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千年老乡黄叔度 » 第 一 回:君不见旧国疆土破 千年史灵魂风夜吼

第 一 回:君不见旧国疆土破 千年史灵魂风夜吼

    淮河两岸走马川

    将军平沙君不见

    七星庙宇遇童儿

    千年史魂夜难眠

    话说天下争雄,胜者王侯,败者寇。周朝未年,天下纷争,公元前1115年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绛为子爵,建立楚国。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公元前704年,楚武王,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加强盛。楚庄王时,任用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大败晋国而称霸,一时间兵强马壮,展露称雄之势,疆土西起大巴山,东至海疆,南起南岭,北至于中原南部,犯淮入汝。楚国至此进入鼎盛时期。

    中原东南部有一赢姓诸侯国,后相即位,二年,征黄夷。据传;周人灭商后,黄人归服,得以保留。建立黄国。黄国处于江淮之间,守东方诸国西入淮河上游之门户,当南楚北进中原之要冲。黄国属于东夷之国,又处于楚国进攻中原之要冲。黄国与姬姓曾国一直保持通婚关系。黄国源于黄帝公孙姓轩辕氏,崛起于南方,是淮河流域的一大霸主,黄夷是东夷的后代,九夷的一支。春秋时期,黄国鼎盛于中原东南部,称霸淮河流域,楚国问鼎中原,黄国不服,借地域优势,近与江,道,柏,玄乃至随国结盟,远与齐,宋,郑,卫,鲁等修好,一度与楚国抗衡。

    公元前704年,楚国在楚地约会天下诸侯,黄国探知楚国约会的意图,中原各国只有黄,随二国没有去臣服。果然,楚国大怒,首先位于涵养的随国受到讨伐,淮水的黄国由于相距楚国较远,躲过一劫,但也遭到楚国的斥责。

    公元前675年,楚文王讨伐黄国,黄国无外援,却奋起抵抗,楚国未能灭掉黄国,楚文王搬师南退。

    公元前658年黄国参加了在宋地举行的谋划伐楚的齐,宋,江,黄,四国会盟。公元前655年秋天,黄,江二国讨伐楚国的附属国陈。随着中原齐国的霸主地位的形成,淮河流域诸国纷纷叛楚附齐。此事惹恼了极力北上争霸问鼎中原的楚国。

    公元前655年就将黄国的姻亲国玄灭掉,玄国国君逃到黄国。

    公元前649年冬,也就是六年后,楚国借口黄人不归楚贡,出师伐黄,黄国上下拼死抵抗,半年后,公元前648年夏,黄国最终被楚成王带兵灭国了。

    黄国亡国,留有二位王子,长公子名为黄乾,协一帮黄国公族逃到淮河以北江国地界客居下来。次公子黄歇,后仕于楚,被封为春申君,地位仅次于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无子,黄歇为此事发愁,就帮楚考烈王寻找易于生育的女子进献给楚考烈王。虽然黄歇进献了许多美女,却始终没有生养出儿子,后来赵国大族李园知道了这件事,就把自己家的妹子送到黄歇处。黄歇一见如此美妙的女子就倍加宠爱,并有了身孕。黄歇已知美女怀孕,就瞅准时机进献给楚考烈王。李园妹子进宫,倍加受宠,不久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楚幽王,另一个是楚哀王,李妃成了李王后。

    楚考烈王去世,国舅李园抢先入宫,并在荆门埋下刺客,黄歇进入荆门,李园豢养的刺客从两侧夹住刺杀了黄歇,斩下了黄歇的头颅,扔到荆门外面,同时,抄了黄歇的家,一家数口满门抄斩。

    李园的妹子李圆圆先受黄歇恩宠怀了身孕,又入宫得宠幸于楚考烈王,后所生的长子便立为楚王,这就是楚幽王,其实楚幽王的身上流着黄家人的血脉。名义上黄族在楚国断了后,实者根脉依然延伸。然黄国的另一位王子,长公子黄乾,带近臣武将及一家老小北渡淮河,入江国地径,在江国都城南门外二里处堆土筑城,本想以淮河之险抵御楚军,以图东山再起。

