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偏安王业 » 第十五章 攻心计

第十五章 攻心计

    “钟兄这好像不是攻心计,更像是诛心计。”孔玉打趣说道。

    “所以说只能用先生的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日,孔玉带人到青丘挨家挨户拜访,寒者送衣,饥者送食,病者送药,老者送安,青丘百姓人人心向周乾,而城中士兵见状,每逢遇到孔玉也纷纷表示感激。

    ……

    “看来这周乾也是外强中干,这么多天了,竟然连个屁也没放,王爷又怎么样,到这儿不还是得乖乖听我的话?”刘翼满不在乎的说道。

    “大人,如今青丘中人人心向周乾,连军中也有不少人再无战意。”下面,一名叫张封的将军说道:“末将担心,若是如此下去,只怕人心涣散。”

    “那就将那些士兵斩首示众,军中禁止家属传阅,禁止士卒探亲。”刘翼大手一挥说道:“这凉州,还有人敢不服我?”

    “大人,末将怕如此做,士兵心生不满。”张封说道。

    “不满又如何,难道他们敢忤逆我?”刘翼骄横的说道。

    张封见状,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默默退下,而刘翼手下官员依旧是载歌载舞,毫不耽误。

    这人群中只有嵩献面带忧愁,不断叹气,对于刘翼嵩献十分清楚,仗着自己武艺高超便飞扬跋扈,在这凉州经营多年,对凉州有威无德,凉州人早就心生不满,但却因为刘翼手中的军队,都不好说什么,之前刘翼能站着凉州无疑是三个原因:一是刘翼自身武艺高超,初来之时便以武建功,凉州人那是都很惧怕,二是凉州之前为蛮夷之地,朝廷收服后害怕生变,便不许凉州出现本土军队,而刘翼来了之后,靠着自己的实力和威压硬生生的拉出一批军队,这军队中有中原人,有凉州人,甚至还有匈奴人,三是凉州人心涣散,各自为政,而周乾来了广施仁政,使得人心归附,心甘情愿为其卖命。

    如今三个优势以没了两个,嵩献不知如今刘翼还如何能与周乾对抗,嵩献作为臣子,虽是看不惯刘翼的做法,但儒家那一套思想却早就深深扎根于心中,因此,无论刘翼做的多荒唐,都会效忠于他。

    嵩献独自离开后,便去找了张封,见到张封正要拉出士兵斩首示众,嵩献也是快步上去制止。

    “张将军,快快停下!”嵩献大喊道。

    张封看到是嵩献过来,便以为是刘翼又下何指令,于是问道:“嵩大人,又有何指令?”

    嵩献看了看身旁的将士,张封便明白了其中含义说道:“刘翼大人仁慈,饶你们不死!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你们各自去领一百军棍!散了吧!”

    待到将士散去,嵩献才缓缓开口说道:“张将军,这青丘怕是要变天了。”

    “嵩大人莫要开玩笑。”张封本以为嵩献在跟自己开玩笑,但看到嵩献面带苦笑,双手更是抖动个不停,张封这才严肃了起来问道:“嵩大人何出此言?”

    “张将军,我们太难了小看这个凉王殿下了!原来凉王殿下早早便来了凉州,而身边人更是早早广散仁义,如今凉州只剩下青丘一处人心还没归附!”

    “大人这话,莫不是他们要攻打青丘了?”张封严肃的说道。

    “这还是最好的结果!若是双方真排兵布阵,鹿死谁手还不好说,甚至若是凉王殿下输了之后,还会有人倒戈心向我们,但若任由发展下去,任凭刘翼大人杀士卒,任由凉王殿下收买人心,到那时,怕是整个青丘无一人可用,到时刘翼大人便真成了孤家寡人!战死疆场还算留得个美名,但若是因军中哗变,而逼的各位官员自裁当场甚至绑去向凉王大人邀功,那恶名便要传于后世了!到那时,民心不向,士卒不归,便再无回旋的余地了!”嵩献声音有些微微颤抖,不知是害怕还是别的什么。

    “凉王殿下那边能人辈出啊!”嵩献又叹道。

    “嵩大人,那这事刘翼大人知道吗?”

