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官场到战场 » 10 刘备鞭打督邮

10 刘备鞭打督邮

    安喜县是河北省中部的一个小县,刘备日常无事,就找些心事想想。

    在安喜的郊外,残枝败叶接受冬天雪花的劝说,幽静的天光从而射在空洞的地面上,走向远方的小路走向更远的矮山,刘备不能承受的是内心里十分寂聊无人,岁月悠长而又单薄,风雨在岁月枝头几次敲打,落花纷扬随逝水中,有什么能比一场雪所遮盖的旧时繁华更能让人的闲情七零八落,无从收拾。

    刘备发了这许多壮志不遇的闲情之后,就听说郡里的纪检干部督邮下来视察了。这个督邮是带着目的来的,打算把刘备给解职了。这是因为州郡刚接到皇帝的诏书,说有因为军功而当上地方长吏的,应该“沙汰之”,就是淘汰下,把他们像沙子一样扔了。

    刘备此前也听说这个诏书了,担心自己也就在淘汰之中。

    对于刘备来讲,出身是制约他的一道铜墙铁壁。

    好在,这个下来的督邮,刘备以前是认识的,颇有交情。

    督邮在传舍——就是县招待所住下了,刘备就带了礼物,打算去说说好话,求求情。不料督邮不见。

    刘备站在传舍门口,又羞又怒。觉得与其被很没面子地辞退,不如撒了气再走。于是他叫关羽、张飞带着几个吏卒,充进传舍。

    督邮正在床上躺着呢,吓得脸色煞白,刘备说:“你不用起来,我们在床上直接捆你。”张飞过来,将督邮揪着头发,在床上捆了个正紧。众人把他像临产病人一样抬出屋子,直装到准备的大车上。

    刘关张三人翻身上马——当时的马都没有马镫,所以不是翻身上马,他们上马的姿势是采取立定跳高的方式,跳到高处一分腿,就突然骑马脊梁上了。

    众人一声呼啸,就往县境上跑。到了县界,刘备下马,把自己的官印从腰囊里掏出来,印鼻钮上还拴着一条反映官级大小的有色丝带,叫作绶。在尚没有七品官、几品官的时代,区别官员阶级的办法就是这绶。绶是多股的丝织成的长带子,带有不同颜色,一丈多长,另一头系在腰带上,整个垂在袍下。一看这垂出的绶的颜色和长短,就知道是什么级别的官了。刘备的绶是黄色的,一丈五(皇帝的是二丈九尺九寸长)。

    刘备命张飞关羽把督邮拉到一棵树旁,刘备用长绶把督邮的脖子跟树干捆在一起,绑紧了,然后取来一根鞭杖,照着督邮猛抽了百十下。

    督邮哪里受得了,连连发出猪叫,使劲哀求。刘备这才饶了他。

    刘备这时候大约二十四五岁,作为河北北部涿郡人,正有河北人的刚烈壮猛啊。报仇报冤,不计后果,岂不快哉。

    刘备弃官而去,带着关羽、张飞,干脆北上去了幽州的右北平郡,投奔老同学公孙瓒。在同学期间,刘备一直把公孙瓒当大哥待。公孙瓒热情地收留了刘备,但没给刘备多大的官职。

    刘备郁闷啊,觉得四面都是堵着自己的空气。就这样,又在北方清凉的不咸不淡的日光过过了几年。

    公孙瓒南下进攻袁绍,刘备也跟着去了。进入冀州后,公孙瓒派部将田楷南下去青州去做青州刺史,派小弟刘备随田楷行动。

    这时候是界桥大战开战前,田楷、刘备先去了青州,目的是从另一个方向犄角袁绍的冀州、

    青州在山东省北部,有四郡二国。刘备带着关张二人到了这里,帮着田楷开拓地盘,西拒袁绍。袁绍也很很快派来了自己品牌的青州刺史臧洪和儿子袁谭为都督,在青州争地。

    双方开战,刘备数有战功。当年冬天,田楷就上报公孙瓒,公孙瓒把刘备升为青州平原国相。

    所谓平原国相,就是平原国的长官。当时是州、郡国、县三级编制,州最大,相当于现在的省,郡和国相当于市,县就不用说了。

    汉朝的皇子被封王之后,得到的封国,就是“国”。国和郡同级,所谓郡、国,都向上汇报给州。也就是说,当时天下有十三大州(如青州),一州下面辖若干郡和国。

    但国的独立性不强,朝廷怕这些诸侯王国造反,就不给他权力,诸侯王只负责享福。朝廷是另外派“相”来负责该国的军政。相是国的长官,与郡守平级,都向上汇报给州。

    平原国的一个豪民刘平看不起刘备的出身,是个草民起来的嘛。当时做官讲家族背景要贵。他觉得刘备不配在这里当一把手,就派人刺杀刘备。结果刘备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厚待刺客,把刺客感动坏了,挟着宝剑跑了。

