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悲歌之力挽狂澜 » 第16章 流民的惨状

第16章 流民的惨状

    第二日清晨,杨文远被训练声吵醒。他揉了揉眼睛,走出房间,洗了一把脸,顿时清醒了几分。他踏出李家大院,看到村里一队队人正在巡逻,那些战兵队长尽职尽责,用心地保护着这个村子。

    昨日和李景行讨论了一夜,对未来的道路已经有了明确的规划。继续在江淮发展的意义确实不大,这里军阀林立,发展空间有限。

    杨文远心中满意,他转身对亲卫说:“去把李景行叫来。”很快,李景行被带到了杨文远面前。

    “先生早!昨夜休息得可好?”杨文远关切地问。

    李景行拱了拱手,回答道:“甚好!多谢文远兄挂念。”

    杨文远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沉声说道:“在我离开之前,我必须确保有足够的银钱和百姓随行。因此,我决定吸纳所有从北方逃难而来的流民。先生,你认为这样做可行吗?”

    李景行微微皱眉,思索了片刻,然后问道:“你的意思是效仿李闯,裹挟流民吗?”

    杨文远点了点头,沉声说道:“正是如此。只有拥有足够多的人手,我们才能带走足够多的物资。”

    李景行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他缓缓地摇了摇头,说道:“其实,我们不必如此麻烦。只需将人马和物资运送到海州,并夺取海州城,那么海州的所有海船都将归你所有。届时,可以随心所欲地运送物资去山东。”

    杨文远听后眼前一亮,他兴奋地拍了拍桌子,说道:“对啊!先生果然才智过人。如今官军都忙着防范河南的李闯,根本无人在意东边的海州城。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李景行微微一笑,补充道:“而且,夺取海州还有一个好处。海州地处海滨,交通便利,是一个极佳的物资中转站。我们可以在那里建立自己的势力,然后逐渐扩张,进可跨海去山东浮山前所,退亦可去往别处。”

    杨文远听后心中激动不已,他深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紧紧地握住李景行的手,感激地说道:“多谢先生的指点!我这就去准备!”

    杨文远突然想到了军队建设的一个问题,就说道:“李先生,朝廷叙功多用首级,但这种方式弊端太多,常常出现杀良冒功的情况。在战场上,为了争夺首级,士卒们甚至会大打出手,这不仅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也会影响军队的军纪。因此,我决定在我们的队伍中废除这种叙功方式。”

    李景行听到这里,点头表示同意,说道:“文远兄高明,这种叙功方式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杨文远点了点头,正色道:“我准备设立军法处,并制定军法条例。先生,我想请你帮我去看看那些读书人里面有没有做事刻板、认死理的人。我需要一个大公无私的人来担任这个军法处处长。”

    李景行闻言,陷入了沉思。过了许久,他抬起头,眼神坚定地说:“这个恐怕短时间内无法观察出来。不过我可以先帮你留意一下。同时,我建议先把军法条例制定出来,由我暂时兼任军法处处长。然后,把那些读书人都指派给我,这样我就有更多的机会观察他们,找出适合担任处长的人选。”

    杨文远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拍了拍李景行的肩膀,说道:“甚好!就这么办!文懿先生,就请你尽快把军法条例制定出来,我好在全军公布。”

    李景行点了点头,郑重地答应了杨文远的要求。

    杨文远决定开始扩军,于是他紧急召见了负责招募的邓小五和张鹏,想要了解他们目前的进度。

    在正厅里,两人恭敬地向杨文远行礼后坐下。婢女为他们端上了热气腾腾的茶水,茶香四溢,为紧张的气氛增添了一丝宁静。

    杨文远开门见山地问道:“招募的情况如何了?”

    张鹏率先回答道:“招募青壮的事情进展得相当顺利。这年头,只要有粮,就根本不缺人。外面真的就是人间地狱啊,南来的流民太惨了。所以,五百人的名额已经招满了。”

    “是啊,这年头最多的就是灾民,那些倒毙的尸体,真是惨不忍睹。”邓小五的声音带着颤抖,“官道两旁,一具具饿殍倒在那里,他们的身体干枯瘦小,甚至有些人的身上还有蛆虫在蠕动。”邓小五没说完就开始干呕起来,看来他受的刺激真的不小。

    听到这些描述,杨文远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那恐怖的画面。他想象着那些可怜的灾民,一条条活生生的生命,如今却孤零零的倒毙在荒野上,被曝晒在烈日下,无人问津,最终变成了令人作呕的腐肉。

    邓小五继续说道:“杨大哥,这些尸体都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他们的眼窝深陷,牙齿露在外面,手指和脚趾都紧紧地蜷缩着。他们的衣服被其他灾民剥去,只剩下骨头和一层皮相连。”

    杨文远听着邓小五的描述,胃里不禁翻涌着什么东西。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仿佛有一块石头压在胸口上。这场灾难实在是太可怕了,无情的老天爷夺去了一条又一条的生命,还给生者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折磨。

    杨文远站了起来伸手拍了拍邓小五:“好了别说了,我知道了!”

    而此时的邓小五双眼却像燃烧着火焰一般,他的声音略显沙哑:“杨大哥,我必须要说出来,要不然我心里就像压了一块石头一样。”他的双手紧紧握成拳,似乎在竭力压制内心的激动。

    杨文远无奈地轻叹一声:“好吧,你说下去。”他的目光转向远方。

    邓小五的眼角开始湿润,他咬着牙继续说道:“那些流民,他们穿的衣服破烂不堪,几乎无法遮体。他们的眼神空洞,毫无生气,仿佛对这人间已经失去了希望。那些曾经嬉戏玩耍的孩童,如今也是形容枯槁,皮包骨头。他们的脸色青紫,身体虚弱,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们吹倒。”

    杨文远的内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他想起自己曾经的童年,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与这些孩童的悲惨生活真的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眼角也开始湿润,但更多的是愤怒和痛苦。

    邓小五还补充道:“许多人甚至为了活下去而吃过人肉,他们的眼睛都是红色的,太恐怖了。”

    杨文远轻轻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好了小五兄弟,别说了,我知道了,现在我们还非常弱小,所以尽快的强大起来才能帮助更多人。”

    他接着问向张鹏:“读书人和工匠的招募情况如何?”

    张鹏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大人,读书人这边的情况就不太乐观了。大多数读书人都往南直隶方向,根本看不上我们这些苦哈哈。目前,我们只招到了五个愿意加入的读书人。”

    邓小五也附和道:“工匠的招募也相对较少,目前只招到了十个匠人。他们都是边军地方军器所的匠人,手艺精湛。至于当过兵的人,那就太多了。从万历末年到如今,几十年来,兵荒马乱的,逃兵和卫所逃丁多如牛毛。我们足足招进了两百多人,其中还有十个是边军的夜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