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志怪录 » 第三回、圣谕特书志怪录

第三回、圣谕特书志怪录

    在下界被瘟疫肆虐的时候,天界之上正是另一番景象。

    却说,那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一日驾坐于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文武仙卿早朝之际,忽有五斗星君中,南斗六司延寿星君启奏道:“万岁,近日下界瘟疫四起,又有大星陨之。恐下界魑魅魍魉、妖魔鬼怪等物借此生事,望万岁决断。”

    玉帝听闻,微微皱眉,并未答话。

    这时又有邱弘济真人上前启奏道:“万岁,通明殿外,有东海龙王敖广进表,听天尊宣诏。”

    玉皇当今传旨:着宣来。

    不多时,敖广宣至灵霄殿下。他看看两侧立着的仙班,先向玉帝行一跪三叩大礼,然后从宽袍中取出一表跪奉,高声道:“小龙有表启奏。”

    一旁早有引奏仙童,接上表文。玉皇持表从头看过,表上以金文凤篆写道:

    “水元下界东胜神洲东海小龙臣敖广启奏大天圣主玄穹高上帝君:近因豢龙氏豢龙周者,求见小龙,因下界无妄之灾,索宝物,言辞恳切。所求宝者,为万岁亲赐之宝'碧海清'。臣本欲不理,那人以魂魄为物欲换。臣感其心仁厚,为救下界黎民,不惜以魂魄为献,便借出此宝。今,臣敖广舒身下拜,以求万岁赐罪。臣今启奏,伏望圣裁。恳乞天兵,驱瘟除疫,庶使海岳清宁,下元安泰。奉奏。”

    圣帝览毕,传旨道:“着龙神回海,'碧海清'一物是为朕赐,但已是汝家之宝,转借他人朕无阻之。至于驱瘟除疫之事,朕自有决断。”

    敖广听到玉帝如此发落,感激涕零,连忙顿首谢去。

    下面又有东方木德重华星君启奏道:“万岁,臣也有表文进上。”

    一旁又有传言玉女,接上表文,玉皇亦从头看过。表曰:

    “近日有星坠东海之侧。星灿如日,大似太阴。上为先前太清道德天尊藏残丹、废刃之地,今坠于下界,恐引得下界妖魔前来争抢之。时,三界大乱,不得安宁。妖魔定肆虐下界,扰黎民生息。小臣具表,冒渎天威。伏乞调遣神兵,寻其宝物,整理下界,平定骚乱。谨奏。”

    玉皇览毕,传旨道:“着天兵前去收回,交还于老君。”

    重华星君闻言神情一松,顿首谢去。

    玉帝眯起双目,靠九龙大椅,徐徐开口道:“延寿星君前所言甚是,妖魔肆乱,于三界不安。然,事已至此,又当如何?”

    话音才落,阶下闪出一白发苍然、乌衫白袍的老仙。玉帝微移神目,阶下者乃是太白长庚星。

    “卿有何良策?”珠帘之后,玉帝的表情看不真切。

    太白金星神态平和,微微躬身道:“万岁,下界瘟疫横行,早有妖孽借机生事。今又有天尊置丹药、神兵之星陨落,下界妖魔定会骚乱人间,到那时……必然是一场天下大劫。”

    “那依卿之言,该派那路神将下界收伏?”玉帝有些迟疑。

    太白金星连忙俯首启奏道:“万岁,依微臣之见,不必派遣神将下凡收拿。臣启陛下,可派一人,奉圣旨下界降妖除魔、斩凶魔恶鬼;同时勘察四海八荒,将所见著成一书,表奉万岁。”

    玉帝闻言,微微颌首,一展袍袖问道:“依卿之言,所书之名为何?”

    “此书名为……”太白金星双目精光一闪:

    “《志怪录》。”

    玉帝闻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只是该遣何良将下界著书?”

