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元气三国 » 第四十八章 黄巾起

第四十八章 黄巾起

    重骑兵冲锋陷阵,必要时近身搏斗,一般用于冲击军阵,完成最后的收割与率先突破。

    轻骑兵袭击骚扰,迂回穿插,讲究兵贵神速,亦能大量杀伤敌人。

    弓骑兵也是轻骑兵的一种,主要实行游射攻击,以箭阵射杀敌人。

    战士们吃最好的伙食,接受最苦的训练!

    这是在经历失败之后,周杰对自己麾下士卒的基本训练要求。

    纪律严明,训练刻苦,意志磨练,思想教育,竞技练兵,在兵器武技的磨炼上,比之以往更为严厉百倍。

    在他的军队里只崇尚强者,文武双全的强者更会受到优待,这一点从严格的伙食等级标准上,就可以看出一二来。

    这种制度,能够激励后面的士卒奋发图强。

    在他的军营中,初入军营身为大头兵不用担心,周围的所有人,都会用行动告诉你应该怎么做,包括军队的军规。

    只要你能够在训练和课上认真学习,提升自己的实力。

    在一年一度的大比武上,将成果展现出来夺得名次,便有机会得到地位的提升,待遇的升级,从各个方面改变自己的人生。

    很快,半个月之后,朝廷发来嘉奖。

    周杰在忠义刚正的名声加持中,以及董卓刻意的宣传和金钱的攻势下,名声很快传到了汉帝刘宏与朝堂百官的耳中。

    刘宏细细看完周杰在大汉活动的全部信息,他的履历几乎完美,从草原声明崛起一路血战,年轻一代鲜有敌手,到如今的无畏忠义之名,几乎无可挑剔,唯一的不足,大概便是其从商的经历。

    一介巨商豪贾,竟然买官入军,有钱有粮有军队,似乎有些不妥。不过喜欢买卖官爵的刘宏,并没有这种感觉,他的目光反而盯着周杰被俘虏三年,仍然对朝廷忠心耿耿的事情上,特别是那首诗,每次读来都让他倍感喜爱。

    如此忠勇之臣,大汉朝堂上少之又少,下面的官员少有一心为公者,绝大多数都会优先考虑家族利益。

    皇帝很欣赏周杰,于是没有和朝堂上的那些老家伙们扯皮,而是自己做主,发了一道圣旨升周杰为骁骑校尉。

    张让自然明白这位陛下的心,浅笑道:“奴婢恭喜陛下得此忠勇之臣。”

    刘宏手中拿着从红台发来的情报,神色淡然道:“阿父,周泓英娶了两个羌族女子,这其中是否有些猫腻。”

    张让道:“陛下英明,那羌蛮嫁女是假,真实目的是想下咒害死我大汉忠良。不过这件事已经被董卓的主薄李儒解决。”

    “那位羌族大祭司过于自信,没有防备之下,时日恐怕也不多了。”

    刘宏呵呵一笑:“那便好,那便好。还有,这太平教竟然能帮助朝廷安定地方,不错不错。”

    张让目光一闪:“陛下圣明,奴婢也觉得这天平教不错,只是地方上的大族多有不满,希望府衙能够打压一下太平教的势头。”

    “哦?”刘宏轻笑道,“说说看,怎么回事?”

    张让毫不避讳一五一十地将情况说了一遍,虽说那些人也给他送了不少礼品,该说的还是要说,对皇帝的忠诚绝对不能含糊。

    他们这些宦官很明白,自己的等人在那群士人眼中就是个屁,自己这些奴才的权力,都是皇帝给的,不效忠皇帝,难道效忠那些把自己当成屁的士族?

    刘宏听完嘴里笑呵呵,思绪早已飘到了洛阳城之外,大汉的天下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吗?

    自己买卖官爵,纵情享乐,想必那些家伙已经将自己这个皇帝轻看如傀儡,待到自己信奉太平教,专长生术,料想这些人只会愈发的安心。

    “传朕旨意,太平教乐善施民,救治百姓,安定地方,术法有道,地方官员不得为难太平教众。”

    “听闻太平教大良贤师张角,学自昆仑仙道,医法无双,闻其有起死复生,长生不老之法,朕欲沐浴更衣,拜读仙书,请教太平仙法------”

    这道圣旨一出,大汉官方对太平教的打压骤降,连地方上不可一世的士族也收敛了许多。

    大良贤师张角接到圣旨后,亲自动身前往洛阳皇宫,与皇帝讲解太平道仙法。月余之后大良贤师张角飘然离去,不几日皇帝开始秘密闭关修道,炼制丹药,朝中事务多是敷衍了事,宦官与士族党人的权力争斗越发严重。

