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故国神游 » 辞行

辞行

    “人身如无根树,惟凭气息以为根株,百岁光阴,如梦相似,出息不保入息,今朝不保来朝。”

    “虚度岁时,忽然老死,百骸渍散,四大分离,神识昏迷,散堕诸趣,不知来世,又得何身?生死轮回,劫劫不息,迷不知悟,懒不知勤,而今既到宝山,切莫去时空手,到老依前病死,枉向人间一遭!”

    止止庵三清殿内,白玉蟾正规劝众弟子勤身向道,话毕,就欲转入内殿休息。

    萧瑶见状,忙追了上去。

    “师傅,师傅,弟子有话要讲!”萧瑶叫住了白玉蟾。

    白玉蟾若有所思,只是留下句“到藏经阁来!”便转身向外面走去,萧瑶只得默默跟在身后。

    “你来武夷山也有些时日了吧!”藏经阁内,白玉蟾自顾自问道。

    “回师傅,弟子来止止庵已经有大半年了!”萧瑶躬身答道。

    “身上箭伤可有暗疾留下?”

    萧瑶闻言,不觉心中一暖,忙答道:“劳师傅挂念,弟子身上的伤已无恙了!”

    “那就好,那就好!”白玉蟾抚膝高兴说着,神情轻松,像是心中落下了块大石头。

    “你刚刚叫住为师,所为何事?”

    “回师傅,庵里的灯油快用完了,弟子请命下山去添点回来。”

    终究还是没忍心说出口,萧瑶说罢就欲转身离去。

    “阿灿!你今日是来跟为师辞别的吧!”

    阿灿!这是白玉蟾起初上表拜师贴,断八字,发现萧瑶脾胃虚弱,命里缺金,因此给取得一个小名。

    萧瑶回头,勉强挤出了个不算难看的笑容,慌忙分说道:“师傅,弟子没这想法,您多虑了!”

    “你这小子,如今有事倒是瞒起师傅来了!”白玉蟾笑骂道。

    “弟子不敢,只是弟子这胡须换了一茬又一茬,有些惶恐罢了!”萧瑶解释道。

    “你这小子,还说不是来辞别的,桑田沧海春复秋,有些时候缘分未到,人终究是有个‘别’字横在中间,去吧!莫惰了脸面就好!”

    萧瑶不由得鼻子一酸,跪地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白玉蟾连忙从座上起身托起萧瑶。

    “师傅,弟子我……”

    “不必不舍,你有你自已的事要去做,准备什么时候离开?”

    “师傅既应允,弟子回房收拾收拾便走!”

    “哦?不跟长元,道显几个师兄道个别吗?”白玉蟾疑惑道。

    “不了吧,弟子本就不该和几所师兄有所交集,如今偷偷离开,也免得徒增伤感,有缘天宫自会相见。”

    白玉蟾点头道,“这样也好,就依你!”

    白玉蟾从怀里掏出个小布袋来,郑重的交到萧瑶手中。

    “师傅,这是?”萧瑶大概猜出了里面是钱币之物,托在手心只觉沉重异常。

    “拿着路上用,观里有吃有喝,也不需要这些个黄白之物。”

    黄白之物?“师傅大恩大德弟子感……”

    “行了行了,先下去收拾吧,记住为师的话,你行走江湖,小心提防为要,须知正中恐有邪,真里须辨假的道理。”

    “弟子谨遵师傅教诲!”

    “去吧!不要不舍,总有一天我们师徒会再见的!”

    言罢,白玉蟾的身形渐渐消散,独留萧瑶呆滞在原地。

    晚课过后,萧瑶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大坛子黄精酒,和众师兄弟喝的伶仃大醉。

    留长元拎着个酒罐子一把搂过萧瑶的肩膀,偷摸乐道:“嘿嘿,今儿个咱师兄弟不醉不休,师弟啊,你说咱师傅今儿个去哪了,平日里早就罚咱去跪香了!”

    “长元师兄,你喝多了,平日里还是少喝点好,师傅存后山那些坛子,前些日子我去打扫的时候,至少空了一半!”

    “诶,师弟,没证据的话可不能乱说,不然师兄我告你诽谤啊!”

    一旁赵汝渠笑道:“得了吧!谁不知道你是个酒蒙子,要是师傅发现,保不齐都不用问,第一个收拾的就是你!”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笑闹着两大坛子酒就下了肚,席间只有大师兄彭耜没有怎么说话。

    萧瑶走到大师兄彭耜跟前,正准备开口说些什么,只见彭耜从怀中掏出几张符箓往萧瑶怀里一塞。

    “大师兄,你给我这个干什么?”萧瑶好奇问道。

    “出门在外注意安全,累了就回来!”

    萧瑶正欲推掌拒绝,闻言却是神情一禀,合着大家都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

    ……

    次日,天还未亮,趁着众师兄还在熟睡时,萧瑶挎上收拾好的包袱,先是到三清大殿拜过祖师后,又绕到客堂后朝白玉蟾的卧房门前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师傅,今日弟子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归来,阿灿定时时铭记师傅教诲,勤于修行,扶危济困,弟子不在,望师傅珍重!”

    听着脚步声渐行渐远,房门内正熟睡的玉蟾真人忽地睁开眼,从床塌上坐了起来。喃喃自语道:“观中弟子数你悟性最高,这万千的劫难终究还是得落到你身上。”

    “此去人间一行,既出云宫,可依碧霞,附和春风,虽一人独行,亦醉其中!师傅不必担扰,我去去就回!”

    抬眼一瞧观里山上的景色,山下是一片云,山上亦是一片云,日色的薄暮在这两片云中间夹杂着,被夹杂的还有观里的几座大殿,萧瑶趁着月色下了山。

    藏经阁上众师兄弟望着萧瑶远去的身影,眼里止不住的担忧。

    留长元戳了戳身旁的大师兄,一脸焦急道:“彭耜师兄,你说阿灿师弟这趟出门不会有事吧,如今这天道无常,战乱不断。要不我们去劝劝师傅,让师傅把阿灿师弟给叫回来。”

    “嘘,别说话,你往那边瞧!”大师兄彭耜打断了正说话间的留长元。

    留长元顺着大师兄指的方向看去,一道清瘦身影正站在远处的崖石上注视着离去的少年。

    山谷下那道少年身影渐行渐远,依稀能听到有风吹来的歌声。

    “自古花无久艳,从来月不常圆。

    任君堆金积玉,难买长生不死。

    飞禽可有千年鹤,世上稀逢百岁人。

    生碌碌,死忙忙。

    要觉何时觉,想长哪得长。

    浮云烟锁雨,无事叹炎凉。

    说什么功名富贵,夺啥子锦绣文章。

    需信到头终是幻,必然限尽梦黄梁。

    三皇五帝归何处,历代功卿在哪方。

    但看青史上,谁能免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