    太白金星上前一步,脸上挂着淡笑:“臣却才听闻,东海龙王敖广曾借一人万岁御赐之宝,想来此人定是性情纯良之辈。下界人间,多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更多虎豹妖魔,非纯洁之人不能所污也。此人纯良,又是人间之辈,正可替万岁著书。”

    玉帝伸手捋捋长髯,半晌未言,似乎是在思考。他展展黄袍,宣众文武仙卿,问道:“此人是几年生育,何代出生,品行如何,可有法力?”

    一言未已,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道:“这人乃一农妇于二十年前所生,弃于不周山,后被豢龙氏所养。当时不以为然,这几年在豢龙氏一族中习的些微妙小术,却是引龙喜爱,但不会飞天遁地等大法。”

    玉帝偷眼瞧了一眼太白金星,却见后者面露尴尬之色,于是解围道:“既然不会法术,那还是另选他人吧。”

    不料太白金星却摇摇头,再次启奏道:“万岁,臣以为不妥。”

    “哦?”

    玉帝看向太白金星,目光锋锐如飞箭射来,可却不能影响这位老仙分毫。

    大殿上的其他仙家都低下头去装作没有看见,谁也不敢发出声音。

    太白金星低下头,犹豫了一下,然后启奏道:“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此人冰魂雪魄、品行端正,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虽未修成仙道,却已有降龙伏虎之能,与散仙又有何异哉?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圣旨,把他宣来上界,授他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命他与仙班之中一人为师,再下界著书,若受天命,后再升赏;如若不成,再做打算。一则不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

    思索良久,玉帝方才开口道:“即着文曲星官修诏,着太白金星下界宣来。”

    “诸位爱卿,朕乏了,退下吧。”说完,玉帝便扶着龙椅坐了起来。

    临走之前,他略有深意的瞧了太白金星一眼,后者面带笑容,毫不在意,就如同没看见一样。

    玉帝微微叹了口气。

    说白了,这次著书并没有什么意义,但下界的局面确实需要人打破——妖魔肆虐、精怪丛生。这样发展下去,那些恶妖凶魔迟早会生出事端的,偏偏这个时候,老君藏丹置刃的那颗大星又陨落了……

    凭玉帝本心说,他并不想让仙界的人去当破局者,可局面实在太糟了,再加上太白金星的力推,便有些不情愿的同意了。

    确实应该培养一个破局者了。

    他们已经为他铺好路了,接下来……就看那个叫豢龙周的凡人该如何走了。

    这些事豢龙周自然不会知道。因为,这时的豢龙氏的营地里,正被一片愁云笼罩着。

    “族长呢?”豢龙周快步走出帐篷,询问身旁的豢龙淼。

    “在你的帐篷里。”豢龙淼没好气的回答。她把一块木头扔进火堆,脸上带着一丝失望。

    “碧海清”并不管用。被传染的族人们越来越多了,到昨日已有了四十四个,全族近一半的人都病倒了。而且……有十一个族人已经在瘟疫中死去。

    就在族人们将期望的眼光投向老族长时,却发现后者也并无主意。

    现如今可倒好,老族长每日里都是自暴自弃地抱着酒罐子长吁短叹,说他小时候豢龙氏有多么强盛,所到过的地方有多么美丽……

    这让豢龙淼大为恼火。眼下,整个豢龙氏的希望便都集中到了豢龙周身上。

    可是,瘟疫已经变得无法控制,几乎就要让全族的人都被感染了。

    豢龙周挨着她的身旁坐下,摸摸肚子:“我饿了。”

    “我也饿。”

    豢龙淼恼火地推了他一把,然后将身体伏在膝盖上,突然崩溃地哭了出来。豢龙周没有说话,只是看着远处血似的太阳,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

