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汉末太平纪 » 第三十二章 裴元绍:大郎年少,平平无奇!

第三十二章 裴元绍:大郎年少,平平无奇!

    真定县,怡红楼。

    圣女张宁高踞上首,何婉、周仓、裴元绍、褚燕、李明、还有八乡传道使各自分坐左右。

    众人皆一身粗葛麻衣,头裹黄色襆巾,正襟危坐。

    “今岁真定大旱,粮食大幅度歉收,地主豪强地租不降反增,官府田赋、口赋、算赋、更赋…及其他苛捐杂税依旧却多如牛毛…”

    张宁面色悲悯,环顾左右,话锋一转:“诸位道使,目下各乡道徒几多?”

    “太平道”以《太平经》为基础教义,广泛的宣传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兼爱的政治主张。

    并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

    因此,手中无粮,严寒的凛冬又将至,大量走投无路、内心惊惶的贫苦百姓,为求得内心的安宁与寄托,尽相加入太平道。

    “临济乡传道使郭帖,拜见圣女。”一个弱冠年华的传道使左手抱右手,行了个道礼,率先信心满满的发言,“禀圣女,临济乡四百零三户,人口一千七百余,道徒六百三十七人。”

    “尚泽乡传道使…,”另一个而立之年的传道使不甘落后:“尚泽乡四百五十户,人口一千八百五十二人,道徒七百八十五人。”

    “南安乡…”

    “南岗乡…”

    圣女相询,各乡传道使们大多喜形于色,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争先恐后地回应,唯有曲阳乡传道使郝岩面露苦相,恍如鹌鹑…嗫嚅不敢言。

    张宁目光威严道:“曲阳乡郝传道使,汝为何不言?”

    “躲不过去了!”郝岩起身恭敬一礼,垂头苦涩道,“启禀圣女,曲阳乡五百二十五户,人口两千零七十五,道徒…四百三十二人。”

    曲阳乡人口最多,发展的道徒却最少!

    废物!

    周仓、裴元绍、褚燕等人怒形于色,各乡传道使亦面露异色,颔首低眉。

    特别道徒数量倒数第二的南岗乡传道使,眉宇间的笑意更是…难以掩饰。

    垫背的…来了!

    “哦?”张宁闻言,峨眉微蹙,却并未发怒,目光微闪,“是何缘故?”

    “曲阳乡,安阳里,里长赵安。”

    秦汉百户为一里,十里为一乡。里,设有里长,由里中富户担任,负责掌管户口、赋役之事。

    “曲阳乡安阳里里长赵安?有意思!”

    听到这个地名,张宁脑海莫名浮现一个消瘦机敏的身影,凤眸浮现一抹兴致盎然的笑意,“不知我那太平弟弟如何啦!”

    郝岩继续道:“此人虽仅一里中富户,但家中良田数百亩,兼且学识过人,兴办私学,因而家中颇富资材。为人仗义疏财,爱护乡民,每每乡民有难,皆会慷慨解囊,威望极高。”

    “仗义疏财?”一个曾经饱受地主豪强欺辱的乡传道使不信:“天下乌鸦一般黑。世上哪有不吃屎的狗!”

    “近几年来,真定县年年干旱,粮食歉收,地主豪强趁机勾结官府,大肆兼并土地,许多活不下去的平民百姓或化身流民、或卖儿卖女、或相互易子而食、或卖身为奴者数不胜数,各乡各里人口大减。”

    “他们不仅大肆兼并土地,还勾结官府,隐匿人口、土地,土地、人口大半化为地主豪强的私有物,田赋、算赋、更赋等…本属于地主豪强缴纳的赋税,转嫁给那些贫穷困顿的平民百姓!”

    周仓嫉恶如仇,闻言拳头紧握,脖颈青筋毕露,愤然:“狗官、狗大户,全部都该…灭之绝之!”

    “嘿嘿!”褚燕见此,讥讽道,“若非那些狗大户不做人,我太平道又岂能发展如此迅速!”

    李明:“…”

    我感觉你们在内涵我,但我…不说!

    但褚燕却不想简单地放过他,眉眼微挑,漫不经心地斜睨眼李明,坏笑着拱火道:“哎呀,李副渠帅田连阡陌、仆役成群,似乎…!”

    “是哦!”裴元绍认真点头,憨憨道,“元福,你要杀狗大户,岂不是要先杀了李副渠帅?”

    “呃!”周仓急忙摆手:“…我要杀的不是你,是狗…,不不不,我要杀的是其他狗大户,不是你这个狗…”

    李明:…我感觉你们就是在内涵我,但是我没有证据。

    他胸膛起伏不定,脸色僵硬如猪肝。

    众人:“…”

    郝岩嗫嚅,欲言又止!

    “住口!”张宁怒喝,“听郝传道使继续说。”

    太平道在十几年时间,从寥寥数人迅速发展成为绵延八州,坐拥教徒数十万的大教,吸收的教徒自是来源广泛,大多数为奴仆、贫民、士卒,却也不乏流民、山贼土匪、…豪强、士族、太监…其间鱼龙混杂,阶级对立,矛盾丛丛。

    张宁对于道内潜藏的暗流,欲要改变,却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暂且听之任之。

    “非也!非也!赵安此人,绝非伪善之辈。”

    郝岩道,“据吾所知,赵安此人虽有良田千亩,却因为时常接济邻里,家中并无仆役、美宅、余财,长子戍守边关,次子随师习武,唯有小女承欢膝下!”

