,敢跟国营饭店谈买卖的也就只有你了。”

    “时代在发展嘛,我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以后有错漏的地方,还请您多指正!”

    “诶…以后也会是年轻人的时代…”

    后面的感慨沐风没有听全,人已经来到饭店后院,徐建民还专门给他找了个空地让他处理食材。

    在外人看来,他似乎就是在饭店工作一般。

    先用墙角的空砖嗒起两个简单的炉灶,等架好锅烧了水,大哥大嫂也走了进来。还带着预备好的一麻袋扣子洋芋。

    沐风先教大嫂如何将土豆煮熟之后快速去皮,任何食物只要是入了味,整体就不会太差。

    三个人就这样一边把洋芋煮熟,一边剥去它的外衣。

    沐风估算了一下,一锅土豆可以卖出去30份,除开成本大概还能净赚9块。

    弯角粑也大体如此,见大哥大嫂逐渐熟练,沐风开始用另一个灶台起锅烧油。

    弯角粑的制作稍微复杂一些,幸好沐风熟练度已经拉满,很快一个个色泽金黄的弯角粑就炸至定型。

    把已经做好的端到门口,沐风第一家小吃店就正式开始营业了。刚出锅的食物混着佐料的香气,在人声鼎浮的大街上飘出去很远。

    很多人都侧过头好奇打量,鼻头松动,明显是被香味吸引。

    “新鲜出锅的炕洋芋和弯角粑,好吃又营养。”

    “新店开业,免费品尝!”

    刚开始的叫买众人只是停步观望,一听免费就有几个大妈从人群里蹿了出来。

    “小伙子,免费可是真的?给大妈来一份。”

    “还有我”

    “我也是,也来一份尝尝。”

    “大妈,可真是缘分呀?”沐风边从锅里舀出一瓢炕洋芋,数量大概十多个,装进从家里背来的土碗里。

    一边打量近前的大妈,发现居然是前几天自己第一次卖ye味时,第一个光顾的大妈。

    听见沐风套近乎,大妈盯着他那张脸看了许久,终是想起来两人似乎见过。

    “小伙子是你啊,上次买你的野兔那真是又肥美又营养。我后来还想找你买两只呢,没想到你现在干起了这个。”

    “是吧,那可是正儿八经ye生的,不过这几天不好弄了,为了糊口不得转业嘛。”

    沐风笑到,手里的动作一点也没慢下来。不时一份炕洋芋就调制完成,还顺手从架子上用旧报纸包了一份弯角粑。

    “这个弯角粑也送您尝尝,你可是我第一个主顾呢。以后还请您老多照顾我的生意。”

    “这后面都是您老的闺蜜吧,也都送一个尝尝。”

    “那感情好,今天跟几个邻居出来买菜,没想到一出门就碰上这样的好事儿。”大妈一听还每人多送了一份,老脸更是如迎风而开的雏菊。这小伙子可真懂事,让我涨了不少脸面。

    “这小伙子长得可真俊啊,有对象了没有呀。”身后的大妈团一听也很开心,一下就有不少人上来招呼。

    有问家住哪儿的,有问年龄几何。沐风要是真没结婚还真有可能当场给他解决了婚姻问题。

    “谢谢李大妈,一顶一的媳妇儿我已经娶着了,这生意要是有了起色,改明我就让她来帮忙。”

    沐风从来不吝啬对苏芷的夸奖,他说的也是实话。毕竟媳妇儿确实全天下最好的媳妇儿。

    “要是味道好,大妈一定常光顾”听沐风已经结婚,大妈们只好放弃,领了自己的那份,坐到了一边的长条桌上。

    不管是炕洋芋和弯角粑无一不都是色香味具全。

    不时称赞之声不绝于耳,大妈们享受的吃相,也吸引了更多人上前尝试。

    虽然有人在意价格,但更多的人觉得偶尔花些钱尝试一下也未尝不可。

    几条长桌很快就做满了,好多人都端着端着土碗站着在吃。不到一个小时带来试营业的一大麻袋洋芋就全部卖完了。

    市场效果很好,摊位前此时还排起了长队。见最后一份也卖了出去,不少人排着对的人还抱怨。

    “老板,这才卖多久怎么就卖完了。”

    “是呀是呀……”

    “对不起呀各位,今天上午只是试营业,材料没有准备多少。没有买到的,待会儿领一张号码,下午给大家打折!”