    夕阳似血,将远处的原野映成一片红色。豢龙周盯着远处的地平线,如同石头一样,许久不动。

    豢龙淼哭了一会儿便不哭了,她从地上站起来,对豢龙周丢下一句“我去弄饭”,便快步离开。

    豢龙周待在原地没有动,而是静悄悄地望着远处西沉的太阳。血色的光照在他脸上,他眼角骤然滑下一滴清泪。

    豢龙氏,可能真的要完了。

    他烦躁地伸手挠挠头,躺在地上,沉沉地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豢龙淼叫醒了。等他刚刚坐起来,豢龙淼便把他拉起来:“去你的帐篷里吃饭去。”

    于是他便昏昏沉沉地朝着自己的帐篷走去

    豢龙淼做的牛肉喷香,老远就能闻见辛辣的香气。

    豢龙周搓起手掌,肚子咕噜叫了一声,快步走进了篷帐。

    篷帐里面,老族长正向火烤着身体,见他来了,便说:“饭在案上,快去吃吧。”豢龙周看了眼老族长身后的木案,上面放着两盘牛肉——牛棚里的牛应该只剩下一天了。

    想到这里,他咧嘴苦笑了一下。

    只不过,他已经没精力管这些了。豢龙淼做的牛肉是全族最好的。

    牛肉垫在黑粟饭上,红白相间,细细地抹了茱萸和大盐粒子,上面还洒了清香的野菜。一层汪汪的牛油盖在黑粟饭上,有股腊肉的油香,一点不带膻腥。他大把地抓起来往嘴里塞,就像是许久没有吃到肉的饿狼一样。

    老族长歪头笑着看他,却没有吃肉。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把那个雕着龙纹的小铜酒盅倒满了,他喝了两口,看着火堆中的那团不断向上的火焰出神。

    “豢龙氏没救了。我看豢龙淼不错,跟你挺般配,去东海之前,留个种吧……”老族长看着火焰,突然叹息了一声。

    吃肉的豢龙周立刻停下了,他也呆呆的望着那团火:“她不会同意的,而且我也不能那样。”

    “我已经跟她说过了。你们今夜就圆房吧。”老族长面色阴沉。他将酒盅里的酒喝尽,又倒满一杯。

    “你能不能不喝了。”豢龙周的眉尖微微抖动着,似乎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他也快要崩溃了。

    老族长看了他一眼,然后将整整一杯酒喝了下去,这才说道:“你尽快去东海吧,待在这里,你也会被瘟疫找上的。”

    豢龙周的脸色忽然变了,他看向族长的眼神中尽是费解:“你是要我抛下全族的族人,以求让自己独活吗!?”

    “不然呢。”老族长抬起眉,捋着长髯:“豢龙氏已经没救了。既然有生的选择,你就应该活下去。”

    “不可能!”豢龙周站起身来。他的肩膀在颤抖,嘴唇在抖,一双凤眼中那压抑不住的怒焰,几乎要喷薄而出:“我不可能丢下族人们!”

    “砰”的一声,老族长重重地把小酒盅砸在木案上,对着豢龙周大吼道:“你以为你是什么人?你如果不走,你又拿什么来救他们!”

    豢龙周被族长喊愣了,过了良久,他低低叹了口气,只是吃肉却并不抬头。

    烛火被透进来的微风压得一低,豢龙周把牛腿骨抛在了小案上,发出“咚”的一声响。

    “听我的,快点去东海吧。”

    老族长一边叹气,一边喝着酒。

    “不行!”豢龙周固执地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坚毅:“要死,我也要何你们死在一起。”

    老族长不吭声了,双手抄在腰里,搂紧了袍子,挪了挪屁股,侧过身去把背对着豢龙周。他弓起来腰,从背后看像是一只干缩的大虾。

    老族长不再说话,只是晃着手中的小酒盅,看着里面的酒液荡来荡去。

    “我来自何处?”

    沉默了一会儿,豢龙周不知想起了什么,开始向老族长询问自己的身世。

    老族长叹息着,似乎不想说。他把酒盅里面剩下的酒一口气灌了下去,翻个身在貂皮裘上睡了过去,呼吸声渐渐悠长低沉起来。

    豢龙周大着胆子按了按他的肩膀,第一次询问起自己的父母:“族长,我究竟来自何方?”