    话说江国,乃玉衡第七星主豫州,常以五午日候之,丙午为汝南,星次分野,房心豫州,汝南人房宿二度。公元前623年楚灭江国,汉初为慎阳国,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以淮阴候韩信门客舍人弟栾说上变告功,封为慎阳候,后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嫡孙栾买之因罪失候,国废。改为慎阳县,属汝南郡,郡领县三十七,境内有安城,在县东北汝河南岸,小龙山下,固城寺庙以南。因后来佛陀国的佛教东传,所以在此建寺庙。另有一安阳城,在慎阳县东南,淮河以北。乃十方院当年黄宫抵御楚国强渡淮河之屏障。又一新阳城,在县城西南四十里处,离城西行二里有一地名宋店,此处有一天然猎场,山势平缓,景色秀美,国泰民安时,文人墨客多向往之处。战乱之时,这里多聚山贼。慎阳城位于汝南郡府以南八十里处,据上慎坡北岸,上慎坡在县境西北部,慎水环西南二面,向东北曲流。南龙岗拱抱水外,七墩崇峙,秀拔峥嵘,天然大好屏障,北坐平岗,来自乾隅,蜿蜒南结,余脉绕转治东,高原广衍。左翼宏张,气息雄厚,邑自定基斯土,民物殷阜,运化日新,岂偶然哉,盖地灵之钟毓,有本矣。以上诸说皆以豫州为房心分野,慎阳国为豫州中部,中原腹地,天之中央,似为房心。

    话说长公子黄乾谢绝江国国君盛邀,不再为仕,为官。便在江国都城南门外破土农耕,庄园名为十方院。庄园之中建筑宫殿,名为黄宫。十方院坐北朝南,大门为吉星门,左右两面各有一处牌楼,左为忠义祠,右为节孝祠,吉星门为一道墙贯穿东西,进入吉星门,通道两旁为两个泮池,左右泮池外三丈处左为名宦涧,右为贤乡洞。过泮池中间的通道进入正门,此正门为戟门,门楼高大,盛是雄伟,戟门左右有两个边角小门。进戟门往里走,此处为一大庭院,庭院之中正对两处边角小门立有两座影壁墙,影壁墙左右各有一处排房,东为东廊,西为西廊。从戟门进,穿过庭院,又一大门楼,此为天成殿,进入天成殿也十方院里的黄宫的内室,这里有议事厅,会客堂,书房,卧室,卧室分前后,左右,这天成殿是主人黄乾所居住的地方,仆人和丫鬟婆子在没有主人召唤之下,不得入内。下人们都住在天成殿的右边,左边就是一堵墙了,墙上开有一处园门,此处通花园,花园过后就是一处园林。黄乾所建此院本意复国。黄宫正殿为正方形。寓意天下归正。

    二十五年后,江国被楚国所灭,楚国二王寻根,自认黄歇后人,故而重修黄宫。后来,太祖灭楚,建立大汉,太祖封赏栾于慎阳国,栾乃楚国旧臣,想比也是与当年被楚所灭的黄国有不为人知的根脉联系,十方院得以完好保存。

    太祖灭楚,建立大汉,太祖封赏栾于慎阳国,栾乃楚国旧臣。又经历数代,世风日下,官宦生活奢靡,声色犬马。朝廷出了个王莽。王莽独守清净,生活简朴,为人谦恭,而且勤劳好学,师从沛郡陈参。王莽服侍娘亲和寡嫂,抚养兄长的遗子,行为严谨检点,对外结交贤士,对内侍奉诸位叔伯,十分周到,终成楷模,声名远播。当时朝廷上下,政治腐败,王公贵族奢华无度,地方官吏收刮盘剥,再加上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人心浮动,政治危机愈演愈烈。转眼王莽篡位,立新朝,新朝末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身为一介布衣的汉室宗亲刘秀,引领云台二十八将起兵结束了新莽,恢复汉室。云台二十八将中有一狠人,名曰邓禹。乃刘秀结义兄弟,此人乃汉室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人自认乃古黄国后裔。

    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农历乙亥猪年,汉明帝驾崩,汉章帝即位。诏令郡国亡命自殊死以下得縑赎。北匈奴破车师后王。章帝以行太尉事节乡侯赵熹为太傅,与融并录尚书事。