    -----

    董卓趁机脱离宦官集团,投靠了更有前途的新主子,四世三公的袁家。

    周杰无双忠义的名气和经历,在士人眼中极得推崇,是难得炫耀的资本,董卓在西羌的赫赫战功,更可以为他们士人脸上增光。

    在袁家人以及那些党人眼中,这其自然也有他们一份识人之明,举荐能臣的功劳。

    朝中党人开始大肆宣扬周杰和董卓的忠义与战功,告诉天下所有的士子,我们是如何如何的有眼光,如何如何的为朝廷发现了人才,不拘一格地举荐了人才。

    董卓边疆悍将,能征善战,周杰忠义无双,有勇有谋,这可都是党人为大汉发现的人才。

    原本像周杰这种小人物,泥腿子出身,卑贱的商贾,根本就入不了袁家的眼。

    现在有了忠义的名头在身,却成了大汉风向标杆般的人物。

    这些儒家士人,甚至专门弄出了一个名单,上面的人被他们吹的天花乱坠,各个都是道德与才能双高的大才。

    “这老袁家几个意思,认识吗,就想当我的主子!”看着面前堆积如山的礼品,周杰眼神中带着赤裸裸的讥讽之意。

    崇庆嫣然一笑:“哪相公打算怎么做?”

    周杰目中闪过一丝隐晦的精光,反问道:“夫人觉得呢?”

    崇庆淡笑道:“虚与委蛇。”

    周杰转头看看安舒雅,见她正吃得欢实,就打消了询问的念头。

    这姐妹两个性格天差地别,相处三年都没看出有什么问题,姐姐沉稳多智,妹妹天真烂漫。

    崇庆更是向李儒暗中报信,救下了自己的性命,无论这么看都没有问题。

    管家在旁边问道:“少爷,那袁家的人还见不见?”

    周杰道:“见。不光要见,更要好好招待。”

    管家道:“属下这就去准备宴席。”

    招待完袁家的人,周杰转头继续去训练自己的士卒,提升麾下军队的战力,训练战阵之法,尽力不让悲剧再次发生。

    而袁家,无非是他捞取好处的一棵大树。

    乱世来临,实力为尊!

    关于这一点,董卓亦是如此想法,背靠大树好乘凉嘛。

    崇庆,政治嗅觉极为灵敏,当即出言道:“夫君,我听说袁家四世三公,朝中威望很高。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天下士子都很尊崇。”

    “如今把夫君抬出来,宣传自己的识人之明,是否另有深意?”

    周杰没有多想,不在意道:“儒家思想,最喜欢宣扬忠义,随便再给自己脸上贴点金,不必在意他。”

    崇庆却是不信:“汉人最是狡猾。”

    “得了吧,是人都一样,那个没追求。”周杰笑道。

    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朝廷中君臣昏庸,党争不断,宦官专权。

    天下间官吏贪污,门阀兼并。

    门阀兼并的情况,从东汉建立开始便一直存在,直到今天。

    百姓们也并非实在活不下去,生存环境也确实是在不断恶化。

    经过太平教的事由后,世家大族看到了其中存在的生存灭亡的危机,纷纷改变对待佃户的态度。

    可惜人的欲望一旦开始,便不会再愿意停下来。见识过外面天空自由的人,又怎么会甘心回到从前的牢笼呢!

    看似强大的大汉朝庭,已在不知不觉中摇摇欲坠,根基动摇。

    很快中原地区爆发黄巾起义,在张角的谋划带领下,几乎波及了整个大汉天下。

    汉中平元年,这一年,正是丰收之年!

    战争引发的动乱,转瞬间将这一切全都毁掉了。

    天下动荡,兵祸四起,竟在丰收年间引发了饥荒,使得百姓相食。

    此次造反,张角并非是单纯地为了天下百姓,而是所谓的宗教叛逆,为皇位上的那位铲除威胁。

    他要黄天取代苍天,做天下人的大梁贤师。

    地方州府身份特殊的官吏、贪得无厌的豪门士族,全在黄巾军杀死杀绝的名单上,沿途无数百姓被黄巾军裹挟,所到之处残杀无辜,奸污妇女,无恶不作。

    从一开始,太平教就是一个颗用完即毁的棋子。

    黄巾军从最初的二十万人,迅速发展到了上百万人。

    声势浩大,惊天动地,沿途城县相继沦陷!

    在黄巾之乱时,地方百姓甚至去投奔当地世族寻求避难。汝南郡的百姓,就跑到袁闳的乡里避难,而黄巾军也对袁闳表示敬重,约定不去侵犯。

    黄巾军无恶不作,唯独对大儒世家,态度十分友好,没有冒犯之意。

    一时间汉朝廷的政权,陷入了风雨飘摇的灭亡危机中。

    最初的时候,世家豪门基本上没有理会黄巾军的叛乱,反正也波及不到自己。他们高墙深宅,豢养大量护卫私兵不惧流寇。

    直到后来黄巾军隐隐失控,开始乱来并触及到了他们的利益,甚至出现了氏族被灭门的惨事,氏族们这才决定出手,断绝张角的崛起之路。

    到了这个时候,张角自然也无需再演戏,黄巾军直接对大氏族大打出手,并首要诛灭其嫡系一脉。

    黄巾军叛乱爆发之后,汉廷上下惊怒非常,群臣表面忐忑,心里却不以为意。

    在大汉强军面前,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