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望云山 » 背诵全文

背诵全文

    小学的时候不会背书放学就不准回家,留在学校里等到会背,会背才能走,当时十分气愤,却又没有办法;初中高中最害怕遇到古诗文,更怕背诵全文,当时觉得背这些有什么用啊,考试又不会都考到,所以不让背的连看都不会看,背的话能偷懒就偷懒,现在看一些曾经记过,读过,背过的文章,如果读几遍的,里面的生字词便都能记得,可以不用查字典;读的熟的,里面的经典名句都会记得;背过的,不管是死记硬背,还是为了应付老师抽查和考试的,感觉又会不一样,很亲近,很熟悉。

    读着读着你会想到曾经认真晨读的自己,不管是操场,门口,教室,那朗朗的读书声依稀可以感觉得到,吃东西的可以用书挡着,说话的同学可以借着读书的声音大声说话,读累的了人,想睡觉的就趴在书上睡着。大家做着各自的事,读着各自的书,每个人只在乎背到哪里,哪里还要在多读几遍,也许就为了一段话,一个错字发了疯似的投入其中,因为全神贯注,所以很简单,读书的声音虽然大,却一点也不嘈杂,那是因为大家那时候都只在自己的世界里。

    而熟悉的诗文里景色则像是一副蒙尘的画,虽然久置角落,但是擦拭过后,仍然不会改变原来的风景,变的只会是自己的心态。诗文里的人物和故事就像分别的老友,虽然有点生涩,但是对于他的过往,他的故事,你还记得一清二楚,有的只是阔别重逢的欣喜。

    高一的语文老师曾经要求我们背整本新华字典,他说你们如果都会背了,作文,诗句翻译,字词解释都会了,语文一定会得高分,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做到,我只知道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因为那本字典很厚很厚,现在我知道,如果当时肯坚持下去,去看完整本字典,一定会有很多好处,比如这样的话你就会很少听到,“你一个大学生连这个字也不会啊”。但凡语文老师总是和蔼可亲的,因为如果不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怎么能够容忍那么多学生在上课睡觉,或者做其他的事。而容忍的背后是一颗坦然与悲叹的心。因为亲近,会特别记住一些事情,不管开心或是悲伤的事,愿您在应处的地方,仍旧言传身教,学生如是悼念。

    不知道为什么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记忆犹新“做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不记得哪个早上背了哪些文章,可是有一天如果我再次遇到它,我自己会知道,我曾经读过它,会知道当年是草草读过,还是熟读,还是用心背过,我会记得是在小学,是初中还是在高中曾经念过它,就像王家卫电影里所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们总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前提是你要辛勤的播种,时间才会准许你收获你应得的东西,正如谚语中所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没人知道你曾种过什么,但会看到多年以后长出了什么,而其间所有的人情冷暖,辛酸世故也只有自己一人才能真正理解。

    小时候买过一本唐诗三百首,看的不多,唯一记住了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随意记住的东西总是很难记,当时觉得蚂蚁怎么能出现在诗中和酒里,还有红泥火炉是什么样的,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倘若时间是一棵树,十年前我只会在树下呆呆的看蚂蚁,而十年后的今天我在树下,则期待能够遇到如诗中所说那样的情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015年12月27日,读《氓》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