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官场到战场 » 22 跟杨彪争权

22 跟杨彪争权

    因为皇上到许昌了,这里是国都了,于是更名叫许都。汉献帝当即升曹操为大将军,这是和从前大将军何进一样的官了,位在三公之上。随即九月这一天,为了庆祝新迁,汉献帝召集公卿,大会群臣,要请大家喝酒。曹操也上殿来了,就见太尉杨彪脸上很难看,好像是要吃人的样子。曹操性格多疑,特别是在危险状态下,更情愿放大危险,所谓“宁我负人,勿人负我”,这种狐疑固然不算美德,但是保证了曹操在乱世上始终没被人暗算。于是他就对行礼官说:“稍等一下,我上趟厕所!”

    行礼官说:“马上就要吃饭了,快点啊。”

    曹操说:“好的,我上完厕所就来吃!”

    呵呵,曹操慌慌张张就下殿而去了,出去以后也不去厕所,更不回自己的宫室,骑马直跑出城,奔至自己城外的大营。他认为这次杨彪很有可能是要筵席上谋杀他。

    行礼官报告说:“曹操去上厕所,到现在也没来。”大家派人跑到厕所去看,就是不见曹操。门卫进来汇报说曹操骑马出宫而去了。曹操逃席而去,对天子和朝臣震动都很大,一顿饭吃得都没味。杨彪自知曹操忌惮了他,心想跟曹操对着干危险,就打报告说自己脚坏了,辞官回家养脚去了。

    杨彪出身甚高,高祖爷爷是“关西孔子”杨震,从杨震起,四世都围绕着三公这样级别的高官,跟袁氏家族一样显赫。又是保着汉献帝一路崎岖从长安过来的,一路千难万险,几次不免于被叛军所害,当然是小皇帝所赖的宠臣。

    杨彪本是太尉,太尉、司徒和司空是所谓三公,不过汉朝皇帝不断削弱三公实权,而抬高尚书台的地位,于是三公变得“坐而论道”,成了偏虚的职务。而大将军握有实权,实际地位素来在三公之上。

    尚书台是国家行政体系最高机构,长官就是尚书令。从前何进作为大将军又录尚书台事务,那就是军政实权都在手中了。而太尉杨彪原本兼任尚书令,现在杨彪不干了,尚书令也就空缺。大将军曹操就上表汉献帝,以荀彧做尚书令。这下子好了,行政体系也由曹操管了。尚书台下分七八个曹,各曹长官称尚书,类似后代的吏部尚书什么的。

    随即曹操又想起自己的老大——冀州牧袁绍了,当即要封袁绍做太尉。当然曹操没有权力直接封,需要上表汉献帝。汉献帝批准,于是诏封袁绍为太尉。袁绍去补了杨彪的缺。

    袁绍在邺城得到诏书,大怒:“曹操数次要死,都是我出兵救了他。现在他要背叛我的恩德,挟天子而命令我吗!”

    曹操听了之后,吓得要死,赶紧把自己的大将军的官让了出去,让给袁绍。而自己转去做三公之一的司空,同时领车骑将军。

    于是袁绍成了汉大将军。这时候已是十月,袁绍也后悔了,没有及早去迎汉献帝来我这里。于是就给曹操下令,要求曹操迁都到鄄城(兖州州治),从而离袁绍这里更近些,便于袁绍控制朝廷。车骑将军曹操就是不听大将军的话,找各种借口拖着不迁都。袁绍、曹操这一对一贯的上下级,如今开始有了裂痕。

    有人说:“其实当个领导也挺容易的,只要下级的意见他采纳了,也就功成名就了。”言下之意,领导很好干,只要对“贤相”言听计从就行了。其实并不这么简单,曹操也好,刘备也好,他的事业,更多是靠自己打拼出来的,不是下级捧抬起来的。因为当遇上一件事情的时候,下级往往有两种矛盾的意见,你听谁的呢,这就是领导的本事了。

    在迎汉献帝这件事上,曹操下面的绝大多数人,都主张不要去,只有荀彧、程昱两个谋士主张去,曹操选择了少数派的意见。这是需要眼光和判断力了。(俩谋士的名字不好念,彧念玉,昱也念玉。)

    在冀州那边,也在有人发议论,本地冀州鸡泽人监军沮授说:“您应该把皇帝的大驾迎来,挟天子而令诸侯,养蓄战士以讨不臣服于皇帝的人,谁能与您抗衡?”

    豫州颍川人郭图则说:“如果把天子迎到自己身边,您就不是冀州的老大了,动不动就要打报告请示天子。听天子的您威风就下降,不听的话您就是拒命,这不是个好选择。”

    说得也有道理。

    袁绍想了想,听从了后者的话,结果随后就懊悔了。

    当个领导需要在下属不同的建议中做选择和抉择,如何是件“挺容易”的事呢?

    其实,迎接来天子,有利有弊。对于强者,来个了天子,下面就要有百官,那遇上什么是就要商议和走审批流程。这个麻烦的过程确实会削弱强者的权力,而一旦引兵外出,后面一堆皇上和大臣,也叫自己心里不安。所以强者叫来天子,弊大于利。曹操比袁绍弱,有了天子则可以保护自己,当做挡箭牌。但是,等曹操实力大了以后,有天子的弊端则必然突出。

    至于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实作用也不可夸大,董卓、李傕都曾经挟天子,但是谁听他的呢?如果曹操以天子诏书的名义批评某个州郡长官,也只是在舆论上搞得他有点脸黑,但实际较量还得靠实力。因为汉献帝到了许都,天下确实有些士大夫就慕名跑来。一时间许都里的士大夫颇多,人多是可以多帮助出谋划策,但人多也不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