    此年,京都洛阳及兖州,豫州,徐州大旱成灾。章帝诏令免除赋税劳役。慎阳城东北二十里的安城突现一奇特天象,小龙山上的固城寺庙殿角之上狂风骤起,只见一股青烟绕梁三日,升腾而起,直上云霄,朗朗乾坤,红日高照,天上突现七颗北斗之星,光芒万丈。这可是大白天,红日高照,朗朗乾坤之上北斗七星一时成七颗流星,一路向西南方向飞流而去。突然天地惊雷,日光隐去,乌云翻滚之中,狂风暴雨,加以冷子冰雹,大如馒头,小如粳米。落了一天一夜,砸坏田舍房屋无数,时过一月,天已入秋。

    十方院以东二里有一白石坊,白石坊与十方院之间上空,突现海市蜃楼,层层楼宇成七星状,落地生根,活生生在平地上落成一座七星庙。

    七星庙分大殿和前庭两部分组成。大殿屋顶为九脊歇山式,殿前过道为卷棚式,单檐斗拱,磨砖对缝,从底到顶,以砖砌成。进深9米,宽10米,高13米,室内墙壁底部四周直立,后变为八面收缩,一砖盖顶,无梁无柱,故又称无梁殿,前庭与大殿相同,风格与普通庙宇没有二别,但内部结构奇特,风格别致,融合有西域建筑的风格,

    话说十方院里有一牛医,姓黄名道,此乃黄族后裔,因入野外采药,途径此处,面前空地突生出一座庙宇,惊恐一时,又倍感新奇,正要迈步进大殿细观,庙门慢悠悠自动开出一条缝,缝隙之中走出一白发老人。碧眼童颜,手扶一天龙锡珠拐杖,慈眉善目地唤其入大殿。白发老人转身,黄道跟后挤门而入,二人在大殿之中,话说几何,突然,黄道连打几声喷嚏,倒地而卧,睡着了,不一时,大殿之中鼾声如雷。

    这黄道梦中晃晃悠悠来到佛主大殿,神台之上却空空如也,黄道一时不知就里,这进庙拜神,皆是新实行的规矩,说来也是时尚,何来无神可拜的道理。正在犹豫之时,突见大殿之后的院落有小孩子的嬉闹声。黄道绕过神台,晃晃悠悠来到大殿后厅,却见院中有一群光屁股的童儿万分地可爱,细数一下,整整七个光屁股蛋蛋,其中有一个胖胖乎乎,胸前罩住一个红底绣住大牡丹花的暖肚兜儿的童儿,黄道与那童儿四目一对,眼前一阵昏厥,镇定下来,急忙来到童儿身边,想伸手去抱,没曾想,肚兜儿的小胖童儿却起身腾空飞去了。空中传音:“爹爹,孩儿去了!”。只见祥云生起,小胖孩一时不见了踪影。

    黄道感觉奇怪,我与那童儿本不相识,却一见如故,为何他一见就走,而且还无缘无故叫我‘爹爹’的。此时,突然黄道好像听见自家娘子在低言绵语;“官人,我有喜了,不信你摸摸,他在踢我肚子呢,乖儿啊!老实点。你爹爹回来了。”黄道心中一激灵,梦已不存。

    话说肚兜儿童儿空中飞跃,却已穿越了千年,这千年之后,七星庙已不在此地,听说七星庙没了,又听说七星庙在慎阳城东50里一个叫黑大桥的地方正在重建,回头望,世间已没有了那个牛医黄道,即使有黄道,也已没了当初那个十方院的家了。不管是十方院里的黄宫,还是整个十方院已扫入过往的俗世尘埃,整个慎阳城也不是那般的模样了,名字也都换了好几茬了,何况人呢,就像园子里的韭菜,一茬一茬的人逝去,一茬一茬的人头起来。

