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这个影帝只想拍吻戏 » 第22章 艺考

第22章 艺考

    忙碌且杂乱的拍摄时间一过,迎接许非的,便是更加忙碌的备考时间。

    至于《藕与荷》的初剪,许非直接扔给了之前剪过一次的翟茹。

    他的原话就是,让翟茹先剪一个初版出来,到时候要是不行再改。

    从拍《阳灿》开始,许非基本就没怎么停过,此时一停下,便死活不想再跟着剧组走下去,直接将后续扔给了姜纹和翟茹。

    对这件事,姜纹只给了一个评论。

    说许非像个没长心的孕妇。

    只管生,不管奶。

    许非自然不在乎姜纹给自己的评价如何,仍是按着自己的节奏备考。

    艺考一般分为初试,复试,三试。

    初试和复试基本流程都差不多,都是自我介绍、台词朗诵和即兴小品。

    三试则更侧重学生的形体展示、特长展示方面,考察考生的柔韧性、力量感和声乐方面。

    不同于联考和北影的是,中戏多了一个最终环节的面试。

    据毕业生姜纹所说,面试环节基本都是询问一些文化课方面的知识,比如平时的考试成绩,再出几道即兴问答题之类的。

    毕竟艺考的时间是要早于全国高考的,导师也要大致了解考生的文化课水平,免得录取函发下去了,结果高考后发现文化分根本不达标。

    可就算是这样,每年仍会有一大批考生被文化分拦在外面。

    等到了考试这一天,许非早早地便来到了中戏的考试地点。

    看着现场熙熙攘攘、神色紧张的考生们,许非则显得冷静了许多。

    考试嘛,虽说临阵磨枪也有一定用处,但最注重的还是平日里的积累。

    到了考场才想起紧张后悔,多少有点晚了。

    抱着这样的想法,许非揣着准考证,挎着外套,手里抱着一本王硕文集,找了个靠墙的位置一蹲。

    再配上之前在片场晒出的古铜色皮肤,和刚剃完没多久的寸头……

    活脱脱像个刚放出来没多久的劳改犯。

    还是高智商犯罪的那种。

    毕竟没几个劳改犯会看王硕这孙子的‘流氓文学’。

    这书是姜纹塞给他的,让他没事儿的时候多翻翻,看看哪个适合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的,就选一个。

    权当是许非带资进组的酬劳。

    许非之前没看过王硕的书,猛不丁瞅几眼,还觉得挺有意思。

    到处都透着一种混不吝的精神。

    尤其是这个,一个名为冯小缸的吹捧大师,带着一帮子男男女女开了个圆梦公司的故事。

    你不是一个俗人呐!

    每当读到这个故事,许非脑子里就会出现一个瘦削到极致的小老头,指着别人鼻子忽悠的场景。

    “哎,你干嘛呢?”

    小桃红笑嘻嘻地拍了拍许非的肩膀,顶着他蹲了下来。

    她今儿穿着一条大腿细小腿粗,底下敞着口子的喇叭牛仔裤。

    上身是套跟许非差不多的皮质夹克,头发上卡着硕大的蛤蟆镜,跟挂历上那时尚嫩模似得,一出场就吸引了万千学子的眼光。

    淡青色的牛仔布料随着小桃红的动作绷紧,彰显出少女青春时期特有的丰腴与俏皮。

    “注意着点,穿这么紧身的衣服还往下蹲,不怕开线啊。”

    许非嫌弃地瞥了一眼,随手把外套扔在对方怀里。

    “怎么?你吃醋啊?”

    小桃红笑呵呵地打趣着,把夹克围在腰里,继续扒着许非的肩膀瞧:“让我看看你看的什么。”

    “我吃个屁的醋……”许非翻了个白眼,身子往旁边挪了挪:“王硕文集,你多少号啊?”

    “96,你多少啊?”

