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望云山 » 文以载道

文以载道

    关于这篇文章说实话我也没有明白想要说什么,甚至也在纠结要不要接着写,怎么写!有关文字的思考从两个星期前就有了但是如果连自己都没想明白,那么就算写出了又能让谁明白呢,而困扰着我的原因则是文字是自己情感的流露还是为了他人的共鸣?倘若我内心如果有为别人写作,或者试图让别人理解以改变自己本来想说的,我将会极不情愿,我自认为我是不愿讨好他人亦或是做作的人,这一点我从小时候就明白了,父亲回家经过院子时我有时间可以选择回去假装写作业,也可以装作若无其事的看电视,但是因为我本来就想看电视,或者说正在看电视所以不想去改变什么,我也知道父亲看我在认真学习的样子,心里会开心骄傲,但我却不想,因为太虚伪,这只是为了讨好他,我可以看一天的书,却不想坐在那里假装学习的样子甚至一分钟。

    可以通过学习技巧,写作方法,让文章看起来更加有趣,更加优美,但是如果文字是写给自己看,又何必这么麻烦,如果是给读者们看,让别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样想来也是有道理,可我现在关于理解和被理解还是比较偏执,我总觉得有些时候,你一旦想让别人了解你你就会很失落和难过,因为想被别人理解,便会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人身上,通过别人的反应来判断你的文章好坏,肯定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于是你又应该调整心态,以便应对这些流言蜚语,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前言中曾把她的这本书比喻成她的孩子,我看了倍受感触,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任何为人父母都会值得骄傲,同时也不愿他被别人恶语相向,甚至为他的出现以及成长提心吊胆,我这浅陋的文字发在微博,日志上看到评论有人夸赞心情也是如此。

    自己有时会想些事情,如果我把它记录下来,我便不想被别人看到,一是我不愿给自己贴上标签,如果你是好人,你做了很多好事都证明了你的确如此,可有一天你做错了一件事,不管你之前如何好,人们也会因为此事改变对你的看法,我不愿做这样的人,也不想做这样的事,二是我常会过多的考虑别人的想法,或者是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与其承受来自别人的看法,反倒不如不被了解,独自一人来的舒适痛快,来自别人的夸奖的确让人动心,可别人的评论也同样会让你烦心,自己一个人时却不会,不管是好坏,都是自己的所做所为,反正都是要在乎的,不如在乎自己了,时间一长反而比较喜欢这种感觉,也许是因为有了独处的能力,也许独生子女本应如此。

    自从去年喜欢了饭后散步,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想起来或许有些落寞,但事实却不是,因为一个人的时候只需要和自己对话,有什么想说的就思考,没什么好说的就沉默,在独处的时候人无法让自己尴尬,因为尴尬来自对于他人的不好意思,几天前看了梭罗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文字十分朴实,虽然感触不多,但是阅读的过程却让人平静,就像是两个不爱说话的人走在一起,路到头了只需要说“再见”,然而彼此却都会心存感激,因为互相陪伴了对方走了一段路,即使未曾言语,却也没有打扰到对方,就像关于朋友的定义,在一起就算不说话也不会尴尬。

    然而关于文字却不能这样想,因为有话想说,所以才有要说的,这想说的则是思想,如果没有说出来,便不会有理解或者被理解这个说法,大家都是一样,把各自的想法都隐藏在这个躯体中,没人会觉得异样,而一旦你把它展示出来,别人便会知道你的不同之处,比较两者,我则是偏向于前者,所以文人之所以会互相倾扎,就是因为彼此都有各自的想法,而一旦想法成熟,就会很难接受来自别人的观点,所以我亦不愿被贴上标签,在我看来标签则是束缚,首先你要维持着这个形象,其后你便会不知不觉的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林语堂先生曾说道“带一点丈夫气,说自己胸中的话,不要取媚于世,这样身分自会高。要有点胆量,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就是文人的身分。所言是真知灼见的话,所见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的文,独往独来,存真保诚,有气骨,有识见,有操守,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

    就目前为止我离这些还差了太多,不过好在有想法比什么都不想强一些,而我现在所纠结,甚至花了这么多篇幅想说的事,也许一段时间之后我都会疑惑为什么当时会有这种想法,不过记录下来多年以后看,一定会是另一种感觉,就像有人说等你人老以后写年轻时的事情,虽然事情是那时候的,但是你的心态却是老年人的心态,把所有的一切都看淡了,甚至也会说一句年轻那时候多傻,而现在却不会这样想,因为还年轻着,并不觉得这一切如何。就像之前那些杀马特的年轻人,他们当时并不觉得自己有多可笑,一切都要等回过头来才能明白自己这一路是怎样走来的,如果真的步入社会,自己逐渐成长,我觉得那时候也不一定能写出这样平心而论的文字了,因为环境不一样了,自己的想法也会改变,虽然不知道是好是坏,却还是应该满怀信心的期待。

    其实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也是不断了解自己的过程,因为一些想法总是要被什么东西给牵扯过来才能看的明白,说了这么多终究问题还是在于自己,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写什么样的文章做什么样的事情,就像是韩寒刚一开始辍学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然后当赛车手,在网络上那些连载的网文动不动几百万字,作者写这么多不累吗?累,但他们是按字收费。想起高中时,狭小的书店,满架都是玄幻,网游,言情等等各种小说而这些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的书籍,又有几本多年以后还能见到,古人曾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所以古人不曾轻易写文章,老子是被尹喜所留而著《道德经》,孔子也是述而不作,把大量的时间用来修订六经,《论语》是后世弟子用来记录孔子生前言行的著作,《易经》中也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庄子也曾说道“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与今人相比,古人似乎更怕著书立说,他们想通过言行举止,以道德修养的力量来感化世人,因为每个人对一段话的理解必然不同,所以经典的著作一般都只会说结论,不管你理解与否,都比由一个过程得出错误的结论而好的多,等到有一天你生活阅历足够,回想以前背诵的文章,就会感觉句句在理。

    我自然没有圣人那样的抱负,而我关于文字的看法与古人的述而不作从出发点来说就已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我在乎的只是小我,而古之圣人在乎的则是众生,况且我说的这些又谈不上深刻,只能说是在直抒胸臆,又尚未修饰,也不是十分有趣,写过以后我看到这么多字,也只会查看一下是否有错别字或者语句通不通顺,然后放那等到想起来时再看两眼,我都是如此,何况对他人来说又怎么能谈上启发,既然如此,全把它当成一种乐趣,按耐不住便记录下来,没有想说的便把它束之高阁。文字毕竟承载的是思想,而思想来自于思考后的结果,这些结果也能体现在行为举止中,一句话所能说明的道理,用行动也能表达,“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古人所谓治国,齐家都以修身为根本,倘若见落水者不救,只在岸上观察落水者的神态,动作以及面临死亡时的反应,这样的人即便文辞在优美,道理在深刻,于我何益,于家国何益,所以先做人后做事,其次作文章。最后想说的一句,莫要通过作品了解作者,文字只是一时兴起的灵感,就像是石子扑通落入水中,听的只是那一时之响,而作者则是长久以来生活在世上的真切的人,真正大家或是圣人没有所谓一时的灵感,他们的思想如涓涓河流取之不竭,用之不尽,即便最终汇入岁月的长河也熠熠生辉。但是古往今来这样的人屈指可数,所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包括我这些闲言碎语也不必全都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