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千年老乡黄叔度 » 第 四 回 西土情歌花间吐丝 东方盛景天界降灾

第 四 回 西土情歌花间吐丝 东方盛景天界降灾

    宇宙浩瀚梦难圆

    便作银河泪洗面

    俗世多难真性情

    流不尽爱恨情仇

    话说如来佛祖掌控宇宙,天地三界,十方万灵,出了哪些事端,他皆历历在目,佛法无边,也有灯下黑的时候,如来佛祖伏案,灯芯童子日月辛劳,哪敢怠工。虽为佛主掌灯,冶炼自己,倒也盼着终成正果,宇宙万物皆有因有缘,一根灯芯,哪知佛主的安排,灯芯悟性不够,心生烦躁,突闻一吟,绕梁贯耳,乃经卷仙子吟诵:

    醒来

    采下头上的那块黑布

    不要雾霾宗教似的罩住我的头

    我想拥有一盏点亮的灯

    高高举起,奉养手心

    离心很近,离命很远

    我的美丽犹如纯自然的歌声

    在白天唱出夜半歌声

    谁能点亮我的眼睛

    如果没有明亮的世界可以让我行走

    我又要灯何用

    我的欲望,我的梦

    我自己身后的影子没有了踪影

    眼前流动的颗粒象无数明亮闪烁的金星

    伤害我却不能照亮我的心胸

    我去宇宙的银河滴水念佛

    到火星上找不死的耶稣唱诗

    天体终于辩论出黑洞

    那还有一点白是太阳的泪珠

    我只有把自己的灵魂窝藏在一个角落

    量子的世界却打不开那扇门的心房

    我儿时的小桔灯啊

    午夜的低唱能否把我的未来照亮

    我相信风,我相信雨

    我相信大自然优美的童话

    我相信这个世界永远有太阳

    照亮了你,照亮了我

    把每个人的心房的灯点亮

    经卷仙子本是一阁中温婉修女,却动了凡尘之心,经卷仙子的一段绕梁不绝于耳的吟咏,,勾起了灯芯童子,久已郁结的凡心,经卷仙子与灯芯童子,佛主案前长期相对,日夜相守,日久生情,灯芯童子本是佛主案前的长明灯,从未想过眨一眨自己的眼睛,留给自己一次偷闲的机会。庙堂之上,灯芯童子和经卷仙子各守其职责,日常枯燥无味,倍感心寒,灯芯童子听罢经卷仙子的一番吟诵,目视几案上的经卷.仙子也和上一首;

    立于环宇的胸怀

    搜索天边零碎地星云

    东方的太阳冉冉升起

    从霞光满天

    也看到夕阳西下的陶醉

    用大地的胸骨

    听林中的鸟鸣

    等待午夜的寂静

    用满怀的心语

    对话环宇的星辰

    用贵妃的酒

    祭祀俗世红尘

    孕育荣华富贵

    用二月的柳枝

    轻抽采桑女的倩影

    早春萌动的清雅

    涂抹蹙眉莞尔

    宇宙的穿越,历史的健壮

    扒开胫骨下的软肉

    从健壮的力度里演义出久病成医的故事

    落花吟柔弱而唯美的诗句

    留下一世病态的美

    美,无处不在,

    只在你看世界的眼睛里

    孤独寂寞映红了无家可归的人

    世俗的空落,炊烟不再袅袅

    老人深陷的眼窝

    孩子留守的悲凉

    西楼望月,

    汉阙里篆刻出望乡台的凄凉

    美,无处不在

    只在活着的生命里演绎一幕幕悲催得剧目

    用干枯的河床,留下美的泪滴

    用寒冬龟裂河道的淤泥找到一处泉眼

    美,无处不在

    在春天来临之际,灌溉大地的魅力

    灯芯童子深情吟诵,经卷仙子泪流满面,想那世外桃园,总有相知相恋的人儿,万般无奈,却也无以言表,突有一股野风闯入庙堂,,经卷仙子起身舞动,灯芯不敢上前近身共舞,只得远处看住,经卷仙子旋转而起,从厅堂慢慢飘过,一会儿,就不知所终,宇宙莽莽,天界无边。灯芯童子久等不见经卷仙子返回,知经卷仙子已去,即刻也起身飞去,那佛主殿堂灯花崩出五彩光焰,整个殿堂通透地明亮。灯芯童子离开佛主几案,追寻经卷仙子而去。西方极乐世界已抛在身后。

