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我的日记暨来自30岁的自白 » 第十一章 奋力拼搏的初中生活

第十一章 奋力拼搏的初中生活

    当我以625分考入我们s市的唯一市重点初中后,我才发现,原来我这个成绩在我们六年级的那个毕业班仅仅只排到班级第九名。由此可见,在我的超常发挥下,我们班的学霸就依然还是学霸。我反而成为了这一批和我一起考上的人中发挥最失常的那个。

    只不过,人家发挥失常是落榜,而我发挥失常却属于褒义词,属于超常发挥下的意外事件。

    我进入学校后,经历了一场排名摸底考试。那次考试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具体来说,就是有一道数学应用题,题干要求我们要根据条件计算出全年级的人数。那是一道9分的应用题。我反反复复的计算,我得到的答案是数字9,换言之,就是说,这个年级一共只有9个人。我写下答案,然后,我看着这个答案苦笑,因为这个答案完全超出了常识。后来,我还是把这个答案擦掉了,我觉得算不出来属于技不如人,如果算出来说是全年级只有9人,会被笑掉大牙吧。

    但是最后,现实给我狠狠的上了一课。那道题最后我一个字没写,9分没了,最后我排全年级326名。后来,我才知道,那道题的答案就是9,我写的是对的,只不过人家题目出错了。我得知这件事后,感觉很崩溃,我觉得再给我9分,我一定可以进到200多名,而200名就有机会进入实验班了。

    从那以后,只要是考试,只要是题,我全部都要写上点东西,哪怕我不会,我也要写几个跟题目有关的公式在上面,或者写下解题思路,不管怎样,这种一个字都不写的错误绝不再犯。

    进入初中后,我顺理成章的交到了几个损友和几个挚友。

    这其中有一个例外,就是我杰哥,最开始我们是损友,但是最后我们变成了挚友。

    说到我杰哥,这可是一个传奇人物,我们一块上的初一,我们一个班,我们成了损友。何为损友,说白了就是上课传纸条开小差,下课一起聊天吹牛翻墙头,放学之后只要我俩在一块,跟学习有关的事那是一件也不干。背包里永远塞着最新的《漫画party》,谁买的谁先看,看完换着看。那会儿放学后,我俩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跑到学校门口的小卖部,去买5毛一包的小零食分着吃,每次都要吃到把包装纸撕开,磕出角落里最后一点渣渣给吃的干干净净。

    那会儿,我们s市有一个免费开放的河滨公园,那里就成了我们俩最常去的地方。也许就是老天安排好了,我们俩居然连住的地方都非常的近,这就导致我们俩上学放学都是在一块,更加形影不离了。

    在学校里,我是典型的偏科生,我的语文成绩非常好,数学自从进了初中就开始出现了瓶颈,变的不再能够跟上节奏,英语水平也更是一般般,物理和化学更是有一种听不明白的感觉。这样下去就会很危险,重点高中更是想都不要想。但是那会儿我却沉迷于友情,对于学业几乎是不怎么关心的,一遇到考试,我就会凭借着一些应试技巧和自己的一些理解每次都能涉险过关,拿到一个不上不下的成绩。

    而杰哥是典型的理科生,语文成绩极差,数学却每每名列前茅,英语也就是一个能写出26个字母的水平,这样就导致,每次考试,在我们俩物理和化学都半斤八两的情况下,我数学拉下的分数都能在语文和英文上找补回来,总分上看,我还能多少比他强点。于是,我们俩每次的成绩攀比,都会以我胜出作为终结。

    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初三,我的成绩依然不温不火,稳定下降,全年级600多人,我已经排到了第500多名。一直到距离中考还有三个月,我才第一次对于我的成绩有了反应。

    那是初中三年第一次,杰哥的总成绩已经完全超越了我,数学已经能考到126分的他,语文和英语也破天荒的全部及格了。这可是三年来的第一次,我在觉得是不是他突然开始努力了还是其他什么情况。

    我觉得虽然我成绩不好,但是至少比我损友要好。突然一下子,我就有了一种莫名的危机感。我就查看了我的考卷,我惊讶的发现,我做对的题目都还停留在初二上学期教过的那些内容,而从那往后,我就没有再学进去过什么东西了。当我发现这件事的时候,我要来了杰哥的考试卷。他对于我要他的考试卷这件事十分的惊讶,但还是给了我,我在看完他的考卷后,我震惊于他数学知识的全面,甚至于有很多解题过程他都写出来做对了,而我还处于一个完全不懂的状态。这件事情让马上还有三个月就要中考的我变得寝食难安起来。我回想起我考上初中时的事情,那个朦朦胧胧的倩影,和我懵懵懂懂的情窦初开,依旧清晰可辨。我抬头看着班级黑板上醒目的几个中考倒计时97天的大字,初三的我心中第一次陷入了沉思,我觉得考上省重点高中对于我来说好像有点遥不可及了。

    晚上,我回到家里,心情不是很美丽,我妈看出来我情绪不高,就问我怎么回事。我说我想考省重点,但是觉得自己这成绩好像有点难,我妈就说,你放心去学,有不会的就下课去问老师,你放心去问,我保证,你问的每一个老师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得到详细的解答。

