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伟大的孤独者 » 第十六章 心湖夜钓 2

第十六章 心湖夜钓 2

    回来的时候,夕阳已经渐渐地落入了远方山岭背后,但余晖不舍光芒,轻柔地含羞般渐渐暗淡,延绵的山岭上还挂着一丝金边。飞鸟归巢,农人返家,直到炊烟袅袅升起,夕阳才完全隐没了形体与光辉。

    老江把车子停在了校园里的老树下,然后漫无目的地在校园里一圈接着一圈地走着。从镇政府回来后,他突然觉得两边的肩膀特别沉重,特别重,似乎有巨担在身。

    走着走着,他走到了学校门口,看着不远处刚刚长起的甘蔗苗,他笑了笑,心中又生出一些力量来。

    子孟镇的小溪小何诸多,潺潺的春水声声声入耳,他便踱步循声而去,走走就走到了一条小溪边。溪水柔,春草绿,岸上炊烟起,房前房主勤。

    突然有一个声音传来:“江老师!”

    老江在溪水边发呆,没有注意到有人在喊他。

    “江老师!”

    他还是望着潺潺的流水远去,没有听到一般站在小溪边。

    “老江——”

    这时,他回过神来,然后顺着声音来的方向看去,看到的是子孟中学的韦老师——韦老师家就住在这条小溪边上。老江这才想起,原来不知不觉走到了韦老师家来了。韦老师也是个淳朴热情的人,他常常邀请老江到他的家里去筛米酒。

    相逢不如偶遇,今晚上韦老师一定会留着他在家里筛米酒了。明天是周末,是做大事的开始,今晚权且痛饮一番,于是他大步沿着小溪边走向了韦老师的家。

    走到小屋前,韦老师正在清洗田螺,那些田螺是他昨天在门前这条小溪里摸回来的,养了一天一夜,泥沙已经吐干净了。

    看着韦老师在忙碌,他看了看那个露天的小灶台上摆着切好的辣椒、大蒜、姜片以及炸好的带皮鸭脚等,于是他问道:“韦哥,看来今天是吃广西的名菜——田螺鸭脚煲了。现在还有什么需要我动手的吗?”

    韦老师抬头看向他,笑笑说道:“看来深圳的江大老师对我们广西的‘桂菜’是十分了解的,光看配料就知道我要做的是什么。其他的我已经备好,就劳你大驾帮我切一下酸笋吧——这道菜要少了酸笋,那味道是要大打折扣的——这就好比学生参加中考少考了一门学科一样。”

    说完,两人大笑!

    待所有食材与配料都备好后,韦老师亲自烹制,先是冷锅下猪油,将田螺进行炒制,大火爆炒三分钟后加入酸笋、辣椒、大蒜、姜片以及少许的八角、香叶、桂皮、草果、丁香,等配料炒出香味后,加入一瓶啤酒,再淋上一大勺提前用香葱、芫荽、洋葱等熬制好的红油,最后把炸好的鸭脚连同所有食材转入砂锅中以文火煲三十分钟,剩下的就那些山岭里捡拾回来的干柴了。

    灶炉火旺,溪水流缓,虫鸣嗡嗡,渐渐地砂锅里的香气开始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反复问韦老师:“阿爸阿爸,还要多久才能吃饭?”

    韦老师只回答说“快了快了”。

    起锅咯——不一会儿,香气扑鼻的田螺鸭脚煲就端上了桌,老人与孩子都围到了小溪旁大树下的饭桌旁,幸福也享用起来。流水声、虫鸣声、谈笑声,让这个春夜里的晚餐听起来犹如协奏曲一般美妙动人,他们与它们交织在一起诠释了什么叫乡村农家平淡而珍贵的幸福。

    韦老师端来了米酒,大人们也开始筛酒了。

    溪水流,虫鸟鸣,转坐筛米酒,君心愁难平。那天晚上,韦老师和他的家人都跟往常一样热情,老江也饮得极尽兴,每一杯浑浊的米酒都像一颗质朴的心,如一份暖人的情,让人甘愿痛饮千杯,哪怕会醉卧溪边也甘心。

    春夜的月,渐渐爬上了树梢,又悄悄地爬上了屋顶,它温柔地俯视着温情的农家人。

    也许是田螺鸭脚煲太过美味,被吃得干净。酒饭之后,韦老师又找来了钓具,带好了电筒,说要带着老江到屋后二里地外的“心湖”去夜钓。

    韦老师边收拾边对老江说:“老江,走,我们一起到‘心湖’去钓鱼,那里有不少的罗非鱼、鲈鱼、鲳鱼之类的,对了,还有一些桂花鱼,不过那桂花鱼不太聪明,不大容易上钩,就算是‘老钓竿’难得钓上一条来。今夜看看我们的运气如何。”

    老江说道:“心湖?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你不是我们子孟镇本地人,不知道也是情理之中。”

    “心湖,这名字很特别,有什么说法或故事吗?”

