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道儒圣 » 第六章-九峰山显圣

第六章-九峰山显圣

    九峰山,锦城外风景最好的一处,远处看去,鳞次栉比,宛如九根天柱,连天接地。

    近日来却是多发神异,一采药老农与山涧上跌落,却在空中被一支藤蔓救下。

    猎户入山打猎,遭斑斓猛虎追逐,行至悬崖,却忽然生出一条路来,得以逃出生天,再回头,哪里有什么路,分明还是万丈悬崖。

    一时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妖族的谋划,有人说是以讹传讹,也有人说啊,这山有了山神,生了灵性。

    众说纷纭的时候,锦城某个富绅老爷却是收到了一封密函,“九峰山下,山神庙立。”

    那富绅脸色毫无变化,只是在第二天,城中关于九峰山山神的传闻更加多了。

    只是南宫家在锦城中少了一枚暗子,江湖上多了一个商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世界神道隐没,这突如其来的小庙竟然没有引起一些人的注意,或者说,压根没人往这方面想。

    谁又会想到,已经绝迹的神道,会在这偏远的山村中悄然复苏。

    至于李长庚,此刻已然坐上了去往金陵的船。

    连续三日的行船早已经让他从开始的好奇,到现在的厌烦,好在,他并不晕船。

    盘坐在船舱内,体内的神道祖符之下有一点微微的w星光,不时有稀薄的愿力进入祖符中被精炼,储存起来。

    这便是神道敕符的神妙之处了,祖符至高无上,统御各个级别的敕符,拥有任免,惩罚,奖赏,处决等权力。

    其它敕符之间互不统属,大致分为:主管大地的山川草木之神,

    主管水系的江河湖海之神,

    主管民生的农耕畜牧之神,

    主管天气的风雷雨电之神,

    共三百六十五正神之位,十二万九千六百小神位。

    这是位格上的差距。

    封神之中,扫帚星君位被封予了姜子牙的前妻马氏,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姜子牙在报复。

    其实,扫帚星君是正儿八经的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之一,掌管霉运,若是星体内能孕育一尊先天神灵,天下霉运气运尽归一身,可以说,可能比帝俊太一的成就还要高。

    单论神位,可比什么二郎显圣真君高,不过,由于洪荒体系的特殊性,不显与外罢了。

    不过,此刻的他,祖符下只有一道白色的光点烨烨生辉,光芒微弱,却孕育着希望。

    而且,随着山神神位的封敕,李长庚也获得了部分山神权柄,此刻的他,可以借来一座山的地脉之力,只要体量不超过九峰山便可。

    也就是说,祖符真正的力量此刻他还无法动用,只能以祖符为媒介,施展一些已经封敕神位的权柄。

    金陵水系发达,是漕运重城,京都有六成的粮食,都依赖于金陵通往长安的漕运,是以,一路上甲士森严,检查细致,让他暗自点了点头,虽然当今人皇昏庸无道,可这大夏朝的底蕴还在,这条粮道不出问题,大夏朝便有了退路。

    金陵水域面积达11%以上,有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莫愁湖、百家湖、石臼湖、固城湖、金牛湖等大小河流湖泊,

    码头下船,自有家仆领路,一座精致的马车由两匹通体雪白,无一丝杂色的踏雪寒梅拉着。

    由于长江穿城而过,是以金陵的码头便在城内。

    “都说金陵物华天宝,纸醉金迷,长庚初至便深有体会。”心中感叹一番,毫无异样的上了马车。

    玄武湖,秦淮河,秦淮河,秦淮河……好像没什么出名的水系了,当下心下决定,秦淮河这一金陵的美景定然要去一观,玄武湖?金陵有这个景吗?

    一座占地数千亩的庭院,李长庚第一次见到了这个世界的亲人,他的叔叔:李淮,字玉原。

    起名的时候可能家里人也未曾想到,名字中带了淮字,如今便坐到了这秦淮河畔,金陵府府尊的椅子上。

    若是家族中提前有人知道此事,恐怕会让这位叔叔叫李安吧。

    穿过门厅,前厅,中厅,转到书房,七进的院子,光是走到书房,便用了整整一刻钟。

    “少爷请进。”点了点头,他自然明白,书房这等地方,不是寻常人能进的。

    站在门前,先是敲了敲门,“是长庚吗?进来吧。”

    推门而入,一位中年男子坐在书桌后,手中拿着一方竹简,仔细观看着。

    踏入门内,行至书案前三五步,躬身行礼:“长庚拜见叔父,叔父安好。”

    “……”良久的沉默,这位叔父并未答话,只是仔细看着手中竹简。

    见此,他反到不急了,直起身来,静静站在书案前等待着。

    一刻钟,两刻钟,一个时辰,两个时辰,直到天色微微暗下,李淮才动了动脑袋。

    抬起头来:“是长庚啊,叔父看古经看久了,却是迷了眼,让你等候如此久,却是不该了。”

    “叔父言重了,文学如瀚海,看到精彩处,入迷是自然之事。”

    心中却是在吐槽:“您老要找个借口,也不用这么敷衍,就那两片竹简,您看了四个时辰。”

    见李长庚不骄不躁,回应得体,李淮也是点了点头,再想起昨日收到的密信,心下却是动了心思。

    “长庚啊,叔父如此,你可有怨言?此为交心之言,你不必忌讳,若有想法,直说即可。”

    “长庚不敢,长庚明白,叔父如此做是为了了解侄儿,考验侄儿,三年未见,自然要探探我的底了。”

    “嗯,你明白就好,不骄不躁,不错。你可有意愿入仕途?”

    “这,长庚才薄学微,说来惭愧,如此年岁了,却还是一童生,入仕恐怕难有作为。”

    听到这儿,李淮却是笑了:“你这孩子,若不是我知道你近日情况,恐怕也要被你蒙混过去。”

    你可知道,今日的儒生榜已经更新了,而你,李长庚,位列儒生榜第三十二。

    批语是: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厚积薄发,方得始终。

    听到这儿,他也是有些惊讶,儒生榜,罗列大夏国二十岁以下儒生,皆是领悟文气的存在,像他这样作出达府诗的存在并不算少,其他如策论,词,甚至小说,戏曲,歌剧,音律,这百位年轻的儒生代表着大夏国年轻一代的巅峰。

    当然,这也是他已经凝聚文心的消息并未传出,否则,前三不敢保证,前十一定有他一席之地。

    他自然也没有主动张扬的心思。

    “这些不过虚名罢了,长庚学识还差的远。”

    “你啊,三年养心,倒是把你磨出了一副好心性,休息几日,便跟在我身边,学习一些处理政务吧,我也带你见一些朋友,待明年,你是继续参加科举,还是走举孝廉的路子,都随你。”

    张了张嘴,本想说些什么,可看着自家叔叔那鉴定的眼神,他又将话吞了回去,他想到了一件事,自家叔叔,两女,无子啊。

    “多些叔父,长庚定然不负叔父所望。”

    见他答应下来,李淮开心的笑了,他无子一直是心中的痛,这个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虽为金陵府尊,可家族中,他的压力是巨大的。

    而这个唯一的侄儿,他这一房这一代唯一的男丁,他如何会不上心呢。

    他才不到四十岁,政治生涯还很长,日后入内阁也不是没有机会,如此,培养这个侄儿也不算费力,而且,有自己的支持,只要他不是草包,成就便不会太差。