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满级悟性:开局一身绝技 » 第五章 诗会

第五章 诗会

    赵行知彻底把宁雪婷震惊了,宁雪婷从未见过悟性如此之高的人。

    无论她用何种乐器演奏,赵行知总是马上就领悟到精髓。

    除了曲子还有些生疏外,单论演奏手法,完全不像个新手。

    “你从来没有接触过音律?”

    宁雪婷一脸狐疑,她不相信世上有人这么妖孽。

    “县里穷,我这是头一回接触到乐器。”

    赵行知故作羞赧道。

    实际上,在他的视角里,不管宁雪婷演奏什么乐器,演奏什么曲子,结果都是一样的。

    【叮!观宁雪婷演奏《十面埋伏》,领悟技艺:琵琶精通!】

    【叮!观宁雪婷演奏《梅花三弄》,领悟技艺:瑶琴精通!】

    【叮!观宁雪婷演奏《碧涧流泉》,领悟技艺:洞箫精通!】

    只要宁雪婷演奏过的乐器,赵行知尽数学会,差的只是对曲目的熟练度。

    “难怪姜应楚他们肯放你出来。”

    宁雪婷内心有个大胆的猜测,姜应楚怕是教无可教,才舍得让赵行知出来霍霍别人。

    赵行知在湖心庭院潜心学习,外头的宁国公府都知道来了位客人。

    对于宁国公府的人来说,湖心庭院,不是谁都能进的。

    里面住的可是大商都能排上号的人物。

    宁国公府如今没了老国公,老太君也是独木难支,亏得有宁雪婷在。

    私底下都在说,国公府可以没有老太君,但绝不能没有宁姑姑。

    虽然不孝,却非常现实。

    宁国公府的少爷们听说有这么一位贵客,都想尽办法要打好招呼。

    奈何宁雪婷每天安排给赵行知的功课很满,赵行知根本没时间出门。

    这让那些少爷十分失望。

    可越是如此,宁光如就越是抓狂。

    同辈兄弟姐妹都在想法子要讨好赵行知,自己却先一步把他得罪了。

    父亲听说这件事,直接扣了他半年的月俸,禁足一个月。

    宁光如从小没受过委屈,心底对赵行知愈发憎恨。

    在他看来,赵行知若不出现,一切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一个乡野小子也值得结交?他们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宁光如喋喋不休,身边只有一个跟班候着。

    那是他从小到大跟在身边的书童。

    “少爷说得极是。”

    书童赞同道,随后话锋一转,“不过现在那赵行知如日中天,少爷若想对付他,不可明着来。”

    “还用你说吗?”

    宁光如有些不耐烦,用手拍了拍书童的脑袋。

    “我要是雇人教训赵行知,我爹得先把我腿打断了。”

    宁光如也不是傻子。

    若赵行知默默无闻,大可以花钱找高手把他做掉。

    可此一时彼一时,赵行知成了宁国公府人人都想结交的香饽饽,便由不得宁光如胡来。

    “是是是,少爷英明!”

    书童被一巴掌扇得踉跄,脸上却不住赔笑着。

    “你有什么主意?说吧。”

    宁光如知道书童不会无的放矢,主动问道。

    “少爷您看,过两天咱禁足结束了,刚好快到上巳节。”

    书童一边说着,一边观察宁光如的表情。

    “说重点。”

    宁光如没什么耐心,催促道。

    “按以往的惯例,上巳节这天有诗会,不如就请那赵行知去诗会一聚。”

    “请他干什么?让他把临川的公子哥都认识一遍吗?”

    宁光如很不情愿,觉得书童在出馊主意。

    上巳节诗会就是一个社交圈,也是最容易交到朋友的地方。

    倘若赵行知去了诗会,且不谈外人如何,国公府的同族兄妹绝对会争着上前结交他。

    宁光如想到那个画面,感觉身上有蚂蚁在爬。

    “非也非也,咱不能用少爷的目光看待赵行知。”

    书童故作高深地说道。

    “什么意思?”

    宁光如有些不解。

    “参加诗会,可是要写诗的!”

    书童见少爷一脸茫然,接着说,“少爷们从小便有老师传授六艺,要在诗会上应付一番自是不难。”

    “但赵行知呢?出身草莽,乡野村夫,肚子里能有多少墨水?”

    书童图穷匕见,他清醒地意识到,想让赵行知消失已经不可能了,至少以少爷的力量是做不到的。

    又想让少爷出口气,又不会被府上责备,只能谋划让赵行知当众出丑。

    “对啊!”

    宁光如双手一拍,兴奋地站了起来。

    “好!就让他去上巳节诗会!”

    宁光如来回踱步,越想越兴奋,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赵行知出丑。

    书童眼见宁光如这副模样,叹了口气。

    少爷怎么就想不明白呢……

    明明化干戈为玉帛才是最优解。

    只可惜他跟了宁光如,也只能由着他的性子。

    “诗会?什么诗会?”

    另一边,宁雪婷也和赵行知提到了上巳节诗会。

    赵行知耿直地问道,这种风雅集会他从未接触过。

    “是上巳节那天,城里的少爷小姐一起去到郊外踏青。”

    小钰站在宁雪婷身边,笑着解释道。

    “说是诗会,实际不局限于诗,琴棋书画皆可,算是以技艺会友。”

    “噢,没兴趣。”

    赵行知摆了摆手,表明自己的态度。

    “我谁都不认识,去了不是自找尴尬吗?”

    “不是啊,现在府上的少爷小姐都想找你交朋友咧。”

    小钰纠正了赵行知的想法。

    赵行知看了一眼宁雪婷,立马明白了,无非是看在姑姑的面子上。

    他不认为世家子弟会闲着没事结交一个山野小子。

    “不去,又不是真心交朋友的。”

    “去吧,也该去见见世面。”

    宁雪婷开口了,“届时,也能检验一下你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

    “既然姑姑开口,我去便是了。”

    赵行知无奈应下,他向来不喜欢这种充满人情世故的宴会。

    几番闲聊过后,赵行知回到自己房间练功。

    小钰不知其中深浅,向宁雪婷询问道:“赵公子从桃源出来,万一闹出笑话怎么办?”

    “不会的。”

    经过这些天的相处,宁雪婷知道,以赵行知的本事,应付一个诗会不在话下。

    “诗会最后不是要一人写一首诗吗?他能写?”

    小钰颇为质疑。

    宁雪婷听闻,嘴角含笑。

    “能写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等诗句,怎么不会写诗?”

    “啊?不是姜负心汉写的吗?”

    小钰美眸眨呀眨,很是震惊。

    “姜应楚根本就不会写诗,都是赵行知胡诌的。”

    宁雪婷摇了摇头,语气中却没有半点责怪。

    “期待一下吧,看赵行知给临川诗会一点小小的桃源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