    童儿一个劲地往东飞,路上一个人影都没有,不是时光已过了千年了吗!他想找人说句话,可他总是感觉自己除了佛主,自己就是这世界里的唯一,都没有想到,这世界却应验了千年之前的学说,圣贤是谁,他在记忆里翻了个篇,童儿说是飞去,他的肉身已不知去向。那也是飞了吧,就这悬浮似的游离,将来投胎到哪里?童儿来到黑大桥,却看见桥头有一位道士在说大鼓书,是道家的张天师吗?简板一响,鼓槌一敲,板胡拉长了调子,鼻音冲出了口腔,奇了怪了,这道士能活千年?即使张天师说书,却成了民间打大板的一人,只听道士说唱道:“西方求佛,东方悟道,山中炼丹,天地同生。”道士感知有童儿近身,稽首一礼。口里称道,“当家圣贤皆为慈悲而生,这千年之前,千年之后诸事,因曾经历过,也就有了开言的资本,一番人生世事,无人知晓。虽高手在民间,皆闲来无事,游走乡野,偷看了一些穷酸文人愤世嫉俗的不得志的杂文。有偶结千年之老乡,此老乡姓黄名宪,号叔度,公元75年生,公元122年死,终年活了四十八年,徽君,征君,隐君,孝廉,叔度之称号一晃千年,身后之事,只褒奖而不贬,晃眼一过千年的传承。如今在那河南省正阳县城以北,一小学大门外,见那一堆黄土,茅草丛生,既无香火供奉,又无后人祭拜,荒废的坟茔,倒有些许凄凉,难得有一块青石的唐碑,竖立在坟前,碑文乃唐朝宰相颜真卿亲自手书‘黄叔度之墓’。此碑经历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日光暴晒,眼前落得一凄惨之景象,不觉感叹世事炎凉,一代征君,徽君,一代隐君,孝廉,德行之天下名士,孝德传承于后世,此墓碑却无人打理,历朝也没有官方祭祀,徽君风范没有遗存.功德称颂只留存于民间。圣贤千年,养性修身,传教布道,知民疾苦,替民声诉。如今得见圣人身后无数代之鼎盛与凄凉,也不见今日黄姓后人之居所,前后参照,感叹一番,倒自我有一些安慰。古人圣贤四次被皇上征召,四次因寡母辞行,一生隐居乡野,尽孝只是做了做儿女的本分之事。”

    那道士一口气说了这么多,童儿一句也没听懂,只听到有什么姓黄之事。细听下来,道士闭口击鼓打板,手脚并用,板胡拉长调,唱了一通。童儿听道士胡言乱语,倒觉无味,只好飞过黑大桥。又穿越回来。

    话说那七星庙大殿之中的白发老者额前生有四颗肉瘤,成鬼宿之象,自称鬼谷先生,又称玄微子.鬼谷子游走环宇,在此种下七星庙,掐指一算,知有一位星宿前来,便从七星庙大殿走出,把正走来的牛医黄道迎进大殿之中,二人说话,黄道却已鼾声如雷,鬼谷子见这牛医倒有这般的瞌睡,也不去理他。正在此时,八仙驾到,鬼谷子也不出门迎接。

    八仙不知因何故游历在慎阳城西南方,见这里突生一座庙宇,庙宇之上紫色蒸腾,八仙倍感新奇,故腾云驾雾而来,凡人怎能见仙,黄道就突然睡去。仙人可知那童儿也有了那番千年后的游离。灵魂游离,欲投胎附体。

    八仙刚到七星庙,突然跌下云头,这让八仙乱了阵脚,八仙是很讲究的,可有尴尬了不是,八仙跌下云头,一见鬼谷大仙在此,急忙施礼叩见鬼谷老子,言道:“西方如来佛祖书案上的灯芯尊,和经卷仙子,二位小仙,将下界投胎为人,现已东来,就在近日投胎,如来佛主旨意,佛主有意了却他二位小仙下界凡心,特隔空传音,玉帝领旨意,派我们八仙下界招呼鬼谷老子,让鬼谷老子度二位小仙一度,”

    鬼谷子是算命占卦的祖师爷,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五百年,后五百月,生老病死,旦夕祸福,掐指一算,便知分晓,可他听八仙此言,有一不明,下界升仙皆为度之,而仙界下凡怎需度之呢,人要上升很难,跌下来就容易。如今变了,这真是三天一个世道,十天一个纪年。

    鬼谷子也没有给八仙看座,八仙并排站立一旁,鬼谷子闭目养神,白眉低垂下腭,眉毛胡子也就一把抓了,鬼谷子掐指一算,对空传声,鸟不飞,野兔不惊,松涛依旧,山涧溪流清幽,声音已传千里,

    且说鬼谷子有位徒弟名叫庞德公的,正在鹿门山采药,突然听到师父鬼谷子的召唤,立即离开鹿门山,出楚地过襄阳,往北方而去,渡淮河,踏天中疆土,来到慎阳城地界。

    庞德公,襄阳人,居住在枧山南芑水中的鱼梁州上,山野之人,从来没有进过城府,平日在田间耕作,夫妻相敬如宾,听高山流水,觅天下知音。休息时,正襟危坐,静心布道,以弹琴,读书悟道作为自己的乐趣,平日神情严肃.而无欲无求。鬼谷子是他的恩师,今闻师父隔空传音哪敢怠慢,说走就走,衣袖一甩,一方贤士风范。潇洒自如。飘然而来。