    俗世凡间,东方大国,北方匈奴犯境,朝中大国舅窦宪领兵抗敌。章帝刘炟诏书惠民,天公不作美,不知何因盛怒,久旱无雨,秧苗枯死,突又喜降大雨,却又久雨成灾,黄河改道,滔滔河水,泥沙俱下,中原地界民不聊生,天中地界,虽然未受黄河水的直接吞虐,却受北方灾民波及。

    天灾人祸皆有因果,无数淹死,饿死的冤魂,已成飓风,灵魂本是气流的凝结,宇宙也是一个气团,就如人口中的气息,当婴儿出生的时候,,把体内的浑沌污物呼出,自然的空气吸入,产生气息的互换流动,这就是生命,灵魂也是把凡胎肉身体内的浑沌污物呼出,不再与自然的空气产生互动,生命就将结束,气流生变,宇宙生变,这也是因果,活着,是要还的,吃一口气,还一口气,这就是生命,这就是自然的灵性。

    话说十方院园林,张道陵盘腿端坐高台,口语犹如林中涛声,绵绵不绝,戴遵,袁薄跪地不起。此时的黄道混沌之后犹如大梦一场醒来,瞅着跪地的二位老爷,急忙退后一步,给二位老爷跪下行礼。戴遵,袁薄起身扶起黄道,三人寻声走上林中高台,高台空空如也,不见说话之人。戴遵手牵黄道在一块大青石上坐定,开始唉声叹气,黄道问道:“阿翁何故唉声叹气。今日出城而来,又有何事啊。”

    戴遵说道:“北方灾民如蝗虫般涌进慎阳城,听说安城的周家老爷周畅正在蔡国地界掩埋路野逃荒饿死人的尸体。善德之人少不了我儿你呀!”

    袁薄说道:“黄道虽是牛医,却为灾民诊疗,尽自己所长救死扶伤,佩服,佩服啊!”

    戴遵招呼袁薄坐下,说道:“袁大人将到任颍川郎陵县县令,知我儿善德,故而来见,巧得很,却在这园林巧遇。”此时,园林的松涛声不停地敲打人心。此时,戴遵依然对林中传音多有疑惑。

    说来张道陵神出鬼没,却是凡人。上界仙班之中,唯有八仙,游走于仙,俗两界。

    话说八仙七星大殿拜别鬼谷子,便从慎阳城回转,沿伏牛山脉走了一遭,又到天中地界的嵖岈山顶,,立足观望,天中山下的驿站迎来送往,官宦们歌舞升平,声色犬马,哪里有天灾人祸的景象。天中山以东乃汝宁府衙,汝宁府城乃天中首府.高大的城墙,全有粳米汤绊蛋清砌大青砖而成,护城河水波荡漾,四城门紧闭,城门外的吊桥,高高被吊起,城内亭台楼阁,,殿堂雄伟。

    八仙移目城外荒野,灾民如潮般拥挤在城外,等待入城,汝宁府城门禁行,灾民扶老携幼,如潮涌般往城南而去,路道之上老人悲鸣,婴儿啼哭,人流开始转向往慎阳城而去。

    此时,八仙蹬云拔高身姿,飞临汝宁府城上空,细细观望。却无良策。只见汝水浩浩荡荡一路东流。八仙手打亮棚往南望去,又见慎阳城上空,突然升腾出一朵七彩祥云,祥云之中有七位童子,光屁股蛋蛋其乐无穷。祥云盘旋迂回,有一位童子脚踏祥云落在城中的戴府。八仙急忙寻汝水而去,找寻那祥云的根脉。

