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故国神游 » 习剑

习剑

    “大哥大哥,你快看!城里面有人出来了!”正当辛弃疾一行人围坐在粮车边不知道该往何处去的时候,负责瞭望的榔头大声提醒道。

    众人不知晓来意,皆从地上站了起来,紧惕的张望着四周。

    辛弃疾也从蹲坐的粮车上跳下来,疑惑的朝萧瑶领着的队伍看了过来。

    看着偶像就在眼前,萧瑶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快步赶了上去,一边跑一边喊道:“幼安!幼安!我终于见到你了幼安!”

    “咻!”一道破风声在众人耳边响起,萧瑶顿住身形,一层细密的汗珠从脑门上涌了出来。

    一只箭矢精准的插入自已脚下的地里。

    我嘞个去!

    “各位好汉,我是天平军编修萧瑶!我没有恶意,我来只是想跟各位好汉商量件事,还请手下留情!”萧瑶高喊道。

    “都放下手中刀剑!不得无礼!”辛弃疾向身边的兄弟吩咐道。

    “大哥,他们把咱们晾外边这么久,呼啦啦冒出这么一伙子人,恐有敌意!刚才就是试探试探他们。”

    “他们是义军!是兄弟!你会拿着刀剑对着自已的兄弟吗!”辛弃疾言语间有些生气。

    萧瑶见没有了敌意,快步的跑上前,一把抱住了辛弃疾。

    “幼安!我终于见到你了!”萧瑶兴奋的说道。

    辛弃疾也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拥抱弄的不知所措,只得问道:“萧兄弟认识我吗?”

    何止是认识!我知你家世,你爷爷辛瓒心系大宋,却因家世拖累不得不委屈求全在伪齐政权刘豫手下做官。我知你相貌,陈亮记载“眼光有棱,足以映照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我知你胸有大志,睥睨万物,“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东郭。吟冻雁,嘲饥鹊。”我知你生平,随师刘瞻学习,十五岁科举失利,二十一岁四风闸起义……这些我都知道啊幼安!

    “萧兄弟!”

    “啊,怎么了幼安?”

    “辛某好像与萧兄素不相识,为何萧兄对我如此亲切?”辛弃疾疑惑道。

    “人都言济南公子辛弃疾文韬武略,人中如龙,萧某听闻神往已久,今日一见,果然名符其实啊!”

    “萧兄抬举,不知萧兄领着这些人马前来是何用意?”

    萧瑶一把拉过辛弃疾的胳膊,“来!我们坐下说!”

    ……

    接下来半个时辰内,萧瑶又把想出来的法子和刚刚城内情形跟辛弃疾详细说了一遍。

    “幼安,大致情况就是这样,此次劫掠金军的运粮队,优势在彼,不知你可愿意?”

    辛弃疾起身作揖朝着萧瑶便是一拜,“萧兄对辛某有再造之恩,辛某定不让萧兄失望!”

    “辛兄弟不用多礼,现在离天黑还有几个时辰,我看不如这样,现在我们便动身赶往夹道边埋伏如何?”萧瑶赶紧扶起辛弃疾,我的个老祖宗!你拜我,我可是要折寿的呐!

    “辛某听凭萧兄安排!”

    “行军!”萧瑶大手一挥,并着四方闸的义军一起,一行几百人浩浩荡荡往西南方向而去。

    ……

    卯时,一处夹道旁丛林茂密的小山谷内。

    “萧兄,一会这仗该怎么打?”辛弃疾问道。

    “别难为我了幼安,我只是读过几本破书,根本没上过战场,你是天生的将才,这场仗应该由你来指挥!”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幼安,我相信你,别让这么多兄弟葬身在这里!”

    “谢谢你,萧兄!”辛弃疾感激道。

    “放手去做吧!”萧瑶向这个年仅二十一岁的少年投去一抹肯定的目光。

    辛弃疾走到地图边,沉思良久。

    “榔头,榔头!”

    军帐外那个叫的榔头听到喊声操着刀冒冒失失的跑了进来,带着一股风吹,萧瑶用手护好油灯,灯光映照下,这才看清来人,满脸泥垢,污渍斑驳中透着一股稚气。

    “大哥,什么事?”那个叫榔头的孩子冲着辛弃疾问道。

    “交待下去,尽量多准备圆木,火油,滚石等器械,越多越好!准备好后带着一队人去山谷两侧埋伏,天快亮了!记住,速度一定要快!”

    “对了,让阿亮进来见我!”

