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悲歌之力挽狂澜 » 第33章 海州城

第33章 海州城

    这句话像一颗定心丸,让众人心中的疑虑瞬间消散。

    他们开始奔走相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绝望中的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欣喜若狂地收拾起简陋的家当,准备跟随郑熙离开这个困苦之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一起。他们虽然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他们扶老携幼,相互扶持着向郑熙的方向汇聚而去。

    足足有四万人聚集在这里,他们排成了长长的队伍,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

    队伍中有人推着破旧的板车,车上堆满了家当;有人背着年迈的老人,步履蹒跚却坚定前行;孩童们在母亲的怀抱中好奇地张望着这个壮观的场面,原本麻木不仁的眼神中多了一丝神采。

    郑熙骑在马上看着这支由四万人组成的队伍心中充满了激动和自豪。他终于可以带着这群穷兄弟们找出一条活路了。

    “出发!”郑熙一声令下队伍缓缓启动。他们踏上了前往涟水县城的道路。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文远的队伍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

    特别是当清江浦以北的4万漕丁及家属在郑熙的带领下加入进来时,杨文远的队伍已经彻底变成了类似李自成那样的流民大军。

    浩浩荡荡的5万多人马向着海州的方向进发。

    想象一下那壮观的场景吧:扶老携幼、拖家带口的百姓们行走在宽阔的官道上,绵延数里之遥。

    他们或步行、或骑驴、或推车挑担,携带着家当和口粮艰难前行。虽然疲惫不堪,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希望,原本空洞的眼神中有了一丝丝的神采。

    队伍中传来阵阵喧闹声、孩童的哭闹声和老人的咳嗽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而真实的画卷。

    不时有士兵骑马穿梭在队伍中维持秩序,确保大家能够安全有序地前行。

    杨文远骑在高头大马上眺望着前方,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

    他清晰地记得,后世的那个正月假期,自己曾踏足江西的三清山景区。刚进入三清山的范围,眼前的景象就让他为之一震:密密麻麻的汽车,如同一片钢铁的森林,停满了道路两侧,几乎找不到一丝空隙。

    随着他逐渐深入景区,人群的喧嚣声渐渐传入耳中。他抬头望去,只见山道上、观景台上、庙宇前,到处都是人头攒动,仿佛整个景区和山峦都被这2万人填满了。

    杨文远置身于这片人海中,感受着周围人群的喧嚣。2万人的人潮已经让他领略到了人山人海的壮观景象。

    然而此时此刻,在眼前的官道上,却聚集着整整5万人!这个数字让他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更为壮观的是,这5万人中还伴随着近千辆各式各样的车辆——有马车、牛车、骡马等,它们或载着沉重的货物,或拉着家当,与人群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前所未有的宏大画面。

    淮安府海州城,坐落于南直隶北部与山东南部的交界之地,其地理位置之重要,自不待言。

    城东,是风景秀丽的花果山,山势起伏,林木葱茏;而城西南,则是当地人俗称的石棚山,亦即桃花涧,每到春天,桃花盛开,流水潺潺,别有一番韵味。

    此刻的海州城西门,却是另一番景象。城门洞开,人流如织,各色人等纷纷涌入城中。

    城门口,几个身着胖袄的卫所兵懒洋洋地站着,眼睛半睁半闭地打量着进城的人群。

    每当有人走近,他们便伸手一拦,嘴里嚷道:“入城税,五文钱!”待得铜钱入手,才挥手放行。

    “老郑,你听说了没?闯贼数万大军已经从东边杀过来了,知州大人已经下令戒严了。”一个年纪颇大的守城老卒靠在城墙边,低声对旁边的明军士卒说道。

    他的脸上虽然带着几分担忧,但更多的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倦怠。

    “哼,来了就来了呗!”那个叫老郑的明军士卒不以为然地接口道,“反正到时候投降就是了。就凭咱们海州城这点兵力,想守住?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说完,他还不屑地撇了撇嘴。

    “就是就是,天塌下来还有高个子顶着呢,咱们这些小兵操什么心啊!”另一个士卒附和道。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对即将到来的战乱的漠视与无奈。

    就在这时,老郑突然眼睛一亮,脸上露出几分淫邪的笑容:“哎,你们听说了没?东城那边有个小娘子长得可水嫩了。到时候城里一乱,咱们要不要趁机去把那小娘皮给办了?想想都让人流口水啊!”他说着,还用手比划了一下,仿佛那美妙的场景已经浮现在眼前。

    周围的士卒闻言纷纷围了过来,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真的假的?那可得算上我一个啊!老子也是好久没开荤了!”一个人急切地说道。

    “对对对,一起一起!”众人七嘴八舌地附和着,仿佛已经忘记了即将到来的战乱和危险。

    然而,就在这群士卒们议论纷纷、意淫未来的时候,一支商队打扮的车队却趁机混入了城池。

    这支车队正是杨文远精心安排的细作队伍,由经验丰富的徐有伦带领。

    这支细作队伍将刀剑等武器藏匿得极为隐秘,在大车的夹层里、货物的缝隙中,甚至是车底的暗格里,都巧妙地布置了兵刃。

    他们一路上装作普通的行商,与守城的士卒周旋,又暗中塞了些碎银,终于顺利地通过了城门。

    数日后,海州城的鼓楼内,一个孔武有力的士卒正用尽全力敲着一面大鼓。

    “咚咚咚!”海州城的暮鼓缓缓敲响,声音在空旷的城郭中回荡,带着几分苍茫与悠远。

    晨钟暮鼓,是这座古城不变的韵律。早晨,钟楼的钟声伴随着旭日的升起,宣告新的一天的开始;而晚上,鼓楼的鼓声则随着夜幕的降临,宣告城池的关闭与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