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歌宋 » 第二十八章 福源宝地上天赐

第二十八章 福源宝地上天赐

    那个石炭矿并不难找,往东走了二十里,果然能见到一个大坑,方圆百丈,四周的土石松软,坑深约有百丈。

    一个军士小心的下了坑,在坑底扒开松土,裸露出黑色的石头。

    又有几个军士背了竹筐,从坑底取回了几百斤黑石头。赵窉拿起一块,细细打量。那石头甚是沉重,紧实,在阳光下泛出黑黝黝的光,就忍不住大笑起来。

    “将军请看,石炭你也是见过的吧,军中打制铁器少不了用它”。

    张弘范拿起一块石炭看了看,“官家明鉴,这是最好的石炭,没什么杂质,烧出的火苗是蓝的,温度高,炼铁最是合适”。他终于克服了最后的尊严,肯称赵窉为官家了。

    “我可以把这石炭再提炼一下,让燃起的温度再高些,这样用来炼制百炼钢是不是更好啊”。

    张弘范心里一惊,他自然知道百炼钢的好处,用百炼钢打制的刀剑既硬且韧,不容易折断,也不容易卷刃,用来打制箭头,破甲能力倍增。只是打制百炼钢受石炭温度限制,需要反复加热捶打,产量很低。

    “官家,你是说会把提炼的办法教给我”?张弘范的声音有些颤抖,火药配方,小皇帝或许会给他,或许不会,只是拿个噱头来哄自己给他当奴隶使唤,可这石炭若能再提炼,使燃烧的温度更高,那百炼钢的产量将无可估量。石炭矿就在眼前,随时可以提炼。这提炼石炭的法门毫不逊色于火药配方。

    “我自然会告知与你。”赵窉似乎有些激动,拔高了声音:“将军且看,这里平原如此广阔,开垦出来何止万顷良田。这里海滩平缓,又可以围出多少捕鱼场,这里群山万壑,既有石炭,必有铁矿,铜矿,金矿。此岛是上天赐予我大宋的福源宝地,若我不取,就如入宝山而空手归”。说到激动处,赵窉小手一挥,已不似七岁稚童,竟有些一代雄主挥斥方遒的感觉。

    张世杰,张弘范肃目躬身,浑身冒着冷汗,皆不敢言。

    接下来几天,岛的尽头处,浓烟滚滚,被海风吹的乱窜。

    军士背出的大块石炭,被砸成拳头大的小块,用清水冲洗了,自然吹干,石炭又被堆成堆,点燃了,待火苗旺盛的时候,又拿石炭覆盖住火焰,直至盖严实了,看不到明火,只有浓烟从缝隙中滚滚冒出。张弘范和张世杰盯得死死的,眼睛熬得通红,依然十分亢奋。官家说那浓烟是石炭中的杂质,去掉以后,石炭就能烧出更高的温度。

    待浓烟基本冒完了,就扒开石炭堆,石炭变得通红,一个个似小圆球,拿水把火浇灭,自然降温。将小圆球收集起来,再次冲洗,洗掉灰烬和碳渣,焦炭就制成了,官家称这是焦炭。

    “将军,这制备焦炭并不复杂,只是用水颇多,且用过的水含有太多的碳灰碳渣,容易污了河水,你还需细细筹谋一番,建个大的作坊,既好取水,也好排水,又不能影响屯田和捕鱼”。

    “官家圣明,我晓得的,我会好好筹谋一番的”。张弘范红着眼睛,恭敬的回答。

    “待你的军卒来了,就开始吧,开矿,烧炭,屯田,捕鱼,具体如何分派人手,你和二位相公商量着办吧”。

    “谨尊官家旨意”二张躬身领命。

    赵窉想向东折返,绕岛走一圈。张世杰阻拦,说东边皆是高山沟壑,蛮夷众多,还未探明虚实,官家不该以身犯险。

    赵窉看看那五十个禁军悍卒,弓弩齐全,佩刀雪亮,每人还背了十个小竹筒,又看看柳娘,腰间鼓鼓囊囊的,再看了一眼插着鸟毛的捕快,捕快正朝他谄媚的笑着。

    “枢相,就是些蛮夷而已,有这些禁军侍卫,必无大碍。”

    张世杰不敢再劝,又点了五十名御营军卒随驾护卫。

    张弘范留了下来,与张世杰商讨建作坊的细节。

    东边也有诺大一片平原,郁郁葱葱,有少数夷人居住,见了赵窉一行人,只是默默的看着,也不跑。

    再往前走,就进入长长的山谷,两边高山林立,中间最窄处约莫三四里宽。站在谷口,赵窉有些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若布置一下,酷似函谷关,守护了老秦人数百年。

    一路缓行,赵窉详细看着地貌,说是峡谷,里面也很宽阔,一营人马像蚂蚁在爬。两侧山峦起伏,一条河在谷中曲折流淌,许是夏季,河水流淌颇急。风在山谷间徐徐吹着。有的山坡上有稀稀拉拉的木屋,竹屋,有开垦的田,稻谷翠绿,一些夷人站在屋前,看着这些奇怪的外来人,有些人还在指指点点。

    “官家,这里是世外桃源啊”!苏刘义有些感慨。

    “是啊,殿帅,你看那些夷人,种田,打猎,又没有朝廷收税,地多的用不完,世世代代相传,他们的祖先怎么就找到这样的福地”。

    “也不是什么都好的,官家。”捕快催动毛驴赶了几步。“东边的蛮夷受大山阻隔,更加不开化,相互也打架,西边的夷人还可以交流,与我们换些铁器,麻布,东边的语言不通,也少与西边的交流,这山谷中可以种田,再往山里去,就和野人差不多了”。

    “嗯,山里我们也要走走吧,找到可以沟通东西的山路,仅守着西边的平原怕是不够的,一旦元军登了岛,我们还可以往山里撤,这茫茫大山,想找到我们也是不易”。

    “官家圣明,山中的谷地,隘口也适合防守,只要把元军拖住了,总有转圜的余地”。苏刘义深以为然。

    一路走了五天,已经走出峡谷,前面又是一片宽阔平缓的平原,东侧紧临大洋,西侧是巍峨群山。

    “我们似乎把东侧走完了”。赵窉抬手指向大山,“翻过这些山,我们就能回到行在了”。

    苏刘义抬头望着远处的高山,有些犹豫,不知道山里是不是有野人,能不能护了皇帝的周全,又回头看看山谷,似乎夷人也没那么野蛮。

    “官家,今日就在山脚下扎营,明日进山如何”?

    “旦凭殿帅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