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孤城壹梦 » 第七章:人物介绍

第七章:人物介绍

    赵昉(1037年6月24日—1037年6月24日),字宗明,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清苑县)人。宋朝宗室大臣,宋仁宗赵祯皇长子,母为俞德妃,崇庆公主同母兄。

    景祐四年五月九日(1037年6月24日),出生即夭折。

    庆历元年五月乙丑(1041年6月18日),赐名赵昉,辍朝二日,赠太傅,赠褒王,谥号“怀靖”,葬于永定陵。

    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丑(1060年1月10日),再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累封杨王

    赵昕(1039年9月6日—1041年3月24日),字宗亮,小名最兴来,河南开封人。宋朝宗室大臣,宋仁宗赵祯第二子,母为苗贵妃,福康公主同母弟。

    康定元年七月戊寅(1040年9月4日),赐名昕,授检校太尉、忠正军(寿州)节度使,册封寿国公。

    庆历元年二月己亥(1041年3月24日)去世,时年三岁,宋仁宗为儿子发哀成服,追赠太师、尚书令,追封豫王,谥号“悼穆”,陪葬永定陵。

    赵曦(1041年9月3日—1043年2月14日),字宗和,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清苑县)。宋仁宗赵祯第三子(最幼子),母为朱才人(《皇宋十朝纲要》记载为张昭容)。

    庆历三年正月庚午(1043年2月13日),授检校太尉、武信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册封为鄂王。

    庆历三年正月辛未(1043年2月14日)夭折,宋仁宗为儿子服丧,追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悼懿”,追封为荆王。

    赵徽柔,福康公主(1038年—1070年2月22日),宋仁宗长女,母昭节贵妃苗氏,同母弟雍王赵昕。

    宝元二年九月十一日(1039年10月1日),封福康公主。

    嘉祐二年(1057年),进封兖国公主,下嫁驸马都尉李玮。

    嘉祐七年三月壬子(1062年4月16日),降为沂国公主;十一月己巳日(12月29日),进封岐国公主。

    治平四年(1067年)五月,进楚国大长公主。

    熙宁三年正月九日(1070年2月22日)去世,谥号为“庄孝”,追封秦国大长公主。

    徽宗初年,加赠周、陈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庄孝明懿大长帝姬。

    赵雅琦,崇庆公主赵氏(1038年—1042年6月6日),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次女。生母是俞德妃。

    宝元二年九月己亥(1039年10月1日),封为崇庆公主。

    庆历二年五月戊午(1042年6月6日)去世,时年五岁,辍朝二日,追封为楚国公主。

    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丑(1060年1月10日),改追封周国公主。

    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追封唐国长公主。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改封徐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庄和大长帝姬。

    赵佑玥,安寿公主(1041年—1042年5月27日),宋仁宗第三女,母为温成皇后。

    庆历二年五月癸卯(1042年5月22日),封为安寿公主。

    庆历二年五月戊申(1042年5月27日)去世,追封为唐国公主,辍朝二日,以母宠,深得宋仁宗宠爱,仁宗为公主服丧,群臣于殿门外奉慰。

    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丑(1060年1月10日),追封汉国公主。治平元年(1064年)五月,追封魏国长公主。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追封邓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庄顺大长帝姬。

    赵佑瑶,宝和公主赵氏(1042年—1043年9月11日),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第四女,生母为温成皇后张氏。

    庆历三年八月乙未(1043年9月6日),封宝和公主。

    庆历三年八月庚子(1043年9月11日)去世,辍朝二日,追封为越国公主。

    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丑(1060年1月10日),追封为秦国公主。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追封楚国长公主。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改封镇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宋徽宗改公主为帝

    姬,宝和公主改封庄定大长帝姬。

    赵婧娴,楚国大长公主(1042年6月21日—1043年9月23日),名不详,宋仁宗赵祯第五女,生母冯贤妃。

    庆历三年八月壬子(1043年9月23日)去世,宋仁宗辍朝二日,并追封女儿为郓国公主。

    庆历四年四月癸卯(1044年5月11日),安葬于庄懿太后(即李宸妃)的陵域内。

    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丑(1060年1月10日),改追封为魏国公主。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追封吴国长公主。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改封楚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庄禧大长帝姬。

    赵懿文商国大长公主(1042年8月13日—1042年8月19日),名不详,宋仁宗赵祯第六女,母为杨德妃。

    庆历二年八月壬申(1042年8月19日)夭折,此时公主刚出生满六天。

    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丑(1060年1月10日),宋仁宗追封女儿为鲁国公主。

    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追封陈国长公主。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改封商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改封庄宣大长(公主)[帝姬]。

