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歌宋 » 第二十七章 胸中丘壑寻海路

第二十七章 胸中丘壑寻海路

    上古时期,两个大陆板块猛烈冲撞,山崩地裂,岩浆四射,最终大陆的边缘被挤压的形成褶皱和高山。来自东侧大洋的风被挺拔的高山阻隔,高山层层叠叠,由北向南排列,似是一道永不毁损的护盾,小心呵护着西侧的丘陵,平原。

    有苍鹰在高山间翱翔,随着大洋吹来的气流,恣意变换着飞行姿态,犀利的目光能看清两千米下的松鼠。山林郁郁葱葱,数千年没什么人打扰,高耸的雪山更是从来没人打扰过。

    山谷中,有人在地里劳作,苍鹰对此不感兴趣,那些人赤着上身,只腰间围了一块麻布,十几个竹屋参差错落,这条山谷异常狭长,南北向绵延三百里,东边的高山临近大洋,峭壁林立。林间有猎人张弓,瞄准了一支麋鹿。山中的原住民也不知道祖先如何来到此地,或许是划着独木舟,从东边的小岛而来,或许是数千年前,从西边渉步而来,那时候还没有海峡阻隔。他们比平原上的夷人更加不开化,只是聚集在自己的部落里,数个部落散布在山谷与丛林中。

    苍鹰一个侧身,向西部平原飞去,那边最近比较热闹,来了许多从未见过的东西。

    此时,在平原上有一支马队不紧不慢的由南向北而行。说是马队,也没几匹,是随禁军的战船一起来的,更多的人是在走路,有一头驴子混在马队中,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驴子上的人,缠了头,头上插着斑斓的鸟毛,身上却穿着捕快的衣服。

    “刘捕头,你说石炭是在北边发现的”?赵窉骑在马鞍上,有些拘束,身后是柳娘攥着马缰绳。二人一马。赵窉想一个人骑马,遭到所有人反对,包括太后。

    皇帝要巡岛,禁军出动最强悍的军卒,苏刘义随驾。沿着张世杰出行的路线走,想必也不会有大的纰漏,所以苏刘义只带了五十人的护卫。毕竟现在手头紧,劳力不够。

    张弘范也在随行队伍中,他的副将随侍。他的部下还在澎湖,除去养伤的,都在做苦力。澎湖是琉求防卫前沿,需要尽快打理好。

    苏景瞻继续留守澎湖,每日叉着腰,站在岛上喝风,睥睨四方。

    刘捕快催动驴子小跑几步,跟上赵窉的马,“好叫官家知道,那个蛮夷说的,北边,岛的尽头,有很多石炭,在一个地陷的坑里”。

    “好的,刘捕头,若找到石炭,朕记你一大功”!

    捕快又不会说话了,憋红了脸:“官…家,小的就是为官家办差的,小的愿为官家赴死!”

    苏刘义始终在看海岸线的地势变化,“官家,你看这地势虽然平缓,但是海岸边还是有很多礁石,峭壁,适合登岛的位置也不是很多嘛”。

    “嗯,殿帅言之有理,这些地势的变化还需殿帅费心记一记的,再做个大沙盘,再和二位相公商议一下,哪里好驻军立寨。”

    “臣晓得的官家。”

    张弘范也在仔细观察,默默记着山川地貌,他没想别的心思,只是出于常年军旅生涯的习惯。他与赵窉订了君子协定,便放弃了攻打琉求的念头,只希望小皇帝能够言而有信。

    前方有斥候打马回奔,“报!殿帅,前方有河,阻了道路,枢相留有御营军把守”。

    苏刘义抬头远望,一条大河蜿蜒曲折,又看了看日头,对赵窉说道:“官家,今日已走了八十里了,在前面河边扎营如何?明日过河”。

    “旦凭殿帅安排”。赵窉挥挥手,看向远方。

    一路北行,并没有什么波澜,遇河阻路的时候,张世杰都留有渡船。前方斥候早已将皇帝出巡的消息告知了张世杰。所以一路顺遂。

    十天后,赵窉站在了琉求极北之地,面向大海,驻足凝望。

    “官家,好叫官家知道,此处甚是紧要,若季风来临,元军可以轻松从此处登岛,臣已命军士回报左相,拟在此处屯兵戍守”。张世杰躬身随侍在赵窉身后。

    一队御营军已经在这里扎营了,正在伐木造屋,准备长期驻守。

    “枢相思虑甚是周全,我是不懂兵事的,防守与驻军诸般事宜,劳烦枢相与左相处置”。赵窉的话说得很客气,张世杰有些惶恐,官家说不懂兵事,那澎湖一战怎么赢的?那些个火药,军械又是如何说?

    “枢相也莫要多心,”赵窉似乎看出了张世杰的不安,柔声安抚道:“要说澎湖一战,我虽做了些布置,但军卒调动,军械配置,诸般事宜都是景瞻在筹谋,我委实是不懂的,且这琉求如此大,哪里是澎湖可比的,哪里需要筑墙,哪里需要建寨,枢相是兵之大家,必然能妥善布置,枢相切莫推辞啊”。

    张世杰安下心来,又一躬身:“谨尊官家圣命”!

    赵窉又向东北方望去,一片汪洋,与天际交汇。虽然什么也看不到,但是赵窉知道,两千里外,有一个像爬虫的岛屿,岛上生活着一种龌龊的人,那里是倭国,忽必烈认为遍地黄金的倭国。这一路上有无数美丽的岛屿,琉球群岛,岛上的人可能比琉求的蛮夷还要蛮夷。

    “枢相,我有一事,需劳烦枢相”,张世杰赶忙躬身敬听。赵窉顿了顿,复又指向东北方:“那个方向,两百里外,有一个岛,枢相不必疑虑我是如何晓得的,那个岛和硇洲岛大小相差无几,岛上河流众多,土地肥沃,且有天然港湾适宜泊船靠岸,或许有海寇知晓那里有个岛,但元廷绝不知晓。我会把张弘范的部分军卒交与你,在那里垦荒,种田,捕鱼,一旦琉求开战,那里很适合安排太后和行在的家眷暂时避祸。”

    张世杰一脸疑惑,但没有多问,“谨遵圣命”。

    “还有,以那个岛做倚仗,继续往东北去。”

    张世杰明白了赵窉要干什么:“官家要我去中山,山南,山北三国”?

    “是的枢相,那三个蛮夷小国数百年来奉我华夏为正统,岁岁称臣纳贡,枢相只管放手施为,去那里扬我大宋国威”。

    张世杰有冷汗冒出,这是官家?自官家跳出了崖山,对这海上似乎也有大筹谋。

    “我想让枢相开辟出一条水路,从琉求到达倭国,若忽必烈真的去打倭国,或许我们也可以寻机得些便宜”。赵窉笑了一下,有些猥琐。

    “谨遵圣命”!张世杰内心激动,忙不迭的再次躬身领命。

    “张将军,我们是不是该去找找那个石炭了,我们可是有君子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