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悲歌之力挽狂澜 » 第48章 清廷的威胁

第48章 清廷的威胁

    他的目光在训练场上迅速寻找,很快就锁定了正在指导新兵训练的张大牛。

    “大牛兄弟!”杨文远高声喊道,声音在训练场上空回荡。

    张大牛听到喊声,立刻转过身来,看到是杨文远,他急忙小跑过来,恭敬地行礼道:“老爷,您有何吩咐?”

    杨文远微微点头,直接说道:“大牛兄弟,我现在有15杆鸟铳和60杆三眼铳,还有10杆单眼铳,这是我们的新装备。你需要马上从这批新兵中挑选出100人,组成火铳小队,开始进行专门的训练。”

    张大牛听后眼睛一亮,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明白了,老爷!我这就去安排。一定挑选出最精干的精兵,尽快让他们掌握火铳的使用技巧。”

    杨文远满意地点了点头,拍了拍张大牛的肩膀,鼓励道:“好!这件事就交给你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记住,训练要严格,不能有任何马虎。给你透个底,火铳手是未来绝对的主力,千万要训练好。”

    张大牛感受到杨文远的信任和期望,他挺直了腰板,大声保证道:“请老爷放心!我一定不负重托,把火铳队训练成一支精锐之师!”

    说完,他转身跑向训练场中央,开始着手挑选新兵和安排训练事宜。

    杨文远则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期待着这支火铳队能够在未来的战斗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时光匆匆,转眼已是五月底。

    尽管海州城在杨文远的牢牢掌控之下,他的内心却依然充满了不安。

    他清楚地记得,崇祯十七年的六月清廷将会派出工部侍郎王鳌永、山东巡抚方大猷、员外郎张慎言、主事胡之彬、潘臣等人前来山东招抚。

    自从崇祯十七年四月李自成在一片石惨败的消息传到山东后,整个山东地区的形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月底,一场风起云涌的叛乱在山东德州悄然爆发。

    乡绅赵继鼎、明朝御史程先贞以及大学士谢升之弟谢陛等重量级人物联手,拥立了明宗室庆藩的一个奉国中尉朱帅锨为盟主,并打着济王的旗号,向四方发号施令。

    这股反叛力量犹如狂风巨浪,迅速在山东境内蔓延开来。

    当然奉国中尉朱帅锨只不过是个吉祥物而已,就是这些士绅手中的傀儡罢了。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这股叛军势力锐不可当,先后占领了济南、德州等重要城市,以及周边几十个州县。

    大顺政权在山东的统治顷刻间土崩瓦解。整个山东地区陷入了一片混乱与动荡之中,形势岌岌可危。

    而清廷的招抚大臣们,在正蓝旗满洲都统觉罗巴哈纳和汉军镶红旗固山额真石廷柱的保护下,即将踏入山东这片土地。

    杨文远深知,自己不能再等下去了。如果登莱地区都被清廷招抚了,那他就彻底陷入了被动之中。他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才能在这场乱局中保住自己的一席之地。

    “来人!”杨文远突然大喝一声,打破了空气中的宁静。

    一名亲兵应声而入,恭敬地站在他的面前:“将军有何吩咐?”

    “快把文懿先生!庞先生!请过来。”杨文远目光坚定地说道。

    亲兵听后一愣,但随即反应过来,立刻应道:“是!将军!”说完转身匆匆离去传达命令。

    杨文远静静地站在窗前,他的目光穿越了逐渐明亮的天空,仿佛看到了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正滚滚而来。

    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渴望成为这个时代的弄潮儿,引领潮流,创造历史。

    当太阳缓缓升起,洒下第一缕阳光时,李景行和庞青松并肩而来。他们的到来打破了空气的宁静,也带来了紧张而严肃的气氛。

    李景行率先开口,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疑惑:“文远兄,你找我们有何要事?”

    杨文远转过身来,眉头紧锁,语气凝重地说道:“我担心清廷会趁机招抚山东。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就来不及了。”

    庞青松闻言,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闯贼尚在北方肆虐,建奴怎会轻易放弃追击闯贼,而来夺取山东呢?”

    杨文远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庞先生,你可知道大同的姜瓖已经有意投清?”

    庞青松闻言大惊,失声道:“此事当真?如此机密之事,将军是如何得知的?”

    杨文远神秘地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我自有我的渠道。总之,闯贼在山西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我们必须要助他一臂之力,否则一旦闯贼覆亡,届时虏兵必将南下,大明江山也将随之倾颓。明廷一灭,到时候我等将如何自处?”

    听到这里,李景行和庞青松都皱起了眉头。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远超预期。

    庞青松沉默了片刻,然后沉声说道:“如今我手下有兵八千余人,虽然衣甲不全、武器简陋,但每人至少有一杆削尖的木矛。我们并非毫无一战之力。”

    杨文远点了点头:“好!有庞先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我们必须尽快制定出详细的作战计划,抢在清廷之前拿下登莱地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握主动权!”

    李景行紧接着发言,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自从登莱巡抚曾化龙弃官南归之后,登州便失去了主心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营兵因为长期领不到军饷,纷纷逃散,使得登州的守备力量大减。而登州卫也早已名存实亡,如今的登州城,可谓是空虚至极。”

    庞青松闻言,眉头一挑,有些不以为然地说道:“文懿兄,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刘泽清的旧部杨威还在登莱地区吗?他的存在,恐怕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吧?”

    李景行并没有被庞青松的话所动摇,他冷静地分析道:“敬诚所言非虚,杨威确实是一个威胁,但他此时正在莱州与高密的土贼张舆对峙,分身乏术。因此,登州城的空虚是确凿无疑的。这正是我们行动的绝佳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