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故国神游 » 济南公子辛弃疾

济南公子辛弃疾

    萧瑶被这突然其来的一声“好”给吓了一个激灵,转身看去,不知何时身后站着一个虎背熊腰,浓眉大眼的壮汉,萧瑶看见来人身披甲胄,却不知是哪位将军,慌忙向来人行礼道:“小的不知军爷到来,还请恕罪!”

    那人踱步走到了萧瑶跟前,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这位小兄弟看着眼生的很!”

    “回将军,小的是今日刚入的军营,单管事安排我到伙房帮差。”

    壮汉面露吃惊道:“我看小兄弟也是个读书人,舍身救国参加我们义军,怎么能去干这些差事!”

    萧瑶听完苦笑道:“启禀军爷,其实小人是在进城时被几位军爷抓壮丁抓进来的!”

    萧瑶说完还不忘偷摸打量这名壮汉一眼,内心忐忑着想,他应该挺好说话的吧!应该会放我离开的吧!

    “哪个王八犊子背着老子征兵!”壮汉怒气冲冲的喝道。

    有戏!萧瑶见状,忙不迭说道:“将军消消气,大丈夫居于天地之间,料天下读书人谁不想投笔从戎,上马杀贼!”

    “可是将军,你看我这手无缚鸡之力,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壮汉听到话不由得一屁股坐在地上陷入沉思,呢喃道:“嗯,你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

    萧瑶心中大喜,眼前之人这明显是吃了没读书的亏啊!如此好糊弄,快放我离开快放我离开!

    过了片刻,壮汉起身,拍了拍萧瑶肩膀,势大力沉。

    “我看不如这样!”

    “帅账中正好空缺了一个编修的位置,明日你便来任职,这样也不算辜负小兄弟一片赤胆忠心呐!”

    “嗯嗯好,多谢将军……嗯?编修?”

    “怎么?小兄弟不愿意,难不成刚刚你说的什么投笔从戎,上马杀贼是戏弄本将军不成?”壮汉语气一变,言语之间夹杂着一丝怒气。

    萧瑶见状,哪里还敢出言反驳,连忙双手作揖半跪在地,“小人谢过将军!”

    壮汉闻言,不由的哈哈大笑起来,“好好好!小兄弟心中大义,朝堂上那些狗官莫之能及啊!我大宋若多点你这样的人才,何愁不能光复!”

    “大宋有了将军您这样的人,才是家国之幸!”

    “你小子少拍老子马屁,夜里天凉,进帐歇着吧!”

    “谢将军!小的还不知将军名讳,这样小的明日也好找您!”

    “天平军节度使,耿京便是俺!小兄弟,记住了吗?”

    “啊?记住了记住了,小的有眼不识泰山,竟没认出原来是大帅!”

    “行了!回去歇着吧!”

    ……

    笠日正午,萧瑶正在帐中整理军报。一名小兵跌跌撞撞的闯了进来,“启禀大帅,城外来了一伙败军,说是从四风闸来的,为首那人他还说自已是贾副帅的朋友,副帅现在已往城门方向去了!”

    四风闸,败军,辛弃疾!

    绍兴三十一年,金主完颜亮起兵大举南侵。

    辛弃疾家族世代为官,在四方闸当地也算是赫赫有名的大户人家,时年二十一岁的辛弃疾聚集起两千义军,却不曾想金人王爷完颜拔速手下大将忽尔巴领着一支队伍突袭了四方阐,当时义军还没形成战力,辛弃疾率义军拼死抵抗,杀出重围,领着残部几十人投奔了耿京所领的太平军,想来便是今日,萧瑶内心不由得激动起来!

    “萧老弟,萧老弟!”

    萧瑶回过神来,大帅耿京不知何时来到了自已跟前。

    “萧老弟你在想什么呢,俺老耿喊你半天也不见你答应。”

    “回大帅,四方闸义军头目乃是济南公子辛弃疾,小的也有所耳闻,世人皆传此人能飞檐走壁,力能扛鼎,却不知是否真的有那么玄乎。”

    “哈哈哈,这还不简单,跟俺出去瞅一眼不就知道了!”耿京大笑道,说完便一把搂住萧瑶,一行人出了营帐往城门而去。

    萧瑶随着耿京登上城头,一个身着长袍,束着伦巾的人连忙迎了上来。

    “大帅怎么来这儿了?”