    “你是神灵赐给豢龙氏的礼物。”老族长的声音仿佛梦呓,“你来自不周山……”

    “那年,我还不是族长,乘龙在各地游荡。”老族长的声音又低又沙,像是在讲故事,“突然有一天到了不周山下——那几年北风来得猛,就连北方几个大草场上都稀疏得很。可令我没想到的是,不周山上居然还有好青草。”

    “我因为想要看景而进入不周山,却不料在山脚下发现了你……只那一眼我便认为你和我们豢龙氏有缘,因为我的那条紫龙一向性情暴躁,可你不怕它,而是伸出手摸着它的长须……”

    豢龙周在一旁听着,眼角突然滑落一滴泪……

    残阳似血,遥遥朝着西方的群山坠去。豢龙氏营地里的帐篷前腾起一柱一柱的炊烟,直飘到天空才悠悠地散去。

    豢龙淼抬起头,看着低垂的太阳,想起了她小时候的事情。

    小时候,在夕阳铺洒下来时,女人们都会三三五五地聚集在一起,低声哼着她听不太懂的歌儿。她们虽有嬉笑,可手上不停。有的在给牛皮上油膏,有的在打肉,有的则拿着吹筒引燃羊粪。

    想到这里,豢龙淼不禁叹了口气,起身往篝火里扔了几块干柴。幽幽的火星腾起来,火光照着她有些憔悴的脸,让她有些暖意。

    她伸了个懒腰,转顾周围。她突然发现,远处的山坡上,突然出现了一位虚发皆白的老者。

    对方穿着身月白色的长袍,腰系一条乌带,头戴如意冠,手中持着柄光净柔软的拂尘。鸾姿凤态,颇有仙人之姿。

    落日赤红,挂在西面的天际,将他身上照耀的金光闪闪。

    豢龙淼正在营地边缘,看到老人后,她立刻站了起来,对着远处的老人喊道:“老人家!您是迷路了么?”

    对面的老人长髯飘飘,见到豢龙淼问话,便高声问道:“此间可是豢龙氏所住之所?”

    “是!老人家是要找谁么?”

    豢龙淼有些奇怪,这老人的打扮贵气冲天,身上穿衣,是皇亲国戚才能穿的衣裳也不能比的。这种人,怎么会来他们这快要泯灭的小族?

    老者微微一笑,对她道:“我乃天差天使,有圣旨在此,请你族中豢龙周上界,快快报知!”

    豢龙淼一愣,旋即笑道:“你是哪家害了疯病的老人?居然来这里……”

    她突然停住不说了。

    因为在她的对面,老人猛然纵身而起,脚下立刻生出一片祥云,载他遥至半空。在夕阳的照耀下,老人赫然立在云端,浑身瑞气弥漫。

    “我乃天差天使,有圣旨在此,请你族中豢龙周上界,速速报知!”老人微笑着,又重复了一遍来意。

    豢龙淼慌乱地点着头,迈动已经吓软的双腿,快步跑向豢龙周的帐篷……

    夕阳逐渐消失,黑夜来临,夜雾笼罩着大地。满天的星辰映在小溪里,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

    似乎一切都变得安静了。

    豢龙周的篷帐很快便被族人们团团围住,最前面的几个人都扒开帐帘偷看,想要一睹天仙的风采。

    太白金星看了看帐篷中的陈设,朝南立定道:“我是西方太白金星,奉玉帝圣旨,下界请你上天,拜受仙录。”

    从太白金星进入篷帐时起,豢龙周便惶恐地跪在地上。现在听到这话,连忙对着太白金星磕了两头:“上仙!我一介凡夫,不求成仙!只求上仙救我族人!”

