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绍圣元年 » 第三十三章 初步裁军

第三十三章 初步裁军

    章惇拿着手中的奏折如如千金之重,脸色沉凝,虽然他稍有预料但是没想到只是按照募兵的审核进行筛选后剩下的合格之兵竟然如此之少。

    就在这时内侍告诉他官家召见。赶紧沉下心来快步跟上内侍。将奏折呈个官家后,本来已经打算承受雷霆之怒。但是官家似乎没有意外之色。

    赵煦之所以这么淡定,自然是因为这这种情况心中有数,甚至说没想到还能剩下十四万人之多。只是今年的夏收还没到,这些人的遣散要分批进行全部遣散完估计需要两个多月。

    厢军那边的选拔可以开始了。等到厢军选拔完成后,差不多也到了夏收的时候了。赵官家打算从湘军选拔六万人将禁军组成二十万人的规模。训练半年后,等国家财政缓一缓就增加骑兵建制。跟北方的游牧民族打仗,没有众多的骑兵是不可能在野外打仗的。

    想好以后,勉励章惇几句。看着章惇欲言又止的神色,笑着问道:“子厚可有话将?”

    “臣听闻,官家将李清臣,邓润甫二人降三级到地方知州了。”

    “是有此事,怎么子厚要为他们二人说清?”

    “他们二人诬陷朝廷重臣,自然罪有应得。但是臣心中颇有疑虑。官家似乎不打算行熙宁之治。为何将我们这些变法老臣重新招进朝堂?”

    “没想到朕亲政快一年,第一个问朕的竟然是子厚。他们那些人啊!搞权争内斗,旁敲侧击的试探倒是一顶一的厉害。就是没有一个直面问朕的。你既然问了,朕就将自己的想法说与你听一听。且陪朕到军器监。”

    赵煦领着章惇来到军器监,拿出一个望远镜,是的经过将近两年的研究,如今已经是军器监跟将作监的监事沈大腿终究是将这个东西搞出来了。

    将操作要领告诉章惇后示意他试试,章惇一试,顿时惊为天人,一下子就想到了军事上拥有这样一个东西的好处。神色一下子激动了起来。抑制不住的对赵煦说道:“官家此等利器,可料敌以先,对敌军变阵或者战阵更加了解,从而反制或者应对。可称国之重器。”

    “先不急着激动,你在陪朕去下一处工坊看看,你手里那个就送个子厚了。如今虽然可以制造了,但是此物不易过多。我打算给前线的统制官一级配上,再往下就算了。”

    “官家圣明,如此甚好!”

    赵煦将章惇又领到一处,此地轰隆不断,一颗颗巨石不断的抛射而出,看着远处的咆车对着章惇道:“在沈括的带领下,最新的咆车,已经可以最远射到三百步(大概四百五十米)精确打击范围也有二百五十步以上。子厚觉得这样的知识可不可以强国?”

    章惇张口欲言,赵煦却伸手示意其别说话,接着将其领到一个重兵把守的空旷地方,示意远处的兵丁将一个布包点燃。然后跟章惇一起蹲到了掩体后面。

    就在章惇迷茫之际。一声轰天巨响贯彻整个空地。条件反射般章惇直接将赵煦扑倒在地,护在身下。然后高声大喊;“地龙翻身了,快来救驾,地龙翻身了,快来救驾。”

    被护在身下的赵煦,急忙拍打章惇的胸膛,并且大声说道:“朕无事,这不是地龙。这就是朕要给你看的东西。”

    可是在这轰然巨响中,没有一点防备耳朵还在嗡嗡的章惇根本没听见下面的声音。还是沈括看到,让人将章惇跟官家分开。

    被分开的赵官家,连忙呼吸几口新鲜空气,没想到章惇竟然会有狐臭。差点就成了赵宋第一个被闷死的官家。也要是上了史书,估计能让后世人嘲笑一万年。说实在的他也没想到火药竟然会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早知道就做一些棉花耳塞了。

    不过看向一脸懵懵的章惇,赵煦又从心底笑了出来。主要是这位老臣如今的表情太过搞笑,让他一时间捉弄心大涨。

    “子厚!朕的这天雷威力可还入眼?”

    章惇怔怔的看向远处声音传来的地方,只见有一个几十公分深得大坑,密密麻麻土裂的痕迹蜿蜒一米多,周围五六米都是黑色的。

    一时之间竟然匍匐在地,高呼陛下。

    看到章惇竟然接受力这么低,赵煦也顾不上开玩笑,赶紧将章惇扶了起来,然后给其讲述其中原理,就是将原本的火药加入一些硝,硫磺还有木炭,按照比例混合制作而成的黑火药。

    不过看章惇的样子完全没有将自己说的话听进去,无奈之下,只能带着章惇往军器监外走去。等章惇平复后再说。快到门口的时候,看见几个侍卫抓着一个皮肤黝黑,身穿绸衣的少年正在往内走来。少年看到赵煦急忙喊道:“官家,官家,我是新科进士陈元则(陈规字)。”

    赵煦闻声一顿,喊住侍卫,原来是这个陈规在军器监旁边鬼鬼祟祟,然后被侍卫抓住正准备盘问。

    赵煦又看向陈规问道:“怎么回事?”