    且说那灵魂飞越的童儿游千年之后,又回千年之初,那大红牡丹暖肚兜儿就像月食的脸蛋。刚仙游至于十方院门前,却见黑大桥遇见的道士在门前戳斗。

    东汉读书人戳斗也就是学问人门前卖字,以解眼前之困。起初胜于汉祖,士人进京,路上解困的一种方式。童儿刚想近前看道士写些什么,道士却回转身来,却咏经一般地说道;‘要说那庞德公,虽拜鬼谷子门下,常与隐居在襄阳一带的名士极为友善,亲密无间,过往颇多,师徒隔空碰撞智慧,又与襄阳名士等人,屋宇隔水相望,常常欢聚,荡舟或涉水相访,无牵无挂,自得安闲,庞德公自成一隐士,携妻儿在鹿门山耕种,读书,今已北上,跋山涉水,一路劳顿,这日渡过淮河,到了慎阳城地界,一眼望去,这里一马平川,又处于淮河和汝河两河流域,水土肥沃,乃富贵之地。庞德公一路哪敢歇息,寻师父胸音,一路赶来。到了一处宫殿模样的宅院,新奇起来,不觉停下步子,抬头一观门楣,‘黄宫’二字映入眼帘,此院乃十方院也。”这张天师说到此,家伙什已收,转身而去,也不计较飞来的童儿。

    童儿拔高飞跃,却见又以道士走来,想必是那张天师所言庞德公了。

    此时,庞德公循迹前行,眼前一座庄园,院内紫气东来,有一团吉祥之气,庞德公感慨不已,难道此地将有圣贤之人降生!细观眼前这宫阙,也不深究,放眼望去,庄园外有一大片园林。

    庞德公好像感知到什么,高声言道:“客官请看这高大门楼,门楣高挂‘十方院’牌匾,大门两旁廊柱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教化第一,’下联是‘孝友无双’,字迹斑驳脱落,可也看得清楚,门楼无人打理,日久,风吹日晒,也就显得落败了许多不是,要说这家族落败,宅邸也跟着遭殃,”

    突然园林中传音,言道:“而这个远道而来的庞德公不去回禀师父,却在此处唠叨些闲话罢了!”道士走来,又说道,“恭喜,恭喜,喜从天降,那黄乾一族又有新的根脉了。”只见这张天师闭目神通,也不看那庞德公,继续说道,“说起这座园林,慎阳城里也有一座,.名曰‘红杉林’,因种植了许多义阳鸡公山上的红松而得名。红杉林坐落在城北门里.往西去的一处乃前朝官宦的旧宅邸里.此园林通往北城墙和西城墙各有一条便道,便道通往城墙上的塔楼,与城防相连,机缘巧合,且说这‘红杉林’主,乃新朝公卿,因不满王莽新政,辞官回乡,如今新朝已灭,汉朝复生,朝廷多次征召,依然归隐,虽然归隐,却与朝廷官府相熟,此人就是平帝侍御史戴遵。一次,戴遵在慎阳城县衙里的内府里,发现十方院黄宫别院的地契,可惜,那县令刘龙堂手里所藏只有地契的一半,上面标注乃黄宫结构图,当看到紧要处,却没有另一半。另一半不知现今藏在何处,戴遵因对十方院的喜爱,出一千两黄金从刘龙堂手中买下这半张牛皮书写的地契。回来细看,那紧要处好像标注的是一处地宫。”道士本应以道言道,怎可胡言乱语。庞德公听得云里雾里。也不去与他计较,细细地听来,也有些俗世的道理。可他总觉这番话不是冲自己说的。

    庞德公呵呵一笑,言道:“戴遵欣赏这黄宫建筑及十方院园林方格,本欲取之,却被丞相邓禹带兵收为皇家属地,并安下兵丁看管。虎威波及,戴家无奈让工匠照搬,在慎阳城里,借前朝公族旧宅,改建一座园林,取名称为‘红杉林’。从此北城的戴家后花园又多了一处园林不是!”道士话说也够一窥书了。撇下庞德公,绕过十方院,又不知去向。

