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异度破碎 » 第二十四章 幻象

第二十四章 幻象

    虚幻的影像只是在姜邈面前一闪而过,并没有脱离回响的范畴,但这影响却是实打实的,而且进程比女孩所遭遇的要快得多。

    难不成影响是随着调查的深入而加剧的?姜邈心中已有推论,却丝毫没有中止调查的想法。

    邀约已经开始,龟缩也不过是延缓那天的到来,甚至还有可能丧失掉本就不多的主动权,得不偿失。

    那么接下来问题就很简单了,挑选一个研究方向。

    女孩留下的东西虽然混乱,但在稍微接触后便能发现,黑影、声音和印记分别对应着她的所见、所听、所想,他想要调查的话,就只能从这三个方向入手。而城堡虽然是更直接也更准确的表现方式,但那样规模的建筑群必然涉及到伟力,并且必然不存在于“凡世”内,故不作考虑。

    而“我全都要”这种想法显然也是行不通的,那样恐怕会极大的加速他与邀请方的关联,使他提前被“呼唤”。更何况他也没有那么充沛的精力和时间面面俱到。

    思前想后,姜邈还是决定将经历集中在那枚奇怪的印记上,虽然它是基于女孩所想,但总比幻视幻听出来的,带有主观意愿的阴影和声音要靠谱的多,而且由于印记本身的特性,在现世中存在的概率反而是最大的。

    更何况女孩的印记虽然抽象,但在一页又一页的重复绘制中却从未出现偏差,足以说明它有现实原型,或者在女孩的脑海中存在稳固的形态,而非臆想。

    姜邈专注地凝视着那个印记,才发现它其实是多个符号的组合体。印记的主体是一个贯穿上下,呈锐角状的双螺旋结构,中心还有一枚逆时针的,被扭曲弯转的十字,而在第三层(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出什么,但姜邈仍旧感觉出清晰的层级),则画着一个大概寓意为水面倒影的符号,而在水面上,则是一个蜷缩着的,拥有硕大头颅和无数扭曲触须的诡异生物。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姜邈依旧在用力捏着鼻梁,甚至都觉得鼻梁快被他自己捏断了。尽管他辨识出了印记的大致形态,但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却依旧让人无法理解。

    这难道是某个秘密结社的标识?还是说代表着一些特殊寓意?

    不过前者似乎不太可能。

    恐怕这世上不会有谁会把自家的象征搞得如此复杂,到了让人看一眼就脑浆子沸腾的程度,尽管他们是秘密结社,或许还涉及许多邪恶仪式,但把调门起这么高也不利于忽悠人不是?

    毕竟哪怕是邪教徒也离不开柴米油盐,再不济也得搞些活祭品之类的,那就不能把邪门写在脑门儿上,吓跑一个算一个。除非他们的目标是那些爱作死的调查员和民俗学者——但那玩意儿够几个邪神吃的呀!

    不过这终究也只是推测,缺乏关键性证据,姜邈也不敢说一定跟结社无关,所以他还是把印记临摹下来,看看能不能在日后调查女孩展示的神秘学吊坠时取得一些意外惊喜。

    至于寓意……

    印记一般都有其含义,就像塔罗牌那样代表着什么东西,区别是塔罗牌可以拿来占卜,而印记这种通过“上位者”的呓语、暗示、降临又或是血肉解读出来的东西不行。当然也不是没人尝试过,但结局一般都是显而易见的,要么疯了,要么被撅了,要么被烤着吃了。

    但印记更重要的还是它含义背后所代表的力量,信徒们把这种力量具象化,刻印出来,再以某种代价为交换,从力量源或是上位者那里获取“蒙恩”。

    因此,若想要对印记所代表的内容做出正确的解读,就必须了解这份力量的作用,从而与提供力量的“上位者”建立联系,而完成这些后,便会自然而然的了解到“上位者”的“信息”和“知识”,或者换句话说,“上位者”所携带的信息便会自然而然的污染到研究者。

    而这个过程是很危险的,没人能保证研究者的心智会被扭曲到什么程度。

    但……其实还有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这玩意儿不具备任何寓意和力量,而且这种可能性还不小!

    毕竟这不怎么算是具有门槛的营生,君不见有些货色打个喷嚏就能成某某仙人呢,胡编乱造一个结社真不是什么难题,就这点上姜邈对人类的想象力十分有信心。

    但问题是,在侵蚀发生前这么玩一点儿问题都没有,毕竟谁还不是个混子了,反正别问,问就是相关爱好者。可今时不同往日啊,自打侵蚀发生后,那些正规的神秘学派系或多或少的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力量。

    而这种力量上的强弱分别就给了那群混子可乘之机,更可气的是他们忽悠完人还不忘顺手发个证书,比如姜邈就见过打着“黄金黎明协会函授学院”名号的,关键人家还特严谨,证书上写着“效力等同于某某地位”,既忽悠了人,又择清了关系,让甄别工作变得十分难做——你总不能指望这些秘密结社合伙办个学信网什么的。

    “算了,还是老老实实蹲在防护实验室吧……”

    姜邈叹了口气,决定先从女孩展示的神秘学符号入手,顺便在网上发个帖,盼望着能从其他地方得到些灵感。

    然而接下来的研究并不顺利,那神秘学符号背后并未隐藏什么力量,甚至女孩本身对神秘学也不曾涉猎,她展示吊坠也只是因为那是她男朋友送给她的礼物。

    至于网上的求助……如果单从数量上看,的确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就只有几个较为大众(相对而言)的派系学者给出了一些几乎无用的建议,余下的几百条评论里基本上都是“戏真多”、“接着编”什么的,最多加上几句“害怕”、“哈人”或者什么“羊踹玉兔”这类更没用的屁话,热评更是被闲出屁的网络作者和段子手们写的都市怪谈霸占,根本无法在其中分辨哪些是有效信息。

    你说你有这闲工夫多码几章赚钱不好吗,跑这来凑什么热闹!

    想到这些,姜邈气就不打一处来。他觉得这些沙雕网友插科打诨的能力甚至比他在六院的那些病——呸!什么病友!

    姜邈又摸出邀请函,借着灯光仔细观瞧。由金线绘制的城堡在光照下熠熠生辉。

    难道这单是给我的一个人的,别的姑娘们都没有?

    否则怎么解释这么多天过去了,网上一点信息都查不到,也没人来私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