    当时的我不是很懂我妈跟我说的这些话,时隔多年之后,我才方知父母苦心。

    创造奇迹和迎难而上永远是我的标签,时隔两年,再次面对中考这一难关,我开始了只属于自己的逆袭操作。

    我详细的分析了一下目前的情况,我拿出了我所有还能找出来的试卷,然后开始按照不同科目分门别类的堆放整齐。整理完毕后,我又去楼下的学校超市购买了几本练习册,和两支全新的黑水笔。待一切准备就绪后,我开始了自己的逆袭之路。

    具体的思路如下,首先,中考是做试卷,学校的每一次考试都是模拟考,每一个考题都是针对中考在做模拟,那么,我如果将试卷上的每一题都搞懂弄会,那么中考的题目我就没有理由做不出来。我就按照这一简单的思路,开始整理起了我每一颗的错题集,不会的先翻书找公式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全部抄下来,下课去找老师。那会儿的我,知识点差的非常多,恶补之下,就会出现很多很早以前的知识点,而我自己又啃不动这些知识,我就会跑去找老师。

    我神奇的发现,我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对我很耐心,无论我问什么稀奇古怪,落后一两年的问题,我只要问,都会得到很耐心并详细的解答。那段时间,我落后最多的全部是理科。尤其是数学和化学,每次课外活动课休息的40分钟,我都会带着本子自己跑到数学老师和化学老师的办公室去问问题,我开始了不分昼夜的每日恶补。就在我觉得数理化老师的办公室门槛都要被我踩破了的情况下,渐渐的我觉得我好像找到了一些解题的诀窍,我还发现,老师们对于我的问题不仅会予以解答,甚至还会教我一些更快解题的技巧和思路。我那会儿第一次产生了被指引的感觉,这种感觉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一转眼,一个月过去了,我丝毫没有松懈的每日去问问题,同时也因为我落下的实在太多,我的理科突飞猛进的同时,我的英语也开始出现了大面积的倾斜和坍塌。对于从小语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来说,语文早就被我战略性放弃了,现在唯一只剩下英语,我的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我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说来也巧,就在我为学不好英语的事情发愁的时候,一个学好英语的契机就出现了在我眼前,那会儿有一个名叫疯狂英语的培训机构横空出世,号称可以通过大声朗读的方式在不学习语法的同时通过提高语感来提高英语成绩。当时的我就觉得这个太适合我这个学不懂语法的人了吧。于是我就在距离中考还有60天的时候,报名了这个机构,那会儿的初中生放学都很早,放了学我就去学习英语提升语感,上学的时候就疯狂针对数理化做练习并坚持每天去找各科老师问不同的问题。就这样,时间又过去了一个月。

    中考前的最后30天,我又一次迎来了模拟考,这一次我有一种修炼了武林秘籍马上就要杀出江湖一试身手的感觉。然后意外的是,我最引以为傲的语文遭遇了滑铁卢,数学已经顺利及格,英语也及格了,物理和化学都分别有了70分以上的成绩,最后我一算总分,距离我的目标省重点还差将近100分。这次考试,不好不坏的结局,算是给我敲响了警钟,于是语文再次被我重新拾了起来,在我近乎偏执的恶补下,语文水平迅速回归到我的正常水平。那会的我,其实想很简单,中考的时候,语文我能正常发挥,其余科目只要超常发挥即可。

    三个月之后,我站上了中考的考场,在考试之前,我最后一次踏进每一个老师的办公室时,我对着每一位老师都深深的鞠了一躬,感谢他们这一段时间对我的耐心和细心。

    中考如期而至,我踏进考场的时候,只觉得有一股子气息在我胸中循环往复荡气回肠。具体的情况我也不多描述,我只觉得我在考试的时候,看见那些熟悉的题目,脑子里出现的全部是在办公室里我问问题时,老师们给我讲题的画面,我下笔如有神,刷刷的做题。这还是我次一次觉得,考试嘛,居然就是如此,准备充分了,那就是不紧张。

    最后,我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市重点高中,全靠成绩硬,甚至没有交择校费。让我大感意外的是杰哥,他因为过度紧张,直接考崩了,他做了一个让我至今都无法理解的决定。

    他决定复读,其实复读没什么好说的,每年都有复读生,但是他决定的是从初一复读,这就让我实在是理解不了了。我认为人是可以为了一个目标再努力一次的,这是我完全认可的,但是,从初一复读,我就完全理解不了了。毕竟3年的时间,说短也不短啊!

    于是我们就这样阴差阳错的在未来的时光里错过了彼此,以至于到后来,我都已经毕业三年了,他才刚刚上大学。

    在这不得不提一句,虽然我不理解他的选择,但是最后他的结局是好的,他成了我认识的这一圈损友中,学历最高的那一个,并且现在也通过努力考上了编制,实实在在的实现了一个好工作的愿望和理想。

    作为一名初中生的我,通过三个月的奋斗和不懈努力取得了成绩,但是这是不值得提倡的,因为这中间要付出的代价远比从一开始就努力学习来的多得多。我相信各位看官,是可以体会的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