    “在如此严重的天灾人祸之下,各乡各里人员大幅度减少,唯有赵家里,在里长赵安的仁义救济下,虽生活艰难,任就勉强挺了过来,百户人口不减分毫。”

    褚燕忍不住击节赞叹:“好一个仁义无双的赵安!”

    郝岩闻言,愁眉苦脸道:“以此人之威望,却不允乡民们信吾圣道,故而曲阳乡人数虽众,道徒却极少。”

    “为何?”

    “此人认为我太平道包藏祸心。”

    “包藏祸心?”

    张宁喃喃自语,眸中异光微微闪烁,面上却不置可否,勉励一番,各乡传道使退下。

    转而目光灼灼地凝视李明。

    “桂枝、芍药、蒿草、生地、牡丹皮、丹参、黄芪…等药材要开始收集了,这关乎到圣教冬季传道大业之成败!”

    张宁所言的这些药物,对秋冬季节易发的伤寒、寒疟、出血热等疫病有极大的治疗作用。

    李明出身真定李氏旁系,为赵郡李氏旁支,始祖为战国时赵国武安君李牧。

    其人善经营,背靠李氏,经营十数载,亦是真定县排名前列的地主豪强,庄园占地数十亩,名下田亩上千,仆役成群,在真定县城内还经营秦楼、医馆、布铺、粮铺等生意。

    由他出面收集药材,可谓事半功倍。

    李明闻炫音之雅意,抱拳一揖,铿锵道:“属下立刻吩咐仆人从速办理,绝不耽误我圣教壮大良机。”

    张宁:“善!”

    李明告退,安排下属收集药材不提。

    张宁慵懒地伸了个懒腰,丰满圆润、凹凸有致身材紧绷,褪去几分威严的神色,转向周仓、褚燕,戏谑笑问,“元福、飞燕,我那异父异母的亲弟弟…近来如何?”

    众人闻言,尽皆忍不住莞尔。

    “圣女异父异母的亲…呃!”周仓顺嘴道,随后反应过来,一揖:

    “杨大郎这厮,两次进入真定县城,大手大脚,耗费近万钱。购买笔二,墨三,纸砚各一,花费一百钱…

    打造四口大小不一的奇怪圆形器物…据蒲氏铁铺老板娘所言,叫什么…铁锅、锅炉。”

    说到这里,周仓挠了挠头,从袖中取出一张皱皱巴巴纸张,递给张宁,正是杨开在铁匠铺所绘的图纸。

    “最令人不解的是…他竟花费高价购买鸡鸭鹅…猪牛羊体内…无人问津的肠肠肚肚!”

    “其败家与憨傻之名,业已传遍真定!”

    “败家?憨傻?元福兄请恕我直言。”褚燕接过话茬,双手环抱,呵呵冷笑,“飞燕无意针对兄长,但实在…忍不住!”

    “可笑至极!”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尔!”

    “如此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堪称深如渊海者,竟称之为败家、憨傻,那世上皆是…可笑之人矣!”

    “哦!?”

    张宁面露惊色,闻言无比好奇,正襟肃容:“太平究竟有何惊人之举,令飞燕如此推崇备至?”

    褚燕看似洒脱,实则心气极高,桀骜难驯,轻易绝不服人,自己身为太平圣女,身份、胸怀、手段皆不缺,至今也未曾真正令他信服。

    她绞尽脑汁也想不到,杨开一介农家少年,何以令褚飞燕钦佩震撼!

    褚燕也不迟疑,将杨开所做之事,一五一十,娓娓道来:“太平居家时,一日三练,五个时辰,跑步、练拳、劈刀、刺枪、还有一些奇怪的锻炼动作…其勤奋程度,直令吾为之咂舌,惭愧无尽!”

    “数日之间,林林总总,撰写竹简数十卷。内容包罗万象,包含美食、数学、物理、化学、兵法、政治、经济、…”

    说到这里,褚燕一脸遗憾,“可惜,卷名虽用汉隶书就…内容除却美食卷用汉隶,数学卷用汉隶与数字双注释,其余内容皆用一种我不认识的文字撰写而成!”

    张宁道:“不认识的文字?小篆?甲骨?或是先秦之时某种文字?”

    “呃…”褚燕迟疑,也不纠结,继而突然兴奋起来,“但仅美食、数学两卷,却已令我大开眼界!”

    “特别是其教授弟子所做的美食,直令我食指大动,欲罢不能:细长筋道的面条、麻辣爽口的火锅、松软可口的包子馒头饺子、香味扑鼻的炒菜、鲜嫩可口的豆腐…”

    说道最后,一向稳重低调的褚燕,竟是眉飞色舞,舌底生津,不住吞咽:“种种美食,花样繁多,稀奇古怪,吾尽皆从所未见,色香味…堪称绝无仅有!”

    褚燕深深叹服:“我愿意遵其为…大汉食神!”

    裴元绍坐立难安,如有猫爪挠心,不住吞咽口水:“你可…食过?”

    “嘿嘿!”褚燕眉头耸动,自曝糗事,却毫无愧色,“实在…忍不住!”

    众人相视:“…”

    裴元绍突然扳起手指,大声呢喃:“瘦弱,单薄,败家,古怪,…硬朗,勤奋,会做美食,学识渊博,…”

    褚燕忍不住问:“你在干啥?”

    “我在细数杨大郎优缺点,四对四,两相抵消,唯独年少,再无优点可寻。”裴元绍一本正经,得出结论后,挠挠头,满脸不解:“除却年少,此人平平无奇,圣女何以如此关注?”

    “你…呃!”

    褚燕怒目,其余人满头黑线,好似有一口气郁结在胸口,有口难言:“…”

    “你这话…正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