    沐风陪着笑,他确实以为打开市场需要一段时间,至少一上午应该是要的,没想到一上来就这么火爆。

    足以见得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足,但消费的多样化还是没有跟上。

    早知道就直接开整不搞实营业了,经验主义害死人。

    理清了这些没买到的顾客,时间刚到九点。收拾了一下垃圾,沐风开始清点所有的收益。

    炕洋芋卖出去120份,弯角粑更受欢迎一些,但也更耗材料,卖出去200份左右。

    同样售价5毛,刨除成本,总盈利128,这还只是半小时的盈利。再刨除分出去的5成,能到沐风手里的一共64元。

    按一天除去饭店饭点的四个小时,八个小时来算,一天营收估计能到1000左右。

    虽然赶ye味巅峰时行情差些,可这门生意天天都做得,那些没人要的扣子洋芋村里不要太多。

    爽脆甘甜的萝卜也是,家家户户谁每个几百斤。就算是大兴村供不上,周边还有几个不小的村子。只是多走几步路的关系。

    “挣了多少?”

    正清点钱票呢,大哥大嫂从饭店里出来。虽然时间不长,可两人的额头都有一层细汗。可得见这半个小时也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计。

    “盈利128,答应你们分一层利润月底会一起结算给你们的。”沐风说着,扬了扬手里一大摞的毛票。

    “这才半个小时吧,就顶上普通工人半个月工资了。”沐秋方感慨。

    “老二,我们不是来分钱的,你给我们都讲过,我们都省的”陈芳解释着,同时也为丰厚的收入高兴,算下来他们除了能拿100块的工资外,一个月也能分两三千块钱呢。

    “大嫂我知道你们没有别的意思,我也只是想0教你们知道半年左右你们就可以成为万元户了。”

    “万元户”两人同时惊呼,这以往二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似乎在别人的嘴里就是近在眼前了。可细细’一想还真是如此,所以两人都陷入了对万元户的美好未来的畅想当中。

    “我们先回去跟爸妈把收上来的原料运来,下午还要多劳大哥大嫂辛苦。”

    “不.....辛苦,不辛苦在”两人都有点语无伦次了,实在是万元户的冲击太大了。

    三个人一起收拾,很快就把门前还稍显杂乱的东西归纳妥当。

    此时徐建民才从远处骑着他的自行车姗姗来迟。

    “怎的开业也不挂点喜庆的东西呀?”徐建民疑惑,手里还提溜着一卷500响的’鞭炮。

    沐风翻了个白眼,自从两人熟识之后,说话举动越来越随意了。

    “我说徐总,你来的可晚了,作为大股东之一,来这么晚可不像话,月底分钱的时候希望你也来这么晚。”

    “哈哈哈,我这不是给开业准备东西了嘛,你知这卷鞭炮可是我跑了不少地方才买到的。”

    “快快快,赶紧放了,我们就开始吧。”

    “徐......徐总,上午的营业已经结束了。”沐秋方还是有点碍于徐建民的身份,说话还有点磕巴。

    “这么快!声音怎么样呀?”徐建民惊讶,他来时看到门口规条整洁,还以为沐风他们也只是刚到,正要开始呢。

    同时他心里想到更多,这么快就能打出销量,这门生意确实做的。

    “呐,这是盈利,一共128,里面有你的51.2。”汇报还是要汇报的,毕竟这门生意能做起来,的确仰仗了国营饭店独特的地理条件。

    这个路口无疑是整个县城,人流量最大的。不然沐风也不会平白无故让徐建民占四成,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个万把块。

    “这么多,时候还怎么早,你们买了多久呀?”

    “整好半小时.....”沐风又把情况详细说了一遍,直到徐建民的嘴巴越长越大。

    “岂不是说,只肖一个月,我就能成为万元户咯?”

    “有出入吧,但也不会差太多。”沐风在外人面前还是保守一些,他也没有说大话的习惯。

    做生意确实不能只看一时之间的得失,但从这段营业时间来看,不仅是顾客的评价还是其它,预示着这确实是一门能赚钱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