    说完,他连连对着太白金星磕头,以期想让对方伸出援手。

    对方的来意豢龙周并不清楚,但他知道的是,那些天界的神仙都是无所不能的存在——至少对他们来说是如此。只要那些神仙们弹弹手指头,便能解决凡人们一切所不能解决的事情。

    “我救你族人,你跟我上天界。可好?”太白金星一笑,微微低下身子对豢龙周问道。

    “只要上仙能救我族人,便是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豢龙周猛一顿首。

    太白金星大笑起来,旋即从袖中取出两粒药丸:“这有何难?我出来的匆忙,只带得这两粒清心丸。虽不对症,想来凡人服之也能使病立好。你将这丸药用水化之,去给病者服下,不消一刻立好。”

    说着,他将那两粒药丸朝豢龙周面前递了递,后者慌忙接过:“烦请上仙稍后,只要病者一好,我立刻与上仙同去面圣。”

    太白金星笑呵呵地一摆大袖:“无妨无妨,你先去罢。”

    豢龙周当即起身,捏着那两粒药丸,疾步走出帐篷。

    “怎么样?”外面围着一群族人,豢龙轩率先凑上来问道。

    “你不都听见了吗?”

    豢龙周将两粒药丸往他面前一攒,然后看见族人们站在一旁发着愣,便招呼道:“还愣着干啥吗?快去提两桶清水过来!”

    几个族人这才如梦初醒,急匆匆地奔去搬来两桶清水。豢龙周将丸药一桶一粒,全扔进去,只见那丸药才一沾水,顷刻化完。

    为了确保无误,豢龙周还特意用短刀在桶里搅了搅。

    “快,把水给大家散着喝了。”豢龙周眯起凤眼,焦急的吩咐道。

    两名族人匆匆将水提去给病人们去喝。豢龙淼看着豢龙周,却发现他的脸色很不好,额头上尽是汗水。

    “你脸色很不好。”豢龙淼说道。

    也难怪,自从族长自暴自弃地开始酗酒后,豢龙周已经连着三日没有合眼了——他一直在照看被感染的族人们。

    “我没事。”豢龙周皱皱眉摆了摆手,却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其实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差到不能再差了。

    他突然很想坐一会,但是刚才那话已经出口。他为了面子,只能再立上一会儿。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他将要站不住的时候,一道惊喜的声音传来:

    “好了!大家的病都好了!”

    混乱中,也不知道到是谁喊的这句话。可听到这话之后,豢龙周立刻一屁股坐到地上,如释重负。

    他不知道的是,帐中的太白金星一直在注视着他。当看到他如释重负的坐下后,后者微笑着点了点头。

    豢龙周在地上做了约有一个弹指的时辰,突然翻身爬起来,直直冲入篷帐中,对着太白金星倒头便拜:“谢上仙!”

    “怎么样?这下可以与我前去上界了?”太白金星望着跪倒在地上的豢龙周道。

    “自然可以。”豢龙周的声音没有迟疑。

    金星问道:“你可会腾云之法?”豢龙周一脸茫然的摇了摇头。

    太白金星叹了口气,说道:“常言道,背凡人重若丘山。若是驮着你上天,转连我坠下来了。也罢,我就秘受你腾云之法,附耳过来。”

    豢龙周连忙凑过头去,金星与他附耳低言几句。后者天姿聪颖,一听就懂,连忙与他走出篷帐,想要驾云升天。

    可堪堪才走出帐篷,他便舍不得走了——篷帐外的族人们原本围成了一个扇形,见他出来,便骤然安静了,他们匆忙且惊恐的让出了一条通道。

    豢龙周看见族人们乌黑的瞳子牢牢盯着他,眼神已经变得尊敬起来。

    他们安静地伫立着,目光紧紧盯着他,好像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出什么来似的。可豢龙周还是那个豢龙周,他的身上并没有多出什么来,他的心性也没有改变。但是大家在一瞬间却感到他变了许多,就连看向他的眼神都带着一丝敬畏和崇拜。