    刘备能得人心如此。

    因为受了青州黄巾的肆虐之苦,当地民饥馑,刘备就对外防御,对内积粮厚施,即便是最低等的士人,刘备也和他们同席而坐,同碗吃饭,所以人多来附。刘备叫关羽、张飞都做了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平时哥仨还是同床睡觉,同桌吃饭,但是在稠人广众的公开场合,关羽、张飞必然垂手侍立,终日不倦。因为刘备已经是郡守级的官了。

    当时是州、郡国、县三级编制,州最大,相当于现在的省,郡和国相当于市,县就不用说了。国的军政长官叫“相”。青州下辖四郡二国,除了平原国,还有一个北海国,北海国相孔融是个大名士,名满海内,是孔子的二十代孙,四岁就知道让梨,平时酷爱读书,按他的资格是该在朝廷当官的,但董卓嫌弃他爱跟自己唱反调,就把他派到了北海国这个黄巾闹得最凶的地方当地方官。果然这时候他被黄巾军围上了,黄巾军慕名来看看这个名人。黄巾军围住了他的治城。孔融觉得自己名气大,也不在乎,就在城里守着,每天念书,边念边喝酒。

    却说这青州东莱郡还有一个英雄叫作太史慈。这人二十一岁的时候给郡里当高级通讯员,负责往州里递材料。这一天,东莱郡守找来他说:“州里边有件事,没完成好,把责任都推给咱们郡里了。现在朝廷要查这件事,州里边的材料已经递往京城了,我恐怕咱们递晚了,就有理说不清了。”

    太史慈说:“那我抓紧跑一趟,争取赶在他们前面交上去。”

    于是太史慈揣着材料,骑着快马,往京师洛阳跑。人走路,平均一天能走25-40公里,骑马大约是三倍以上速度,一白天一百五十公里。不分昼夜跑了六七天,到了洛阳,来在接待办门口,正看见州里的官吏也刚刚到这儿,已经求门官通禀,正等着呢。太史慈下马,过来用洛阳口音说:“你是哪个单位的?”

    “青州州府的。”

    “是送材料的吗?”

    “是。”州吏傻乎乎地说。

    太史慈说:“材料在哪儿!”

    “车上。”

    太史慈说:“好多交材料的,抬头和格式都写错了,结果打回去重填,浪费了很多时间。你的材料没填错吗?先检查检查,你拿过来我看看?”

    州吏傻乎乎地就把材料从车里取出来,打开给太史慈看。太史慈掏出刀子,豁豁几下就把材料给划烂了。当时已经有纸了,八十年前蔡伦发明了纸。州吏急了:“他奶奶的!有人坏我的材料!来人啊!来人啊!”大喊。

    太史慈赶紧捂住他的嘴,拉到车后,说:“如果你不把材料拿出来,我也就没法把它给豁了!这是命啊,不都怪我啊。眼下之计,咱俩最好都逃走。不然材料坏了,你也逃不了罪责。”

    州吏想了想,也是啊。官府也有法规,州吏无论如何是有失职的责任,谁让你平白无故把材料给不相干的人看的。于是州吏就晦气地赶着车,和太史慈一起出了洛阳,想亡命寻出路去。

    太史慈这人最坏,走到半道,假装上厕所,转身就往洛阳城里跑,抢着把自己的郡材料先递上去了。气得州吏没办法,又不敢报官,只好顿着脚沦落天涯去了。州里边听说材料没报上去,赶紧再派人报,但是太晚,已经逾期,不受理了。太史慈的郡材料先入为主,国家根据它的说法,判定州里理短,郡里无责,把处理意见已经下发了。

    这件气人的趣事传出去了之后,太史慈立刻蜚声州里,一下子成了名人。

    太史慈出名以后,北海相孔融都知道他了,多次派人给太史慈的老妈送点心,一并慰问太史慈。但是太史慈因为惹了州里,只好避祸去了辽东,连饭碗也丢了,所以孔融派来的使者他也没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