    “名字嘛,其实原来它也不叫‘心湖’,以前大家都叫它为‘勺子井,不深,但很大,我们小时候,那口井是全镇人的唯一水源。后来不知怎的,常常下大雨,大雨冲到了井里,日久天长它的形状竟然慢慢形成了一颗‘心’状的图案,后来大家就叫它‘心湖’了。至于故事,我们子孟镇的百姓都比较迷信,一直以来都有祭拜井神的传统,据大家说镇上的人们遇到些什么不顺心的事,到那心湖边上默默地说一遍,回来后所有的不顺就慢慢顺了——当然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说着韦老师已经备好了工具。

    听韦老师这么一说,老江也来了兴致,决定一同去,夜钓心湖。

    两人沿着乡路,借着月光,来到了心湖边。

    第一次与沁湖邂逅,他便觉得心灵得到了洗礼。湖的四周没有围栏,有的只是老乡们用大小不一的石头简单地拦着,那形状一眼望去,犹如一颗心摆在人们在面前,湖水清明台银盘,在月光的清辉下那湖面又如一块磨平的铜镜,偶尔的小鱼小虾跃出水面,给水中那轮春月带来了一丝影动。

    他们把钓具准备好,下钓,点烟,时不时的几句闲聊,静待沉鱼上钩。

    幽光之下,心湖畔边,面对那幽幽的湖水,老江的心不由自主地乱了,像石头砸进了湖面,碎了铜镜,乱了波纹,也模糊了水中影。

    春月的映照,苍茫的夜色,春气的缓流过身旁,孤独突然地袭上了他的心头,并且肆无忌惮地践踏……

    不堪回首。

    刚刚踏上讲台时,自己一心只扑在工作上,没有去考虑过个人的前程;结婚成家后,亦是不求上进,傻得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去买房置屋,对于妻子强烈要求也不开窍,导致妻子离他而去;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凭工资就能过上幸福生活的他却完全不会顾家,把钱拿去资助西部山村的孩子,以至于兀兀穷年而身无余钱,甚至到了父亲病逝也拿不出钱来安葬,全靠弟弟出钱,以至于老家的乡亲们议论、指责与不解……

    如此这般,岂不是不贤不孝子弟了?

    哎——,我是真的白白读了那么多年的书!他轻轻地叹了口气。

    其实,他自己也无数次地怨自己,妻子如何“怒其不争”,乡亲们如何议论他“读书无用”,他也想学范文正公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终难以释怀。倘若杨教授在,一定能理解并支持自己,倘若阿爸在,也一定能理解与支持自己,可杨教授在远方,阿爸在天堂,如之奈何?

    他突然想念杨教授!

    他突然想念阿爸!

    他突然觉得孤独——而且,这份孤独太沉重!

    孤独是上天赋予的,还是自己赋予的?年近知天命的他,曾经是村里乡亲们无比羡慕并寄予厚望的唯一一个重点大学毕业生,一晃多年,而如今却一事无成,妻子走了,阿爸没了,还为葬父欠了不少债。

    如此这般,真是一个不孝不贤之人!

    水面上的浮标动了几下——鱼儿上钩了,但他并没有察觉到,仍然是看着那湖中的月影,心如湖水中的鱼虾一般,时而佁然不动,时而俶尔远逝。要不,就让自己做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吧,攒工资,置房子,买车子,孝亲人,今后再为自己娶个好妻子,一家人其乐融融过个工薪阶层的小康生活,岂不美哉?何苦去做那些要用尽全身力气的活?

    如此,也免得被人诟病“不孝不贤,读书无用”了。

    “老江,鱼上钩了鱼上钩了,起竿,快!”一边的韦老师冲他小声喊道。

    他慌忙起竿,钓上了一个不少的鱼,但鱼儿似乎不甘心就范,拼命挣扎,刚出水面就又落入了水中……

    “太可惜了,那条鱼应该有两斤重!”韦老师惋惜地说道。

    老江笑了笑,不急不躁地重新上鱼饵,下钓竿。

    面对那平静的心湖,又凭思绪飞扬。他想起了杨教授的一番话:纵使身如草芥,亦要心系苍生。想到杨教授,他的脑海中似乎又闪现出那些从书中一张张飘落的署名为“九歌”的捐款单,杨教授在老江心中的形象如泰山般高大而厚重!

    纵使身如草芥,亦要心系苍生!他的心,猛然间生长出一股力量,似暗潮涌动,又如春雷惊起,他的眼神也开始闪烁出光芒,像那湖春月映衬下的心湖!

    就让别人去做个幸福的“正常人”吧,我去做那个“正常人”眼中的傻子——老江这么想着,也这么决定着。

    他望向天空之中的皓月,告诉自己:明天的太阳升旗,开始让山岭变成良田沃土。

    就在这时,水面上的浮标开始剧烈上下晃动,老江知道有大鱼上钩了,不等韦老师冲他喊,他便用力一扯,一把收起鱼竿,一条大约两斤的鱼儿便到手了——是桂花鱼,是一条不易上钩的桂花鱼。

    韦老师欣喜若狂:“桂花鱼!桂花鱼!老江,你的运气太好了……本来这湖里的桂花鱼就少,并且极难上钩,这么多年来我就钓上来过一条不足半斤重的……你第一次来钓就钓上来一条那么大的桂花鱼,真的是太幸运了……”

    两人开心地点上烟,看到桶里的那条大大的桂花鱼,高兴不已。

    月亮渐渐升高,他们捡拾好工具起身回家。可还没有走两步,老江突然停了下来,俯下身子从水桶中双手捞出那条桂花鱼,轻轻拍了两下鱼身,便将它放加回了湖中。

    韦老师想阻止,却为时已晚:“你是不是饮醉了我的老江同志啊,好不容易才钓上来的一条桂花鱼就这么让你给……”

    看着韦老师心疼的模样,老江又给他递了一支烟,并亲自给他点上,说:“你说的,这湖里的桂花鱼本就不多,如果我再不把这条放回去,那湖里的那些桂花鱼岂不很孤独?”

    事已至此,韦老师也无可奈何,只好报以那七分醉人的笑容。披着月光,两人有说有笑地往回走去……

    身后的心湖在皓月的映衬下,平静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