    “我……”

    许非还没说话,就听墙上的喇叭开始喊:“17号许非,18号孟达,19号谢梦竹,到一号教室。”

    “得,到我了。”

    许非站起身,看着仍蹲在地上的小桃红,笑道:“你在这不要走动,我去买几个橘子。”

    “去你的!”小桃红笑骂着。

    朱自清的《背影》谁没看过啊。

    俩人笑闹了两句,惹来旁人艳羡的目光。

    推开沉重的屋门,许非一搭眼就瞧见了坐在桌子后面嘿嘿乐的姜纹。

    “留着寸头那个,就是你跟我提过的小家伙是吧。”

    见姜纹瞅着许非在那乐,坐在他身边的张仁里歪着头问道。

    老人家是姜纹上学时候的班主任,现在早就已经不带学生了,成为表演系的主任。

    这次来考场,也是被姜纹拽着来的。

    “对,黢黑的那个就是。”

    “嗯……”

    张仁里推了推老花镜,上下打量着许非。

    颜值说得过去,毕竟来艺考的总有许多俊男靓女,老先生教了这么多年书,也已经有点审美疲劳了。

    身高也还不错,体态匀称,也算得上是身姿挺拔,往那一杵就显得落落大方。

    倒是那双眼睛……

    老先生又推了推眼镜,仔细打量着。

    许非的眼睛随他已经故去的妈妈,很有神,一双粗眉挑着,让人一看就觉得有灵性。

    见老先生一直望着自己,许非脸上也露出一个笑容,冲着主席台躬了躬身表示礼貌。

    “行了,做个自我介绍吧,都在哪上学,有什么特长之类的,都说说。”

    主考官是个瘦瘦小小的老太太,跟张仁里客气了两下,便率先开口道。

    许非打量了一眼对方桌前的名牌,上面写着她的名字。

    常丽。

    按照考生顺序,许非率先跨前一步,清了清嗓子,道:“各位老师好,我叫许非,在十二中上学,是今年的应届生。”

    常丽翻了翻手里的花名册,在签到表上打了个勾,饶有兴趣地道:“之前接触过表演、声乐类的培训班吗?”

    十二中是区里的重点,文理科状元扎堆的地方。根据常丽的了解,十二中并没有没开设过艺术类班级,而且往年也很少有十二中的学生来报考中戏这种艺术类院校。

    许非瞧了瞧稳坐钓鱼台的姜纹,见对方没有说话的意思,便开口道:“有,前段时间参演过一部电影,在里面集中培训过。”

    集中培训……

    常丽有些失望。

    如果没有长时间的学习,只靠一部电影开拍前的集中培训,根本学不到太多专业知识。

    因为这种性质的培训基本都是带有目的性的。

    只是让小演员们提前进入角色,进行台词围读和人物小传的撰写罢了。

    看着镇定自若的许非,常丽忍不住提醒道:“群演,或者是只有一两句话的特型可不算是演出经验啊。”

    “没,我是……男一。”

    这话一出,不仅是在座的导师们,就连身后观望着的两个考生也抬起了头,一脸诧异地看向台中央的许非。

    与导师们的诧异不同,站在许非身后的孟达和谢梦竹两人脸上流露出浓浓的羡慕之情。

    原本在他们的设想中,许非这种没有任何经验的高中生能担任个小配角就已经算是顶天了,谁想到,人家竟然还是主演。

    哪怕是集中培训熏出来的主演,其中涉及到的表情管理和心路历程展现都不是他们这种学院派所能掌握的东西。

    毕竟他们只是学习、假设、模仿,而人家却是实实在在的演出经验。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就像未经房事的黄花闺女把《金瓶梅》给翻烂了,也没有新婚燕尔后的小娘子勾人。

    看着众人有些诧异的表情,姜老驴紧了紧身上的大皮袄,歪着身子,用力往椅背上靠了靠。

    脸上带着一种:‘你们这帮没见识的夯货,等着被劳资手下的兵刷新三观吧!’的戏谑。

    而在他身边坐着的张仁里老先生,则是除去姜纹以外唯一一个知道许非表现的导师。

    看着自己的得意门生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老先生忍不住提起笔,在桌面上轻敲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