    “回禀管家,臣自幼熟读兵书,对军器之物有很大的兴趣。来到东京又怎么能不来军器监看看,瞻仰一番?刚才臣听闻其内一声巨响,还以为发生了事故,故而靠的近了些,就被诸位侍卫抓了过来。臣有几位同好乡人一起同行,他们可以为臣作证。”

    赵煦看向身边班直,不一会几个身穿绸衣的人被御前班直押到了赵煦身边。相互对照之下,发现陈规并未说谎。

    “无论如何你擅闯军器监不可不罚,不过你既然是新科进士,又对军器监感兴趣,朕就罚你在咆车工坊工作三个月,期满后给朕写一篇折子上来。”

    “臣遵旨!”看陈规的样子并没有沮丧似乎还有些高兴。

    摇了摇头赵煦就要离去,但是经过此插曲,章惇终于回过神来。等陈规几人走远后,俯身行礼。

    “请官家恩准臣再去看看天雷之处。”

    无奈的赵煦只能将章惇再次领到刚才爆炸的地方。其实黑火药的出现还是偶然,现在还不能准确的摸准其中的比例,但是有了范围剩下的就是一点点的试错就行了,总归只是时间问题,要不是为了在章惇面前装个X,赵煦也舍不得用。

    章惇望着那个深坑,用手摩擦着坑的边缘,一遍轻声呢喃,真是鬼神之力。

    好半响才回到赵煦身边。让官家见笑了,臣一时失态。

    “无妨,哈哈!沈大人第一次的时候比你还不如许多。”说完看向一旁肃立的沈括,只见沈括绷着一张脸看不到任何表情,略感无趣的赵煦,便不再多言。

    让沈括将其中原理对章惇讲述一遍后,章惇双眼放光,如此将没有任何一个城池能阻挡我大宋的前进。

    赵煦点头,看到今天的几个实验,子厚,你临走的时候找沈括要一本现在还未成型的格物学。回去后仔细观看一番。等你看完,应当就知道朕要走的道路了。

    章惇俯身行礼。今日造成的冲击太大他都忘了来找官家的本意。是想知道管家心中倾向祖宗法度还是变法了。

    将章惇打发走后,赵煦看向沈括:“最近没来军器监把,可有按时听太医的吃药?”

    赵煦有此问是因为二月多倒春寒的时候沈括一病不起,这可吓坏了赵煦,派了五六个太医,并且亲自到沈括府上查看情况,当时很多太医都摇头表示,情况不乐观,最终还是下了猛药,听天由命。赵煦第一次产生了杀人的念头!但是很快赵煦就压下了心头的暴虐。焦急的等在外面!

    不外乎赵煦想杀人,赵煦穿越过来最大的金手指就是沈括,要是没有沈括,赵煦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就是发现了沈括这个大佬才让赵煦心中想法化为现实的可能。才给了他改变这个腐朽大宋的机会。

    如果这个时候沈括去世了,赵煦不知道凭借自己能不能拉着大宋这条破船驶向对岸。最终在赵煦的焦急等待中,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赵煦的呼唤,沈括竟然神奇的挺了过来。

    赵煦第一时间跑到沈括身边拉着他的手说:“挺过来就好,挺过来就好,存中好好养病,以后军器监就不要去了,等你什么时候将养好了再说。”

    沈括看着赵煦似乎张嘴欲言,沈括连忙说道:“你刚醒过来,静养要紧,不要着急说话。朕看到你就放心了。你且安心静养。”说完就退出沈括房间,吩咐留下三个太医,一定要尽快让沈括好转起来。

    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两个月了,本来今天的事情是不让沈括过来的,但是沈括说:“臣在家中将养了两月有余,再不让臣去军器监看看的话,臣恐怕心头郁郁,于身体无益。”

    最终还是让沈括来了,如今章惇走了,沈括却不想走,说要给学生们交代些事情,赵煦岂能不知道沈括的心思,恐怕这一交代又是几天不回家了。吩咐身边的班直,一个时辰后,就是抗也要将沈大人抗回府邸。

    沈括面色一苦,好歹官家没有让他直接就回家,也算聊以藉慰。

    回到宫中的赵煦却没有放松心情,如今禁军的事情按部就班,朝廷冗官的事情也该着手处理了,虽然借着土断的事情安排了一批官员,但是还是有大量的闲官吃着朝廷的俸禄不干活,这可不行。

    说道土断,如今刚刚到展开工作的户籍科,上奏的奏折不断,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抱怨跟困难。一时之间赵煦分不清他们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还是真的有切实困难。只能派童贯让锦衣卫实地查探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