    “是,大哥!”那个叫榔头的听完便匆忙离开了。

    这时辛弃疾转过身来,看向一直跟在萧瑶左右的那名副将,拱手道:“敢问将军大名!”

    “俺叫俞三!”

    辛弃疾笑着客气说道:“俞三兄弟,可不可以请你亲率两百人去峡谷口设伏,截住这伙敌军退路!”

    俞三没说话,只是往身旁的萧瑶看了看。

    “怎么,俞三兄弟不愿意?”

    “俺俞三不是不愿意,只是大帅有令,让我保护好萧编修。”

    “俞三,听辛将军的,若是放跑了一个敌军,我们谁也别想活着走出这片山谷!”萧瑶开口道。

    俞三挠了挠脑袋,这个老实的庄稼汉露出一脸纠结的模样,“行,你们都是读书人,想的周全,俺听你们的!”

    俞三说完便扭头出了营帐,这时迎面走进来一个面容颇为冷酷的年轻人,那人径直来到辛弃疾跟前。

    “阿亮,天平军和我们双方都不太熟悉,咱不能让别人顶在前面,你是自家兄弟,我需要你在战场上帮我杀出一条血路来,回答我,能不能做到!”

    “大哥你是想擒敌军主将?”那个叫阿亮的少年疑惑问道。

    “没办法,敌军比我们人多,只有这么做我们才有胜算!告诉我,能不能做到!”

    “能!”那个叫阿亮的少年坚定的答到。

    “行,先下去休息吧,记得让探子密切监视着动静。”

    ……

    随着辛弃疾一条条命令吩咐下去,萧瑶那颗心也不觉间紧张起来,血肉相搏,披甲厮杀的场面只在银幕上看见过,可现在却清晰的即将发生在自已眼前,若不是自已上小学时曾拿过校运会八百米长跑冠军,对自已逃跑功夫比较自信,不然此刻至少需要两条帮宝适!

    “天平军大大小小也打过几十仗了,萧大哥以前没上过战场?”察觉到不对劲的辛弃疾搁一旁问道。

    “幼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幼安看见大哥你的腿一直在抖。”

    如果此时地上有条缝,萧瑶发誓,他一定把缝隙抠大点钻进去。

    “其实我也是前几日刚刚参加义军的,我宋朝儿郞自当为九州一统洒上一腔忠勇热血!”萧瑶一改姿态,鼓足气力说道。

    开玩笑,闹呢!他会说是前两日在路边偷黄瓜,然后就被抓来充军的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萧大哥之举,辛某佩服!大哥放心,一会打起仗来,我会让手下弟兄护你周全!”

    “无需此举,你们多杀敌寇,萧某勇武虽不及你们,但还是练过两年跆拳道的!”

    辛弃疾听完,满脸疑惑,“辛某听说过形意,太极,少林,八卦诸多拳法,可唯独没有听过跆拳道,不知萧大哥是从何处习得?”

    “年少时交了一些银两,胡乱学过两三招把式!”萧瑶答道。

    “是幼安孤陋寡闻了,不知萧大哥方不方便给幼安开开眼?”

    “好说!”

    萧瑶起身来到营帐中间站定,直拳,上截防,中段内,推踢,后旋……

    “哈哈哈!”一旁正聚精会神观看的辛弃疾忍不住笑了出来。

    “我说萧大哥,你莫不是被人骗了!从何人手中学的这些花架子!倒是和高丽那些弱不禁风的武士有些相似之处。”

    萧瑶挠着头,尴尬的笑了笑,“这些自然比不得幼安你。”

    辛弃疾见状,“呛啷”一声,猛得抽出自身佩剑,“此剑名为光复!”说完便向萧瑶抛过来,萧瑶忙伸手将其抱在怀中。

    “萧大哥请随我来!”辛弃疾说着从一旁随手拿起一柄剑便走出帐外,萧瑶捧着剑连忙跟了上去。

    两人来到营房外站定,因为是埋伏在此处,所以并未燃火把,月亮还没落下,映照着四周森森寒光。

    “萧大哥,幼安今日赠你一套剑法,以报相助恩情!”

    “幼安不必如此,荐你入兵营不过是件小事。”

    “萧大哥,可曾听过古语有云:得十良马,不若得一伯乐乎?”

    “哈哈哈,幼安说的有理,太平军今有幼安加入,既得良剑,又得欧冶!”萧瑶笑道。

    “萧大哥,看剑!”

    “哦哦好!”萧瑶还没反应过来,木讷的点点头。

    “萧大哥看清楚了,这是五气朝元,这是金戈铁马,我有一招名天地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