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长禧 » 可见到了?

可见到了?

    那日,难得太傅在堂上,夸了长禧,抄字抄的认真,这让长禧开心了一整天,就连晚膳都多用了一碗米饭。

    接下来的,日子倒也过得风平浪静,眼瞅着要到腊八了。

    长禧养足了精神,就等着跟着兄长,去南阳门外施粥。

    天色微亮时,长禧就已经起来了,承安殿里,一派忙碌。

    尤其李嬷嬷,吩咐这个吩咐那个,生怕东西带的不齐全。

    “这个不行,太薄,换一件”

    “是”

    长禧穿着蓝色寝衣,坐在榻上,看到李嬷嬷忙碌的样子,忍不住出声道。

    “李嬷嬷,我觉着那套淡紫色的袄裙不错”

    李嬷嬷看了一眼侍女手里拿着的淡紫色袄裙,挺厚实的,就是样子,不太好。

    李嬷嬷摇头“那上面的花样有几处不太好”

    长禧托着下巴皱眉,又看着阿莲手里的那件藕粉色袄裙。

    “那就这件吧!再穿那件白色带毛的褙子和绣了木香花的那件斗篷,素雅干净,再者说了,今日是去给百姓施粥,不宜穿的太过华丽”

    李嬷嬷一看,既然公主心里有了盘算,就按照公主说得做。

    一众人忙了起来,阿莲看着铜镜里那一张秀气漂亮的小脸儿。

    “公主今日盘什么发髻?”

    长禧想了想“双螺髻吧,就按平常的来”

    “好”

    “听说了吗,今日陛下派大皇子等一众皇子公主,去南阳门那边施粥呢!”

    “是吗?怪不得今日,大家都往南阳门那边去,走,咱们也去看看”

    瑞安京都,天家施粥的事情不胫而走,大家都往南阳门聚集过去。

    “韩将军,今日要不要只在南阳门处加派守卫?”

    南阳门上,作为京都卫军统领的韩孝德,低头看着南阳门口处,百姓越来越多,捏紧了手里的刀柄。

    “不光南阳门,其余六处城门也必须加派守卫,吩咐下去,今日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来,保证皇子公主的安全”

    “是,将军”

    皇宫里,自端阳门始,一行四辆车與,百人护卫,于统领骑着马在队伍前头,算是开路,也是为了护卫。

    太监,侍女,一行人纷纷走在马车左右两侧,其余两侧骑马的侍卫,皆举着象征皇家威严的旗帜。

    一行人,浩浩荡荡,从端阳门而过。

    “柏烈哥哥!你看”长禧一脸兴奋的掀开车帘,指着热闹的街道,喊他过来看。

    柏烈看着她,那张小脸红扑扑的挂着笑容,看得出来,她是真的开心。

    他好久没有看到,她如此开心了,似乎从她出生起,就一直生活在皇宫里,从未见过外面的景象。

    她每天面对的就是皇宫哪一方天空,像是被关在里面的鸟儿,再华丽,再贵重,仿佛始终没有自由。

    柏烈突然生出几分疼惜来,他又想到,等她及笄那年,她又要如何接受,要去北禹和亲的事情,又该如何接受,从一个大笼子换到小笼子里。

    想到此处,他暗暗做了个决定,趁她未出嫁这几年,好好带她看看这京都城的每一处。

    车與所到之处,百姓纷纷下跪,他们未能抬头,看到长禧的面容。

    而长禧肆无忌惮的欣赏着她从未看到过的景象,直到,路过一处,高楼时,在三楼处,她看到了一个少年,凭楼而立,背着手,一身白色衣衫,白色斗篷,墨发用白玉小冠半束起,鬓边的刘海和衣衫在风中微微晃着。

    长禧无法形容她看到的那张脸,很好看的一张脸,比起陆子衡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他的肤色要比陆子衡的还要白净,但不是那种病弱的苍白,那双眼睛格外深邃,看向她时,眼里没有任何波澜,红色的薄唇微微抿着。

    长禧回过神来,露出不解的神色,他为何不跪,直面自己,看他一身打扮,不是寻常人家的公子少爷,且寻常人可不敢直视天家威严,她连忙将帘子放了下来。

    柏烈问她“怎的了?看你神色很不对”

    长禧抿唇“我刚看到一个少年,就站在高楼处,他看到我,没有半分波澜,也不像寻常人一般下跪”

    柏烈皱眉,难不成是长禧看花眼了?还是有人要做什么?

    等着车队,路过京都城最繁华的,玄武大街,那高楼上的少年,身后出现了一个一身蓝色的男人。

    “世子,可见到了?”

    男人站在少年背后,少年手缓缓放下,点头“恩”

    “王上来了信,吩咐世子,务必在新岁前回去”

    “知道了”

    之后,两人便消失在人群里,不见踪影。

    到了南阳门,车队便停了下来,百里长平今日格外稳重,十五岁的少年已然初露锋芒。

    一身玄色衣袍斗篷,腰间今日也佩了玉,眉眼严肃端正,周身透着华贵之气,他自车與上下来,紧随其后便是长安,长安难得也一脸正经,今日也是半束发,一身红色,格外惹眼。

    而百里长建是被人搀扶下,下了车與的。

    “长禧,我们也下去”柏烈先下了车,随后,伸出手去。

    长禧今日难得想起了嬷嬷教的那些礼仪,举手投足间透着作为一国公主该有的气度。

    长禧将手,放进柏烈手里,在柏烈的帮助下,下了车與。

    “二哥哥身子可以坚持住吗?”长禧和柏烈并肩走在一起。

    “放心吧,今日他要是坚持不住,他就不会来了”柏烈压低声音开口道。

    两旁百姓此时跪在地上,长平为首的皇子公主走到粥棚哪里。

    “大家都起来吧”长平声音响起。

    “谢大皇子”

    一众百姓起身,站好。

    长平看了一眼众人,能看到人群中的难民,随即开口道。

    “今日是腊八,往年京都城里各官员家都会开门施粥,今年,天不遂人愿,人不遂人心,大瑞各处发生水患,父皇知民生艰难,特命一众我等来为京都城外的百姓施粥,一来是体察民情,二来也是为了积善祈福,不光如此,临近新岁,父皇还命户部为京都城外的难民缝制冬衣,期望熬过漫长的冬日,以待新岁的开始”

    长平讲完,百姓和难民纷纷下跪磕头。

    “谢,陛下皇恩”

    声音在南阳门上空盘旋,久久未散。

    长平看了一眼于统领“于统领,打开栅栏,让他们过来吧”

    “是”

    于统领亲自打开栅栏,百姓们纷纷进到粥棚里面。

    长禧看着这一幕,心里十分开心,拿起勺子准备盛粥,柏烈不让。

    “天冷,你端粥,我来盛”

    “好”

    长禧今天也没抱汤婆子,但她一点儿也不觉得冷,反而觉得心口热热的。

    随着百姓越来越多,粥也渐渐见了底。

    长禧挂着笑容,将粥递给百姓。

    “粥快完了,怎么办,还有这么多人”长禧不由得担忧起来。

    柏烈告诉她“不用担心,之后还会有其他官员家施粥,保准他们都能吃上一口热粥”

    “那就好”长禧将最后一碗粥递给上来的百姓。

    于统领也将栅栏放回原位,隔断了后面的人群。

    就在这个时候,百里长建站的位置,粥棚的棚顶突然压了下来。

    长禧一看大喊道“二哥!”

    柏烈也看到了,他反应很快,又离百里长建很近,他一把推开长禧,随后就扑向了一脸苍白的百里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