    豢龙周咽了口唾沫,环顾四周,目光从族人们的脸上一一扫过。眼神有些失望,又有些疑惑。

    他不明白,不明白族人们看他的眼神为什么一瞬间变成了这样。

    豢龙周头一次觉得大家是那么陌生。

    “走吧。”太白金星似乎看出他的失落,便恰到好处地提醒道。

    “好。”

    他微微对着族人们躬腰行礼,也不道别,就这么与太白金星腾云升霄的去了,漠然的神色中有股遗憾。

    老族长和族人们看着他的背影沉默了一会儿。

    “以后就要靠我们自己了——豢龙淼,周的帐篷是你的了!”老族长一转身,快步走向自己的篷帐。

    可大家都看的到,族长的眼角有些湿润……

    这是豢龙周第一次腾云,只觉得耳边呼呼风响,眼前星光灿烂。平时那些看着很小的星辰,此刻好像离着自己极近,一伸手就能摸到似的。

    他很享受这种感觉,但太白金星在旁边,他按耐住自己心中的兴奋,不敢表现的太放肆。

    第一次登入天界,就好像进入了天堂。那金光万道伴随着滚滚红霞,祥云瑞气笼罩着紫色的烟雾。光彩夺目,美轮美奂,让豢龙周目不暇接。

    行不多时,骤然见远处云端有一座巍峨城门。只见那南天门,以碧沉沉的琉璃雕刻而成,上面以明亮的美玉为饰;金脊飞檐,上面瓦当尽是金色琉璃,上面镶着青玉以妆;飞檐角上,各自用宝珠嵌上。从远处看,光采奕奕,金光四起。

    “那就是南天门。”

    太白金星突然开口:“天庭一共有东、西、南、北四大天门。此门向南,所以称“南天门“,同时也是天庭的正门入口,直通玉帝的灵霄宝殿,在九重天之上。”

    豢龙周转头再次看去,只觉得心中一阵惶恐。

    一人一仙很快便能看清南天门口,周围的景象几乎吓死豢龙周——天门两侧,站着数十员镇天元帅,一员员都身材高大,头顶金梁,身靠玉柱,手中各拿神器。豢龙周八尺身高,却不过他们脚面。

    再看周遭列着十数个神人,也都身材高大,身穿金甲。各各持戟悬鞭,持刀仗剑,伫立于天门处。

    “来者何人?!”一位青面天王冲他们叫道。

    他问话的同时,手中宝剑晃动,金光闪亮。而身后的天兵天将也都横戟拔刀,拦住天门口。

    此时豢龙周与太白金星已经临近天门,太白金星厉声叫道:

    “那天门天将,大小吏兵,放开路者。此乃下界散修,我奉玉帝圣旨,宣他来也!”

    对面天王微微皱眉,没有答话,只是缓缓抬起手,朝着两侧快速地扇动。这是一个明白无误的命令:让路。

    两侧的天兵们立刻收起阻挡天门的兵刃,让开路来。

    太白金星与豢龙周到了天门处,收起云彩,步行向前。豢龙周仰望天门,只觉巍伟雄奇,宛如要压将下来一般。

    等过了天门之后,几乎唬死豢龙周。

    南天门外厢虽然惊人,却不及内里出彩:天门内厢里有数根大柱,根根都有十抱之粗。每根大柱之上都缠绕着一条金鳞巨龙。金龙鳞片闪亮,两根赤须扬起,犹如木雕一般,一动不动。见人来了,也只是抖动两下赤色的长须,在柱上盘旋着攀爬几下。

    再向前走,前面又有几条彩光长桥,桥上无时无刻不散发着流光溢色的光芒。而长桥上空,始终有数十只丹顶凤凰盘旋,只只都是五光彩羽,飞在天上灿烂夺目。见到有人前来,立刻发出清灵的鸣声。

