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全球穿越:从掌控电磁开始 » 第四十二章 通明

第四十二章 通明

    其时星夜初临,悬挂于夜幕之上的圆月有若一盏明灯,那射在众人身上微光,荧荧然熏熏然,如烟气袅袅。众人即此嘉会,自然华服盛装而来,各具气度。众人在各自的小团体中等了半个多时辰,终于等来了一声悠悠磬音。

    磬音久久不绝。便在磬音刚越过高潮,转向低谷的时侯,一个清越的声音高高响起:“吉时到,果会——开!”

    “开”字一声不绝,音量节节攀升,至后来,余响阵阵,盖过磬音。至后来,在某些人眼中,竟引发异象,鼓荡间虚空微震,犹如石掷平湖,陡起浪花。

    那声音终于停了下来。只停了一下,那童音再度吐气开声,发出更为高越的声音出来:

    “开——殿!”

    话音不落,在那黑压压的人群前,高广宏阔的松客殿殿门无人推而自开,抵到墙边,犹如一只巨兽张嘴欲食。

    与会众人相顾讶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道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那些吃惊于那发声之人气量长而大的人只是道声“好气量”,也便说不上什么。至于那些言语中掩不住艳羡的,则是看出了发声此人分明是到“散气如一,腾荡虚空”的境地。能做到如此地步的,除了练到通明层次所能达到的极致,也就只有聚神层次的高手。

    而濯清观中除了观主刘澄是聚神上端的高手的外,还有两个长老是聚神境界的长老。一个是聚神中端的莫世飞,还有一个,则是聚神初端的袁道仁。除此之外,便只有几个通明境界的弟子。其余那些小道士,尚未摸到修行的门槛,还在练气炼体阶段打转。

    众人皆知,莫世飞尚未奉道出家之前,任谁见了都要叹一声“好一个翩翩佳公子,天生丽质人”,入道之后,其姿容更是举世难寻,气质酷肖端雅女子。只是与此人那独绝于世的容仪相伴而生的,却是一个乖戾不羁的性子。即便入道之后,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放浪形骸之外,便是无酒不欢,拈花惹草,也不知欠下多少风流债。

    这样的人,也不知如何还能被正一道的清规戒律所能容下。声名狼藉之外,此人在濯清观中常年不见踪影,虽是如此,众人对莫世飞还是有过了解,知以此人的性格,绝不会来参与百柯果会这等正经的道家盛会。因此众人想都没想过那发声的人会是此人,而袁道仁,则是一个须眉皆白的老头,其人人老声老,也不会做报吉这等不符身份的事。

    上述种种,只意味着一件事,濯清观中又出现了一个砥柱般的人物。

    一个通明极致的修士,不仅仅只意味着又一个震慑宵小的力量。而是一个可放出独挡一面,参与天下谷荡魔的力量。

    因此那些知道内情的,便纷纷感叹:

    “濯清观真是人才济济,自现任观主刘澄接手后,观中修行有成的人如雨后春笋般一个接一个冒出来,真不知是老天眷顾呢,还是刘澄此人真有治理内政的才能,真是好运!”

    “正是,濯清观也不知是什么人物达到了通明极致,濯清三秀,却不知是大弟子李茂远,还是三弟子朱宣聪,抑或是七弟子张坤。”

    “要我看,该是三弟子朱宣聪,朱宣聪此人,聪明颖慧,资质一流,人品也不差,年纪虽然轻了些,在通明上端也有些日子了,若不是他,我第一个不信!”

    “朱宣聪此人聪慧则聪慧,却未必有大弟子李茂远的的阅历。据我所知,但凡到了破界的关键,靠的是不仅是悟性,还要有俗世的智慧,深广的阅历见闻,李茂远虽然一度被朱宣聪迎头赶上,后来居上,但修行无岁月,一层境界自有一层境界的智慧,单单些许小聪明,还远不足够。”

    ……

    众人议论间,忽听那声音又拉长了声音道:

    “开——宴!”

    于此同时,水声泠泠响动。两队小道士在殿侧分开站住,只听那声音忽的一停,小道士便按着“清意洗神咒”的节奏低声吟诵。由于太过整齐划一,那原本低声吟诵的咒诀竟生出了几分浩大之意。众人不管有没有仔细倾听的,都察觉到了此中的涤荡之意,只觉霎时神思一清,就像被清水里外洗了一遍。

    正当众人沉浸于“清意洗神咒”时,一群童子顶着偌大的盘子,越过山道,跨过小桥,自远处慢慢走来。童子们走入殿内,将盘子列次放下,便逐个逐个退了出去。

    “请诸位贵客入席!”

    这些贵客这才从“清意洗神咒”清醒过来,列次踱入殿中,按尊卑分席坐下。落座之后,这次盛会的东道主刘澄这才施施然入席。刘澄坐的是主席,他左首第一席的,是这趟所能邀来的最德高望重的紫仙观前任观主青裘仙客白须仙,左首次席,便是场中唯一一个女客,琼花观观主玉芝仙。而刘澄右首的,则是非道而贵的学术名人,有宽衣博带的大儒,有光头袈裟的大师,还有一些官场名士,各色人等,都是有名望的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左首末席,李济正默默地坐在那里饮茶。

    刘澄落座之后,先是照例客套了一番,然后才转到重点:

    “今日的百柯果会,除了要邀列位朋友一齐祝贺我正一道道主,还有一件,自然与这个品果有关。”

    他说到这里,忽然有人插嘴道:

    “你们濯清观人才辈出,今日又突然多了一个通明极致的高手,却不知是濯清观三秀的哪一个?我等猜测此事,也有段时间了。”

    听到“有段时间了”这里时,席上发出几声轻笑。

    说话的人,指意虽然模糊,但众人都领会了另一重意思:

    “你家濯清观既然亮出了这个通明极致的年轻弟子,还让他毫不消停地叫了这么久,用意可值得揣测啊!”

    刘澄闻言,不禁笑道:“既然这位道友想见一见这位弟子,那么——”他话音未落,一个人从殿后转了出来。众人见了,都吃了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