    “刘翼大人又怎会听进我的进言?况且,明知危害的发生却不多加制止,这难道不是忠臣应该做的吗?难道只因为君主不听从自己的意见就不为君主考虑,这难道就不是身为臣子表达忠心的方式吗?如今刘翼大人身边奸臣环绕,每日进的谗言数不胜数,我们作为忠心的臣子,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奈何君主收到了小人的蒙蔽,我们的进言无法传到君主的耳中,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要做好一名臣子的本质工作,尽到臣子的忠啊!”嵩献悲愤的说道。

    而张封听到这番话后,对嵩献更是肃然起敬随即问道:“嵩大人,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张将军,你现在立马派人出城,坚壁清野,随后便派遣重兵严守城门,能拖几日便是几日,再时,将军再率兵出战,以挫敌锐。”嵩献说道。

    “好,那我立马去办。”张封一拱手便立刻翻身上了马。

    随后的几日,张封便派遣士兵将城外的粮草运到了城中,一切物资皆不放过,甚至连孔玉的那片竹林也都遭了殃。

    ……

    “看来孔兄的攻心计是完成不了了。”钟琳笑说道。

    “看来刘翼身边也是有能人啊,可惜我那片竹林了,废了我好多的心血,没想到就这么毁了,可惜,实在是可惜。”孔玉摇头叹气道。

    “既然孔兄的攻心计行不下去了,那便到我了。”钟琳在一旁说道。

    “难道钟兄要用那诛心计?”孔玉问道。

    “杀鸡焉用牛刀?如今刘翼坚壁清野,就是为了日后闭城与我们对峙,我们只需派十人进入城中,散播消息,说刘翼如此做便与周乾殿下撕破了脸皮,下一步便是要杀掉心向殿下的人,下至平民百姓,上至高官,一个不留,而周乾殿下则是深知刘翼与匈奴人私下交好,行的是讨逆之举,若是不归附,便视做刘翼同党,破城之日,一个都不放过。到那时,我们便将一个城门定做出口,与百姓里应外合,破门之后放百姓出城,到时,城中之人便介是刘翼同党,我们作战也无需顾虑了。”钟琳将自己的计谋说出。

    “先生,你如何确定百姓一定会与我们里应外合逃出城中呢?”周乾不解的问道。

    “趋利避害乃人之本性,这是其一;当有人告知日后的灾难将要降临到自己的身上,无论真假与否,一旦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那便会无休止的将灾难扩大,而会越想越怕,这是其二;而逃出青丘则是他们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定会拼命去抓。”钟琳解释说道。

    “钟兄一石三鸟,好计谋,对人心的把控在下佩服。”听到此处,孔玉也佩服的说道。

    “歪门邪道,不足挂齿。”钟琳摆了摆手说道。

    “那我们又该选取哪个城门?”周乾问道。

    “选取西城门;我大军到时必会从南城门进攻,若选北城门,则无法观察形势,且若刘翼逃出与匈奴人汇合则日后必成大患,若选南城门,到时城中百姓冲出则会冲散大军,若此事刘翼派兵出战,我们必被打败,剩下的只有东西二门,据我观察,西城门有一片树林,可在此设伏兵,若是刘翼出战,则引伏兵便可杀个措手不及,况且此树林到西城门超过百步,弓箭也难以触及,所以也无需担心放火烧林,而东城门为一片荒地,大军在其中则如同案板上的鱼肉,若对方居高临下射箭,则我大军则无遮挡之物,徒增军士伤亡。”在一旁许久未出声的赵正说道。

    “好,那便这么定了。”周乾说道。

    随后,钟琳便挑了几名士兵,伪装成了普通百姓,混入了青丘。

    又过了几日,果然如钟琳所说的那样,青丘就此紧闭城门,出入皆不许。

    周乾也是趁此将大军拉了过来,将青丘围了个水泄不通,同时以王命命令刘翼开城头衔,同时列举刘翼私通匈奴的十大罪状。

    而这罪状与流言便如同滴入水中的墨一般,一旦散开便无法控制,一天没到,这言论便散播到全城各处都是。搞得人心惶惶。

    “完了,这下是彻底完了,自己终究是棋差一招啊!”嵩献流着泪对张封说道。

    “嵩大人何出此言?”张封问道。

    “这流言已是无法控制了!青丘百姓终归是与刘翼大人离心离德了!此战,民心不向,道义不在,青丘破城早已注定!”嵩献说道。

    看到一旁的张封沉默不语,嵩献也是下定了最后一次决心:“我要为刘翼大人进最后一次言!”