    往远处看,祥光四射,明霞如日。一宫宫脊隐在青色雾中,只可见上立着一排金身脊兽,宫脊赫然。大殿金碧为妆,朱柱粗壮,个个殿前都柱列着温驯亲人的玉麒麟。

    它们立在殿前,也不吼叫,只是在殿前踱来踱去,鼻子耸动着,长须飘然,抻直脖子向远处暸望。

    豢龙周感到自己的眼睛都不够看的了。这正是:天宫异物般般有,世上如他件件无。

    一仙一人很快到了朝圣楼前,却见数位仙人来往,个个都神采昂然,仙性不凡。豢龙周看见,那仙人身上的绛纱衣袍,如同星辰灿烂。头戴的芙蓉宝冠,是用上好的碧玉雕成。个个都是玉簪珠履,紫绶金章。

    忽然听到一声金钟撞动之声,凌音四起。太白金星便带豢龙周走上丹墀。

    一仙一人才走数步,便听到一阵穿透力极强的鼓声传来。太白金星恍若未闻,可豢龙周却听的浑身发软,肝胆颤动,几乎要跪在地上——那是天鼓鸣响,各位尊神可以前去参拜玉帝了。

    太白金星拍了拍豢龙周,没有说话,示意他跟上自己。

    又向前走了一段,终于到了灵霄宝殿。只见玉门大开,百仙早已进去朝帝。

    到了此处,云彩渐少,彩光大胜。朦胧的雾猛然退去,眼前豁然一亮。

    豢龙周被深深的震撼到了。

    他面前几根百丈巨柱巍然耸立,每根柱子上都攀有一条银须的金龙,皆是鳞爪峥然,蠢蠢欲动,在柱子上向上盘绕。这些巨龙仿佛随时都会冲出来仰天长啸一般。而数十根柱子尽头,有一座若隐若现的巨殿。

    走近看时,却见巨殿金光流转,在云雾中散发着强烈的光芒。无论是谁,在这座巨殿面前,都有一种双膝跪地,朝拜一般的冲动!

    豢龙周昂头看去,却见那丈余的大匾上书有四个大字“灵霄宝殿”。

    太白金星领着豢龙周,直入灵霄殿。也不等宣诏,直至御前,朝上礼拜。

    在经过殿门时,豢龙周特意瞧了眼玉门,却发现门钉都是黄金做成,门上雕着金凤衔草,栩栩如生。

    太白金星引着豢龙周走入回廊,后者却看见那回廊处处晶莹剔透,都是玉石水晶所造,上面镶嵌宝珠珍石,华丽非常。只见远处三檐四簇,层层都有金龙彩凤翱翔。

    殿内云气弥漫,瑞气千丈。豢龙周偷眼看去,只见周围神将罗列,仙卿肃然。玉阶之上,有天妃悬掌扇、玉女捧仙巾,一位位美貌无双。

    再往上,豢龙周并不敢看了,只是伏在地上,不敢言语。

    这时,太白金星奏道:“臣领圣旨,已宣散修到了。”玉帝眉尖一颤,垂帘问道:“哪个是散修?”——天神之间,个个身材高大。太白金星自入天界后,便现出神尊,不再以凡相示人。而豢龙周高不过诸神脚面,殿内云雾弥漫,玉帝坐的又远,自然不能看见。

    “凡夫在此!”豢龙周伏在地上高声道。

    仙卿们闻言都大吃一惊,道:“这个凡夫,来此天宫却也现身不拜伏参见,辄敢这等答应道:‘凡夫在此!’却是该死!该死了!”

    众仙四周寻觅半天,却未看见豢龙周。却是二十八宿的奎木狼离得近,眼尖瞧见,伸手一指豢龙周,笑道:“这凡夫在此。”

    众仙卿见豢龙周在地上跪拜,却道“凡夫在此”,自知他是不懂礼数,便对玉帝求情道:“此人乃是下界凡夫,不知朝礼,还请万岁恕罪。”

    玉帝便传旨道:“恕豢龙周之罪,且站起身来回话。”

    豢龙周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却引得众仙大笑——面容倒还俊俏,可身上穿着身杂色皮袄,脚上皮靴尚且露洞。穿着如此破败,这些神仙倒是许久未见了。

