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华夏足球 » 二十二章 功夫与运动

二十二章 功夫与运动

    球再次落在脚背上,通过鞋带、鞋面、袜子把一股力量传到脚的皮肤上,球的气很满,本来弹性十足,在鞋带、鞋面的缓冲之下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并且球的皮子也是个绷紧的圆,此时有些变形,导致接触面变成一个较大的不规则形,不再是点受力,这个时候就需要看这个面的那部分受力大、哪部分受力小,球的方向会因此而改变。

    善行通过脚的皮肤能够充分感觉到受力的情况,通过转动脚背的受力点才能保证球直直地向上弹起来。通过几百上千次的练习,脚怎么调整才能保持球的方向,这已经不再用通过分析就做出相应的反应,球自然而然地就弹向自己想要让它去的方向。

    然后就是脚的强度,是软一些还是硬一下,在接球的一瞬间,需要卸力,然后是先往回收一下再弹,还是直直地弹上去,这个就需要自己调整脚背上的肌肉。

    脚背上有两块肌肉,拇指肌和趾指肌,分别控制大脚拇指和四个小脚趾,人们能够单独动作大脚拇指,却很难分别单独动作另外四个小脚趾,就是因为那四个脚趾的控制肌已经进化成一块肌肉了。孙善行当然不明白这些,但是他只要知道自己能做出哪些动作就行了。那就是两块肌肉都绷住,脚便硬一些,都放松,脚便软一些,其实脚软一些被球砸上,很可能会受伤。

    再就是脚踝、脚底的肌肉也要做出相应的动作来配合脚背的肌肉动作,每块肌肉都附着有血管和神经,大脑通过神经传达指令,要做出哪种动作,需要多少肌肉和神经联合动作,需要血液提供什么样的能量来维持肌肉的动作,用多少氧气,分解多少糖元,氧化多少脂肪,脚部七千多条神经统一指挥,十九块肌肉带动五十条韧带来调动骨骼,五十万条几千公里的血管来营养肌肉供应粮草并带走同时消耗产生的二硫化碳、乳酸等废弃物,通过呼吸和排泄系统排出体外,确保大脑发出的指令能够细致入微地执行。而这还只是一次脚背把球颠到自己上方约一米高的地方所必须的动作。

    在运动过程中,氧气不够,就需要人大口呼吸;每天吃的三顿饭经过消化吸收进入体内随着血液在全身循环,哪里有动作便在哪里消耗。这些消耗通过血液和肌肉的能量转换产生的效果,就是一个球落在脚上又被颠起来的过程。

    如果要把球颠的高一些,就要挥动小腿,那些腿部的肌肉、血管和神经会被动员起来的部分更多。

    而孙善行家传的站桩功夫则是通过站桩的过程细心体会脑脉冲传递到身体各个部位的时候的感觉,并在内心里判断自己能不能做到,如果勉强,哪些肌肉会有可能被拉伤、撕裂,从而进行提前的调理锻炼,以便能够做出想要做的动作。其中肌肉和骨骼附着的肌腱、神经都会得到自主的锻炼。而一些内脏也通过呼吸法得到更多的锻炼,从而达到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最后便是腺体也会通过呼吸功法刺激分泌更多的激素,来调整人体需要的减轻疲劳,从而获得轻松自在,力气在身体里仿佛使不完一般。

    那种丹田热热的感觉,全身游走的肌肉神经元信息反馈,便是把这种功夫放大,让人有一种新的体验,相应的,肌肉的反应、伸拉的极限都在在限的提高,这便有异于了常人。

    运动,便是把全身肌肉收缩舒张的过程。功夫,便是提高运动能力的修练方式。功夫越深,运动越强。

    此时,小行者就是在一板一眼地运动,他不知道功夫对运动的作用,但是他知道自己喜爱的运动自己能够做得很好。什么是很好?呃,比其他同学要强一点,就是很好。

    是啊,没有比较就没有很好。

    这个时候,小行者就感觉到自己能够控制一下球了,他的正脚背只要能够触碰到球,基本上球就不会弹出去离自己很远,只要再一伸脚便能把球又勾回来。而且想怎么变花样,球都不会离开自己太远。球未落,脚已到位,球才起,人已跟进。

    然后再是头,先小心地颠了两下,感觉没有把握,便让球落下去,用脚去颠两下,再上头。两只眼睛盯着球的起落,哪怕太阳光强烈地抗议,也没能影响到孙善行一点动作上的失误。

    陈文老师惊叹于孙善行的天赋,简直是为足球而生的天才,才一会儿的功夫就达到肉眼可见的进步。他忍不住心里想,这一定是功夫!等放学之后,一定要跟着孙善行去见见他爸爸,他家传的功夫能不能也教一教自己。

    孙善行不知道陈老师正在热切地看着他,想着怎么挖他家的墙角。此时他正想着怎么才能用头顶够一百个,用脚外侧弹一百个,用脚后跟也垫一百个,那样似乎就能够达到老师说的,又晋级了。都是一百个,孙善行死死地记住了这一点。

    汗水眯住了眼睛,就把球踢得高点,在等球落下的空隙,连忙用运动服上衣袖子擦把汗。

    他还不知道这样一个动作更是让陈文老师吃惊地张大了嘴巴。把球往高处颠,能够保持住足够的数量的话,应该是又能够升级了。教材是写的是多高来着?分不分小孩子和成年人呢?陈文没有把握,急忙望向三年级一班的体育老师王建,可是王建正在组织他们班的同学在做传球练习,他又看向四年级和五年级那边,每个年级都有两个班,可是四年级喜欢足球的学生不多,两个班加起来才十二个,他们的足球体育课都是合练的。四年级的体育老师姓裴,是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大叔,有时候他和王建都是裴叔、裴叔的叫,在教学上有什么事都是去向他请教。

    他想了想悄悄向关注四年级同学传接球的裴老师走去。裴老师眼睛余光也发现了陈文,便转过头来,对着陈文笑了笑。

    “裴叔,忙着呢。”

    “陈老师,别这么客气,有事么?”裴扶炎胖胖的身躯,头发很少,眼睛很大,眉毛极长极浓,很是有些老同志的谦虚,但是心里还是十分受用。四十多岁的老教师,只是因为选了体育的学科,便在这个岗位上浑浑噩噩做了下来。当同岁的校长、年轻的主任来关心自己的课程时,自己都有些羞于启齿,但见这些小青年体育老师还是比较尊重自己,却又感觉有些欣慰。

    “我想请你来看看我班里刚来的一个学生,我觉得真是个好苗子。”陈文试着开口说道。

    “什么苗子不苗子?咱们这个足球班你还真以为能培养出专业的足球运动员来?实话告诉你,我们是在培养球迷,球迷!”裴老师其实吧也是一个足球球迷,原来的体育课有几个老师在课程安排上还有拳术、体操、女子防身术等,可是他却一直都是安排足球课,有许多老师对他颇有微辞,都说他图省事,让两帮孩子在球场上追着一个球跑就算是完成了体育课的教学,直到现在上级不但体育改革,加重了体育馆课的比重,还把足球提到第一档,要求各所学校尽量完成足球教学,这时候又有老师说起裴老师多么有先见之明,很早以前便看清国家教学改革形势,咱们学校也要向裴老师学习,争取多培养出几个优秀的足球专长生,多出几个职业足球运动员等,可是他却又反其道而言之:“这都是培养球迷!”

    但也因此,他还是被大家选为学校老师和同学足球队的主教练,众望所归,绝无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