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长喜卫郎马上 » 第59章 马上

第59章 马上

    破索式与破掌式的剑意带着灼热扑向八思八,这位萨斯加派教主嗅到了致命的危险,他来不及多想,不再吝惜内力,就要双掌拍出。

    就在这时,身后却又发生变故。

    杨改之竟然拼着受了赵复一掌,摆脱了三人夹击,攻向八思八腰肋。

    八思八只得又收回七分力,回防身后。

    进退失据间,灼热与黯然一前一后两道气息,将这位教主夹在中间,令他发出不似人声的惨叫。

    烟雾散去,八思八倒在地上没了动静,杨改之与卫鉴并排而立傲视众人。

    “还打吗?”卫鉴问道。他这次没再穿越回去,九阳小成后,内力竟奇异的没再枯竭。

    祁志诚、高长寿、慕容俊没了信心,他们不是死士,有利则来无利则退。但三人也都觉得卫鉴这话问得可笑,战到这份上,先收手的人保不准就要被对手追杀,想从容退走哪有那么简单。

    杨改之自然也不是天真的人,他只淡淡说道,“书生叫什么?”

    “德安人,赵复。”

    “你很好,这些人的武功我都破得,但其实破不了你的路数,你如果以命相搏,未必就不能胜我。”

    “这门功夫叫侠客行,我并未练成,不然单凭我一人就可拿下你。”

    杨改之摇摇头,“你心中缺少侠义。”

    “有一些的。”

    “不多,不必再试探了,你引我说话,该听出刚才那一掌让我受了内伤,再来试试?”

    赵复掏出一本书,扔给卫鉴。

    卫鉴瞟了一眼,看封皮上写着《伊洛发挥》,有些厌烦的说:“我要这玩意干什么,换成金子吧。”

    “你若肯听诗书,来燕州找我。”赵复这句话仿佛信号一般,高长寿、慕容俊与赵复一起又攻向杨改之,祁志诚则攻向卫鉴。

    全真派掌教祁志诚担心这卫鉴师承杨改之,也学过破解全真剑法的窍门,便不再使剑,转而用浮尘使出他派武功。他出身玄门正宗,又在这道教北方第一大派任掌门,浸淫武学多年,哪怕江湖上的粗疏武艺,经他使出,都有脱胎换骨的感觉。

    这下叫卫鉴当场便顶不住了。刚才看老杨头几招就压制住了他,还以为这祁掌教浪得虚名,真接上手才知道厉害,面对这样的武道宗师,即使九阳功已经小成,仍然招架不住。

    慕容俊和高长寿也招架不住,他俩的功夫本就比祁志诚差了一截,更没法跟本次南来的主力赵复、八思八相提并论,虽说一个是五岳剑派盟主,一个是大理第一高手,但在杨改之面前竟如土鸡瓦狗一般。

    两人只希望以层出不穷的奇招来拖延一二,给祁志诚创造击败卫鉴的时间。

    高长寿惊奇的发现,杨改之也在用一门指法破解自己的六脉神剑,只见他手指拈住后轻轻一弹,便有破空声响将自己的剑气击破,而后还使剑鞘如短棒,频频将赵复的掌力化解,那把木剑则只向慕容俊斩去,不过六七招后,慕容俊已中剑倒地。

    高长寿下意识的看向卫鉴那头,他还站着,虽然已摇摇欲坠,但仍是站在祁志诚面前,他身边还多了个使剑的孩童,正是那日与自己对峙的不知姓名小子。

    “小心。”赵复大喊。

    与此同时破空声响也传来,高长寿双指只来得及点出两下,就被打中了身体,但他的六脉神剑也终于击中了杨改之。

    看着面前老者身子一晃,正在与他拆招的赵复才发觉,杨改之竟然真的是内力将尽了。

    飒沓如流星,赵复一掌快过一掌,要将杨改之生生耗死。

    又一掌打出,却见杨改之弃了剑鞘,猛的往后一退,直接退到了祁志诚身旁。祁志诚大惊,忙使出九真上书中的一招,然后在他的惊讶目光中,杨改之使出一模一样的一招。

    同样的武功招式,可修行有高下,后出手的杨改之反而一掌击中了祁志诚,然后看着这道士重伤倒地。

    可赵复不忧反喜,这一掌汇聚了杨改之剩下的全部内力,见他在风中摇摇欲坠的模样,心知最后还是我胜了!