    就连玉帝也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这等人,倒是千百年未见得了。

    有趣,有趣的很。

    众仙笑了良久才略略止住,玉帝忍住笑,问道:“文选、武选仙卿,看那处少甚官职,着豢龙周去除授。”

    言闭,连忙用长袖遮掩住口,面前珠帘又是一阵晃动。

    旁边转过武曲星君,俯首启奏道:“天宫里各宫各殿,各方各处,都不少官。”

    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总纂官’罢,暂不入官籍,但食官禄。”众臣叫谢恩,豢龙周又朝上磕了头。

    玉帝又道:“择你做总纂官,往下界编写《志怪录》,斩怪除妖,你却又无神通,需择一下界良师——诸卿可有推举?”

    太白金星当即启奏道:“臣有一人推举,不知万岁可否应准?”

    “哦?卿所荐何人?”玉帝微微眯起双目。

    太白金星笑道:“臣所举之人,为北方真武,号曰荡魔天尊,他如今现在南赡部洲武当山上,正可教授此人。”

    玉帝便道:“赐豢龙周追风箭、停云弓,着太白金星引荐,前去习法。学有长进后,即可下山,书《志怪录》。”

    “小臣领旨谢恩。”豢龙周当即磕了个响头,然后与太白金星躬身而退。

    “上仙。敢问荡魔天尊是何许人也?”走出灵霄殿,豢龙周悄声问着太白金星。

    与他们这些神仙待了一段时间,豢龙周说话也变得有些文绉绉了。

    太白金星略一挑眉,回答道:“他乃是净乐国王与善胜皇后梦吞日光,觉而有孕,怀胎一十四个月,于开皇元年甲辰之岁三月初一日午时降诞于王宫。那爷爷;幼而勇猛,长而神灵。不统王位,惟务修行。父母难禁,弃舍皇宫。参玄入定,在此山中。功完行满,白日飞升。玉皇敕号,真武之名。玄虚上应,龟蛇合形。周天六合,皆称万灵。无幽不察,无显不成。劫终劫始,剪伐魔精。”

    “没明白。”豢龙周有些惭愧的说。

    太白金星叹了口气,似乎对豢龙周有些失望:“反正你跟着他学就对了。玉帝已有信使去了,我把你送到山下,你自己上前。”

    “是了。”

    豢龙周跟在太白金星身后,直出了南天门,往武当山去。

    行了越有半个时辰,两人于云端瞧见前面一座大山,云笼雾罩,紫气冲天。在云端看那山顶,只见金光弥漫,并看不清山顶。

    若从山脚看,山顶定是被大雾笼罩着,就像夹在天地之间,如同山顶连着天一般。

    “这就是武当山。”太白金星看向豢龙周的眼神中有些许期望:“你要好生学艺。明载,你就要下山修书。玉帝所赐弓、箭自有人送来,我再去一趟豢龙氏的所在,将'碧海清'交还与东海龙王,顺便可以把你豢养的那些龙带来。”

    豢龙周正要开口,却被太白金星伸手一推:“去吧!”

    太白金星这一推,直接把豢龙周推下云端。后者则是被吓得不敢睁眼,一路只听到风声飒飒,被唬的魂飞魄散。

    “这位道友,还不上山,更待何时?”

    一道清朗的声音突然响起,豢龙周一愣,旋即立刻睁开眼,却发现自己毫发未损,已经到了武当山脚下。眼前正站着一位面容清秀的小道,正对他见礼。

    “我家师祖让我为你引路,这位道友,快快随我上山。”

    豢龙周有些疑惑:“天尊知道我要来?”

    小道微微一笑:“早有玉帝信使到了,自然知晓。”

    豢龙周仰起头来,向着前方望去。此时艳阳高悬青空,煊赫而耀眼,整个武当山都沐浴在和煦的阳光下。

    “烦请小师傅引路。

    豢龙周吸了口气:

    “上武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