    耿京紧盯着城外的那队人马,“我说贾秀才,俺听人说这辛弃疾是抗金名将,干嘛不把他们给放进来?”

    “大帅有所不知,此人祖父辛瓒乃是金朝旧臣,放不得!”

    耿京闻言,只得点点头,他三年前还只是一介农夫,自然是恨透了为官之人,无论是金人还是汉人的官吏。

    “你,抬两袋粮食给他们送过去,打发他们走,这说起来也是起义的队伍,咱不能让人寒了心!”耿京向一旁的一名士兵吩咐道。

    “大帅,万万不可!如今我们义军势单力薄,金军合围之下难有胜算,如今正是吸纳人才之际,单是因此人不幸出生在沦陷区就赶走一员大将,得不偿失啊大帅!”萧瑶忍不住开口道。

    众人回望说话之人,贾瑞这才注意到身边多了份生面孔,质问道:“你又是何人?贾某之前怎么没见过你?”

    “小的名叫萧瑶,昨日刚投了军,蒙大帅抬举,赏了小的一份编修的职务。”萧瑶答道。

    “哈哈,老贾,这小子念那什么弯弯绕俺听着可比你能耐的多!”耿京在一边解释道。

    贾瑞没搭理凑上来打对对胡的耿京,双眼直勾勾只管盯着萧瑶看。

    “你刚刚劝说大帅将辛弃疾留下,他若造了反,拎着我们的脑袋去金人那边求赏又该当如何?”

    “贾副帅,萧瑶愿用项上人头担保,此人定不会做出这种事!”

    “人心隔肚皮,我这些兄弟的命不是你这外人能担得起的,再敢多言,定然治你扰乱军心之罪!”

    外人?合着你们平白无故把我抓来卖命,现在我倒成外人了!萧瑶有些不忿。

    见气氛紧张,耿京这时站出来圆场,“哎我说贾秀才,萧兄弟入了天平军那就是自已人,更何况俺老耿觉得萧兄弟说的在理,咱们现在人是少了点。”

    “我宁愿人少点也不要承这无名之灾。”

    一时间萧瑶不知如何是好,难道史书上记载有误?外围全是敌军,单单凭辛弃疾一行几十人的兵力,无疑去哪都是以卵击石,怎么办,该怎么办!

    对了!萧瑶忽然想道,早上整理军报时,探子说不远处一条夹道上过两日会有金军的运粮队路过,何不向大帅讨点人马,并着辛弃疾一伙,劫了这支运粮队?眼下军中定然缺少粮草,不然那负责登记造册的单管事也不至于此,毕竟现在能站在此地的,谁还不是苦出身!

    想明白其中一些关键点,萧瑶猛的半跪在联京面前,说道:“启禀大帅,小的整理军报发现,明日会有支金兵运粮队会从西南六十里处的一条夹道路过,小人斗胆,问大帅拨军五百,许小的和那辛弃疾一起劫了这支运粮队,一来解了军中粮草危机,二来也能探出那辛弃疾是否真心前来投奔。”

    耿京沉思片刻,双手托起半跪着的萧瑶,“哈哈哈,萧老弟不愧是念过书的,俺看这法子行!不过不用你萧老弟亲自去,你们读书人就跟个金蛋蛋似的,我差一副将……”

    “大帅,此计既是萧兄提出来的,让他去便是,我吩咐手下兄弟照料一二,想来也无甚大碍!”贾瑞这时插嘴说道。

    “可萧老弟他……”耿京犹豫着还想说些什么。

    “大帅不必担忧,贾副帅刚刚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还是让我去吧!”

    “也好!俺再拨你三百人,萧老弟你放心去,俺耿京在这泰安城给你备好庆功酒!”

    ……

    城头上耿京看着萧瑶持着军令率着八百兵卒往城外而去。

    “贾秀才!俺好不容易捡了个金疙瘩,你就让他去冲锋打仗,你安的什么心!”

    “大帅,此人平白无故混进我义军队伍,来历不明,恐有异心啊,贾某不得不防,我已吩咐好随行将士,若有变故,即刻退回来,若他真心效力我们,遣去的手下自会护他周全。”贾瑞解释道。

    耿京当下也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

    贾瑞和耿京的对话,已经出城门而去的萧瑶自然是听不见的,要不然肯定忍不住啐一口,娘的!我是被你们抓来的好吗?要不是我才华横溢,我现在还在伙房涮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