    到了刘翼宅邸,嵩献见到刘翼还在与其他人享乐,便气不打一出来,上前翻了桌子。

    而众人又何时见过嵩献发过如此大的脾气,全都呆愣原地,而刘翼见状也是生气的质问道:“嵩献!你好大的胆子?你要做什么?难道要造反不成?”

    “大人!都火烧眉毛了!大人你怎么还有心思玩乐!”嵩献悲愤的说道。

    “不就是区区谣言,我早已派人将那几日心向周乾之人抓到斩首示众了。”刘翼说道。

    “大人,不能杀啊!杀了我们就彻底没有回旋之地了!”嵩献悲声说道。

    “嵩献!我倒是要问问你!你若不坚壁清野出入禁止,这谣言如何能传进来?难不成你是那周乾的细作?”刘翼愤怒的说道:“拖下去!打入大牢!”

    左右侍卫听完也是一人拉着嵩献的一条手臂,向外拖了出去。

    “大人误听谗言,这凉州要变天了!”嵩献竟悲凄的哭了出来。

    张封从门外走来便见到嵩献如此惨状,阴沉着脸对左右侍卫呵斥道:“放开嵩大人!”

    “将军,这是刘翼大人下的命令,我们兄弟二人也是奉命行事,希望将军不要为难我们。”侍卫说道。

    张封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与嵩大人说上几句话,你们先回去吧,说完之后我亲自送压。”

    侍卫也不好多说什么便转身离去。

    “嵩大人何故如此啊?”张封问道。

    “哈哈哈!我嵩献自认所做之事皆是忠君之事!嵩献虽愚钝!却也知忠臣岂有侍奉二主之理?今日我的君主遭于了灾难,却被奸臣所扰乱,不知其危害的发生,我多次进言,我的君主却不能采纳,这不是我的罪过,亦不是君主的罪过,实在是奸臣的权力太大了!使君主的眼睛分不清忠奸,耳朵听不到忠言,鼻子闻不到香气,嘴中下达不出有利百姓的指令,舌头尝不出味道;如今我向君主进言,君主却冤枉我是别人的细作,但如果君主能过采纳我的谏言,使君主转危为安,那么我的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只是君主身旁的奸臣小人实在太多,今日,我愿一死,来用我的血来洗掉君主身上的阴霾,让君主目能视,耳能闻,鼻能嗅,口能言,舌能辩!”嵩献悲凄的说着,两行热泪也是顺着苍老的脸颊滑落。

    嵩献入仕几十年,尽心竭力,帮助刘翼安抚了多年百姓,但谁知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顿感心中悲苦,青丘无人不知嵩献,无人不知刘翼,后者施威,前者散恩,嵩献也知自己的话语传不到刘翼耳中,因此,也只是自己默不作声的做好一个臣子份内之事,但所做之事从未越轨谋私,高风亮节,不少人对嵩献也十分敬重,也深知刘翼为人,因此其他人对嵩献所求之事皆应允。

    正所谓闻者伤心,听者流泪,张封听完嵩献的肺腑之言后,也向嵩献作揖以示尊重,但也无可奈何,只得搀扶着刘翼向着监牢走去,越到监牢,二人的步子越是沉重。

    到了监牢后,张封又叮嘱狱卒一番才转身离去。

    出了监牢后更是快马加鞭赶到刘翼宅邸,冲进去后便单膝下跪抱拳对着刘翼说道:“大人!嵩献赤胆忠心!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愿大人看在嵩献年事已高的份上放过嵩献吧!”

    而刘翼则是置若罔闻,已经自顾自的与黄纪说话,而张封又劝了几句,刘翼依旧是不理不管,过了能有一柱香的时候,旁边终于有一官员看不下去,过来对着张封说道:“张将军,快起来吧,今日嵩献将桌子都给掀了,刘翼大人把你视作心腹才没有理睬你,否则你也早就收罚了!”

    张封听到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嘴角上扬,苦笑了起来站起身来说道:“末将告退!”

    随即便失望的转身要离去。

    就在这时,一士卒从外边慌忙跑来说道:“嵩献大人在牢中自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