    童儿不知为何,自己的身心都是向外的,自己此刻是谁,真的没有定位。见张天师前面走,自己却在后面跟着,见那道士走到园林之中,寻一处青石,在上面开始打盹,一时,童儿心里透亮起来。慎阳城里楼舍房屋,街巷行人历历在目。犹如见到海市蜃楼。张天师心智,却在童儿耳旁诉说;‘当下慎阳城里戴,袁二府,各有一顽劣公子,戴公子是戴遵独子,名叫戴季,袁公子是袁薄之子,名叫袁穆。二位公子都是成家有室的主,却依然晃荡笨拙,不思进取。要说二位公子乃,顽劣成性,不喜诗书也就罢了,却也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与新阳城中一张姓破落户名唤张醇的玩成了交情。这交情的因由,说来,也就蹊跷,一日,北城戴府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自己杜撰了一篇文章,说了一张姓家的故事。请戴府的私塾先生阅览,先生认为文章经典,批给戴,袁二位公子抄录,戴,袁二位公子对文字出处好奇,请求私塾先生,帮忙寻找此文作者,要亲自见上一见,方知文中道理。蹊跷的是,那老者走后不到一日,戴,袁两家喜从天降,各府的少奶奶都有了身孕。”童儿听得一阵明白,一阵糊涂。道士言说通神过后,又不知去向。

    庞德公离开十方院往七星庙而去,童儿失魂落魄般也紧跟而去,倒像一缕幽魂,犹如一股炊烟,到了七星庙,大殿之中空无一人。

    大殿内酣睡的黄道只有魂魄,不见肉身,庞德公四处寻找,却见供案之下,倦卧一人,庞德公慌忙扶起此人,轻点心脉,此人酣睡如故。

    突然,张天师显身,上前给黄道一脚,黄道醒来,庞德公问其情况,黄道说道:“本与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一起,刚进大殿,就已倒地睡去,不知老者现在何处。姓氏名谁。”刚说罢,道士倒地成一股飘去的青烟。

    黄道一惊,眼前不见了那位道士,身边的这人也不见了踪影,自己揉揉眼睛,知道刚才的一切只不过是他做了一个梦,梦中的景象已记不得很清楚,只记得有一胸前佩戴牡丹红花暖肚兜的童儿,喊着,叫着‘爹爹’飞去了。

    黄道四周看看,起身却不见了刚才的大殿,一切皆是过往的梦境。此时的自己却身处一座低矮的土地庙里,庙里有一座泥胎的菩萨,菩萨面前是一条泥胚的供案,黄道翻身爬起来,上了三炷香,作了三次揖,便走出了土地庙。

    黄道感觉一切都那么稀奇,不信吧,刚才听得真切,信吧,什么也没看见。只是言说的一个空间。正在犹豫之时,看见远处走来一人。此人正是扶自己起来的那位道士。想起自己过往的梦幻,黄道心里惊奇,又想到自己在土地庙那离奇而生的七星庙宇,突然地来,又突然地没了。情急之中便急忙上前问之,此道士施礼,说道:“贫道乃南阳鹿门的庞德公也,路径此地被眼前这园林所吸引,故而滞留于此。’黄道一听欣喜,想让这位江湖道士给自己解一解梦。

    庞德公听言掐指一算,知眼前自称黄道的人乃天界一星宿。故撇下又掐指一算,此时自己的师父鬼谷子已身离此千里,说来自己道法不精,仅凭自己的炼丹修炼功夫至此难以追上师父,也就作罢了。庞德公正要辞别离去,却被黄道上前拦住,黄道说道:“既然道长已在门前,就要到家里坐坐,想那梦中所遇,我倒有一二感悟想说与道长。这里就是我家,道长既然对十方院感兴趣,那就跟着我一起到里面再看看吧。这里都是老辈的遗物,只是在新朝时,朝廷新政下家业田产都已经充公了,如今我一家老小在此也只是暂住。日后也不知怎样。”

    于是,庞德公听劝,随黄道一起走进十方院。黄道夫人出门相迎,黄道紧忙问夫人:“娘亲呢!”黄道留下庞德公有夫人作陪,自己去往内庭见了自己的娘亲。

    庞德公一眼瞅见黄夫人,一时天旋地转一般,不知所措。要知庞德公道出何秘密,且听下面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