    腾空而起扑向杨、卫两人的赵复念头才起,就听到杨改之说了句:“内力给我。”

    卫鉴双掌搭在老杨头后背上,辛冲则马上持剑在一旁护卫,身在半空的赵复再无退路,毫不犹豫使出绝招。

    意气素霓生。

    那年蒙人伐宋屠城,赵复自己侥幸被姚枢所救,但家人亲友全都死于乱战中,他自己月夜赴水自沉,结果又被姚枢救下,在尸山血海间,他终于想到自己还有一件事可以做——传续儒家学问。正是因为自己的投降,程、朱之学才开始在北方传播开来。

    杨改之,你说我缺少侠义......睁开眼看看,我赵复的意气,跟你杨改之的侠义之气有何区别!

    赵复心中所想,老杨头自然无法回答,但他其实也回答了,用手中剑。

    左手接收着卫鉴源源不绝的内力,右手握剑斩出。

    明明是木剑,却斩出了如霜雪明亮的剑气,杨改之一生的意气都深藏其中。

    脱剑膝前横,五岳倒为轻。

    杨改之站着,赵复却躺下了。

    定辽、李靖、慕容楠等人也不再和彭莹玉一行人纠缠,又击退赶来增援的周丰资和水鬼后,拼命救下倒在地上的几大高手。

    杨改之没有要拦的意思,卫鉴也没拦。

    直到敌人跑远,远的再也看不见的时候,卫鉴坚持不住了,他想要跟老杨头笑一笑,然后再倒下。

    太阳已经完全升起,光芒浓的化不开。

    当卫鉴扭头时,还未来得及露出笑容,老杨头倒下了。

    EZ城外。

    一文一武二人骑在马上,看着士兵在拆除敌军营寨。

    “多亏贾相公神机妙算,蒙人都退走了。”说话的是那武将,身材极其威武,一双大脚插在特制的马镫里,胯下骏马明明已够雄壮,但在他的衬托下,反倒像是一头驴。

    “其实不用我谈,再等几月大暑到了,蒙人一样退走,可惜,朝中丧了胆,一刻都等不得,枉我背了骂名。”这文官一身绯色官服也遮掩不住纨绔风流习气,身配华贵玉带,手中笼着一个蛐蛐笼子。

    “相公单单和谈,又没称臣,又没岁币,哪个小人敢骂?”

    “你也说是小人了。”文官伸手抚摸着骏马鬃毛,初升的日光照在脸上,若有朝中大员在此,肯定知道这是当今圣上眼前的红人:贾似道。

    一旁与他平行乘马的,自然就是吕文德了。

    这一文一武,已经是整个荆湖地界乃至于整个大宋抗蒙防线上的头面人物。

    又嗤笑一声,贾似道完全不掩饰,露出了平日里的形象。“我昨天在船上赌钱,听说你豢养的那个什么镖局的头头,前些日子让人打了?”

    “打就打了,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常年走镖,该是有点本事的吧。”

    “有点,比我军中的解风厉害些。”

    “哦,打人的是谁?”

    “没问,那帮人也活不了几天了。”

    “要是有宗汝霖、辛稼轩那样的武艺,给我留着,有大用。”

    吕文德露出难看的笑容,不是苦笑,是他本人就是个难看的人。“这些废物哪能有宗大侠、辛大侠的本事,差远了。”

    “也罢,这帮组织私兵的人,死干净好,我该回去了。”

    “我送贾相公。”

    “不必了,我今天就回行在,京湖军政就交给你了,提前恭喜京湖制置使吕太尉了。”

    还是那幅难看的笑容,吕文德谄笑道:“要不是贾相公发话,我吕某人哪有今天!”

    贾似道回行在了。

    行在,也就是临安。

    其实临安一直不是宋朝的首都,法理上的首都还是在开封,临安只是权且安身的地方,这一‘权’就权了百余年。

    宗泽死前曾收复过旧都开封,满心欢喜的要迎皇帝回这昔日大宋的中心。

    皇帝不敢回。

    与凶猛的外敌相比,皇帝更怕自己人。

    什么岳家军、宗家军、飞虎队,这帮私兵,死了最好......

    滚滚长江东逝水,过河?朝廷才不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