    汝水出天息山,经燕泉山,余以水平中,列山川图,支流密布,源流出于大孟山蒙柏谷,岩鄣深高,山鼬硺密,石径崎岖,人迹裁交,西天中界,其水东南流,经汝宁城西,又东流经其城北,左右河岸深松列植,筠柏交荫,小南海之所栖神处也,又东届翘台下,水流两分,一水东流为汝河,出于汝水,历蒙柏谷,左右鹤壁争深,山埠竟高,松柏夹水茂层,倾山荫渚,津流不已,另一流,城北过其东南,汝水出峡,东历天中山,故鄤乡城,谓之慎水,慎水在新阳城之东南,汝水东去,慎水东南而行,大汉之初基业,建筑慎阳城,引导慎水,神泉侧出,丹水,涅池,怪石浮鑋,东汉恒帝元年,窦氏临朝,天中游猎,慎水自泽东南流,经温泉南,与温泉水合,温水数源,杨波于源上,原上支流,华宇连荫,方塘水沼,错落其间,清流多归之,慎水东南流。

    汝宁府城南,汝水之上,臂弯环绕住一处高台,这里的松柏茂荫之中,隐藏着一座庙院,名曰小南海,小南海本是一处清静修身之地,可如今小南海庙宇内,人满为患,三道牌楼蹲满了饥民。小南海庙宇以南,隔汝河望去,原野已成沼泽之涝国,,成群结队的灾民越过沼泽地,远远可以望见慎阳城城楼,众多灾民有了奢望,,

    汝水连慎水,上慎水环西南两面,向东北曲流,此即中慎坡,再南诸水为下慎坡,下慎坡处,地势低洼,已汪洋一片,,陡沟西堰为入淮处,南龙岗拱抱水外,七墩崇峙,秀拔峥嵘,天然大好屏障,北坐平冈,来自乾耦,蜿蜒南结.余脉绕转治东,高原广衍.左翼宏张,气息雄厚.岜自定,基斯土,民物殷阜,运化日新,岂偶然哉;盖地灵之钟硫,有本矣,,

    慎阳城;,自高祖开疆,立慎阳为国,;玉衡第七星主豫州,常以五午日侯之,丙午为汝南,豫之房心,角亢,氏为豫分野者,慎阳四周有三城,东北固城店,为,安城,东南涂家店,为安阳城,西南增溢店,为新阳城,上慎坡在慎阳城北,城南八里,为中慎坡,下慎坡也就入淮河了.,慎阳地界,从中慎坡就南高北低,从慎阳城南城门走出,一路下坡,到中慎坡却又高了起来,这里的积水也成了一片汪洋。慎阳城地域虽然受灾,人心皆善良,救济灾民义不容辞。

    且说牛医黄道辞别戴遵,袁薄二位老爷,离开园林高台去救治灾民。戴遵目送黄道走远,便招呼袁薄。二人合力搬开青石板,露出一根白石笋,二人又合力扳动石笋,石笋转动,露出一个处通道,二人跻身下去,通道口自动封合。

    话说七彩祥云在慎阳城头盘旋,祥云降落。戴府之中传出新生婴儿的啼哭,大少爷戴季喜得一子。

    戴府本是大善之家,乐善好施,天灾大难之时,戴府却添一喜,三世同堂之乐,自然要感恩上天恩赐,戴府后堂女眷急切给老爷报喜,老爷却不再府中,老夫人正要派人去寻,听传老爷已回府。戴遵进门得了喜报,一时愣怔在远处,发白的胡须抖动个不停。戴季本是一玩性的主,见阿翁高兴,便上前进言,所言何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