    赵懿安(?—1044年6月12日),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第七女,生母为冯贤妃。

    庆历四年五月甲戌(1044年6月11日),赐号崇因保佑大师,赐名懿安。

    庆历四年五月乙亥(1044年6月12日),赵懿安去世,宋仁宗辍朝二日,追封为隋国公主。

    庆历五年(1045年)四月,公主灵柩发引,辍朝一日。

    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丑(1060年1月10日),追封吴国公主。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追封燕国长公主。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改追封鲁国大长公主。

    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宋徽宗改公主为帝姬,赵懿安改封庄夷大长帝姬。

    赵幼悟(1044年1月12日—1045年5月14日),宋仁宗赵祯第八女,母为温成皇后张氏。每当宫中建道场,公主听见佛音,就会露出愉悦的神色。

    初入道,庆历四年十二月己亥(1045年1月2日),赐法号保慈崇佑大师,赐名幼悟;庆历五年四月辛卯(1045年4月24日),封邓国公主,同月进封齐国公主。

    庆历五年四月二十五日(1045年5月14日)去世,追封为韩国公主,四月甲寅(5月17日),宋仁宗辍朝二日,为公主举哀,大臣叙班告慰于崇政殿门,五月丁卯(5月30日),葬于永安陵园,又辍朝一日。

    嘉祐四年十二月乙丑(1060年1月10日),改追封为燕国公主,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追封为秦国长公主。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追封唐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又改封庄慎大长帝姬。

    赵文恵,福安公主赵氏(1059年6月8日—1067年5月9日),宋朝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第九女,生母为董淑妃(贵妃)。因母宠,得父亲宋仁宗宠爱

    嘉祐五年(1060年)五月,封福安公主。嘉祐八年(1063年)五月,进封康国长公主。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进封郑国大长公主。

    治平四年闰三月二十三日(1067年5月9日)去世,时年九岁,追封秦国大长公主。

    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追封陈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宋徽宗改公主为帝姬,福安公主改封为庄齐大长帝姬。

    赵文嘉,秦、鲁国大长公主(1059年7月7日—1145年11月),宋仁宗赵祯第十女,母昭淑贵妃周氏,公主下嫁右领军卫大将军、少师、康国公,德阳郡王钱景臻。

    北宋嘉祐四年五月戊午(1059年7月7日)出生于东京潜龙宫,南宋绍兴十五年十月(1145年11月)去世于越州府(今浙江绍兴),享年八十七岁〔按宋高宗本纪,大长公主去世于绍兴十二年十一月壬寅(1142年12月2日),按此公主享年八十四岁〕,是中国历史上少有长寿的公主之一。

    赵梓文,永寿公主(1060年6月2日—1084年2月1日),宋仁宗赵祯第十一女,母为董淑妃。

    嘉祐六年三月壬寅(1061年4月11日),封永寿公主。后进封荣国长公主、邠国大长公主、鲁国大长公主。

    元丰六年十二月癸巳(阳历1084年2月1日)去世,时年二十四岁,宋神宗追封其为荆国大长公主,谥号为“贤懿”。

    元符二年(1099年),追封为秦国大长公主,元符三年(1100年)二月,追封为衮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六月,改追封为贤懿恭穆大长帝姬。

    赵韫妤,宝寿公主(1060年7月31日—1112年),宋仁宗赵祯第十二女,母为周贵妃,同母姐鲁国公主。

    嘉祐六年三月壬寅(1061年4月11日),封宝寿公主。

    嘉祐八年(1063年)五月,进顺国长公主。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进封冀国大长公主。宋神宗元丰五年(1083年)十二月,改封魏国大长公主,下嫁开州团练使郭献卿。

    政和二年(1112年)去世,时年五十三岁,追封为燕、舒国大长公主,谥曰“懿穆”,后改追封为懿穆大长帝姬。

    赵淑豫豫国大长公主(1061年8月11日—1061年10月12日),名不详,宋仁宗第十三女(最幼女),生母董淑妃。

    嘉祐六年闰八月丙午(1061年10月12日)去世,此时出生仅六十一天,尚在襁褓,宋仁宗追封女儿为楚国公主。

    治平元年(1064年)六月,追封韩国长公主,元符三年(1100年)十二月,追封豫国大长公主,政和四年(1114年)十二月,又追封庄俨大长帝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