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悲歌之力挽狂澜 » 第10章 控制李家

第10章 控制李家

    夜幕降临,一支由邓小五、郑熙、张鹏率领的小队悄然接近了李家。他们有的手持削尖的木头长矛,有的拿着沉重的石头,准备随时发动攻击。他们的行动迅速而敏捷,仿佛一群黑夜中的幽灵。

    “大家小心,别发出声音!”邓小五低声嘱咐着队友们。

    他们悄无声息地摸到了李家的围墙边,然后如同幽灵一般迅速翻墙而入。

    李家正堂中,李子墨与杨文远二人正悠闲地品着茶,聊着些无关紧要的闲话。

    突然,一阵急促的嘈杂声和喊杀声打破了宁静,仿佛一阵狂风骤雨即将来临。

    杨文远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他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他猛地站起,一脚狠狠地踢向那张精美的八仙桌。

    伴随着一声巨响,桌子翻倒在地,上面的菜肴如同彩色的瀑布般散落一地,红的、绿的、黄的,五彩斑斓,与地上的青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杨文远身手敏捷地抢上一步,腰间的刀已经稳稳地架在了李子墨的脖子上。他语气冰冷,威胁道:“你最好别动,老老实实跟着老子出来,否则老子要你吃饭的家伙搬家。”

    李子墨被杨文远的突然举动吓得魂飞魄散,他浑身颤抖,如同秋风中的落叶。他急忙求饶道:“军爷!军爷!有话好说,刀剑无眼,小心着点啊!”

    杨文远不为所动,他冷冷地说道:“既然你知道刀剑无眼,那么就乖乖听话。走!我们出去!”

    他挟持着李子墨走出了正堂,只见外面已经是一片混乱。李家的家丁与张鹏等人的小队正在激战,刀光剑影,喊声震天。

    杨文远高声叫道:“他娘的,都住手!没看到你们老爷在这里吗?”

    众人听到这声音纷纷停下了打斗,他们转头看向杨文远和李子墨,一时间场面竟然安静了下来。

    杨文远紧了紧手上的刀,再次威胁道:“李老爷,你的命金贵,我可不想伤着你。你赶紧和你的家丁说,让他们放下武器。”

    李子墨在生死关头选择了妥协,他声音颤抖地说道:“没听到军爷的话吗?放下武器啊。”

    家丁们听到李老爷的吩咐,哪里还敢反抗,他们纷纷丢下了手里的武器,跪地投降。

    很快,邓小五等人就控制了整个李家。他们没有伤害任何人,只是将李家的所有人都集中到了庭院中。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李子墨愣住了。他看着眼前这些手持武器的汉子们,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惊恐。

    李子墨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眷被赶到院子里,与那些曾经忠诚的家丁们一同跪地,心中涌起的绝望如同潮水般难以抵挡。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深深的无奈与痛苦,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此刻崩塌。

    杨文远拉着李子墨走进正堂,他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在了大厅正中的太师椅上。脚下是柔软的波斯地毯,色彩斑斓,充满了异域的奢华风情。他居高临下地打量着李子墨,眼神中透露着锐利与深邃。

    沉默了一会儿,杨文远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子墨,你家中到底有多少粮食和银钱?最好说实话。若是你敢有一句谎言……”他站起身来,指了指外面那些跪了一地的李家亲眷,“你的一个亲人就会脑袋搬家。”

    李子墨此刻已经四肢无力,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眼中满是哀求:“我知道你们不是刘泽清的官军,你们是义军。家中钱粮都给你们,只求你们放过我的家人,家中一共还有存粮一万担,银子八千两,黄金二百两,金银首饰、名人字画不可计数。”

    杨文远听后,迅速叫来张鹏,将这个数字告诉他。他命令张鹏带着李家的账房赶紧去统计,尽快将最后的数字报上来。

    交代完这些事情后,杨文远再次盯着李子墨,语气冷冽地问道:“李子墨,你想死还是想活?”

    李子墨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他挣扎着说道:“自然是想活!大爷你有何吩咐,尽管说。”

    看到李子墨的态度,杨文远心中满意,他悠悠地开口说道:“我需要精铁和铁匠,如果有会打造鸟铳的匠人就更好了。李老爷有路子吗?”

    李子墨回忆了片刻,然后说道:“精铁和铁匠都没问题,但打造鸟铳的匠人非常难寻。不过最近北面来了无数的流民,大爷你可以去官道上招募,相信会有收获的。”

    杨文远一听这话,眼前一亮,嘴角勾起了一丝满意的笑容:“不错不错!只要李老爷肯配合,我不但不会要了你的性命,未来我水涨船高之时,你还能得到荣华富贵呢。”

    李子墨闻言,当即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地说道:“我愿意效犬马之劳!”但是心中却十分鄙视杨文远这群土匪强盗,狗一样的人居然还想着封妻荫子。

    杨文远微微点头,表示信任:“好,我相信你。那么,精铁和铁匠该如何获得?”

    李子墨松了一口气,额头上的冷汗未干,他连忙回应:“附近的镇子上都有铁匠,我可以派人去请他们过来,甚至可以将他们的家人一同带来,大爷你可以派人监视以确保安全。至于精铁,那就更容易解决了,只要花费些银子,我都能帮您搞定。”

    杨文远眉头微皱,对铁价产生了兴趣:“哦?那如今的铁价如何呢?”

    李子墨回忆了一下,然后回答道:“豫铁的质量相对较差,每斤大约是四十文。而闽铁和广铁的质量最好,但因为长途运输的原因,铁价会上涨到每斤二百文。”

    杨文远听后恍然大悟,心中对大明朝的铁价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他又思考起银铜兑换比来,知道如今是1400文铜钱才能兑换1两银子,这就是银贵铜贱的现象。

    自从明中页以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从美洲和全球掠夺了大量的白银,其中一半都流入了大明。那么,为何大明还会缺银子呢?

    确实有很多白银流入了大明。但这些银子大部分都被东南的海商利益集团所掌握,进而流入到权势滔天的士绅、藩王和权贵中来。

    这些人将银子囤积起来,存放在地窖中,不愿意将其投入市场流通。因此,市面上的银子变得越来越少,物以稀为贵,导致了银贵铜贱的现象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